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本行集經》

「本緣部」經文190卷03頁碼:P0655
隋 阇那崛多譯

  《佛本行集經》八

  隋天竺叁藏阇那崛多譯

  樹下誕生品下

  菩薩生已。無人扶持。即行四方。面各七步。步步舉足。出大蓮華。行七步已。觀視四方。目未曾瞬。口自出言。先觀東方。不如彼小嬰孩之言。依自句偈。正語正言。世間之中。我爲最勝。我從今日。生分已盡。此是菩薩希奇之事。未曾有法。余方悉然。初生之時。無人扶持。于四方面。各行七步。如來得成于佛道已。得七助道菩提法分。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生已。觀視四方。如來得成于佛道已。具足而得四無畏法。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生已。口自唱言。我于世間。最爲殊勝。如來得成于佛道已。一切世間。諸天及人。悉皆尊重。恭敬承事。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生已。口自唱言。我斷生死。是最後邊。如來得成于佛道已。一如語行。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生已。諸眷屬等。求覓于水。東西南北。皆悉馳走。終不能得。即于彼園菩薩母前。忽然自湧出二池水。一冷一暖。菩薩母取此二池水。隨意而用。又虛空中。二水注下。一冷一暖。取此水洗浴菩薩身。此是菩薩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來得成于佛道已。得奢摩他毘婆舍那。遠離欲事。不假勞苦。求其資財。一切自然。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初生時。諸天等持于金床。與菩薩坐。坐已。菩薩澡浴其身。雖是人身。諸天扶持。此是菩薩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來得成于佛道已。得彼四種蓮華之座。扶持如來。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初生放大光明。障蔽一切所有光明。此是菩薩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來得成于佛道已。無有一人能如法論勝如來者。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初生。身放光明。障蔽日光。猶如晝星。此是菩薩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來得成于佛道已。于諸聲聞弟子衆邊。自在獲得最上供養。最上名聞。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初生。一切樹木。一切藥草。隨時開敷。此是菩薩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來得成于佛道已。有諸衆生。未得信解。即得信解。已信解者。複得增長。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初生。上界諸天。持其白傘。真金爲柄。大如車輪。此是菩薩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來得成于佛道已。以不瞋故。而得解脫。離欲饒益。不勞勤苦。而獲資財。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初生。上虛空中。一切諸天。各持白拂。悉用衆寶。以爲其柄。拂菩薩上

  菩薩初生。虛空清淨。無有煙雲。無有塵霧。但聞雷聲

  菩薩初生。于上空中。無諸雲霧。有微細雨清淨香水。具八功德。令諸衆生。皆受快樂

  菩薩初生。四方空中。起微妙風。清涼無惱。一切八方。清淨光澤。無有煙雲塵埃翳障

  菩薩初生。于上空中。無有人作。自然而出妙梵音聲

  菩薩初生。于上空中。自出種種諸天音樂。種種歌聲。雨種種花。種種諸香。日光雖曝。不能令萎。此是菩薩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來得成于佛道已。爲諸世間。以諸智能。現大神變。清淨諸通。世間無比。如來爲首。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初生。于上虛空。一切諸天。各持無量優缽羅花。缽頭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諸如是等。種種雜華。複持雜種微妙諸香。複持種種衆寶花鬘。散菩薩上。散已更散。如是相續

