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集經》二十八
隋天竺叁藏阇那崛多譯
魔怖菩薩品中
爾時彼等魔諸女輩。善解婦女妖幻之事。更複別爲余诳惑法。媚亂菩薩。而說偈言
初春佳麗好時節 果木林樹悉開花
如此美景可歡娛 仁色豐盈甚端正
現今幼年情逸蕩 正是丈夫行樂時
欲求菩提道甚難 仁可回心受世樂
宜觀我等天女輩 可喜形貌柔軟身
以諸璎珞自莊嚴 誰今能得如是體
仁感得已何不受 我身香潔如蓮花
世間如此福德人 何故舍之而不用
頭發光明绀青色 恒以雜種香澤熏
奇異摩尼爲寶鬘 作花持以插其上
我等額廣頭圓滿 眉目平正甚修揚
清淨等彼青蓮花 其鼻皆如鹦鹉鳥
口唇明曜赤朱色 或如頻婆羅果形
亦似珊瑚及胭脂 齒如珂貝甚白淨
舌薄猶如蓮花葉 語言歌詠出妙音
猶如緊陀羅女聲 兩乳百媚皆精妙
又複猶如石榴果 腰軟纖細如弓弝
脊膂寬博潤而平 猶如象王頭頂額
雙髀軟白洪端直 其狀猶若象鼻傭
兩胫正等纖而圓 清淨猶如鹿王[蹲-酋+(十/田/ㄙ)]
足下平滿不斜凹 赤白猶彼蓮花輝
我等身體可喜容 如是衆相莊嚴具
技能一切皆備足 快解作諸種音聲
複巧歌舞悅衆心 諸天見我皆歡喜
悉各羨我生欲意 我等非是不樂仁
仁今見我何不貪 又如人睹金寶藏
舍離棄之遠逃走 不知財物是樂因
仁之心意亦複然 不識五欲之快樂
寂定安禅不取我 或可仁者是大癡
何故不受世樂情 涅盤道路甚懸遠
爾時菩薩。谛心熟視諸魔女目不暫舍。正念微笑[佥*殳]攝諸根定。其身體無愧無慚不急不緩。端直安住猶如須彌心意不傾。自余方便智能之門。往昔已曾攝伏一切諸煩惱患。哀愍言音過于梵響。猶如迦羅頻伽鳥聲。以偈語彼諸魔女言
彼諸世間五欲等 多苦多過衆惱纏
由煩惱故失神通 無明陷墜墮黑暗
衆生受之不知足 我久舍離諸煩牢
如猛火坑毒藥函 往昔已來早辭避
既飲甘露智能水 自心覺了欲覺他
當說微密教法門 若今受此穢欲事
終不可能得此道 若人增長貪愛心
是則名爲大愚癡 既自不能得自利
況複能利于一切 是故我今心不耽
世間五欲燒衆生 猶如劫火災萬物
五欲猶如水泡沫 亦如幻焰無一真
虛假诳惑于凡夫 智者誰應樂此事
猶如童蒙小兒輩 戲于自許糞穢中
迷惑愚癡無智人 見著種種諸璎珞
觀已便生欲心想 頭發根本從腦生
臭穢醜陋劇癰瘡 牙齒增長猶飲出
唇口耳鼻及眼等 一切皆如水上泡
腰髂脊背及尻臀 臭處不淨從血有
腹肚屎尿之囊袋 不淨諸物滿其間
是業皆從愛所生 譬如造輪爲碾硙
愚癡受樂亦如是 若有一切諸智人
分別是等衆患殃 此處不受如斯樂
身體日夜常流血 臭處不喜以眼看
兩[月*坒]兩胫雙腳趺 筋骨相縛而立住
我觀汝等今如此 如幻如化如夢爲
一切悉從因緣生 五欲無有真實德
五欲能失諸聖道 牽人將入惡道中
五欲猶如大火坑 亦如雜毒滿諸器
如瞋蛇頭不可觸 此處愚癡多被迷
強作淨想橫生貪 五欲如受雇客作
與諸婦人作奴仆 舍彼淨戒行道心
及離智能寂定禅 住于愦亂喧鬧裏
舍諸妙法取欲戲 彼人墮地獄不疑
