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所行贊》五 ▪第3页
佛所行贊卷第五(亦雲佛本行經) / 馬鳴菩薩造 / 北涼天竺叁藏昙無谶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能能照明 遠離于攝受
等觀內思惟 隨順趣正法
在家及出家 斯應由此路
生老死大海 智能爲輕舟
無明大暗冥 智能爲明燈
諸纏結垢病 智能爲良藥
煩惱棘刺林 智能爲利斧
癡愛駃水流 智能爲橋梁
是故當勤習 聞思修生慧
成就叁種慧 雖盲慧眼通
無慧心虛僞 是則非出家
是故當覺知 離諸虛僞法
逮得微妙樂 寂靜安隱處
遵崇不放逸 放逸爲善怨
若人不放逸 得生帝釋處
縱心放逸者 則墮阿修羅
安慰慈悲業 所應我已畢
汝等當精勤 善自修其業
山林空閑處 增長寂靜心
當自勤勸勉 勿令後悔恨
猶如世良醫 應病說方藥
抱病而不服 是非良醫過
我已說真實 顯示平等路
聞而不奉用 此非說者咎
于四真谛義 有所不了者
汝今悉應問 勿複隱所懷
世尊哀愍教 衆會默然住
時阿那律陀 觀察諸大衆
默然無所疑 合掌而白佛
月溫日光冷 風靜地性動
如是四種惑 世間悉已無
苦集滅道谛 真實未曾違
如世尊所說 衆會悉無疑
唯世尊涅盤 一切悉悲感
不于世尊說 起不究竟想
正使新出家 情未深解者
聞今殷勤教 疑惑悉已除
已度生死海 無欲無所求
今皆生悲戀 歎佛滅何速
佛以阿那律 種種憂悲說
複以慈愍心 安慰而告言
正使經劫住 終歸當別離
異體而和合 理自不常俱
自他利已畢 空住何所爲
天人應度者 悉已得解脫
汝等諸弟子 展轉維正法
知有必磨滅 勿複生憂悲
當自勤方便 到不別離處
我已燃智燈 照除世暗冥
世皆不牢固 汝等當隨喜
如親遭重病 療治脫苦患
已舍于苦器 逆生死海流
永離衆苦患 是亦應隨喜
汝等善自護 勿生于放逸
有者悉歸滅 我今入涅盤
言語從是斷 此則最後教
入初禅叁昧 次第九正受
逆次第正受 還入于初禅
複從初禅起 入于第四禅
出定心無寄 便入于涅盤
以佛涅盤故 大地普震動
空中普雨火 無薪而自焰
又複從地起 八方俱熾燃
乃至諸天宮 熾燃亦如是
雷霆動天地 霹雳震山川
猶天阿修羅 擊鼓戰鬥聲
狂風四激起 山崩雨灰塵
日月無光晖 清流悉沸湧
堅固林萎悴 華葉非時零
飛龍乘黑雲 垂五首淚流
四王及眷屬 含悲興供養
淨居天來下 虛空中列侍
觀察無常變 無憂亦無喜
歎世違天師 眼滅一何速
八部諸天神 遍滿虛空中
散華以供養 戚戚心不歡
唯有魔王喜 奏樂以自娛
閻浮提失榮 猶山頹巅崩
大象素牙折 牛王雙角摧
虛空無日月 蓮花遭嚴霜
如來般涅盤 世間悴亦然
佛所行贊歎涅盤品第二十七
時有一天子 乘千白鹄宮
于上虛空中 觀佛般涅盤
普爲諸天衆 廣說無常偈
一切性無常 速生而速滅
生則與苦俱 唯寂滅爲樂
行業薪積聚 智能火熾燃
名稱煙沖天 時雨雨令滅
猶如劫火起 水災之所滅
複有梵仙天 猶第一義仙
