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本行集經》

「本緣部」經文190卷03頁碼:P0655
隋 阇那崛多譯

  《佛本行集經》五十二

  隋天竺叁藏阇那崛多譯

  優陀夷因緣品第五十四上

  爾時佛複告舍利弗作如是言。汝舍利弗。我今當行遊曆國土。初欲往到本自生地微妙之處。亦當如是。時舍利弗。即從坐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臂。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何時當欲遊曆國土觀看聚落

  爾時佛告舍利弗言。汝舍利弗。我于今月。過半月已。布薩事訖。然後當行遊曆國土

  爾時世尊。過彼半月布薩已訖。與諸比丘。涉曆諸國。爾時世尊。至王舍城。飯食已訖。回還以足蹋城門阃。時彼大地。六種震動。動已複動。湧已複湧。時摩伽陀彼國之王。頻婆娑羅。與諸人衆。俱詣佛所。即隨佛行。遊涉諸國觀看聚落。時虛空中。無量諸天。千億萬衆。見佛將欲遊曆國土。皆來集會。歡喜踴躍。遍滿其體。不能自勝。口出種種微妙音聲。歌嘯喜樂。呼唱大喚。旋裾舞袖。拂弄天衣。複以天上優缽羅華。拘物頭華。波頭摩華。分陀利華。以散佛上。複持種種末香塗香。及香華鬘。亦散佛上。散已複散

  時婆伽婆。所行至處。觀看諸國。一切衆類。皆悉恭敬。尊重供養。如來到處。得諸衣服。最勝最妙。飲食湯藥床褥臥具。如是資物不可稱計。利養殊妙無所乏少。名聞流布遍滿世間。而佛于此名聞利養。不生染著。猶如蓮華處于濁水

  爾時世尊。有如是等無量威德。于諸世間。威德最勝。殊妙第一

  時婆伽婆多他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此世彼世。若天若魔。梵沙門等。及婆羅門。諸天人境。以神通智皆悉證知。而彼世尊。爲世說法。辭義巧妙。初中後善。悉令具足清淨梵行

  爾時世尊。知諸衆生堪受化者即教化之。宜建立者教令建立。隨其住處便得成就。應受叁歸授叁歸法。應受五戒授與五戒。應受八關齋戒之法。即授八關齋戒之法。應受十善授十善法。應出家者令得出家。應受具戒授具足戒。如是次第。展轉漸進。至迦毗羅婆蘇都城園林而住

