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本行集經》

「本緣部」經文190卷03頁碼:P0655
隋 阇那崛多譯

  《佛本行集經》叁十

  隋天竺叁藏阇那崛多譯

  菩薩降魔品下

  爾時彼處別有地神。將于一瓶涼冷之水。灑魔王上。而告之言。汝魔波旬。速疾急起。走向自宮。今爲汝故。當有種種器仗。欲來害于汝身。節節解汝。而彼魔衆。本時所作。雜類形容。殊異身體。變現而來。執持種種兵戈器械。如是怖已。不能複形。還如是歸。至本來處。各相迷失。經由七日于後。或有得相見者。或不相見。其相見者。各相借問。或複哭母。或複哭父。或兄或弟。或姊或妹。互相謂言。我等今者值此大厄。是我等殃。我等今得本命而還。深是我等不可思議而有偈說

  菩薩右手百福嚴  諸指網羅赤紅甲

  掌內千輻輪相炳  閻浮金光妙色充

  以手安庠摩頭趺  如是掌下似雲電

  口言大地汝明我  往昔無數劫修行

  所有來乞曾不違  水火風神皆驗實

  梵天帝釋並日月  十方諸佛悉鑒知

  如我苦行求菩提  布施持戒精進忍

  禅定智能等六度  及四無量諸神通

  如是次第助道因  一切熏修盡皆證

  十方我作諸功德  般遮于瑟及檀那

  汝魔萬分無一毫  是時以手指此地

  其地震聲若鍾響  六種湧沒海波濤

  魔睹倒地悶不稣  或有空音唱縛撮

  雖降面失于光色  自知不及菩薩威

  椎胸大哭唱叫聲  身體疲乏無歸處

  東西南北縱橫走  心迷悶絕無有情

  象馬車兵力悉摧  鸠盤毗舍遮羅剎

  自然驚怖悉星散  退走求道各回遑

  如鳥在澤被火飛  父母兄弟姊妹女

  兩兩相求不知道  各問汝今何處停

  設得相見疊相嫌  俱雲厄至恐失命

  彼諸魔衆無億數  忽然消滅似散雲

  如是苦經七日中  後遇相逢唱言活

  我等心今大歡喜  時彼菩提樹大神

  慈心將冷水一瓶  灑于魔上作是說

  速起莫住隨心去  汝今若不取我言

  後值厄難當分甘  夜叉羅剎鸠盤等

  摩睺羅伽及毗舍  世間所有可畏形

  魔王率將樹下來  欲望恐怖于菩薩

  端正容顔諸相滿  功德具如千日光

  心不驚動猶須彌  觀後魔衆如幻化

  諸法無異無分別  如星如露如浮雲

  法相如是正思惟  安心善住結加坐

  若有我心彼聞見  如是邪念則生貪

  癡人作是著我時  以心念故見恐怖

  釋迦牟尼大尊者  觀于諸法平等如

  十二因緣相續生  心意境界空無實

  見谄曲魔不驚動  乏頓無利身體疲

  木石刀杖悉棄捐  眷屬馳走無依怙 

  爾時魔王波旬長子。名曰商主。即以頭頂禮菩薩足。乞求忏悔。口唱是言。大善聖子。願聽我父發露辭謝。凡愚淺短。猶如小兒。無有智能。我今忽來惱亂聖子。將諸魔衆。現種種相恐怖聖子。我于已前。曾谘父言。以忠正心。雖有智人善解諸術。猶尚不能降伏于彼悉達太子。況複我等。但願聖子。恕亮我父。我父無智。不識道理。如是恐怖大聖王子。當何取生。大聖王子。願仁所誓。早獲成就速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爾時所有一切諸天。向于菩薩生信行者。若虛空中及在地上。或複諸方。彼等悉大歡喜踴躍遍滿其體。不能自勝。以歡喜心。口唱是言。唎唎[口*祁][口*祁]梨梨。其聲遍滿四方虛空。震叫響徹弄諸衣服。嗚呼希有菩薩。今已降伏諸魔及魔軍衆。以作天樂。以作天歌。贊歎菩薩。複將天花。曼陀羅花。摩诃曼陀羅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優缽羅花。拘勿頭花。缽頭摩花。分陀利花。以天栴檀細末之香。散菩薩上。散已複散。雨而更雨。有偈說言

