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本行集經》

「本緣部」經文190卷03頁碼:P0655
隋 阇那崛多譯

  《佛本行集經》六十

  隋天竺叁藏阇那崛多譯

  摩尼婁陀品下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汝諸比丘。彼時賊人在于辟支佛塔之前。益燈明者。其人是誰。莫作異見。摩尼婁陀比丘是也。摩尼婁陀。往昔作于大居士子。名曰大財。于後複作行賊盜人。爲辟支佛舍利塔中。添益燈油。以清淨心。乞如是願。願我來世。莫生惡道。由彼業報。生世不曾墮惡道中。恒于天人。往反受樂。而于彼時。複乞是願。願我來世。恒常值遇如是世尊。或勝此者。彼所說法。願我速解。由彼業報。今得值我。如是世尊。複于我邊。獲得出家。受具足戒。而于彼時。複乞是願。願我于彼世尊所有弟子之中。得天眼者。我爲第一。由彼業報。今于我法聲聞弟子。得天眼中。其第一也

  汝諸比丘。摩尼婁陀。昔有如是種殖善根。由彼業力。今得出家。受具足戒得羅漢果。汝諸比丘。我複授記。于我聲聞弟子之中。摩尼婁陀。最爲第一。複有一時。世尊在于波羅奈城舊仙居處鹿野苑中。彼時天雨。長老阿難。詣向佛所。頂禮佛足。卻住一面。住一面已。白言。世尊。今日天雨。無有飲食。當作何計。令諸比丘。過一日夜。佛告阿難。汝莫愁也。摩尼婁陀比丘。現在福力甚強。今日比丘應當得過一日一夜

  爾時長老摩尼婁陀。詣向佛所。到已頂禮。卻住一面而白佛言。世尊。今者受我微供。若食我食。堪令一切諸比丘等過一日夜。于時世尊。默然受許。爾時長老摩尼婁陀。于晨朝時。著衣持缽。往至入彼彼羅奈城。其入城已。未曾告乞。亦更無有親舊識知。當于爾時。忽然即有五百釜食。來至彼前爾時長老摩尼婁陀。尋時送彼五百釜食。向鹿苑中。即敷諸座。敷設已訖。往白佛言。世尊時至。飯食已辦。唯願就食

  爾時世尊。日在東方。著衣持缽。共諸比丘。來至食堂。于所敷設。次第而坐。爾時長老摩尼婁陀。見佛及僧次第坐已。奉持如上五百釜食。施佛及僧。恣飽滿已。然後自食飯食亦訖。共諸比丘。詣向講堂。敷座而坐

  爾時長老摩尼婁陀。坐已即告諸比丘言。諸長老輩。希有希有。未曾得見如此之事。乃有如此多大果報。多大功德。多大威勢。所以者何。諸長老輩。我念往昔。久遠之時。波羅奈城有一貧人。無有資財。不立倉庫。于彼之時。波羅奈城。有辟支佛。依倚而住。名婆斯咤。當爾之時。其城谷貴。人民饑馑。乏少者多。其城內外。多有人死。唯見白骨。處處狼籍。于彼之時。諸出家人。乞食難得。以饑所逼。不能修道。當爾之時。彼辟支佛。于晨朝時。日在東方著衣持缽。入波羅奈。次第乞食。遍曆彼城。全無所得。如本洗缽。還出城去。我于爾時。見婆斯咤辟支佛尊。詣向彼邊。到已白言。善哉大仙。此處乞食。頗得已不。彼尊報我。作如是言。仁者。我今乞食不得。我于爾時。複白彼尊。作如是言。尊者。若然來至我家。于時家內。唯有一升稗子熟飯。我即喚彼辟支佛尊。命入舍內將彼稗飯。以用奉施。時辟支佛。受我施已。隨意所去。我于彼時。爲采薪柴。出至城外。與屍陀林。相去不遠。采取柴木。彼林有一白骨屍骸。忽然起來。抱我項住。我于彼時。欲脫彼屍。殷勤用力。不能得脫。我于彼日。日落西下。將欲沒時。抱持死屍。來入城內。我入城時。人見我者。而告我言。咄人何故將此骨屍。而入城內。我報彼言。是諸人輩。我今盡力。欲脫此屍。了不能得。汝等若有堪能脫者。當爲我脫。時彼人輩。詳共捉此骨屍。牽挽盡力望脫。亦不能得。我時漸漸至于家內。望欲脫彼白骨死屍。而彼白骨。悉變成金。自然墮地。我于爾時。作如是念。我以此金。不可獨用。作是念已。即詣向彼梵德王邊白言。大王當知。我今地得伏藏。大王受取。用爲國寶。時梵德王。喚諸左右。而敕之言。汝等當須隨此人去。其人指授。悉皆受取。將來向此

