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莊嚴論經》八
馬鳴菩薩造 / 後秦叁藏鸠摩羅什譯
(四五)
複次治身心病唯有佛語。是故應勤聽于說法。我昔曾聞。漢地王子眼中生瞙遍覆其目。遂至暗冥無所睹見。種種療治不能瘳除。時竺叉屍羅國有諸商估來詣漢土。時漢國王問估客言。我子患目。爾等遠來頗能治不。估客答言。外國有一比丘名曰瞿沙。唯彼能治。時王聞已即大資嚴。便送其子向竺叉屍羅國。到彼國已至尊者瞿沙所。而作是言。吾從遠方故來療目。唯願哀愍爲我治眼。爾時尊者許爲治眼。多作銅盞賦與大衆。語諸人言。聞我說法有流淚者置此碗中。因即爲說十二緣經。衆會聞已啼泣流淚以碗承取聚集衆淚向王子所尊者瞿沙即取衆淚置右掌中。而說偈言
我今已宣說 甚深十二緣
能除無明暗 聞者皆流淚
此語若實者 當集衆人淚
人天夜叉中 諸水所不及
以洗王子眼 離障得明淨
尋即以淚洗 膚翳得消除
爾時尊者瞿沙以淚洗王子眼得明淨已爲欲增長大衆信心。而說偈言
佛法極真實 能速除翳障
此淚亦能除 如日消冰雪
是諸大衆見是事已。合掌恭敬倍生信心。得未曾有身毛驚豎。即說偈言
汝所作希有 猶如現神足
醫藥所不療 淚洗能除患
時諸比丘聞法情感悲泣雨淚。尊者瞿沙告諸衆會。雖爲是事此不爲難。如來往昔億千劫中修行苦行。以是功德集此十二因緣法藥。能令聞者悲感垂淚。婆須之龍吐大惡毒。夜叉惡鬼遍滿舍宅。吉毗坻陀羅根本厭道。此淚悉能消滅無遺。是乃爲難。況斯翳障。猶如蚊翅而除滅之。何足爲難。設大雲霧幽暗晦冥惡風暴雨。此淚亦能消滅。是時狂醉象軍及以步兵铠仗自嚴以淚灑之軍陣退散。一切種智所修集法。其誰聞者而不雨淚。然以此淚能禳災患。唯除宿業。彼時王子既得眼已歡喜踴躍。又聞說法厭患生死。得須陀洹果生希有想。即說偈言
誰得聞佛法 而不生歡喜
我已深敬信 至心聽說法
耳聞希有事 目患亦消除
慧眼與肉眼 俱悉得清淨
治眼中最上 無過于大仙
我今稽首禮 衆醫中最勝
以一智寶藥 開我二眼淨
世間有心人 誰不敬信者
若設有少智 雲何不生信
釋迦牟尼尊 衆生之慈父
言說甚美妙 柔和可愛樂
濟拔事已竟 得達于彼岸
意根法微細 作意當解了
乃至邊地人 亦能得開悟
(四六)
複次若得四不壞淨甯舍身命終不毀害前物。是故應勤修四不壞淨。我昔曾聞。有一罪人應就刑法。時旃陀羅次當刑人。彼旃陀羅是學優婆塞得見谛道。不肯殺人。典刑戮者極生瞋忿。而語之言。汝今欲違王憲法耶。優婆塞語典刑戮者言。汝甚無智。王今何必苦我殺人。雖複色身屬王作旃陀羅。聖種中生名曰法身。不屬于王非所製也。即說偈言
釋迦牟尼尊 具一切種智
因時能教化 滅除一切過
閻羅王之法 果時始教化
臨苦爲說苦 易壞亦可違
時典刑戮者。以此人違犯王禁即將詣王言。此旃陀羅不用王教。王語之言。汝何故不用王教。白言。大王。今應生信發歡喜心。而說偈言
除我叁毒垢 獲得寂滅因
無上之大悲 十力世尊所
受持于禁戒 乃至蚊蟻子
猶不起害心 何況于人耶
