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僧伽羅剎所集經》

「本緣部」經文194卷04頁碼:P0115
符秦 僧伽跋澄等譯

  《僧伽羅剎所集經》中 ▪第3页

  符秦罽賓叁藏僧伽跋澄等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行步安詳善住不移。亦不搖動極微妙。細足指長百福相具。作如是苦行然後得之。往詣道場爲世人故欲度脫之。其有聞音者猶彼龍王善眼不移動。于彼叁耶叁佛所行功德。功德百千倍。璎珞微妙光影無比。從此以來有如是功德故。拜手說偈

  愛念不可害  今禮世尊足

  亦禮如來頂  如來解脫衆

  其有得此信  于彼最勝前

  白分極細滑  是故歸命尊 

  爾時世尊有如是輪。極圓亦無雜穢亦無粗犷。甚深有千輻輪其向柔和。身具足滿諸根不缺。造大行業以四方事聖轉輪相。境界具足。(二)無怯弱心。(叁)猶如須輪以手障月而無有光。(四)設放輪便有大光。猶如春時無有塵埃。虛空之中亦無雲塵。爾時于夜半無有結使(月病)。月放大光此亦如是。轉輪聖王本無如來之相。于是便說此偈

  人生壽百年  常滅其時節

  有是聖輪相  猶彼蓮花敷

  亦如安明山  第一無有比

  種福之所致  如來所修行

  于彼釋宮殿  來告今已至

  諸天所嗟歎  如來應轉輪

  若能覺知此  觀彼少處所

  各各有一心  無有能過佛

  志性甚牢固  放光悉徹照

  日輪所照處  普度衆生類 

  爾時世尊作如是遊步。先舉右足蹈地不遲不疾。行步平正亦不卒暴。猶彼象王而無有異行步堅固。世尊身不搖動。猶那羅延天。是時世尊諸有高者爲下。下者爲高。諸有小戶自然廣大。如來身體未曾屈申。皆是前世無憍慢心。諸有樂器不鼓自鳴。諸有蠕動之類皆獲安隱。皆是前世修行慈心。于是便說此偈

  彼有大神妙  無畏有此德

  住處受善色  破壞剛強者

  彼已舍憍慢  最覺自所覺

  無愛欲微妙  住處受行報 

  爾時世尊有如是迹。千輻相輪現極微妙。諸根具足色甚奇無比。于人中最第一生諸歡喜。百千劫所作行福所致。無粗犷除去淫怒癡。本所作行無有僞谄無有衆惡。不與癡相應不造癡行。有如是名稱。志性質直所作無悕望。不懷狐疑意有所滅。除去悕望行無缺漏心無彼此。功德遍具足十力成就除一切患。于是便說此偈

  最勝有此德  種種行所作

  分別行地業  如日出照明

  彼輪隱地現  心意所觀察

  當自歸命佛  如是以印地 

  爾時世尊如是笑。作如是因緣。本行所造愍彼衆生故便現如是笑。是時世尊笑時。有是第一柔軟極淨微妙所聞經耳。見佛笑無塵垢清淨無瑕。本所修行亦無虛言。猶如優缽瞻伏華有種種香。布現甘露語種種光。第一微妙心能分別。爾時世尊身作黃金色。猶高山峻繞彼叁匝生阿迦膩咤所。于彼天宮諸得信者。承受如來教誡無所違失。展轉相告便歡喜于如來。爾時世尊本所造行。于是便說此偈

  青黃種種色  口演禁戒光

  出要如來身  天人所供養

  如來眉間相  叁因緣無比

  至阿迦膩咤  來至如來所 

  爾時世尊有如是光。皆是本行所造身後有是光。極妙善解脫光最第一。身體有光見者歡喜。種種光明璎珞其身。諸有塵煙羅睺阿須倫所不能障。五結解脫除去愚癡。爾時世尊現甘露。使彼衆生得遇此味。自然神足不可思議。于是便說此偈

