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育王傳》

「史傳部」經文2042卷50頁碼:P0099
西晉 安法欽譯

  《阿育王傳》二

  西晉安息叁藏安法欽譯

  王又問言。莊嚴生時。其事雲何。樹神答言。語所不及。言不能宣。今當略說。便作偈言

  身出金色光  人天所樂見

  大地山海動  如船在海浪

  王以百千兩金。置此處起塔而去。于是尊者將王複至迦毗羅城。舉右手而言。此是抱菩薩示淨飯王處。又示諸釋天祀之處。時將菩薩入此天祀。泥木天像皆來恭敬曲躬禮拜。恕頭檀王因是之故號爲天中天。又示喚諸相師相菩薩處。阿斯陀仙相菩薩子必作佛處。又複示王波阇波提養菩薩處。又示菩薩學書之處。菩薩騎象處。學乘馬處。乘車之處。學射之處菩薩散勞之處。菩薩以六萬婇女相娛樂處。菩薩見老病死生厭患之處。又複將王至閻菩樹舉手指言。此是菩薩坐涼之處。又至林中。示菩薩思惟棄欲惡不善。有覺有觀離生喜樂獲得初禅。樹爲曲蔭影不移轉。即時五體投地爲菩薩作禮。示指城門而語王。此是菩薩將百千諸天。前後圍繞出迦毗羅處。又示以馬璎珞付車匿還處。又示菩薩一身己入林之處。又示菩薩以刀剃發擲虛空中帝釋奉接處。又示菩薩而以寶衣從獵師邊博袈裟處。又示頻婆娑羅王以半國請菩薩處。又示菩薩至阿蘭加羅郁頭藍處。又示菩薩苦行六年之處。即便說偈

  菩薩六年難苦行  身臥灰上棘刺上

  知此邪行非真道  便舍苦行修正法

  複示菩薩受難陀跋難陀百味乳糜之處。又示菩薩向菩提樹處。所示之處。王于此中悉皆起塔。尊者又示迦羅龍王贊菩薩處。于是王乃禮尊者足合掌而言。我今欲問迦羅龍王曾見佛事。尊者即時語龍王言。速起速起。王欲問汝見佛時事。龍王便起。向尊者邊合掌白言。大德有何約敕。尊者語王言。此是迦羅龍王偈贊佛者。王即合掌以說偈言

  汝見真金  熾然之色  無上世尊

  面如滿月  汝爲我說  十力少分

  雲何端嚴  向菩提樹

  龍王答言。端嚴之事非言所及。今當略說。即說。偈言

  佛足蹑地  大地山河  踴躍[跳-兆+叵][跳-兆+我]

  六種震動  如來身光  遏絕日月

  普照十方  一切蒙益

  王于此處起塔而去。遂與尊者向菩提樹。尊者舉手而示王言。此處是菩薩以慈悲心爲伴力處。壞破魔衆成阿耨多羅叁藐叁佛陀處。王乃于此起塔。以百千兩金而布施之。此是四天王天奉佛四缽。如來受之拍成一缽處。亦是五百賈客施食之處。又示菩薩向波羅捺女處。又示婆羅門贊佛之處。王于此處亦皆起塔。尊者將王複至古仙林中。舉右手而言。此是如來轉法輪處。王于此處起塔。以百千兩金與之。又以示如來度千婆羅門處。又示頻婆娑羅王聽法得見谛處。亦是八萬四千天王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處。亦是無量婆羅門及居士得須陀洹處。又示帝釋受化處。又示如來作神變處。又示如來忉利天上爲母說法來下之處。王于上來所示之處皆起寶塔。尊者將王複至拘屍那城。舉手而言。此是如來化緣已訖入涅槃處。王聞是語懊惱悶絕。以水灑面令得醒悟。施百千兩金于此起塔。而更合掌敬禮尊者足。複作是言。我今欲禮佛大弟子聲聞之塔。尊者贊言。善哉善哉。王能發是重信敬之心。即將王至彼只陀林中。舉手而言。大王。此是舍利弗塔。應當供養。王問言曰。此有何德。尊者答言。此是第一世尊法之大將。能轉法輪。如來所記智慧第一。唯除如來。一切衆生所有智慧十六分中不及其一。但可略說。誰能盡其智慧之藏。王聞歡喜。即以百千兩金奉施此塔。即時歸命舍利弗。而作偈言

