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普曜經》

「本緣部」經文186卷03頁碼:P0483
西晉 竺法護譯

  《佛說普曜經》二

  西晉月氏叁藏竺法護譯

  降神處胎品第四

  于是四天王。天帝釋炎天子。兜術天子。無慢天子。善化天子。魔子導師。梵忍迹天。梵滿天。善梵天。光淨天。光音天。大神妙天。淨居天。竟往天。阿迦膩咤天。及余無數百千天人。皆共集會轉相謂言。今仁君等。假使菩薩獨往降神處于母胎。我等諸天不往侍從。墮無反複不識恩養。誰能堪任侍衛菩薩。降神入胎不離其側。如影隨形。乃至成佛。降伏魔官。而轉法輪。和慈四等至大滅度。以懷慈心。歡喜悅心。調和其心。而奉事焉。未曾遠離。不違要誓。于是頌曰

  今誰能堪任  追侍常悅心

  誰得名稱力  自發長往侍

  忉利天誰意  舍安不樂天

  住在玉女衆  侍離垢月顔

  諸微妙最樹  雖貪天室宅

  屋宅化金色  當侍離垢威

  心念若幹品  不慕其诤訟

  少欲如妙花  大男子所好

  言寂兜術天  諸天求大威

  所生常見敬  當樂無量稱

  慕應化妙本  自在諸天宮

  心吉皆奉行  當好是功勳

  魔王懷毒心  越度一切尊

  及愛此經法  自在度欲尊

  亦度于欲界  亦及梵所居

  修行四等心  在諸仙中上

  遊諸天殊特  如轉輪聖王

  室宅常安隱  侍離欲威尊

  欲得國君安  大財無極富

  眷屬無怨仇  侍送可敬順

  致財色豪位  名稱力功勳

  見歎及仁君  往侍送梵音

  欲得天人樂  及致叁界安

  處安及法安  當侍大仙安

  若除淫怒癡  欲棄衆冥塵

  寂然心淡泊  侍從調定意

  學不學緣覺  當逮一切智

  十力師子吼  當侍從江海

  意勝閉惡趣  致安住甘露

  得成八正道  侍從降五趣

  其欲得見佛  欲聽大哀法

  慕致衆福祚  往侍自在聖

  盡生老死苦  欲解宛轉縛

  清淨如虛空  侍清明真人

  欲致一切敬  相好殊異德

  常欲濟彼己  當侍可愛敬

  戒定及智能  此及無量稱

  究竟所生安  當侍彼大聖

  欲達深難解  玄絕難逮義

  欲得慧自解  當侍大醫王 

  爾時諸天聞歎此偈。其四天王四萬人俱。百千忉利天炎天。兜術天。無憍樂天。化自在天。各與百千諸天子俱。六萬魔天。前世積德修清淨行。梵迦夷天六萬八千。乃至阿迦膩咤天與無央數百千眷屬。又有四方無數百千皆來集會。是諸天子各各嗟歎歌頌妙偈

  聽我無限言  意審至叁乘

  棄欲樂安住  所慕此最淨

  大聖度降神  衆奉可重敬

  守德神仙護  微妙無害意

  執樂鼓和音  歎德海功勳

  歸命天人尊  聞菩薩上慧

  散花供養聖  奉仁名花香

  悅心天人尊  離欲安無患

  意妙清淨花  善願演光明

  迦夷散衆花  等供福清淨

  處胎無垢著  覺窹老病死

  悅心侍究竟  志懷奉恭敬

  天人獲善利  見舉足七步

  釋梵鹹稽首  香水洗淨意

  屈意隨世俗  天宮處塵欲

  普舍釋尊位  鹹悅意侍之

  取草坐道場  得佛降衆魔

  梵勸轉法輪  佥共奉安住

  叁界作佛事  甘露億載衆

  權化衆清涼  皆棄渴名稱 

  于是欲行天人勝室。睹見菩薩姿色殊妙。心自念言。今此真人清淨殊貌。其妃如類邪。尊人所厚鹹皆羨之。各執花香抱愛敬心。志功福報願立神足。適作是念。實時尋沒天人宮殿。在迦維羅衛大園觀中。寂然莊飾。其白淨王所可愛樂。難及大殿後宮菀囿。其處巍巍汙塗香熏。清淨無垢光明福祚。威神成就。天人璎珞一時並至。尋從地起見王妙後。舉身一指。現在虛空。各各相和而說偈言