  菩薩既降伏魔王  此之大地六種動

  衆生沒在無明暗  大聖神光普照明

  天地開朗日月輝  猶如婦女莊嚴面

  虛空下種種花雨  曼陀羅等及余花 

  爾時複有無量無邊諸余天等。千萬億數。娑婆世主。大梵天王。及帝釋等。皆大歡喜。乃至遍體。不能自勝。合十指掌。頂禮菩薩。口作是言。今此聖者。必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時其處菩提樹下。相去不遠。有一龍王。名曰迦羅。即便以偈。歎菩薩言

  如我昔睹佛日興  還如此處菩提樹

  作大神通希有事  善巧方便降魔王

  世尊今者亦複然  鋪草結加安隱坐

  心不攀緣正意住  曾無一念暫時驚

  如是勇猛大精進  決定最勝牟尼佛

  而此大地六種動  其響震吼如鍾聲

  東西南北湧複潛  不久必成大勝覺

  虛空閦塞諸天衆  百千萬億那由他

  唱聲微妙心喜歡  仁今必作大妙聖

  諸天萬億不可數  各弄衣服滿虛空

  如是預相無有邊  仁今作佛成大聖

  千萬那由他天衆  在空頂禮合掌恭

  此之先應難具言  仁今作佛大尊覺

  天諸童子億千萬  喜歡手執妙天花

  于仁者上雨花雲  仁今作佛世尊勝

  周匝菩提樹林木  枝頭皆向尊屈低

  此諸瑞相非一條  仁今作佛大尊極

  仁既降伏天魔衆  可畏音響及殊形

  悉以慈力攝化周  仁今作佛大尊稱

  迦羅龍王歎佛已  心生快樂大喜歡 

  佛本行集經成無上道品第叁十叁

  爾時菩薩。既已降伏一切魔怨。拔諸毒刺建立勝幢。坐金剛座已。滅一切諸世間內诤鬥之心。滅诤鬥已。內外調伏。心清淨行。爲令一切世間衆生作利益故。爲令一切世間衆生得安樂故。爲令一切諸惡衆生發慈心故。爲斷一切諸惡衆生結垢行故。自已滅除睡眠纏蓋。心得清淨。光明現前。正念圓滿。亦教衆生。令斷一切睡眠覆障。自已斷除一切調戲。得清淨心。無有濁亂。亦教衆生。令滅一切調戲之心。使得清淨。自斷一切疑悔之心。離暗弊行。于諸善惡一切法中。無有疑滯。得清淨心

  爾時菩薩。得斷如是五種心已。煩惱漸薄。所以者何。此等五法。能爲智能。作覆障故。能爲智能。作不佐助。遮于涅盤微妙善路。如是一切悉皆棄舍。離諸欲心及不善法。分別內外。思惟觀察。一心寂定。欲證喜樂入于初禅法中而行

  爾時菩薩。如是思惟。我今已證初增上心。現得安樂微妙之法心不放逸。應當正念舍離聚落。依阿蘭若所行法者。盡令得之。是時菩薩。欲舍一切諸分別觀。清淨內心。一無分別。從叁昧生歡喜樂已。證第二禅法中而行

  爾時菩薩。複如是念。我今已生此二增心。乃至舍離一切諸惡。成衆行已入二禅。時菩薩厭離歡喜。舍行清淨。正念正慧。身受安樂。如聖所歎。舍于諸惡。已得安樂。如是增上。證第叁禅法中而行

