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雜寶藏經》

「本緣部」經文203卷04頁碼:P0447
元魏 吉迦夜共昙曜譯

  《雜寶藏經》叁 ▪第3页

  元魏西域叁藏吉迦夜共昙曜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此婦  而得壽命安隱者 

  爾時雞者我身是也。爾時貓者提婆達多是昔于過去欲誘诳我。今日亦複欲誘诳我

  (叁六)吉利鳥緣

  佛在王舍城。爾時提婆達多。作是念言。佛有五百青衣鬼神恒常侍衛。佛有十力百千那羅延。所不能及。我今不能得害。當還奉事。觀其要脈。而傷害之。乃可得殺。便于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大衆之中。向佛忏悔。而作是念。受我忏悔。得作方便。不受我悔。足使如來惡名流布。便白佛言。世尊。受我忏悔。我欲于彼閑靜之處自修其志。佛言。法無谄诳。諸谄诳者。無有法也。外道六師皆言。提婆達多。好向佛忏悔。佛不受忏悔。諸比丘言。提婆達多。谄曲向佛。佛言。非但今日。過去久遠。波羅奈國。有王名梵摩達。作製斷殺。時有獵師。著仙人衣服。殺諸鹿鳥。人無知者。有吉利鳥。語諸人言。此大惡人。雖著仙人衣。實是獵師。常行殺害。而人不知。衆人皆信吉利鳥。實如其言。爾時吉利鳥者。我身是也。爾時獵師者。提婆達多是。爾時王者。舍利弗是也

  (叁七)老仙緣

  佛在王舍城。爾時阿阇世王。爲提婆達多日送五百釜飯。多得利養。諸比丘皆白世尊言。阿阇世王。日爲提婆達多送五百釜飯。佛言。比丘莫羨提婆達多得利養事。即說偈言

  芭蕉生實枯  蘆竹葦亦然

  駏驉懷妊死  騾[馬*婁]亦複然

  愚貪利養害  智者所嗤笑 

  說是偈已。告諸比丘言。提婆達多。非但今日。爲利養所害。誹謗于我。過去亦爾。比丘問佛言。過去之事。其義雲何。佛言。往昔波羅奈國。仙山之中。有二仙人。其一老者。獲五神通。其一壯者。竟無所得。時老仙人。即以神力。往郁單越。取成熟粳米。而來共食之。複至閻浮樹。取閻浮提果。亦來共食。到忉利天。取天須陀味。來共食之。少仙人。見是已。心生悕仰。白老者言。願教授我修五神通。老仙人言。若有好心。得五神通。必有利益。若無好心。反爲惡害。猶勤啓請。唯願教我。時老仙人。便教五通。尋即獲得。既得五神通。于衆人前。現種種神足。于是已後。大得名稱利養乃于老者。生嫉妒心。處處誹謗。即退失神足。諸人聞已。作是言曰。老仙人者。宿舊有德。是壯仙人。橫生誹謗。便皆瞋之。城門下遮。不聽使入。便失利養。欲知爾時老仙人者。我身是也。爾時壯仙人者提婆達多是也

  (叁八)二估客因緣

  佛在王舍城。爾時諸比丘等。用佛語者。皆得涅盤天人之道。用提婆達多語者。悉墮地獄。受大苦惱。佛言。非但今日奉我教者。得大利益。用提婆達多語。獲于大苦。往昔亦爾。過去之世。有二賈客。俱將五百商人。到曠野中。有夜叉鬼。化作年少。著好衣服。頭戴花鬘。彈琴而行。語賈客言。不疲極也。載是水草。竟何用爲。近在前頭。有好水草。從我去來。當示汝道。一賈客主。尋用其言。我等今棄所載水草。便即輕行。在前而去。一賈客言。我等今者。不見水草。慎莫擲棄。前棄水草者。渴旱死盡。不棄之者。達到所在。爾時不棄水草者。我身是。棄水草者。提婆達多是也

  (叁九)八天次第問法緣

  昔佛在世。于夜分中。忽有八天。次第而來。至世尊所。其初來者。容貌端政。光照一裏。有十天女。以爲眷屬。來詣佛所。至心頂禮。卻在一面。佛告天曰。汝以修福得受天身。五欲自娛。快獲安樂。于時此天。即白佛言。世尊。我雖生處天上。心常憂苦。所以者何。以我先身修行之時。于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雖爲忠孝心生恭敬。然于其所。不能殷勤恭敬禮拜迎來送去。以是業緣。果報實少。不如余天。以不如故。自責修行不能滿足。複有一天。容貌身光及其眷屬。十倍勝前。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卻在一面。佛告天曰。汝生天上。快得安樂。天白佛言。世尊。我雖生處天上。亦常憂苦。所以者何。以我前世修行之時。雖于父母師長所。沙門婆羅門。生忠孝心。恭敬禮拜。然而不能爲施床坐熅[火*(而/火)]敷具。以是業緣。今獲果報。不如余天。以不如故。自責修因不能滿足。複有一天。形貌光明及以眷屬。十倍勝前。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卻在一面。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樂。天白佛言。我雖生處天宮。常懷憂惱。所以者何。以我前身。雖複善于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忠孝恭敬禮拜爲施床敷。然于其所。不能廣設肴膳飲食以用供養。以是業緣。今得果報。不如余天。以不如故。心自悔責修因不具。是故憂惱。複有一天。容貌光明及其眷屬。十倍勝前。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卻在一面。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樂。天白佛言。我雖生天心常憂惱。所以者何。以我過去。雖于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忠孝恭敬禮拜。爲施敷具及以飲食。然不聽法。以是因緣。今獲果報。不如余天。以不如故常自克責修因不滿。是故憂惱。次複一天。身色光明及其眷屬。十倍勝前。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卻在一面。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樂。天白佛言。我雖生天。心常憂惱。所以者何。以我前世。雖複于君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能忠孝恭敬禮拜。敷具飲食。而聽于法。而不解義。以不解故。今獲果報。不如余天。以不如故。心常悔責修因不滿。是故憂惱。次有一天。身色光明及其眷屬。十倍勝前。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卻在一面。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樂。天白佛言。我雖生處天堂。心常憂惱。所以者何。以我前世修行之時。雖能于君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忠孝恭敬禮拜。敷具飲食。聽法解義。然複不能如說修行。以是業緣。今獲果報。不如余天。以不如故。深自悔責修因不滿。是故憂惱。次有一天。容貌光明及其眷屬。十倍勝前。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卻在一面。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樂。天白佛言。我于今日。得生天宮。五欲自娛。所須之物。應念辄至。真實快樂。無諸憂惱。所以者何。以我前世修因之時。于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忠孝恭敬禮拜。敷具飲食。聽法能解其義。如說修行。以是因緣。受天果報。身形端正。光明殊妙。眷屬衆多。勝余諸天。以修此行故。得果滿足。以滿足故。得最勝果報。勝果報故。一切諸天。無有及者。以無及者。心得快樂也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雜寶藏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7】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