  菩薩初生時。有五百諸天玉女。持諸天華所熏之油。詣向菩薩母前而立。安慰問訊。發如是言。善生菩薩。無疲惓耶

  菩薩初生時。有五百諸天玉女。持天塗香。詣向菩薩母前而立。安慰問訊。作如是言。善生菩薩。無疲惓耶

  菩薩初生時。有五百諸天玉女。持天種種寶微妙衣。詣向菩薩母前而立。安慰問訊。作如是言。善生菩薩。無疲惓耶

  菩薩初生時。有五百諸天玉女。持天種種雜寶璎珞。詣向菩薩母前而立。安慰問訊。作如是言。善生菩薩。無疲惓耶

  菩薩初生時。有五百諸天玉女。持天種種微妙音聲。詣向菩薩母前而立。安慰問訊。作如是言。善生菩薩。無疲惓耶

  菩薩初生時。此大地具十八相。六種震動。一切衆生。皆受快樂。當于彼時。無一衆生而生欲心。無複瞋恚及以愚癡。無慢無怖。無一衆生造惡業者。一切病者。皆悉得愈。饑者得食。渴者得飲。皆令飽滿。無所乏少。惛醉衆生。皆得醒寤。狂者得正。盲者得視。聾者得聞。不完具者。皆得具足。貧者得財。牢獄系閉。皆得解脫。地獄衆生。皆得休息。畜生衆生。除諸恐怖。餓鬼衆生。皆得充足。菩薩初從右脅生時。有如是等無量無邊希奇之事。未曾有法

  佛本行集經從園還城品第七上

  爾時有一大臣國師。姓婆私咤。名摩诃那摩。共諸國師婆羅門等。俱共往詣岚毗尼園。至彼園已。在門外立。時婆私咤。語諸國師婆羅門言。汝觀于此大地何故如是震動。譬如乘船在于水上。日月覆蔽。失本光儀。狀如晝星。纔有形影。一切樹木。隨時開敷。于上空中。清淨皦潔。無諸雲翳。但聞雷聲。又虛空中。澄靜朗曜。而有殊妙微細香雨。功德具足。自然而含八種之味。又從八方。起微妙風。其風清涼。冷暖調適。一切諸方悉皆清淨。無有煙雲塵霧黮黮。又虛空中。無有人唱。自然而聞深梵之聲。複虛空中。聞于種種諸天音樂。複聞天歌天贊天詠。雨天香華。日光雖曝。不能令萎

  時一國師報彼大臣婆私咤言。此事雖然。不足爲怪。何以故。地性如是。有何不祥。又一人言。今此大地六種震動。虛空敞晃。隱蔽日光。猶如從來晝看星宿。複雨天花。衆光雖照不能令異。甚爲希奇

  其婆私咤共彼國師議是事時。時彼園中。有一女人。從岚毗尼疾走而出。來到門外。時彼女人至門外已。見婆私咤及以國師。歡喜踴躍。不能自勝。語婆私咤及國師言。諸釋種子。汝可速往至大王所。是時大臣及國師等。見彼女人作如是言。兼複歡喜。不能自勝。問彼女言。汝令我等至大王所。當何聞徹爲奏歡喜疑怪恐怖不祥事乎。彼女報言。汝釋種子。我今白汝一大慶幸歡喜之事。其摩诃那及國師等。問彼女言。有何喜慶。彼女答言。國大夫人産一童子。端正可愛。世間少雙。然此童子。直是真天。所以處處。散于天花。放天光明。時大臣等。聞是語已。心大歡喜。踴躍充遍。不能自勝。是時大臣。即解衆寶妙好璎珞。賜彼女人。爲聞如是歡喜事故。解賜已後更複思惟。今此女人。是王宮內時幸之人。王見是女。極大愛敬。我今解身璎珞賜與。後脫爲患。即還收取。取已轉持。施彼國師。舍已咒願。作如是言。今以璎珞施于國師。所有功德。回施彼女。以何因緣。聞喜事故

