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本行集經》

「本緣部」經文190卷03頁碼:P0655
隋 阇那崛多譯

  《佛本行集經》七

  隋天竺叁藏阇那崛多譯

  俯降王宮品第五

  爾時護明菩薩。冬分過已。至于最勝春初之時。一切樹木諸華開敷。天氣澄清。溫涼調適。百草新出。滑澤和柔。滋茂光鮮。遍滿于地正取鬼宿星合之時。爲彼諸天。說于法要。悉令其心。愛樂歡喜。踴躍充遍不能自勝。誡勸諸天。使行此法。教令厭離一切有爲生老病死求無上法

  是時護明菩薩大士。觀彼天衆。如師子王。欲下生時。其心安隱。不驚不怖。不畏不亂。複更重告諸天衆言。汝等諸天一切當知。此我最後受後邊身。是時菩薩。正念一心。從兜率下。如余諸天。舍天壽時。離五欲故。生大憂苦。忘失正念。菩薩下時。則不如是。菩薩下時。具足一切不可思議希有之法。護明菩薩。從天下時。時彼諸天。憶菩薩故。一時號哭。嗚呼苦哉。嗚呼苦哉。我等既失護明菩薩。我從今去。永更不複得聞正法。減損我等功德之利。生死根本今益增長。時淨居天。告彼一切諸天衆言。汝等今見護明菩薩欲下生時。莫生憂惱。何以故。彼下生時。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成已還來至此天宮。爲汝說法。猶如往昔毗婆屍佛屍棄如來。毗舍浮佛迦羅迦孫馱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如來。彼等諸佛。皆從此去。憐愍汝故。悉各還來。到此天宮。爲汝說法。攝受汝等。今此護明菩薩大士。還如是來攝化于汝。如前不異

  爾時護明菩薩大士。于夜下生。當欲降神入于摩耶夫人胎時。時彼摩耶當其夜。白淨飯王言。大王當知。我從今夜。欲受八禁清淨齋戒。所謂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逸。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無義語。又願。不貪。不瞋恚。不愚癡。不生邪見。我當正見。諸如是等禁戒齋法。我當受持。我今系念。恒常懃行。于諸衆生。當起慈心

  時淨飯王。即報摩耶大夫人言。如夫人心。所愛樂者。隨意而行。我今亦舍國王之位。隨汝所行。而有偈說

  王見菩薩母  從座恭敬起

  如母如姊妹  心不行欲想 

  時護明菩薩。一心正念。從兜率下。托淨飯王最大夫人摩耶右脅。安庠而入。護明菩薩。正念正知。從兜率下。入母胎時。是時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等。一切世間光明普照。複世界外黑暗之處。日月如是。有大勢力。有大威神。如是幽隱光明不照德。不能及此菩薩光。悉能達照彼處。所有一切衆生。各相謂言。雲何此間。忽有衆生。是時此地。六種震動。所謂東湧西沒。西湧東沒。南湧北沒。北湧南沒。邊湧中沒。中湧邊沒。如是乃至起覺吼等。十八種相。悉皆普現。次複有千須彌山王。皆悉震動。千尼民陀羅山王。千持威德山王。千佉羅伽陀山王。千毘那耶迦山王。千馬頭山王。千彌尼陀羅山王。千善見山王。千鐵圍山王。千大鐵圍山王。如是等山。悉皆震動。並及一切諸余小山。湧沒低昂。嵬崔峨嵯。出大煙氣。四千大海。及余諸池。浩汗奔濤。洪波沸湧。其四大河恒河辛頭斯多博叉。及余諸水。皆悉逆流。一切叢林。一切樹木。一切藥草。一切時苗。皆悉肥濃。長養滋茂。其下乃至阿鼻泥梨苦惱衆生。皆蒙快樂

  以是因緣。菩薩從于兜率初下。放大光照一切世間。幽昏黑暗悉令明著。欲爲後時成佛道已。以四真谛智能光明。普照一切愚暝衆生。作先瑞相。菩薩初從兜率下時。大地六種十八相動。及諸山王。出大煙氣。四千大海。湧沸濤波。是故如來爲未來世諸惡衆生。沒在煩惱垢濁淤泥。佛成道已。欲拔出置于涅盤岸

