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經》叁 ▪第2页
梁扶南叁藏僧伽婆羅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臣禮阿育王足。而白王言。此是王弟願王忍辱莫起嗔心。時阿育王答大臣言。我當忍辱。至于七日爲我弟故于七日中暫與其國令其作王。種種伎樂及諸婇女以供給之。一切臣民皆往問訊。行殺之人執刀門立。日日白王。今一日已過余六日在。如是乃至六日已過余一日在。至第七日王莊嚴具天冠衣服還阿育王。大臣諸人將毗多輸柯共往問訊阿育大王。時王問言。汝七日爲王種種伎樂好聞見不。弟以偈答言
若人見色 及聞音聲 食種種味
此能答王
王複語言。我與汝國七日爲王。百種伎樂皆恣汝意。無數衆人日日問訊咒願于汝。雲何而言。不見不聞不得好味。複以偈答
我于七日中 不見不聞聲
不嗅不嘗味 亦不覺諸觸
我身莊嚴具 及諸婇女等
思惟懼死故 不知如此事
伎女歌舞聲 宮殿及臥具
大地諸珍寶 初無歡喜心
以見行殺者 執刀在門立
又聞搖鈴聲 令我懷死畏
死撅釘我心 不知妙五欲
既著畏死病 不得安隱眠
思惟死將至 不覺夜已過
是時阿育王語其弟言。毗多輸柯汝于一生中思惟死苦。雖得上妙五欲而不生愛。出家比丘于十二入思惟無量生死無常。雲何而得起煩惱耶。又複思惟地獄之苦及諸畜生更相殘害。餓鬼饑渴衆苦所逼。思惟人中四方馳走初無安樂。思惟天上壞敗之苦。如是五道身心之苦無有樂處。觀此五陰無常苦空無我不實。譬如空村無有居民。如是五陰皆空無我。以無常火燒諸世間。佛諸弟子常作此觀。雲何而得起煩惱耶。複說偈言
汝于一日中 思惟生死畏
而無有歡樂 不起貪愛心
佛諸弟子等 日日觀生死
雲何生歡樂 而起煩惱心
于飲食衣服 及以臥具等
思惟解脫法 而不起著心
觀身如怨家 叁有如火宅
思惟何方便 而得解脫之
深樂解脫法 不貪于五欲
其心如蓮華 處水而不著
時阿育王。以善方便佛法教化毗多輸柯。時毗多輸柯合掌向王而說言。大王。我于今者歸依如來及以法僧。而說偈言
我今歸依佛 佛面如蓮華
天人所歸依 無漏法及僧
時阿育王。以兩手抱其弟頸而語言。我不誤汝。爲欲令汝信佛法故。是故爲汝現此方便。時毗多輸柯以種種華香及諸伎樂供養佛塔。以種種飲食供養衆僧。複往雞寺耶舍上座六通羅漢所。至已對耶舍坐爲欲聞法。時耶舍以神通力。見其前世已造善業。今于此生是最後身得阿羅漢。爲其說法贊歎出家。既得聞法便樂出家。即起合掌白耶舍言。善說法律我得出家受具足不。于佛法中欲修梵行。耶舍答言。善男子。汝可還白阿育王聽出家不。時毗多輸柯即還阿育王處。至已合掌白言。大王。今當聽我出家。我于佛法欲修梵行。複說偈言
我心亂不住 猶如象無鈎
王意如鐵鈎 勿製我出家
王爲地中主 當聽我出家
佛作世間光 今欲修其行
阿育王聞其言。手抱其頸。悲泣落淚而語言。毗多輸柯勿作此意。何以故。出家之人形服粗弊飲食假人眠臥樹下。汝今製心勿欲出家。毗多輸柯答言。大王。我于今者不爲嗔故而欲出家。亦不爲貪欲。不爲貧苦。亦不爲脫怨家。但見世間種種諸苦生死相隨無有脫處。唯見佛法正路能脫生死終無所畏。是故我今樂欲出家。阿育王聞之更增悲泣。時毗多輸柯複說偈言
生死爲懸繩 有人則恒動
在上必複墮 和合必分離
時阿育王複語之言。汝當先習乞食。然後乃得出家。時王後園有一大樹以草布地令住其下。與一瓦缽令入宮乞食。毗多輸柯。即便持缽行入宮內。種種上食而便得之。時阿育王嗔宮內人。汝于今者雲何乃與乞食者上食。從今已去當以粗食施之。乃至以麥爲飯。經宿臭壞乃可施與。時毗多輸柯得而食之不以爲惡。阿育王見而語之言。汝今勿食此食。聽汝出家。出家之後恒來見我。乃至毗多輸柯往至雞寺。至已思惟。我若于此出家。人物亂我不得修道。當于遠處而出家也。便往毗提國于彼出家。思惟精進得阿羅漢果。是時長老毗多輸柯得阿羅漢已受解脫樂。複思惟言。昔與王約。出家之後恒來見王。我于今者應滿本約。乃至次第行至波吒利弗多國。是時長老毗多輸柯早起著衣持缽入國乞食。次第行至阿育王城。語門人言。汝入白王雲。毗多輸柯今左門外欲見大王。時守門人即入白王。今毗多輸柯至欲見大王。時阿育王而語之言。汝可將入令至宮中。毗多輸柯即便入宮。阿育王見即從座起。爲其作禮如大樹倒。起而合掌視之無厭。悲泣而言