  爾時左右。聞王敕已。實時共我來至家內。我即以金。示彼使人

  爾時使人。還見死屍白骨如故。見已謂我。咄哉癡人。汝不癫狂。何故持彼死屍白骨。以爲金也。而彼使者。還至王所。具說前事。我于後時。複至王邊。而白王言。大王當知。我得伏藏。事實不虛。惟願大王。早爲納受。時梵德王。遂即自往至其家內。見彼金藏。還是白骨。如本不異。複告我言。咄哉癡人。汝著癫狂。何爲于此白骨死屍。而作金想。我複白彼梵德王言。大王當知。此實金也。非是屍骨。如是再叁。作是語已。我于爾時。手執彼金。作是誓言。若此金寶。爲我來作善業報者。願梵德王。亦如是見。作此誓已。時梵德王。看此死屍。還如我見金寶不異。即告我言。善哉仁者。汝作何等善業因緣。曾事何神。供養何天。供養何仙。而能與汝如是願也。我于爾時。白梵德王。作如是言。大王當知。有一仙人。我曾供給此仙人食。必應是彼神力所致。令我今日得是果報。時梵德王。而告我言。汝以造作如是善業。故于今日得此果報。汝此果報。無人能奪。從今日後。不須疑慮。隨意而用。諸長老輩。我于彼時。正以布施彼辟支佛一食之業。現于爾時。即獲果報。所須資財。隨意即辦。正以施彼一食之故。七反生于叁十叁天。受其福報。乃于彼處叁十叁天。作帝釋王。複于人中。而爲國王。並複得作轉輪聖王。治四天下。爲世界主。護持世間。七寶具足。乃至降伏。如法治化。由彼布施一食果報。命終生天。從天下生。在于人間。命盡複得生于天上。流轉如是。更不雜生。我所生處。恒得最勝上妙宮殿。若生人間。生豪貴家。資財豐足。乃至一切無所乏少。如在天身。多受快樂。下生人間。亦複如是。以施一食。因彼果報。今生釋種。我生之日。諸天下來。將五百寶衣。覆我身上。地下複有五百伏藏。自然現出。皆以布施一食果報。我之父母。爲我造作叁種宮殿。一宜夏坐。二宜冬坐。叁宜春秋。二時居坐。以彼施食果報因緣。我既生于釋種之家。我家爾時。遂即日別漸漸增長。所謂谷米盈溢倉廪。真珠琉璃珊瑚虎魄金銀玉等。無量珍寶。二足四足。無所鮮乏。又以彼時施食果報。我在園苑。我母爾時欲試我故。辦具空器。以衣覆蓋。送來與我。至其半路。即有諸天種種飲食。悉滿其器。彼食香美。大有氣力。又以施食果報力故。共父相隨。撿挍田作。當爾之時。身患饑渴。遂往赴水。掬取欲飲。其水變成天妙甘露。又以施彼一食之故果報成熟。今來入此波羅奈城。未曾與彼委曲相識。自然即有五百釜食。來于我前。我受彼食。遣送林中。請佛及僧。供奉此食。悉令佛僧大衆充飽。藉彼業報。我于四事。無所乏短。我施彼食。果業因緣。于世俗樂。亦無所乏。今者出家。于出家樂。亦皆具足。以彼施食果報熟故。今斷生死。得梵行力。所有作者。皆悉已辦。不受後有。至無畏處。至于前所。當得涅盤。得涅盤已。無樂無苦。自然證知諸長老輩。我于彼時。乃不識是辟支世尊。我若決定知辟支佛。我應尋時更求勝果。求大威德。應求無上廣大果報

