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所行贊》五
佛所行贊卷第五(亦雲佛本行經) / 馬鳴菩薩造 / 北涼天竺叁藏昙無谶譯
神力住壽品第二十叁
爾時鞞舍離 諸離車長者
聞世尊入國 住庵摩羅園
有乘素車輿 素蓋素衣服
青赤黃綠色 其衆各異儀
導從翼前後 爭塗競路前
天冠衮花服 寶飾以莊嚴
威容盛明曜 增晖彼園林
除舍五威儀 下車而步進
息慢而形恭 頂禮于佛足
大衆圍繞佛 如日重輪光
離車名師子 爲諸離車長
德貌如師子 位居師子臣
滅除師子慢 受誨釋師子
汝等大威德 名族美色容
能除世憍慢 受法以增明
財色香花飾 不如戒莊嚴
國土豐安樂 唯以汝等榮
榮身而安民 在于調禦心
加以樂法情 令德轉崇高
非薄土群鄙 而能集衆賢
當日新其德 撫養于萬民
導衆以明正 如牛王涉津
若人能自念 今世及後世
唯當修正戒 福利二世安
爲衆所敬重 名稱普流聞
仁者樂爲友 德流永無疆
山林寶玉石 皆依地而生
戒德亦如地 衆善之所由
無翅欲騰虛 渡河無良舟
人而無戒德 濟苦爲實難
如樹美花果 針刺難可攀
多聞美色力 破戒者亦然
端坐勝堂閣 王心自莊嚴
淨戒功德具 隨大仙而征
染服衣毛羽 螺髻剃須發
不修于戒德 方涉衆苦難
日夜叁沐浴 奉火修苦行
遺身穢野獸 赴水火投岩
食果餌草根 吸風飲恒水
服氣以絕糧 遠離于正戒
習斯禽獸道 非爲正法器
毀戒招誹謗 仁者所不親
心常懷恐怖 惡名如影隨
現世無利益 後世豈獲安
是故智能士 當修于淨戒
于生死曠野 戒爲善導師
持戒由自力 此則不爲難
淨戒爲梯蹬 令人上升天
建立淨戒者 斯由煩惱微
諸過壞其心 喪失善功德
先當離我所 我所覆諸善
猶灰覆火上 足蹈而覺燒
憍慢覆其心 如日隱重雲
慢怠滅慚愧 憂悲弱強志
老病壞壯容 我慢滅諸善
諸天阿修羅 貪嫉興诤訟
喪失諸功德 悉由我慢懷
我于勝中勝 我德勝者同
我于勝小劣 斯則爲愚夫
色族悉無常 動搖不暫停
終爲磨滅法 何用憍慢爲
貪欲爲巨患 詐親而密怨
猛火從內發 貪火亦複然
貪欲之熾燃 甚于世界火
火盛水能滅 貪愛難可消
猛火焚曠野 草盡還複生
貪欲火焚心 正法生則難
貪欲求世樂 樂增不淨業
惡業墮惡道 怨無過貪欲
貪則生于愛 愛則習諸欲
習欲招衆苦 元惡無過貪
貪則爲大病 智藥愚夫止
邪覺不正思 能令貪欲增
無常苦不淨 無我無我所
智能真實觀 能滅彼邪貪
是故于境界 當修真實觀
真實觀已生 貪欲得解脫
見德生貪欲 見過起瞋恚
德過二俱忘 貪恚得除滅
瞋恚改素容 能壞端正色
瞋恚翳明目 害法義欲聞
斷絕親愛義 爲世所輕賤
是故當舍恚 勿隨于瞋心
能製狂恚心 是名善禦者
世稱善調驷 是爲攝繩容
縱恚不自禁 憂悔火隨燒
若人起瞋恚 先自燒其心
然後加于彼 或燒或不燒
生老病死苦 逼迫于衆生
複加于恚害 多怨複增怨
見世衆苦迫 應起慈悲心
衆生起煩惱 增微無量差
如來善方便 隨病而略說