  身體善解脫  無有能沮壞

  十力有此光  愚者所不見

  如來有神足  示現衆生等

  大光蔽日明  是故歸命光 

  爾時世尊有如是衣。不高不下隨時著衣。滅生死原草穢。不著衣服境和悅。所至到處皆悉歡喜。有如是果實。是故尊者難陀。衣常鮮明。及諸比丘。在世尊側著僧伽梨。無有能汙如來衣者。是時尊者難陀歎未曾有。往白世尊欲知著衣之法。世尊告曰。雲何難陀。本無如來長夜出世。雲何除衆生淫怒癡垢永盡無余。便隨彼教設當作是成就者。隨藍風不能動此衣塵垢不染。于是便說此偈

  如來所著衣  自覆身形體

  蓮華不著垢  此衣亦如是

  若隨藍風起  力勢難可製

  欲動如來衣  誰勝十力者 

  爾時世尊如是乞求諸豪尊家。不擇卑賤皆悉周遍無有邪命。不俯食不瞻星宿蔔問仰食。不受信使往彼食。不觀四方食。不咒術幻惑食。不田業依倚食。所以乞者救濟彼故。無希望意不染著食。爾時世尊食無有更樂。所有染著觀如是業。而受彼食亦不貪著。無淫怒癡亦無迷惑。除迷惑心皆舍離染著心。不與共俱以舍彼欲愛不可沮。常愛樂彼以禅爲食。亦無我想苦皆悉舍離現非義。此身必盡以知舍離叁事。清淨無淫怒癡今雲何食。欲現此身無牢固故長養其病。使火不起皆悉除棄不生亂想。布現甘露修梵行。故痛壞敗不造新痛。以是故世尊受彼信施食彼果。身所造報欲使安隱擁護世人。于是便說此偈

  處處家家乞  欲使得正法

  于彼園觀處  如六足(蜂也)食味

  不擇食好醜  不生善惡意

  彼不可沮壞  心欲味解脫 

  爾時世尊有如是臥床。山岩穴處露坐。園觀水側泉源。種種華果茂盛處。快樂無比。無人之處欲求解脫。于彼止住解脫諸惡亦無陰蓋。人所不到處無恐畏。去離色著常樂寂靜。與衆生說法。廣說如契經。于是便說此偈

  樹木生花果  漫那花園觀

  分別樂閑靜  青青花皆敷

  于彼求解脫  是以依彼處

  若詣閑居時  無聲無亂想 

  是時世尊以草布地。無有塵垢不著裝飾。極細軟滑善生微妙。若見彼影觀無厭足。皆悉觀察不高不下。作是思惟展轉相依。名色六入現彼無有盡。或以草布地。有數降伏彼故。布草而坐無有欲想。以草爲蓐亦無結使皆悉清淨。古昔諸佛所造功德亦無所攝。無貪著得證通。多所回轉。亦無衆惱生諸結使草。齊整亦不錯亂。依彼衆生亦無陰蓋。得叁昧證通以右脅著地。不久睡眠尋起經行而修行道。以無覺叁昧故右脅著地。欲降怨敵故升師子座。著五細彩現色非真沙門。色形無所染著而修梵行。依彼衆生求解脫心。于是便說此偈

  無根善衆生  釋種之功德

  心所造善行  心皆自覺知

  善哉大法義  無能得勝者

  今于如來衆  以草除欲愛 

  爾時世尊雲何覺知諸根。所謂曩昔作如是根氣味與相應。以道故生此根。降伏顛倒欲使諸根順流與生死相應。此諸根起不淨行而依余緣。此諸根貪著世間亦深著于樂。此諸根起諸力勢一切結使熾盛。此諸根驅逐身流轉不息。此諸根不成就大義。此諸根迷惑經曆諸境界。此諸根猶彼劍刺傷害。此諸根苦惱。此諸根猶彼瘡痍漏諸結使。此諸根猶如疾病無有力勢。此無有厭足恒求不止。此諸根不休息數數起結使。此諸根猶如毒藥不斷苦本。此諸根不被訓誨與諸惡相應。此諸根不藏匿境界劍刺所縛。此諸根無所護氣味不具足。此諸根無有心。流馳境界。斯諸根不修行。欲火所然境界長益。此諸根有諸苦惱遊他境界。一切身心有苦。于是便說此偈