  爾時世尊。至迦毗羅婆蘇都城。住尼拘陀樹林園內。而以偈說遊曆國土勝妙之事

  釋種如來大師子  瞿昙最勝威德者

  往觐城邑及聚落  悉有廣大諸異相

  所欲至于村聚落  往見如來大聖師

  處處一切諸人衆  恭敬尊嚴來迎奉

  所欲至于村聚落  往見如來大聖師

  凡是一切諸華樹  悉各傾向世尊所

  至于一切林樹下  世尊若立若止息

  是樹自然雨其華  遍布其地悉充滿

  所至一切林樹下  世尊于中若止住

  是樹甘果自然落  枝葉婀娜悉低垂

  有樹人所攀及者  華果紛雜自可憐

  瞿昙如來大聖師  遊行應感如是事

  樹有人所不及者  妙華甘果自然落

  瞿昙雄猛大聖師  遊行應感如是事

  諸天在于虛空裏  雨華名曰姜迦羅

  瞿昙雄猛大聖師  遊行應感如是事

  諸天在于虛空裏  雨華名曰曼殊沙

  瞿昙雄猛大聖師  威德應感如是事

  諸天在于虛空裏  雨于雜種妙色華

  瞿昙雄猛大世尊  威神應感如是事

  諸天在于虛空裏  雨華名曰曼陀羅

  瞿昙雄猛大聖師  威德應感如是事

  諸天在于虛空裏  雨華名曰波利耶

  瞿昙雄猛大聖尊  遊行應感如是事

  諸天在于虛空裏  雨華名曰毗婆伽

  瞿昙師子大聖師  遊行應感如是事

  諸天在于虛空裏  雨華名曰香勝香

  瞿昙師子天人尊  遊行應感如是事

  諸天在于虛空裏  雨于種種妙香華

  瞿昙大聖人天眼  遊行應感如是事

  諸天在于虛空裏  雨華名曰普至香

  瞿昙雄猛大聖尊  遊行應感如是事

  諸天在于虛空裏  雨于微妙金色華

  瞿昙雄猛大聖師  遊行應感如是事

  諸天在于虛空裏  雨諸微妙寶色華

  瞿昙十力大聖尊  遊行應感如是事

  諸天在于虛空裏  雨諸妙色寶莖華

  瞿昙雄猛人天眼  遊行應感如是事

  諸天在于虛空裏  雨優缽羅微妙花

  瞿昙雄猛天人師  遊行應感如是事

  諸天在于虛空裏  雨于沈水妙香末

  瞿昙叁界天人尊  威德應感如是事

  諸天在于虛空裏  雨赤栴檀妙香末

  瞿昙師子大聖師  遊行應感如是事

  諸天在于虛空裏  雨于牛頭妙香末

  瞿昙雄猛大世尊  遊行應感如是事

  諸天在于虛空裏  奏作種種諸天樂

  瞿昙威猛大聖尊  遊行應感如是事

  非人在于虛空裏  拂弄種種妙天衣

  瞿昙師子大聖師  遊行應感如是事

  諸天隨順佛行路  悉持種種妙香華

  爲彼大聖天中天  隨路雨華恒至膝

  彼時無寒複無熱  種種蚊虻諸惡蟲

  微妙大聖天中尊  應感能招如是事

  一切大地皆平正  山陵堆阜悉坦然

  瞿昙十力大聖尊  遊行感應如是事

  一切大地甚清淨  無有惡刺諸荊棘

  瞿昙威德天人尊  遊行應感如是事

  一切大地微徐動  並大巨海及諸山

  瞿昙叁界無上尊  遊行感應如是事

  一切剎利婆羅門  並及毗舍首陀等

  其數千萬有千萬  恒共如來相隨逐

  複有地居妙勝天  有諸色力大威嚴

  瞿昙雄猛大世尊  行住坐立相隨逐

  複有護世四天王  並大威力最勝者

  瞿昙微妙大聖尊  行住坐立相隨逐

  須彌山頂帝釋王  及以梵王娑婆王

  瞿昙奇特最勝尊  恒共如是相隨逐

  複有欲界諸天衆  及以色界四禅等

  瞿昙威猛大聖尊  恒共如是相隨逐

  複有諸龍金翅鳥  揵闼婆等阿修羅

  夜叉及以羅剎衆  皆共隨逐如來行

  世間所有衆生類  已說及以不說者

  悉逐雄猛瞿昙師  遊曆國土及城邑

  世尊如是遊行時  教化無量人天等

  憐愍所生親族故  今至本城迦毗羅 

  爾時長老優陀夷。及以長老車匿。二人俱詣佛所。頂禮佛足。卻住一面。時二長老白佛言。世尊。輸頭檀王曾無信心。有不淨心。乃至不欲見諸比丘。爾時世尊知是事故。告諸比丘。作如是言。諸比丘等。誰能往詣輸頭檀王所。至已教化。令其信敬

  爾時衆中有一比丘。白佛言。世尊。今此長老舍利弗者。堪能往詣輸頭檀王所。方便教化令其信敬

  或有比丘白言。世尊。今此長老目揵連者。堪能往詣輸頭檀王所。方便教化令其信敬

  或有比丘白言。世尊。今此長老摩诃迦葉。堪能教化令其信敬

  或有比丘白言。世尊。今此長老大迦旃延。堪能教化令其信敬

  或有比丘白言。世尊。今此衆中。長老優樓頻蠡迦葉。堪能教化令其信敬

  或有比丘白言。世尊。今此衆中。那提迦葉。堪能教化令其信敬

  或有比丘白言。世尊。今此長老優波斯那。堪能往詣輸頭檀王所。方便教化令其信敬

  爾時世尊告優陀夷。作如是言優陀夷。汝于今者。頗能往詣輸頭檀王所。到已教化令信敬不

  時優陀夷白言。世尊。我今堪能。佛即告言。汝優陀夷。汝令往詣輸頭檀王所。方便教化令其信敬

  爾時長老優陀夷者。聞佛世尊如是語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如佛所教不敢違也。時優陀夷。于其晨朝。日始初出。著衣持缽。往詣向彼輸頭檀王宮。到已問彼守門人言。仁者應知。輸頭檀王今在何許。彼人報言。王今在殿治理王務