譬如世良醫 隨病而投藥
爾時諸離車 聞佛所說法
即起禮佛足 歡喜而頂受
請佛及大衆 明日設薄供
佛告諸離車 庵摩羅已請
離車懷感愧 彼何奪我利
知佛心平等 而起隨喜心
如來善隨宜 安慰令心悅
伏化純熟歸 如蛇被嚴咒
夜過明相生 佛與大衆俱
詣庵摩羅舍 受彼供養畢
往詣毗紐村 于彼夏安居
叁月安居竟 複還鞞舍離
住猕猴池側 坐于林樹間
普放大光明 以感魔波旬
來詣于佛所 合掌勸請言
昔尼連禅側 已發真實要
我所作事畢 當入于涅盤
今所作已作 當遂于本心
時佛告波旬 滅度時不遠
卻後叁月滿 當入于涅盤
時魔知如來 滅度已有期
情願既已滿 歡喜還天宮
如來坐樹下 正受叁摩提
放舍業報壽 神力住命存
以如來舍壽 大地普震動
十方虛空境 周遍大火然
須彌頂崩頹 天雨飛礫石
狂風四激起 樹木悉摧折
天樂發哀聲 天人心忘歡
佛從叁昧起 普告諸衆生
我今已舍壽 叁昧力存身
身如朽敗車 無複往來因
已脫于叁有 如鳥破卵生
佛所行贊離車辭別品第二十四
尊者阿難陀 見地普天動
心驚身毛豎 問佛何因緣
佛告阿難陀 我住叁月壽
余命行悉舍 是故地大動
阿難聞佛教 悲感淚交流
猶如大力象 搖彼栴檀樹
擾動理迫迮 香汁淚流下
親重大師尊 恩深未離欲
惟此四事故 悲苦不自勝
今我聞世尊 涅盤決定教
舉體悉萎消 迷方失常音
所聞法悉忘 荒悸亡天地
怪哉救世主 滅度一可駛
遭寒水垂死 遇火忽複滅
于煩惱曠野 迷亂失其方
忽遇善導師 未度忽複失
如人涉長漠 熱渴久乏水
忽遇清涼池 奔趣悉枯竭
绀睫瞪睛目 明鑒于叁世
智能照幽冥 昏冥一何速
猶如旱地苗 雲興仰希雨
暴風雲速滅 望絕守空田
無智大暗冥 群生悉迷方
如來燃慧燈 忽滅莫由出
佛聞阿難說 酸訴情悲切
軟語安慰言 爲說真實法
若人知自性 不應處憂悲
一切諸有爲 悉皆磨滅法
我已爲汝說 合會性別離
恩愛理不常 當舍悲戀心
有爲流動法 生滅不自在
欲令長存者 終無有是處
有爲若常存 無有遷變者
此則爲解脫
于何而更求 汝及余衆生
今于我何求 汝等所應得
我以爲說竟 何用我此身
妙法身長存 我住我寂靜
所要唯在此 然我于衆生
未曾有所惓 當修厭離想
善住于自洲 當知自洲者
專精勤方便 獨靜修閑居
不從于他信 當知法洲者
決定明慧燈 能滅除癡暗
觀察四境界 逮得于勝法
離我離我所 骨竿皮肉塗
血澆以筋纏 谛觀悉不淨
雲何樂此身 諸受從緣生
猶如水上泡 生滅無常苦
遠離于樂想 心識生住滅
新新不暫停 思惟于寂滅
常想永已乖 衆行因緣起
聚散不常俱 愚癡生我想
慧者無我所 于此四境界
思惟正觀察 此則一乘道
衆苦悉皆滅 若能住于此
真實正觀者 佛身之存亡
此法常無盡 佛說此妙法
安慰阿難時 諸離車聞之
惶怖鹹來集 悉舍俗威儀
驅馳至佛所 禮畢一面坐
欲問不能宣 佛已知其心
逆爲方便說 我今觀察汝
心有異常想 放舍俗緣務
唯念法爲情 汝今欲從我
所聞所知者 于我存亡際
慎莫生憂悲 無常有爲性