  解脫諸有結  名稱滿世間

  于諸智慧中  是爲最第一

  複示于王目揵連塔令王供養。王又問言。此有何德。尊者答言。如來所記神足第一。能以右足動帝釋宮。複能降伏難陀拔難陀龍王。略而言之。不能說盡其功德彼岸。王以百千兩金供養此塔。王即合掌而說偈言

  歸命大名稱  神足第一者

  于生老憂苦  而得于解脫

  遂複示王迦葉之塔。舉手而言。此是摩诃迦葉之塔。亦應供養。王問言曰。有何功德。尊者答言。少欲知足頭陀第一。如來分坐而與令坐。佛自脫衣以與迦葉。憐愍窮苦護持佛法。今爲略說。豈能盡其苦行功德。王以百千兩金施迦葉塔。即便合掌而作偈言

  坐于山窟  去除鬥诤  無諸忿怒

  常行禅定  少欲知足  功德最上

  我今頂禮  至心歸命

  複示于王婆駒羅塔。教使供養。王言。此有何德。答言。如來所記無諸衰病少欲第一。未曾教人一四句偈王即使人持一金錢布施此塔。輔相白王。同是大德阿羅漢塔。雲何獨以一錢用施。答言。以其自度不能度他人。是故唯以一錢與之。塔神不受還授與王。輔相複言。實是少欲。乃至一錢猶尚不取。尊者于是複示于王阿難之塔。語王供養。王言。有何功德。答言。如來所記總持第一。執持佛法念力智慧多聞如海。義妙言說人天供養。能知佛意一切善巧功德衆法之箧。王聞是語極大歡喜。以一億兩金布施此塔。大臣問言。雲何諸供養中于此最勝。王言。以其總持法身之故。能令法燈至今不滅。阿難之力。譬如牛迹不受海水。佛智慧海阿難能受。以是因緣。諸供養中于此最多王已供養諸大弟子聲聞塔竟。歡喜敬禮尊者。塔合掌恭敬而說偈言

  設百千祀  方得爲人  我今便爲

  不空受身  值良福田  具造人果

  以危脆財  而修堅法  我所起塔

  嚴閻浮提  猶如白雲  莊校虛空

  我遭佛法  一切清淨

  說是偈已作禮而去。阿恕伽王于佛生處塔。菩提樹塔。轉法輪塔。般涅槃塔。雖各各施與百千兩金。于菩提塔其心最重。所以者何。佛于此處成正覺故。于是已後所得珍寶。常以奉施菩提之塔。王第一夫人帝舍羅叉心自念言。王得好寶盡與菩提。曾不見與。即語真陀羅摩登伽言。汝能爲我壞怨嫉不。答言若與我金則能壞之。便許金錢。時摩登伽不解其意。謂爲導彼菩提之樹。即結咒索系菩提樹。而欲咒殺轉轉幹枯。王守樹人來告王言。菩提之樹今將欲枯。即說偈言

  如來在此處  覺悟諸世間

  逮得菩提道  證于一切智

  此樹今將壞  轉轉欲幹枯

  王聞斯語悶絕躄地。以水灑面久乃得醒。啼哭而言。我見樹王猶如見佛。菩提樹壞我必定死。帝舍羅叉而白王言。菩提樹雖死。我亦能與大王之樂。王言。菩提之樹非女人也。乃是佛得無上道處。帝舍羅叉聞是語已。心生敬悔語摩登伽言。汝今還能令菩提樹生如本不。答言。若不枯盡有少生氣能令如本。故于是乃解咒結縷。恒以千瓶乳灌。未久之間樹生如故。王守樹人複來告王。樹還複生與本無異。王聞是語踴躍歡喜詣菩提樹觀樹而言。頻婆娑羅王等所不能作。我于今日當作二種。雲何二種。一者當造千杖寶瓶以盛香汁灌菩提樹。二者當作般遮于瑟極大之會。王便即以金銀琉璃作千寶瓶。滿中香湯以灌于樹。並衆花鬘末香塗香複莊嚴之。王自洗浴著新淨衣受持八齋。上高樓上遍觀四方。諸佛弟子聲聞之衆。修正見者諸根寂定摧滅欲結。人天阿修羅等所應供養者。願見憐愍。受我之請。諸樂禅定及智慧者。解脫衆僧最勝真子。善逝法中之所生者哀受我請。居住罽賓晝夜無畏。摩诃婆那離越諸聖亦垂哀愍而受我請。阿耨大池峻崄之處。及與河邊諸山谷間舍利窟住者。香山住者。皆願垂矜受我之請。王如是請已。四方來者叁十萬僧。十萬僧者是阿羅漢。二十萬僧者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清淨凡夫悉皆就座。唯留上座所坐之處無敢坐者。王問上座。以何義故。坐此空處。答言。更有上座當坐此處。王複問言。更有上座大于汝耶。夜舍答言。昔佛所記師子吼中最爲第一。名賓頭盧跋羅豆婆阇。尊重于我。王聞此語衣毛皆豎。如迦昙花樹