是等諸幻我見來 以是意中不貪樂
欲求畢竟自在樂 亦教他人令共同
我以解脫彼世間 如虛空風不可縛
汝等魔女若滿此 世間一切諸衆生
我心終不分別之 暫共汝等行五欲
我久已除瞋恚恨 愚癡貪欲一切無
諸佛大智聖世尊 心無有礙如空體
爾時魔王波旬女等。善解女人幻惑之法。更加情態。益顯嬌姿。莊嚴其身。亦現美妙音辭巧便。來媚菩薩。而有偈說
魔王波旬有叁女 可愛可喜喜見俦
在諸女中最尊豪 魔王教令善嚴飾
速疾往詣菩薩所 現諸幻惑作嬌姿
使身猶如弱樹枝 婀娜隨風而搖動
在于菩薩前向立 歌舞口唱如是言
仁善釋子當作王 雲何坐彼大樹下
此盛上春妙時節 男女合會生喜歡
猶如諸鳥自相娛 欲心一發難止息
時至且可共受樂 何故守心不觀我
我等今者複以來 宜應同行稱心適
彼聖猶如日初出 億劫行諸行積功
其心不動如須彌 妙音清激猶雷響
行步安庠若師子 語言利益多所成
世間衆生不思量 恒爲諸欲起鬥诤
既起鬥诤便言訟 如是無智等諸人
常爲如此苦惱煎 智人知之不隨順
捐棄出家而遠離 處于山林以自娛
我今時節已現前 欲證常住甘露法
先須降伏彼魔衆 然後當成十力尊
其魔波旬諸女等 更白菩薩如是言
仁者面目如淨花 願聽我等諸語說
但且受于世王位 自在最勝上尊豪
若臥若坐及起行 作妙音聲無斷絕
菩提極果甚難得 況複諸佛智能身
解脫正路行涉難 仁見有誰往能到
是時菩薩複報彼 我當決定作法王
于天人中自在尊 轉妙法輪無有上
具足十力無所畏 在于叁界獨巍巍
諸學無學弟子群 千億萬數圍繞我
口常作如是贊歎 大聖出興除世疑
我當爲彼說法時 遊行處處隨心意
是故我于世間內 不樂一切五欲歡
魔女複白菩薩言 仁今少壯甚可惜
衰朽年老時未至 色力強盛且恣情
必其羸瘦不能堪 乃可舍此身端正
我等華容悉叁五 正是仁者好良朋
五欲嬉戲最[女*便]妍 何故乃然厭離我
仁今若不見容受 我等隨逐終不辭
菩薩複便爲說言 今日既得人身體
努力遠離于諸難 勤求入彼甘露門
能舍世間苦難時 則離人天一切難
及今老病死未至 諸惡鬥诤複不興
我等速疾應當行 早離于斯諸難處
常住寂然無畏所 是彼真實涅盤城
爾時魔女複說偈言
仁在天中如釋天 左右端正諸天女
焰摩兜率及化樂 他化自在並魔宮
具足玩好無所虧 但受五欲莫寂滅
爾時菩薩以偈報言
五欲如霜不久住 亦如秋雲雨暫時
汝女可畏如蛇瞋 帝釋夜摩兜率等
悉屬魔王不自在 欲事百怨何可貪
爾時魔女複說偈言
仁可不見樹木花 諸蜂諸鳥雜音響
地生青色柔軟草 複出種種諸妙林
緊陀諸天作伎聲 如是妙時可受樂
爾時菩薩以偈報言
樹木依時著花果 蜂鳥饑渴取氣香
日炙至時地自幹 昔佛甘露不可盡
爾時魔女複說偈言
仁者面色猶初月 觀我顔貌似蓮花
口齒潔白清淨牙 如此妙女天中少
況複世間仁已得 身心柔順不相違
爾時菩薩以偈報言
我觀汝體不淨流 諸蟲周匝千萬孔
不牢諸惡遍身滿 生老病死恒相隨
我求世間最上難 真正不退智人道
彼見六十四種巧 手動璎珞鎖耳珰
被欲箭射微笑言 聖子雲何不顛倒