躁動變易法 不堅非利益
無有久住相 古昔諸仙王
婆私咤仙等 曼陀轉輪王
其比亦衆多 如是諸先勝
力如自在天 悉已久磨滅
無一存于今 日月天帝釋
其數亦甚衆 悉皆歸磨滅
無有長存者 過去世諸佛
數如恒邊沙 智能照世間
悉皆如燈滅 未來世諸佛
將滅亦複然 我今豈獨異
當入于涅盤 彼有應度者
今宜進前行 毗舍離快樂
汝等且自安 世間無依怙
叁界不足歡 當止憂悲苦
而生離欲心 決斷長別已
而遊于北方 靡靡涉長路
如日傍西山
爾時諸離車 悲吟逐路隨
仰天而哀歎 嗚呼何怪哉
形如真金山 衆相具莊嚴
不久將崩壞 無常何無慈
生死久虛渴 如來智能母
而今頓放舍 無救苦奈何
衆生久暗冥 假明慧以行
如何智能日 忽然而潛光
無智爲迅流 漂浪諸衆生
如何法橋梁 一旦忽然摧
慈悲大醫王 無上智良藥
療治衆生苦 如何忽遠逝
慈悲妙天幢 智能以莊嚴
金剛心絞絡 世間觀無厭
祠祀嚴勝幢 雲何一旦崩
衆生何薄福 輪回生盡流
解脫門忽閉 長苦無出期
如來善安慰 割情而長辭
製心忍悲戀 如萎迦尼花
徘徊而遲遲 怅怏隨路行
如人喪其親 葬畢長訣還
佛所行贊涅盤品第二十五
佛至涅盤處 鞞舍離空虛
猶如夜雲冥 星月失光明
國土先安樂 而今頓雕悴
猶如喪慈父 孤女常獨悲
如端正無聞 聰明而薄德
心辯而口吃 明慧而乏才
神通無威儀 慈悲心虛僞
高勝而無力 威儀而無法
鞞舍離亦然 素榮而今悴
猶如秋田苗 失水悉枯萎
或斷火滅煙 或對食忘餐
悉廢公私業 不修諸俗緣
念佛感恩深 默默各不言
時師子離車 強忍其憂悲
垂泣發哀聲 以表眷戀心
破壞諸邪徑 顯示于正法
已降諸外道 遂往不複還
世絕離世道 無常爲大病
世尊入大寂 無依無有救
方便最勝尊 潛光究竟處
我等失強志 如火絕其薪
世尊舍世蔭 群生甚可悲
如人失神力 舉世共哀之
逃暑投涼池 遭寒以憑火
一旦悉廓然 群生何所歸
通達殊勝法 爲世陶鑄師
世間失宰正 人喪道則亡
老病死自在 道喪非道通
能壞大苦機 世間何有雙
猛熱極焰盛 大雲雨令消
貪欲火熾然 其誰能令滅
堅固能擔者 已舍世重任
複何智能力 能爲不請友
如彼臨刑囚 爲死而醉酒
衆生迷惑識 惟爲死受生
利鋸以解材 無常解世間
癡暗爲深水 愛欲爲巨浪
煩惱爲浮沫 邪見摩竭魚
唯有智能船 能度斯大海
衆病爲樹花 衰老爲纖條
死爲樹深根 有業爲其芽
智能剛利刀 能斷叁有樹
無明爲鑽燧 貪欲爲熾焰
五欲境界薪 滅之以智水
具足殊勝法 已壞于癡冥
見安隱正路 究竟諸煩惱
慈悲化衆生 怨親無異相
一切智通達 而今悉棄舍
軟美清淨音 方身纖長臂
大仙而有邊 何人得無窮
當覺時遷速 應勤求正法
如崄道遇水 時飲速進路
非常甚暴逆 普壞無貴賤
正觀存于心 雖眠亦常覺
時離車師子 常念佛智能
厭離于生死 歎慕人師子
不存世恩愛 深崇離欲德
…
《佛所行贊五》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