一切諸衆生 當樂于和合
汝今除和合 而味寂靜心
我今知汝心 以慧無厭足
時阿育大臣名曰善護。見毗多輸柯著糞掃衣執持瓦缽。次第乞食粗好俱受心無分別。見已白阿育王言。毗多輸柯少欲知足所作已辦王當生歡喜心。何以故
常行乞食 著糞掃衣 住于樹下
心常在定 心廣無漏 其體無病
正命自活 常生歡喜
時阿育王聞是語已心大歡喜。便說偈言
舍于孔雀姓 及摩伽陀國
種種諸珍寶 上妙之五欲
樂于四聖種 除憍慢煩惱
行于大精進 名聞顯我國
最勝十力法 而汝能受持
時阿育王以手捧之置好座上。種種飲食自手與之。食竟洗缽置之一處。阿育大王于其前坐聽其說法。是時毗多輸柯爲王說法。而說偈言
王今得自在 當修不放逸
叁寶甚難值 王應勤供養
時阿育王。與五百大臣及國人民。以自圍繞合掌恭敬送毗多輸柯。大臣人民而說偈言
大兄阿育王 今恭敬送弟
出家有勝果 于今爲現證
是時長老毗多輸柯。欲顯其功德身升虛空。一切人民皆見其去。時阿育王與諸大衆合掌觀之。目不暫舍複說偈言
無複親友愛 如鳥飛虛空
我以貪愛鎖 不能自在去
禅定有勝果 于身得自在
隨意之所行 一切無挂礙
爲欲愛所盲 不能見此法
汝今以神力 輕我起欲愛
我本有慧慢 今汝爲最勝
我等著世法 見聖始知畏
今我等啼泣 由汝今舍我
時長老毗多輸柯。往至邊地至已得病。以病重故頭皆發瘡。時王聞之即遣給事醫藥療治。後得小差醫師給事悉遣令還。其體所資唯食牛乳。爲乞食故往多牛處。複有一國名分那婆陀那(翻正增長)。彼國一切信受外道。複有一人受外道法事裸形神。畫作如來禮其神足。有一佛弟子見此事白阿育王。王時聞已語駛將來。阿育王所領。于虛空中半由旬上。一切夜叉悉系屬王。地下一由旬一切諸龍悉系屬王。是時夜叉聞王語已。于一念頃即將外道弟子並畫像來。時阿育王見已生大嗔心。于分那婆陀那國一切外道悉皆殺之。于一日中殺十萬八千外道。複有一外道弟子。受外道法事裸形神。畫作如來禮其神足。時阿育王複聞是事。即敕余人令取此人及其親屬。置一屋中以火焚之。時王複敕。若有人能得一尼揵首者。我當與其金錢一枚。是時長老毗多輸柯入養牛處一日停住。毗多輸柯病來多日頭須發爪悉皆長利。衣服弊惡無有光色。時養牛女竊生是念。今此尼揵來入我舍。便語其夫。汝應殺此尼揵取頭與阿育王。必當得金。其夫聞已即便拔刀往毗多輸柯所欲斬其頭。時此長老即自思惟。見其業至無得脫處。即便受死。而將頭至阿育王所欲求覓金。王即觀之見其頭發駁奪。心中生疑。即問其醫師及給事人。時醫師給事人即白王言。此是毗多輸柯頭。王聞是已悶絕躄地。以水灑之良久乃起。時有大臣白王。無漏之人不滅此苦。大王當施衆生無畏。乃至阿育即隨其言。宣令一切不得複殺尼揵。時諸比丘生疑問優波笈多。毗多輸柯昔造何業今受此報爲人所殺。優波笈多答言。長老當聽。過去世時有一獵師多殺群鹿。于大林中有一泉水。時此獵師張施羅網。以其繩罥取置于水邊。日日之中多殺諸鹿。是時佛未出世。有一緣覺于水邊食。食竟澡洗還樹下坐。時彼群鹿聞緣覺香不往水邊。時獵師至不見鹿來。即尋其迹往辟支佛所。見已作是念言坐是人故令鹿不來。即便以刀殺辟支佛。長老當知。昔獵師者而今即是毗多輸柯。以其日日多殺諸鹿。是故今者多諸病苦。複以昔殺辟支佛故。以此業緣于無數年常在地獄受諸苦報。于五百世在人道中。生生之處常爲他殺。今是最後果報雖得羅漢猶爲他害。諸比丘複問優波笈多。此人雲何複生大姓又得阿羅漢果。優波笈多答言。先于迦葉佛法出家樂行布施。常教檀越種種飲食供養衆僧。有一佛發爪塔。以香華幡蓋種種伎樂而供養之。以是業報生于大姓。十萬年中常修梵行複發正願。以是業緣得阿羅漢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阿育王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7】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