處天勝妙樂 而不染天報
歎如來寂滅 心定而口言
觀察叁世法 始終無不壞
第一義通達 世間無比士
慧知見之士 救護世間者
悉爲無常壞 何人得長存
哀哉舉世間 群生墮邪徑
時阿那律陀 于世不律陀
已滅不律陀 生死尼律陀
歎如來寂滅 群生悉盲冥
諸行聚無常 猶若輕雲浮
速起而速滅 慧者不保持
無常金剛杵 壞牟尼山王
鄙哉世輕躁 破壞不堅固
無常暴師子 害龍象大仙
如來金剛幢 猶爲非常壞
何況未離欲 而不生怖畏
六種子一芽 一水之所雨
四引之深根 二觚五種果
叁際同一體 煩惱之大樹
牟尼大象拔 而不免無常
猶如飾棄鳥 樂水吞毒蛇
忽遇天大旱 失水而身亡
駿馬勇于戰 戰畢純熟還
猶火緣薪熾 薪盡則自滅
如來亦如是 事畢歸涅盤
猶如明月光 普爲世除冥
衆生悉蒙照 而複隱須彌
如來亦如是 慧光照幽冥
爲衆生除冥 而隱涅盤山
名稱勝光明 普照于世間
滅除一切冥 不停若迅流
善禦七駿馬 軍衆羽從遊
光光日天子 猶入于崦嵫
日月五障翳 衆生失光明
奉火祠天畢 唯有燋黑煙
如來已潛輝 世失榮亦然
絕恩愛希望 普應衆生望
衆生望已滿 事畢絕希望
離煩惱身縛 而得真實道
離群聚愦亂 入于寂靜處
神通騰虛遊 苦器故棄舍
癡冥之重暗 智能光照除
煩惱之埃塵 智水洗令淨
不複數數還 永之寂靜處
滅一切生死 一切悉宗敬
令一切樂法 以慧充一切
悉安慰一切 一切德普流
名聞遍一切 重照迄于今
諸有競德者 于彼哀愍心
四利不爲欣 四衰不以戚
善攝于諸情 諸根悉明徹
澄心平等觀 六境不染著
所得未曾有 得人所不得
以諸出要水 虛渴令飽滿
施人所不施 亦不望其報
寂靜妙相身 悉知一切念
好惡不傾動 力勝一切怨
一切病良藥 而爲無常壞
一切衆生類 樂法各異端
普應其所求 悉滿其所願
聖慧大施主 一往不複還
猶若世猛火 薪盡不複燃
八法所不染 降五難調群
以叁而見叁 離叁而成叁
藏一以得一 超七而長眠
究竟寂滅道 賢聖之所宗
已斷煩惱障 宗奉者已度
饑虛渴乏者 飲之以甘露
被忍辱重铠 降伏諸恚怒
勝法微妙義 以悅于衆心
修世界善者 植以聖種子
習正不正者 等攝而不舍
轉無上法輪 普世歡喜受
宿殖樂法因 斯皆得解脫
遊行于人間 度諸未度者
未見真實者 悉令見真實
諸習外道者 授之以深法
說生死無常 無主無有樂
建大名稱幢 破壞衆魔軍
進卻無欣戚 薄生歎寂滅
未度者令度 未脫者令脫
未寂者令寂 未覺者令覺
牟尼寂靜道 以攝于衆生
衆生違聖道 習諸不正業
猶若大劫盡 持法者長眠
密雲震霹雳 摧林雨甘澤
少象摧棘林 識養能利人
雲離象老悴 斯皆無所堪
破見能成見 于世度而度
已壞諸邪論 而得自在道
今入于大寂 世間無救護
魔王大軍衆 奮武震天地
欲害牟尼尊 不能令傾動
如何忽一朝 非常魔所壞
天人普雲集 充滿虛空中
畏無窮生死 心生大憂怖
世間無遠近 天眼悉照見
業報谛明了 如觀鏡中像
天耳勝聰達 無遠而不聞
升虛教諸天 遊步化人境
分身而合體 涉水而不濡
憶念過去生 彌劫而不忘