  爾時長老摩尼婁陀。說前語已。重說偈言

  我自思惟往昔時  依住在于波羅奈

  負賣薪柴以爲業  值遇尊者婆斯咤

  見已布施一餐食  故生豪貴釋種姓

  其名號曰尼婁陀  善解音聲複能舞

  拍手歌詠諷頌等  並及一切諸技藝

  我今已自知宿命  及以昔世所生處

  往于叁十叁天上  于彼七反往來生

  彼處或作釋天王  及以自在天宮內

  一切隨我所造作  如是治化于諸天

  複經七反作人主  灌頂成就剎利王

  自在大力降伏衆  不行刀兵諸戎仗

  如法治化大地中  多有無量諸珍寶

  于我境界悉豐饒  所生家中大巨富

  資財增長無有數  于諸人中最爲首

  世間五欲悉圓備  七寶諸珍無阙少

  皆由我作如是業  不曾生于惡道中

  今于釋種得出家  得叁解脫甘露處

  我爲何故得出家  棄舍家業來于此

  正以我獲彼利益  故來報佛世尊恩

  世尊知我機熟時  爲我演說無常法

  若有意所幻化身  神通自來至我所

  若我心中有疑惑  如是皆悉爲我解

  佛所說法無分別  還爲我說無別法

  我今得聞彼實語  如法愛樂而奉行

  如是即得叁解脫  即是仰報諸佛恩

  我今不樂此命終  亦不愛樂此壽命

  但我所受業至時  正念思惟當舍壽

  我知未來生死處  衆生往來處亦知

  既知此處命終已  亦知往至彼處生

  毗舍離境竹林村  我于彼林當舍壽

  于彼林中蔚茂處  漏盡其下入涅盤 

  爾時世尊。以淨天耳過于人耳。聞彼長老摩尼婁陀。說此過去造業因緣。今昔獲得如是果報。複以妙偈。而陳說之。聞是事已。贊歎欣然

  佛本行集經阿難因緣品第六十

  又于一時。長老阿難。被諸梵行大德人輩勸請。令彼奉侍世尊。從爾已來。盡心盡力。意行調適。如來所說。悉皆受持。從如來口所聞之事。或世間事。或出世事。悉能受持。永不忘失。若有人來谘問所疑。亦悉能令彼心歡喜。以是因緣。世尊集衆。告諸比丘。作如是言。汝諸比丘。于我聲聞弟子之中。多聞利智。侍者之內。阿難比丘。是其人也。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長老阿難。于往昔時。造何善根。藉彼善根。今生釋種大豪姓家。巨富饒財。大有勢力。乃至一切無所乏少。複以何業。今得出家。受具足戒。得諸聖法。若聞世間出世間事。永不忘失。若有諸人來問所疑。亦悉能令彼心歡喜。世尊複記謂諸比丘。若知于我聲聞弟子多聞智能強記不忘最第一者。此即阿難比丘是也。作是語已。佛告諸比丘。我念往昔。過去世中。久遠之時。還于此處波羅奈城。有王治化。名曰梵德。彼王爾時生于二子。一名喜根。二名婆奴(隋言月)。二子之內。喜根爲大。其大子者。本性調善。賢直柔和。多有慈心。畏懼諸罪。厭離愛有。其彼王子。見其城內爲諸王事之所逼切。懸官苦惱。殺害無窮。多有系閉。所謂枷鎖杻械囹圄。地牢固禁。斬截手足。割其耳鼻。挑其眼目。既見此事。遂作是念。我之父王。百年已往。我身雲何當治王位。我今知用如此王位。欲作何事。及我身命。亦知何用。所以者何。今見一切諸衆生輩。以種種苦逼切其身。如我今者。不如舍家出家…

《佛本行集經六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