  爾時菩薩。複如是念。此我第叁增益之心。乃至在于蘭若行者。是時菩薩。欲舍樂欲舍苦。如前所舍分別苦樂。無苦無樂。悉舍正念清淨。證第四禅法中而行

  爾時菩薩。複更思惟。此我增心。第四現見法安樂行。已得證知。心不放逸。善男子。應正念一心。在阿蘭若寂靜而行

  爾時菩薩。如是一心。清淨無垢。無障無翳。一切苦患。悉皆除滅。調和柔軟。可作諸業。已住決定。其夜初更欲成身通。受于種種神通境界。所謂一身能作多身。複合多身還作一身。作一身已。于虛空中。上沒下出。下沒上出。隱顯自在。橫遍亦然。穿過山崖石壁無礙。應念而行。入壁便出。出已還入。譬如霧中。沒已即現。現已還沒。入地如水。履水如地。出沒虛空。猶如飛鳥。或放煙熏。或出光焰。如大火聚。日月威德。最大巍巍。能以手掌。面扪摸之。現長大身乃至梵天。譬如工巧。巧師弟子。取清淨金。作諸器皿。隨意即成。亦分別知彼價貴賤如工瓦師。瓦師弟子。成就泥團。置于輪上。欲作何器。即便得成。亦知其價。如善木師。木師弟子。伐取樹木。不腐不枯。欲作何器。即能得成。亦知其價。如象牙師。牙師弟子。得好象牙欲作何器即能作成。亦知其價。如是如是。菩薩亦然。如是成就清淨之心。無濁穢心。無隔礙心。無患累心。柔和軟心。成就業心。真寂定心。于夜初更。修習造作種種神通。成就智心。出現種種神通境界。所謂一身作于多身。略說乃至身至梵天。菩薩心得如是寂定。如是清淨。如是無垢。如是無翳。除滅一切煩惱患累。造諸業已。心得寂滅

  爾時菩薩。還于是夜初更之中。更欲證知宿命神通。成就心行。欲于自心知他人心種種念數。所謂受身一生之處。二生之處。叁四五六七八九十二十叁十四十五十一百二百一千一萬。無量億萬。半劫小劫。中劫大劫。無量小劫。中劫大劫。我昔某處。我名字某。如是姓族。如是種類。如是飲食。如是受樂。如是壽命。如是死已生于彼處。彼生複死

  爾時菩薩。以如是相如是行。知種種宿世自身既爾。他身亦然。又複自知種種宿命。譬如有人。從自聚落出已。至于他聚落。行于其道路。知何處坐。知何處行。知何處眠。知何處言。知何處默。至此聚落。知彼聚落其間近遠行路之時。何處而行。何處而坐。乃至何處。眠臥言默。至彼聚落。還已聚落。複如是念。思惟悉知。從此聚落。經若幹時。至彼聚落。複于某處若幹時住。若幹時行。若幹時坐。若幹時語。若幹時默。過若幹時。複至某邑。複知彼處若幹時行坐起眠臥語默停泊。乃至到于已聚落已。悉如是知。菩薩亦然。如是定心清淨之心。無垢穢心。如是軟心。無患惱心。可作業心。于彼初夜初更之中。得宿命智。正念證知。心成就行

  爾時菩薩。既思惟知自身生處及他生處。所謂一生國土之處。乃至無量無邊億劫所生之處。是時菩薩。如相如教。次第聞說如知自身所生之處及以他身種種生處亦複憶念

  菩薩憶念如是生已。能于處處諸衆生類。受諸生中。得慈念心。此我親舊。此我外人。舍此親已。複生某處。此世彼世。流轉不息。猶如風車。猶如芭蕉。決定無實。煩惱無常。此義決定。心如是知

  爾時菩薩。如是定心。如是清淨。如是無垢。如是無惱。如是柔軟。可作靜業。于彼夜半。欲得成就證知天耳。而發是心。彼以天耳善清淨故。過于人耳。聞種種聲。所謂或聞地獄之聲。或畜生聲。天聲人聲。遠聲近聲。譬如聚落城邑國土。或複市中。其間有人。升上高堂。或複樓上。于彼中住。複有一人。以清淨耳。聞種種聲。所謂或聞吹蠡貝聲。或大鼓聲。或小鼓聲。細腰鼓聲。或箜篌聲。或琵琶聲。箫笛笙瑟種種音聲。或聞歌聲。或聞舞聲。或聞笑聲。或聞哭聲。或婦女聲。或丈夫聲。或童子聲。或童女聲。如是如是。菩薩如是。寂定其心。清淨無垢。…

《佛本行集經叁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