時王語言。汝若不殺自命不全。此優婆塞見谛氣勢。便于王所抗對不難。而作是言。此身隨王。王于我身極得自在。如我意者雖帝釋教我猶不隨。王聞此語極大瞋忿。敕令使殺。彼旃陀羅父兄弟七人盡不肯殺。王遂殺之有二人在。至第六者敕使殺之亦不肯殺。王又殺之。至第七者又不肯殺。王複殺之。老母啓王。第七小者爲我寬放。王言。今此人者是汝何物。老母答言。皆是我兒。王複問言。前六者非汝子耶。答言。亦是。王言。汝何以獨爲第七子耶。爾時老母。即說偈言
大王應當知 六子皆見谛
悉是佛真子 決定不作惡
是故我不畏 今此第七子
猶是凡夫人 脫爲身命逼
造作諸惡業 是故我今者
求王請其命 人王得自在
唯願活此子 臨終時恐怖
或能造諸惡 凡夫臨死時
但睹其現身 不見于後事
能觀後世報 非凡夫境界
爾時大王而作是言。我于外道未聞是語。今說因果了如明燈。旃陀羅口作如是說。王生決定意名爲賢聖村非是旃陀羅。雖名旃陀羅實修苦行者。自命尚不惜。況應諸親屬護戒劇護財。不顧身命及以眷屬唯持禁戒。即說偈言
世人觀種族 不觀內禁戒
護戒爲種族 設不護戒者
種族當滅壞 我是旃陀羅
彼是淨戒者 彼生旃陀羅
作業實清淨 我雖生王種
實是旃陀羅 我無悲愍心
極惡殺賢人 我實旃陀羅
爾時大王將諸眷屬。詣于塜間供養其屍。王複說偈言
此覆善功德 如灰而覆火
口雖不自說 作業已顯現
帝釋常供養 如是堅行者
不惜己身命 而護于戒行
爾時彼王將諸群臣數千億婆羅門等。步詣塜間而作是言。如是大士雖名旃陀羅實是大仙人。積聚死屍爲其墮淚。王複說偈言
勇健持戒者 以刀分解身
屍骸委在地 血泥以塗身
以持禁戒故 今日舍此身
堅心不犯惡 守戒而至死
得佛法味者 智者皆應爾
王複說偈言
愚癡之所盲 貪欲之垢汙
著我所諸根 掉動而不定
不計于惡業 但取現在樂
結使垢塗汙 智者常觀察
身財危脆想 亦如河岸樹
終不造惡業 智水洗心垢
爾時大王近旃陀羅身。敬尚法故繞屍叁匝。長跪合掌。而說偈言
南無歸命法 善能觀察者
舍于短促命 而不舍于法
假設入火林 見谛毀禁戒
終無有是處 此即是明證
此人持佛語 終無有二志
臥于泥血中 以護佛戒故
此屍以火焚 即變爲灰土
持戒善法名 同于世界盡
(四七)
以何因緣而說此事。欲示證道無有變異。佛說見谛終無毀破。四大可破。四不壞淨終不可壞
複次心有憍慢無惡不造。慢雖自高名自卑下。是故應當斷于憍慢。我昔曾聞。佛成道不久度優樓頻螺迦葉兄弟眷屬千人。煩惱既斷須發自落。隨從世尊往詣迦毗羅衛國。如佛本行中廣說。閱頭檀王受化調順。諸釋種等恃其族姓生于憍慢。佛婆伽婆。一身觀者無有厭足。身體豐滿不肥不瘦。婆羅門等苦行來久。身形羸弊。雖內懷道外貌極惡。隨逐佛行甚不相稱。爾時父王作是念言。若使釋種出家以隨從佛得相稱副。作是念已。擊鼓唱言。仰使釋種家遣一人令其出家。即奉王敕。家遣一人度令出家。時優波離爲諸釋等剃須發之時涕泣不樂。釋等語言。何故涕泣。優波離言。今汝釋子盡皆出家。我何由活。時諸釋等聞優波離語已。出家諸釋盡以所著衣服璎珞嚴身之具成一寶聚。盡與優波離。語優波離言。以此雜物足用給汝終身自供。優波離聞是語已。即生厭離而作是言。汝等今皆厭患珍寶嚴身之具而皆散棄。我今何爲而收取之。即說偈言