  時彼大臣摩诃那摩語于國師婆羅門言。大婆羅門。汝今可還向大王所。奏是喜事。時大摩那。發遣于彼婆羅門已。更複重問彼女人言。汝先語我國大夫人産童子者。是天似天。放天光明。汝複更見有何異相。時彼女人。答大臣言。唯願善聽。彼童子者。相貌過人。有大威德。致令摩耶國大夫人立地之時。童子自然從右脅出。國大夫人胸脅腰身不破不缺。童子生時。一切諸天從于虛空。持好細妙迦屍迦衣。周匝遍裹于童子身。持向母前。作如是語。國大夫人。當自慶幸。倍生歡喜。何以故。今大夫人。産育聖子。當是童子初欲出時。仰觀母脅。而說是言。我從今日。不複更受母人之胎。此即是我最後邊身。從是已去。我當作佛。即立于地無人扶持。即行七步。足所履處。皆生蓮華。一切四方。正眼觀視。目不暫瞬。不驚不怖。正立東面。言辭辯淨。字句圓滿非如孩童。而說是言。于諸世間。我爲最勝。我當濟拔一切生死煩惱根本。童子在彼所立地處。以是童子身清淨故。從虛空中。二水注下。一暖一冷。複持金床。令童子坐。澡浴其身。童子生已。身放光明。障蔽日月。上界諸天。持其白蓋。真金爲柄。大如車輪。住虛空中。又有諸天。手持白拂。衆寶爲柄。搖童子上。又虛空中。一切音樂。不鼓自鳴。複聞無量無邊微妙歌詠之聲。又雨香花。處處遍滿。日光雖照。鮮潔如常。不能令異

  爾時大臣摩诃那摩。聞此語已。即自思惟。希有希有。于此惡時。而感大士出興于世。我今應當自往淨飯大王之所。奏聞如是希有之事

  時彼大臣。取善調馬。行疾如風。駕馭寶車。從岚毗尼園門外發。徑至于彼迦毗羅城。未見于王。在先撾打歡喜之鼓。盡其身力。而扣擊之

  時淨飯王。坐寶殿上。輔相弼諧。治理國政。群臣卿士。百辟官僚。或後或前。左右圍繞。皆悉聞彼歡喜鼓聲。時王驚問諸群臣言。卿諸臣等。是誰忽然敢能擊我甘蔗種門歡喜之鼓。盡其力打。出是大聲。時守門臣。前白王言。大王當知。王之大臣婆私咤。姓摩诃那摩。駕四馬車。迅疾如風。從岚毗尼園門外來。忽跳下車。盡其身力。即擊大王歡喜之鼓。更無言語。直雲我今欲見大王。時淨飯王語諸臣言。有何喜事。宜速喚彼娑私咤。姓釋種。大臣摩诃那摩。來急到我前。臣奉王敕。白言大王。謹依教命。星速往喚彼釋大臣摩诃那摩。勒令急疾到于王所

  時摩诃那摩聞王敕已。即至王前。高聲唱言。願王常勝。願王常尊。今奉此言。增益身力。時淨飯王聞此語已。告大那摩釋種大臣。作如是言。汝釋大臣。何故忽遽速疾而來。盡于身力。打歡喜鼓。時彼大臣摩诃那摩。即報王言。彼天臂城岚毗尼園。大王夫人。在中遊戲。于彼樹下。生一童子。身黃金色。其狀似天。乃至端政。放天光明

  時淨飯王複更重問審實相好。其事雲何。時彼大臣。複報王言。夫人立地。乃至右脅。不裂不壞。童子生已。自立于地。諸天各持迦屍迦衣。遍裹其身。仰觀母脅。口如是言。我當作佛。拔斷生死苦惱根本。澡洗放光障蔽日月。樹木藥草。依時開華。虛空諸天。持白蓋拂。搖童子上。虛空雷聲。微細天雨。涼風四來。不見其形。梵響樂音。不鼓自唱華照不萎。如上所說。一一次第。具谘白王。大王當知。我見是等希有之事。是故我今以歡喜。緣擊歡喜鼓。敢遍告知。時彼大臣。複持諸天供養余華。敬奉大王。如是備說

  時淨飯王。聞是語已。告大臣言。汝既持是歡喜之事。白我令知。如汝深心。欲求何願。我當盡與。隨意不違。其婆私咤大臣答言。臣蒙王恩。無所乏少。時淨飯王。複告大臣。法…

《佛本行集經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