諸有見患大仁者 見美五欲猶毒[卸-ㄗ+並]
利刃塗蜜截舌傷 欲如蛇頭火坑阱
如人師子行風動 樹木山壁悉崩傾
我今威德離欲中 棄舍汝等猶如彼
其諸魔女出百伎 衒惑菩薩不動移
菩薩如象師子王 猶如須彌住無動
彼等誘诳既不得 心生慚愧各低頭
恭敬歡喜贊歎言 尊面淨如蓮花潔
亦如醍醐及秋月 巍巍光照若金山
心所求者願當成 自度度他千萬衆
爾時波旬諸魔女等。力既不能幻惑菩薩。心生愧恥。各自羞慚。相與曲躬。禮菩薩足。圍繞叁匝。辭退而行。安庠還向魔波旬邊。到已即白父如是言。父王。不應舉意向于彼衆生所造作怨雠。何以故。我等昔來不曾見有如是衆生。在欲界中。作是姿態媚惑之事。顯示于彼。不暫移動。又複我等作欲事時。必得枯幹一切人意。猶如旱時諸草木等。必令焦滅。猶如春時酥置日下自然融消。今此丈夫。何緣獨爾。是故父王。唯願莫共彼作怨雠。即向其父。而說偈言
彼形過于瞻蔔色 無邊威德勝名聞
不動猶如大山王 頂禮已訖今來至
我當委具說其事 彼眼色如優缽羅
微笑觀我心不移 面貌清淨視無瞬
不瞋不恨無欲想 觀我等如幻化爲
假使須彌倒地崩 星宿日月悉墮落
大海枯涸水滅盡 彼見欲患心不回
語言微妙令人歡 觀我慈悲無欲想
見我無有瞋恚意 思惟我體不似癡
察我意行及身體 審谛思惟婦女患
是故心不行五欲 離欲無欲誰能知
非是人天所度量 我等現示婦女谄
彼心若有欲心者 心意消滅如幹柴
而觀我等心不欲 猶如山王安止住
百福莊嚴功德智 具滿檀度戒行圓
千億劫行梵行來 清淨衆生大威德
我等頂禮彼金色 決定無疑降我魔
必當證正覺菩提 我等不願爲怨結
此陣難擊我難勝 欲降伏彼亦大難
父王但觀虛空中 菩薩多衆他方至
種種璎珞莊嚴體 恭敬重心禮彼尊
曼陀羅花等雨雲 作妙偈頌歎于彼
十方諸佛皆遣使 持雜種妙甘露餐
有識衆類悉皆來 無情諸山及雜樹
須彌山神並帝釋 頂禮向于功德林
是故父王非是時 我等宜應還本處
爾時魔王即說偈言
凡人渡河到彼岸 欲得掘物必斷根
若作怨結須竟頭 諸所爲事不可悔
時魔波旬。不納長子商主勸言。亦複不受己之諸女谘谏之語。身即自往菩提樹所。到菩薩邊。到已即白菩薩是言。汝釋沙門。今何求故。來在于此多毒惡龍雲雨野獸可畏可驚黑夜處所。獨自入斯林樹下坐。汝之比丘。可不畏彼一切諸怨賊盜之人
時菩薩報魔波旬言。魔王波旬。我今欲求寂滅涅盤。往昔諸佛所行之處。最上無畏諸有盡處。以求是故。獨自在此阿蘭若中樹下而坐
爾時魔王。即便以偈白菩薩言
沙門汝獨在蘭若 苦行所希者甚難
具足方便老仙人 禅定失已並皆退
況汝年少時盛壯 求此勝妙何因由
爾時菩薩複以偈報魔波旬言
往古諸仙苦行者 精進勇猛未甚深
彼福報善力不強 我昔持戒誓牢固
波旬我若不證道 終不舍于此樹林
爾時魔王複說偈言
我于欲界最爲尊 帝釋護世皆由我
修羅緊那龍王等 阿鼻以來皆我民
汝亦在于我界中 速起自憶離此樹
爾時菩薩複以偈報魔波旬…
《佛本行集經二十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