  又問言。頗有得見如來者不。夜舍答言。有賓頭盧阿羅漢。見佛在時。王言。可得見不。答言。正爾。當來使王見之。王歡喜而言我得極大利益。今哀愍我第一得見賓頭盧。即便合掌瞻仰而待。見賓頭盧猶如半月亦如鵝王。與數千萬阿羅漢等從空中來下坐上座頭叁十萬衆皆起恭敬。王見賓頭盧頭白眉秀。身體相好如辟支佛。即爲作禮五體投地。嗚尊者足起而胡跪。說于偈言

  如來雖滅度  尊者補處生

  哀愍垂教授  我當隨順行

  說此偈已問尊者言。見如來不。答言。我見。色如金聚。面如滿月。叁十二相莊嚴其身。梵音深妙大悲窟宅。王又問言。于何處見。尊者言。佛與五百阿羅漢等。在王舍城夏安居時。我在其中見盛福田。在舍衛國現大神變摧外道時。莊嚴化佛次第上至阿迦膩吒。我于爾時亦在其中。佛在忉利天爲母說法。諸天圍繞。來下之時我亦在其中。至僧伽戶沙池側時我亦在其中。蓮花比丘尼化作轉輪聖王。具足千子禮佛足時亦在其中。蘇摩伽帝滿富城內請佛之時。五百羅漢各現神變至滿富城。我于爾時化作寶山。寶窟中坐往滿富城。佛入王舍城次行乞食。汝以土施。羅提鞠多合掌隨喜。佛記汝時我亦得見。王又問言。尊者。近來在何處住。尊者答言。在香山住。複問言曰。將從幾許。答言。六萬。大王且止。何須多問。日時已到可與僧食。食訖當更爲王具說。王言。請從尊者教。先發起我念佛之心。灌菩提樹然後與食。王喚維那薩娑蜜多而語之言。我以十萬兩金施于衆僧。以千寶瓶盛滿香湯灌菩提樹。可打揵捶稱我名字用爲檀越作般遮于瑟。王子駒那羅左右面立不發口言。便舉手指。我倍與之。見人皆笑。王亦自笑。語羅提鞠多。汝所爲也。答言。人衆極多貪福者衆。王複言曰。我以叁十萬兩金奉施于僧。以叁千寶瓶盛滿香湯灌菩提樹。時駒那羅複舉四指。王語羅提鞠多。誰與我競。羅提鞠多長跪而言。誰能敢與人帝共競。駒那羅嬰孩小兒與父戲耳。王右顧見駒那羅即語上座言。我盡庫藏一切宮人並諸輔相及與我身子駒那羅等。一切施僧。請稱我名般遮于瑟。布施已訖。僧爲咒願。受咒願竟。于菩提樹四邊縛格。自上其上。以四千寶瓶盛滿香湯灌菩提樹。灌菩提樹已。欲與僧食。上座夜舍言。王遇勝福田。莫生優劣心。王自行食。乃至于沙彌。時有二沙彌行和敬法。一者以糗用施于彼。彼還以糗而與此。此以餅複施于彼。彼亦用餅還與施之。此更複以歡喜丸用施于彼。彼亦還以歡喜丸而複報與。王見是已笑而…

《阿育王傳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