  菩薩初從兜率下時。一切諸水。皆悉逆流。是故如來。爲未來世諸惡衆生。隨順沒溺煩惱流者。佛成道已。說法度脫一切衆生。令其反本逆生死流。菩薩初從兜率下時。悉能增長一切樹木藥草叢林。皆令肥膩滋茂之者。爲未來世諸惡衆生。未種善根。令種善根。已種善根。令得解脫

  菩薩初從兜率下時。乃至阿鼻地獄衆生。皆受快樂。佛成道已。令諸衆生。解脫苦惱。受于快樂。以是因緣。于先示現是等瑞相

  又複菩薩兜率下時。右脅入胎。自余衆生。從産門入。佛得成道。爲諸衆生。說清淨法。回邪入正。此是于先示現瑞相

  菩薩正念。從兜率下。托淨飯王第一大妃摩耶夫人右脅住已。是時大妃。于睡眠中。夢見有一六牙白象。其頭朱色。七支拄地。以金裝牙。乘空而下。入于右脅。夫人夢已。明旦即白淨飯王言。大王當知。我于昨夜。作如是夢。當入于我右脅之時。我受快樂。昔所未有。從今日後。我實不用世間快樂。此夢瑞相。誰占夢師。能爲我解

  時淨飯王。召一宮監內侍女人。而告之言。汝速疾來至外宣敕語我國師大那摩子。令急追喚八婆羅門大占夢師。所謂祭德。鬼宿德。自在德。毗紐德。梵德等。並老迦葉叁子速來。時彼使人。白于王言。如大王敕。不敢違逆。是時使人奉大王命至宮門前。大聲唱言。誰在門前。頗有入宮婆羅門不。時彼門前。有一當直婆羅門子。姓婆陀氏。名羅耶那(隋言屋室)。報于宮監內使人言。我在于此。其使人言。大王有敕。遣喚八大諸婆羅門能占夢者。所謂祭德迦葉子等。其使傳告。乃至國師大那摩子承彼屋室使人之言。即便召喚八大占夢婆羅門師。及大那摩國師之子。同入宮中。時淨飯王。告諸占夢婆羅門等。作如是言。昨夜夫人。有此異夢。是何瑞相。有何征感。時彼占夢婆羅門等。聞王語已善知諸相。善占夢祥。即具谘白淨飯王言。大王善聽所夢瑞相。我當具說。如我所見。往昔神仙諸天經書典籍所載。而說偈言

  若母人夢見  日天入右脅

  彼母所生子  必作轉輪王

  若母人夢見  月天入右脅

  彼母所生子  諸王中最勝

  若母人夢見  白象入右脅

  彼母所生子  叁界無極尊

  能利諸衆生  怨親悉平等

  度脫千萬衆  于深煩惱海 

  爾時占夢婆羅門師。白大王言。夫人所夢。其相甚善。大王今者當自慶幸夫人所産。必生聖子。彼于後時。必成佛道。名聞遠至。時淨飯王。聞諸占夢婆羅門師說此頌已。心大歡喜。踴躍無量。不能自勝。時王備辦無量肴膳。百味飲食。唼[口*束]舐啜。諸[麸-夫+並]果等。種種施設。彼婆羅門。自恣而噉。飯食訖已。時淨飯王。複將無量錢財寶物。以用布施

  時淨飯王。聞此相師占觀妃夢雲。是吉祥瑞相之後。即于其國迦毗羅城四門之外。並衢道頭街巷阡陌。有人行處安大無遮義會之所。人來須者盡皆布施。須食與食。須飲與飲。須衣與衣。須香與香。須鬘與鬘。塗香末香。衣服床敷氈褥。房舍屋宅。牛羊象馬。及車乘等。是人須者。皆悉與之。作如是等種種布施。悉爲資益于菩薩故。設是供養