諸根遊境界 彼彼各異念
知他心通智 一切皆悉知
神通淨妙智 平等觀一切
悉盡一切漏 一切事已畢
智舍有余界 息智而長眠
衆生剛強心 見則得柔軟
鈍根諸衆生 見則慧明利
無量惡業過 見各得通塗
一旦忽長眠 誰複顯斯德
世間無救護 望斷氣息絕
誰以清涼水 灑之令蘇息
所作自事畢 大悲已長息
世間愚癡網 誰當爲壞裂
向生死迅流 誰當說令反
群生癡惑心 誰說寂靜道
誰示安隱處 誰顯真實義
衆生受大苦 誰爲慈父救
猶多訟志忘 馬易土失威
王者亡失國 世無佛亦然
多聞無辭辯 爲醫而無慧
人王失光相 佛滅俗失榮
良驷失善禦 乘舟失船師
叁軍失英將 商人失其導
疾病失良醫 聖王失七寶
衆星失明月 愛壽而失命
世間亦如是 佛滅失大明
如是阿羅漢 所作皆已畢
諸漏悉已盡 知恩報恩故
纏綿悲戀說 歎德陳世苦
諸未離欲者 悲泣不自勝
其諸漏盡者 唯歎生滅苦
時諸力士衆 聞佛已涅盤
亂聲恸悲泣 如群鹄遇鷹
悉來詣雙樹 睹如來長眠
無複覺悟容 椎胸而呼天
猶師子搏犢 群牛亂呼聲
中有一力士 心已樂正法
谛觀聖法王 已入于大寂
言衆生悉眠 佛開發令覺
今入于大寂 畢竟而長眠
爲衆建法幢 而今一旦崩
如來智能日 大覺爲照明
精進爲炎熱 智能耀千光
滅除一切暗 如何複長冥
一慧照叁世 普爲衆生眼
而今忽然盲 舉世莫知路
生死大河流 貪恚癡巨浪
法橋一旦崩 衆生長沒溺
彼諸力士衆 或悲泣號咷
或密感無聲 或投身躃地
或寂默禅思 或煩冤長吟
辦金銀寶輿 香花具莊嚴
安置如來身 寶帳覆其上
具幢幡華蓋 種種諸伎樂
諸力士男女 導從修供養
諸天散香花 空中鼓天樂
人天一悲歎 聲合而同哀
入城見士女 長幼供養畢
出于龍象門 度凞連河表
到諸過去佛 滅度支提所
積牛頭栴檀 及諸名香木
置佛身于上 灌以衆香油
以火燒其下 叁燒而不燃
時彼大迦葉 先住王舍城
知佛欲涅盤 眷屬從彼來
淨心發妙願 願見世尊身
以彼誠願故 火滅而不燃
迦葉眷屬至 悲歎俱瞻顔
敬禮于雙足 然後火乃燃
內絕煩惱火 外火不能燒
雖燒外皮肉 金剛真骨存
香油悉燒盡 盛骨以金瓶
如法界不盡 骨不盡亦然
金剛智能果 難動如須彌
大力金翅鳥 所不能傾移
而處于寶瓶 應世而流遷
奇哉世間力 能轉寂滅法
德稱廣流布 周滿于十方
隨世長寂滅 唯有余骨存
大光耀天下 群生悉蒙照
一旦而潛晖 遺骨于瓶中
金剛利智能 壞煩惱苦山
衆苦集其身 金剛志能安
受大苦衆生 悉令得除滅
如是金剛體 今爲火所焚
彼諸力士衆 勇健世無雙
摧伏怨家苦 能救苦歸依
親愛遭苦難 志強能無憂
今見如來滅 悉懷憂悲泣
壯身氣強盛 憍慢虛天步
憂苦迫其心 入城猶曠澤
持舍利入城 巷路普供養
置于高樓閣 天人悉奉事
佛所行贊分舍利品第二十八
彼諸力士衆 奉事于舍利
以勝妙香花 興無上供養
時七國諸王 承佛已滅度
遣使詣力士 請求佛舍利
彼…
《佛所行贊五》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