  天玉女遊行  睹菩薩妙顔

  心中發是念  菩薩母何類

  手各執衆花  往聞生愛意

  既受持花香  叉十指作禮

  微妙氣雜香  投身自歸命

  吾睹名稱市  善見仁顔色

  亦欲睹殊異  玉女色最悅

  觀尊見其形  天眠自睹身

  是顔第一殊  至德生尊人

  明珠著好器  是器天中天

  手腳如甘露  來樂勝天人

  觀像無厭足  其心益踴悅

  威首照虛空  其明耀諸天

  離垢衆雜香  身演晖如是

  其色如紫金  威神耀諸天

  如蜂王成蜜  演淨塗香熏

  眼明如真金  光淨耀虛空

  所沒至清淨  而等于有無

  脾踵猶如象  其膝微平正

  手腳平等淨  玉女歎決疑

  如是多所觀  散花右繞之

  歎名稱佛母  還入其天宮 

  爾時四天王。天帝。炎天。及無慢天。天龍厭鬼。及害人鬼。阿須倫。揵陀羅。真陀羅。摩休勒。鹹皆來至歸人中上。而在前導衛護至尊。將無惡物害意向之。若世俗人勿造危難。詣其王後所居宇宅。皆共清和。眷屬圍繞遊行虛空。一切吉祥令無違娆。衆共宿衛。諸天子知悉欲往侍。悅心敬後執持花香。叉手十指爲禮。見淨尊人。當降神故。師子大哀欲來生故。用道法故。皆當勸助護一切故。于是菩薩欲遷神時。東方極遠無數菩薩住兜術天。皆共來至于斯佛土供養菩薩。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無限諸佛世界。無數菩薩一生補處住兜術宮。皆來詣此供養菩薩。其四天王八萬四千諸玉女衆。忉利天。炎天。兜術天。無憍樂天。化自在天。各將侍從八萬四千玉女。鼓樂弦歌。來詣此土供養菩薩。于時菩薩。即坐首藏普德等集叁昧定意一切現大棚閣。並諸菩薩億百千載。諸天圍繞。動兜術天。適震動已。從身放光。具足廣普照此叁千大千佛國土靡不周遍。曜幽冥處令睹大明。日月之光所不逮及。照于地獄餓鬼畜生八難中人。蒙斯尊光普獲安隱。所蒙光處令其衆生消淫怒癡。不懷自大無有惱熱。亦無貪嫉。皆懷慈心相視如子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天人伎樂不鼓自鳴。百千億載音聲相和。無數天人念善思惟。彼大天宮無能毀壞。玉女百千各鼓琴筝在後侍從。以伎樂音嗟歎菩薩前世積德。而說偈言