是諸釋種等 棄舍諸珍寶
如捐惡糞掃 並及諸草葉
彼舍于愛著 雲何方貪取
我設取寶聚 內心必貪著
計爲我所有 是則爲大患
諸釋舍所患 我今設取者
是爲大過患 譬如人吐食
狗來啖食之 我收他所棄
與狗有何異 我今畏寶聚
如離四種毒 善根內觸發
不貪戀寶聚 我今必棄舍
欲向世尊所 求索出家法
時優波離說此偈已。複說偈言
見他得勝法 始生欣尚心
願令我己身 同彼獲勝事
我今欲自出 當勤作方便
時優波離複作念言。我今決定必當出家。但當勤求。千婆羅門先于佛所已得出家。釋種剎利姓其數五百亦得出家。婆羅門剎利二姓俱貴。然我首陀其姓卑下。複爲賤役。于彼勝中求索出家爲可得不。我于今者有何勢力。雲何此中而得出家。即說偈言
剎利姓純淨 婆羅門多學
生處如摩尼 皆共聚集此
我身首陀種 雲何得參豫
如似破碎鐵 間錯于真金
婆伽婆佛陀 我聞具種智
今我當往彼 悲愍一切者
應淨不應淨 應出不應出
一切外道衆 不知解脫處
唯有滅結者 能知于解脫
時優波離說是偈已到世尊所。胡跪合掌右膝著地。而說偈言
于四種姓中 俱得出家不
涅盤解脫樂 我等可得耶
善哉救世者 大悲普平等
哀愍願聽我 得及出家次
爾時世尊知優波離心意調順善根淳熟應可化度。即舉相好莊嚴右手以摩其頂。而告之言。聽汝出家。外道秘法不示弟子。如來不爾大悲平等。而無偏黨等同說法。示其勝道而拔濟之。猶市賣物不選貴賤。佛法亦爾。不擇貧富及以種姓。即說偈言
誰渴飲清流 而不充虛乏
誰秉熾然燈 而不滅黑暗
一切種智法 普共一切有
誰有修行者 不得勝妙義
譬如食石蜜 貴賤等除陰
剎利婆羅門 佛法普平等
得盡叁有時 諸姓等無異
譬如叁種藥 對治風冷熱
藥不擇種姓 貴賤皆能治
法藥亦如是 能治貪恚癡
四姓悉皆除 高下無差別
又如火燒物 不擇好惡薪
毒螫亦如火 不擇貴與賤
猶如水洗浴 四姓皆除垢
盡苦之邊際 諸種普得離
爾時世尊猶如晴天無諸雲翳。出深遠聲猶如雷音。如大龍王。亦如牛王。如迦陵頻伽聲。亦如蜂王。又如人王。如天伎樂。出梵音聲告優波離。樂出家不。優波離聞是聲已心生歡喜。叉手白佛。願樂出家。佛告之曰。優波離善來比丘。汝今于此善修梵行。聞是語已須發自落袈裟著身。威儀齊整。諸根寂定。如舊比丘。五百釋種皆白四羯磨受具足戒。佛言。我今當以方便除諸釋種憍慢之心。爾時世尊語諸釋種。汝等今者應當敬禮。諸舊比丘上座憍陳如阿毗馬師比丘等次第爲禮。優波離最在下坐。釋賢王于諸釋中最爲導首。爾時諸釋敬順佛教。次第禮足至優波離。見其足異。尋即仰觀見優波離面。時諸釋等甚用驚怪。猶如山頂瀑水流注觸崖回波。而作是言。我等日種剎利之姓。世所尊重。雲何今者于己仆使卑下之姓剃發之種而爲禮敬。我等今當向佛世尊具說上事。白佛。世尊。優波離所亦敬禮耶。佛告釋種。今我種。此法斷憍慢處。時諸釋種白佛言此首陀羅種。佛告之曰。一切…
《大莊嚴論經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