  根滿境界中  爲惡所將禦

  彼心常熾然  猶如熱鐵丸

  如來教善哉  將至安隱處

  無有諸根患  況當有境界 

  爾時世尊雲何覺知心。所謂依境界生便長益。此心亂想不定。此心猶如疾風。此心不疲厭緣惡招致殃。此心遠馳猶如夢想。此心貪著境界猶彼猕猴。此心自然行種種貪著。猶彼孔雀翅常自顧影。此心馳走遠思惟財業。此心起諸陰蓋。亦如野馬疲厭不得。此心難製禦于境界不住。此心猶如王常得自在。于是便說此偈

  第一甚深妙  心知無有根

  夜叉須揵沓  叁世不能覺

  彼得是自在  自然有是念

  世間無有明  我爲作法光 

  爾時世尊雲何希現覺悟世間。所謂世間無所恃怙貪著己身。此世心無所依貪著境界。此世惡業依種種邪見如是。此世自然所造。此世墮邪道流轉趣惡。此世處惡趣猶如猕猴。此世無有照明。爲五陰蓋所覆。此世盲冥不起智能眼。此世饑渴渴愛無厭。此世熾然種種結所縛。此世少味猶蜂采華。此世無所依便當壞敗。此世遠遊乘輪而行。此世系縛而處生死。此世衆惱生老病死至。此世非妙必當壞敗。此世無救護爲痛所逼。此世非己所作必舍之去。此世機關展轉相依。此世種種行將引惡處。此世如幻化而現色像。此世無益生彼壞敗器。此世輕舉所依不成。此世難覺悟無有境界。于是便說此偈

  衆生遭苦惱  觀世無有世

  以智能求道  當親近彼處

  漸漸從小益  欲得愛其命

  此必當壞敗  是故滅爲樂 

  雲何于此生度泥塗。猶彼池水蓮華子。于其中間萌芽生漸漸長益。此亦如是。五味皆死以識處往生。有爲行所造圍繞。爲風火所成。爲憍慢水所溉。受死于其中間生萌芽。猶如彼萌芽生。此亦如是。萌芽生是故非斷滅常住。猶如彼先觀萌芽。此亦如是。彼衆生縛著。是故非斷滅有常。猶如彼地爲風所吹。此亦如是。四大牢固受諸苦惱。此亦如是。是故一切自然。猶如自然不壞蓮華生萌芽。是故一切非自然。一義所習猶如彼外四大。爲風所吹更不複造此四大。此亦如是。是故一切當舍。猶如于彼有生衆行。此亦如是。是故彼法猶如彼萌芽與子相似。此亦如是。大人之相不可毀壞。如是性所造猶如蓮華子生萌芽。是故此無數亦不有生者。猶如彼萌芽生時無有來處。此亦如是。是故無來無去猶如彼去時無有住止處。此亦如是。是故無住處。猶如彼萌芽俱長益漸漸敷花。此亦如是。無高無下猶如彼蓮華萌芽必當長益。此亦如是。本所造萌芽于胞胎中漸漸長益。猶如彼蓮花茂葉甚可愛欲。此亦如是。所造衆行甚可愛敬。猶彼當熟時。此亦如是。子欲熟時發毛爪齒及五根皆當舍離。六情衰耗意根解散舍此身。猶如彼華必當大熟。猶如日光色香甚微妙。蜂王所遊行甚可愛敬。此亦如是。初生之時四大日光所照。勇猛胎所覺與彼德相類。是故憍慢皆共相依甚可愛敬。饑渴生死謂欲爲樂。彼愚癡者有如是顛倒之想。此亦如是。一切時節不脫老死。猶彼時節無有力勢。爲熱風所炙。盡舍離之。華實各離亦無所緣。亦複無蜂亦無鮮色無樂彼者。此亦如是。漸漸耗減于此生中無有力勢。誰有命存內外皆損減。無少壯力皆當喪逝。無有莖節無齒發。無見無聞無味無香。無細滑亦無更樂。身體壞敗所有憍慢皆除盡。亦無味著無熾盛意已越色。皮緩面皺無少壯力。已有是老不愛種種色壞敗。男女衆所害而愛著彼。猶彼枯朽亦無有香。各當散離。此亦如是。命根已盡當載向塜間。猶如彼蓮華子熟後複生萌芽。此相亦如是。數…

《僧伽羅剎所集經中》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