  前世積功德  長夜來善本

  布施得真正  故今致奉敬

  尊本無數劫  惠施愛男女

  以斯施果報  雨天諸花香

  害身肉稱之  用哀愍鳥故

  由此布施果  餓鬼蒙食醬

  尊本無數劫  護戒無所犯

  由禁獲果報  消盡惡道難

  本無數億劫  志道行忍辱

  忍行致此果  慈心愍天人

  本無數億劫  上進無怯劣

  以是精進果  身好如須彌

  本無數億劫  禅思消衆塵

  以是一心果  不樂衆塵欲

  本無數億劫  行智斷貪欲

  以是智能果  光明最清淨

  被铠善伏塵  普愍念衆生

  仁德度彼岸  禮清淨安住

  光耀悉普照  皆除衆塵冥

  爲叁千目導  禮最勝現道

  曉了神通飛  顯示學究竟

  化度以種類  稽首善船師

  皆學清淨辭  示現沒終始

  未曾舍俗法  于俗無所著

  其見求博聞  弘利甚無限

  況複聽受法  得信愛樂者

  兜術天忽冥  閻浮利日出

  無思議億垓  樂道消衆塵

  安隱快豐盛  無數諸天俱

  玉女數音樂  王舍聞悲和

  德威普滋茂  睹母最妙顔

  子巍巍如此  叁界最吉祥

  不複失本誓  無有貪恚诤

  恭敬普慈心  于人中威神

  王國遂增益  成轉輪王種

  迦維當豐茂  寶藏又豐滿

  鬼閱叉厭鬼  諸天龍鬼神

  往護人中尊  不久得解脫

  贊佛積功德  愛敬而奉事

  悉用勸其道  速疾成導師 

  佛語諸比丘。于時菩薩過冬盛寒。至始春之初。修合星宿。春末夏初樹木雕落。初始花茂不寒不暑。時叁界尊觀察十方。適在時宜沸星應下。菩薩便從兜術天上。垂降威靈化作白象。口有六牙諸根寂定。[至*頁]首奮耀光色魏魏。眼鼻晃昱現從日光。降神于胎趣于右脅。菩薩所以處于右者。所行不左。王後潔妙。時晏然[穴/(丬*未)]忽然即覺。見白象王光色如此來處于胎其身安和。從始至今未曾見聞。身心安隱。猶如逮禅致正受矣。于時妙後衣毛爲豎。[打-丁+(改-己)]拭衣服及塗香熏。身心欣喜尋從坐起。與婇女俱前後圍繞。從後宮出詣無憂樹。實時安坐無憂樹下。便遣侍女以此意旨啓白淨王曰。天王自屈來睹所樂。王聞踴躍即敕嚴駕。群臣翼從到無憂樹不得入門。王自起想乘高象車思惟須臾。即說偈曰

  念曾處象車  身重不如今

  光明入吾室  問誰是何變 

  于時有天。在虛空中化現半身。爲白淨王說此偈言

  德行叁界尊  慈哀成福祚

  菩薩遷兜術  大聖降妙後

  當叉手禮足  至神入彼室

  妙後觀其意  若幹種微妙

  今以用是故  而有是變應

  示現于宮殿  未曾有虛妄

  淨如雪山王  其明超日月

  身形甚分明  大象強殊勝

  堅固猶金剛  思念行殊特

  而降神入胎  是故受我言

  睹叁界迷冥  億載天歎詠

  不厭無瞋怒  心寂等安定 

  時夫人出。爲王說偈

  天王召梵志  曉了能解夢

  爲我別此義  于國爲吉凶

  大王受我言  梵志學經術

  當使在我前  聽說所夢意

  光踰日月明  形大好六牙

  故勇入我胎  當聽此意故 

  時王請梵志問此意。梵志爲王說偈言

  梵志聞是言  歡喜無不吉

  生子有相好  在家爲聖王

  假愍世出家  成佛佑叁界

  甘露普濟俗  爲決所疑網

  受梵志好教  心中無所畏

  以服美飲食  其身永安隱 

  時白淨王心自念言。何所屋宅安于妙後使無衆難。時四天王詣白淨王。而謂王言。大王安意。今我等身當爲菩薩造立妙宅。時天帝釋。炎天。兜術天。無憍樂天。化自在天。往詣王所各上天宮。王後處中。兜術天王曰。還持本宮奉上菩薩使處其中。化自在天曰。我有宮殿欲界最上。光蔽諸天令如聚黑。當令王後身處其中。花香伎樂奇異之馔供養妙後。如是比丘。一切欲界天王俱來詣迦維羅衛貢上宮殿。一心自歸供養菩薩

  時白淨王亦在其上。興立宮宅嚴好如天。于時菩薩承大淨定。使其王後普見宮殿。身處其中皆懷菩薩。時諸天王所上宮殿各不相見。各自念言。今菩薩母在我宮殿不在余所。時佛即說偈言

  住大淨叁昧  所化不可議

  普悅諸天意  先現瑞所應 

  佛語比丘。于時菩薩坐于寶淨交露棚閣。處妙後右脅所坐寶淨棚閣。殊妙栴檀而香熏之。其香遍勳叁千世界。魏魏奇異強若金剛。軟如天衣。香氣芬馥徹于十方。其菩薩交露宮殿。欲界諸天嚴淨宮殿。常皆現在菩薩宮殿。其處菩薩臨降神胎。應時其夜下方水界六百六十萬由旬。生大蓮花上徹梵天永無見者。唯有梵天名音聞。百萬諸佛土威神光耀。普…

《佛說普曜經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