  爾時長老優陀夷。往至輸頭檀王之所。在于一廂默然而住

  爾時左右諸大臣等。見優陀夷在一邊已。即告四門諸守人言。速往斷此出家之人。勿令在此。致使王見起發惡心。其守門人。聞大臣命。速往至彼優陀夷邊欲驅令出。時守門人。見已始知是國師子。昔時恒共太子悉達。少小朋遊拊塵之戲。不忍驅逐。而複回還。時諸大臣。問守門人。作如是言。汝等何故不驅如此出家人。實時守門人。報諸臣等。作如是言。其人乃是國師之子。從生已來。悉達太子。交故朋親。拊塵之好。是故我等不忍驅遣。爾時輸頭檀王。在殿料理事訖。起欲還合。諸大臣等左右圍繞。將入宮內。時優陀夷。速往直至輸頭檀王所。執其王手。當于爾時。輸頭檀王默然不語。作如是念。我今若語。恐守門人。驅令出去。其守門人。複作是念。諸大臣輩。自應驅遣。其諸大臣。複作是念。宮門內人。常應遮卻。宮門內人。複作是念。此人本是輸頭檀王。恒所愛念。如今還複執手而行。爾時各作如是念故。無有一人能驅遣者

  爾時輸頭檀王。漸進入宮。升其內殿。坐師子座。時優陀夷。見淨飯王入彼宮內升其殿已。優陀夷亦上其殿。去王不遠在前而立。輸頭檀王。見優陀夷相去不遠在前立已。即生煩惱。出微細聲。作如是言。嗚呼苦哉。我子形容。如此枯悴。可厭惡也。汝等速驅此出家人。阿誰聽入使來此也

  時諸大臣。白言。大王。如臣等見。是事不然。大王不應驅此人出。所以者何。此人既是國師之子。複是悉達小來朋伴拊塵遊戲

  時優陀夷。言辭哀愍。不令傷損淨飯王意。而說偈言

  規求谷實故犁種  貪覓寶貨入于海

  我意今來貪住此  唯願其事速成就

  如此道路常吉利  于諸無畏常安隱

  欲至諸方求利者  必使瞿昙利得成

  數數諸人耕其地  數數于中散種子

  數數諸天下甘雨  數數國內五谷成

  數數乞士恒常乞  數數施主恒常施

  數數此世行檀那  數數天上獲其果

  數數牸牛構得乳  數數犢子向母邊

  數數婦人懷胎藏  數數生産受諸苦

  數數死屍向寒林  數數諸親悲啼送

  若得聖道無後有  于煩惱中不受生 

  爾時輸頭檀王。聞優陀夷作如是等哀愍語已。猶懷小疑。尋複重問優陀夷言。尊者本于誰邊出家。大師是誰。時優陀夷。說偈以報淨飯王言

  師父名曰輸頭檀  所生尊母名摩耶

  懷在胎中經十月  生已母終生忉利

  如是聖者生汝家  大德大聖天中天

  彼家七世已濟拔  名聞處處皆流布

  丈夫人中最希有  于一切處不受生

  所生如是大聖者  其家恒受大安樂

  釋種親族最名稱  尊生百福莊嚴身

  如是釋子天中勝  我于彼邊出家者 

  爾時輸頭檀王。複問長老優陀夷言。善哉比丘。汝實誰邊而得出家。而彼人師。頗有正信及能正意行梵行不。在阿蘭若空閑樹下坐意樂不。爾時長老優陀夷。以偈複報輸頭檀王。作如是言

  王問誰邊出家者  彼人正信行梵行

  無有方所懷憂怖  在于樹下常受樂

  不畏他聲猶師子  不被羅網如猛風

  教授他人自無學  拔諸恐怖身不怖 

  輸頭檀王。複問長老優陀…

《佛本行集經五十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