  爾時彼處。有一仙人。名阿私陀。能立外道種種諸義。以舍五欲。有大威神。有大德力。具足五通。常能到于叁十叁天集會之所。自在能入彼仙多住南天竺國遮盤低城聚落。名恒河怛。去彼不遠。有一叢林。名曰增長。是時仙人。在彼林中。修學仙道。摩伽陀國。一切人民。鹹皆謂。此阿私陀仙。是阿羅漢。摩伽陀國一切人民。貴敬彼仙。尊重承事。時彼仙人。有所知解。悉以教人。自知見已。教他令見。時彼聚落。有一童子。名那羅陀。彼那羅陀。年漸長大。至于八歲。其母將付阿私陀仙。令作弟子。時彼童子。供養恭敬。尊重師事阿私陀仙盡弟子禮。無暫休息。時彼仙人。在增長林。晝夜精進。攝心坐禅。及那羅陀童子一處。其那羅陀侍者童子。在仙人後侍立。執拂驅逐蚊虻。菩薩從于兜率陀天。正念下至淨飯王宮。夫人右脅入于胎。時放大光明。遍照人天一切世界。複此大地。具足六種十八相動。時阿私陀。見未曾有希奇之事。異種光明。複見此地。六種震動。心大驚怖。毛孔悉豎。自心念言。今有何緣。此大地動。有何果報。時彼仙人。少時思惟。默然而住。正念正定思惟。知已心生歡喜。踴躍無量。不能自勝。作是唱言。希有大聖不可思議。世間當出大富伽羅

  菩薩初從兜率下時。入母右脅。受胎訖已。時有一天。名曰速往。至諸地獄。大聲唱言。汝諸人輩。一切當知。菩薩今從兜率天下入于母胎。是故汝等。速發誓願。願生人間。地獄衆生。聞此語已。所有衆生。往昔已來。曾種善根。複造雜業。以惡強故。墮于地獄。彼等各各面相睹見。厭離地獄。複得光明。身心安樂。複得聞于速往世間諸天之聲。舍地獄身。即生人中。所有叁千大千世界。諸衆生等。往昔已來。種善根者。皆來于此迦毗羅城。四面托生

  菩薩入于母胎訖已。時天帝釋。及四天王。提頭賴咤。及毗留勒叉毗留博叉毗沙門等。各相謂言。仁者當知。菩薩已從兜率天下入在母胎。我等今須擁護守視。莫令其余或人非人。惱亂菩薩。或覓其便。今此菩薩。唯是極大威德。諸天乃能守護。非是世間人所能守。此是菩薩未曾有法。如來有此四種護持。具足無缺。此是于先守護瑞相

  世有衆生。入母胎時。不能正念。或住母胎。亦複不能專心正念。或複生時。亦不正念。或有衆生。入母胎時。能專正念。住于胎中。亦能正念。出胎之時。亦能正念。或有衆生。入胎正念。住胎正念。出胎之時。不能正念。菩薩入胎。心亦正念。住胎正念。出胎正念。此是菩薩。未曾有法。如來得成于佛道已。說法教化。無忘無失。知于衆生機根而說。此是往昔希有瑞相。菩薩在于母胎之時。常住右脅。不曾移動。自余衆生。以不定故。或至右脅。或至左脅。以是因緣。其母患痛。受無量苦。菩薩在胎。處于右脅。不轉不動。起立坐臥。不損母胎。此是菩薩未曾有法。如來得成于佛道已。行菩提法。悉得成就。此是往昔于先瑞相

  菩薩在胎。不驚不怖。得大無畏。惡物不染。所有不淨。涕唾膿血。黃白痰癊。不能穢汙。自余衆生。在母胎時。種種不淨。如琉璃寶。以天衣裹。置不淨處。亦不染汙。如是如是。菩薩在胎。一切不淨不汙不染。此是菩薩未曾有法。如來得成于佛道已。于一切法。不染不著。此是往昔于先瑞相

  菩薩在于母胎之時。其菩薩母。受大快樂。身不疲乏。自余衆生。入于母胎。或複九月。或複十月。母受負重。身體不安。菩薩在胎。母若行坐若眠若起。皆得安樂。身不受苦。此是菩薩未曾有法。如來得…

《佛本行集經七》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