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炬陀羅尼經》十二 ▪第2页
隋天竺叁藏阇那崛多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合成地。如是中間無空缺處。以得清淨熏修知見力無畏等故。于地界中無有障礙。皆悉能作種種神通。一彈指頃能于大地出沒往來。憍屍迦。譬如城邑聚落之外有大水池。于春夏日多諸女人。入是池中遊戲澡浴。彼于水中或出或沒或往或來自在無礙。如是憍屍迦。菩薩得此通達法界勝叁昧時。以神通力于大地中出沒自在亦複如是。然彼心初不取地相。惟念風輪而亦無有風輪相想。彼菩薩變化自身亦複如是無有著處而見其身住在空中。如是觀已即于其間飛騰虛空。然後化作微塵之身。遍滿虛空人眼不見。彼風輪界持心亦遍。轉更增闊一切如風。身雖不現然是化身。滿彼空中作虛空想。雖于此身作虛空想。而終不離諸界覺知。如是知已住于虛空。住虛空已念無法想。亦無爲他現身相想。是故複能以彼多身合爲一身。又能徹過山石牆壁無有障礙。亦能履空如地。于虛空中行住坐臥。具足如是種種神通。菩薩複念所有水界。知彼水界本所住處。因彼水界複如是知此身亦爾。如彼水界有如是色。住是中已複念水界。住是中故。便能更念大雲輪界。知彼雲輪所從來處唯因緣生。雨從何來亦複如是。觀彼行處皆分別知。是中有雲無雲有雨無雨。皆如是知。但從因緣生世谛事。作如是入住是中已。因放大雨彼二和合。潤洽大地所有卉木樹林衆物。如是一切皆依大地。以水潤澤彼彼生長。有智之人取彼草木。及加功力火遂得生。彼火生已。然其自體所生之處。是中火業還自燒彼本生草木。況複余物。是故阿字得名爲火亦名爲怨。而彼複以地在水上。故言地界。是地所有叢林樹木。以水潤之故得增長。然後出火。彼火因風轉更增盛。而彼菩薩複作是念斯皆作法。所謂因地出火而住虛空。是火及風二共和合。故知此等但有生滅。見生滅已得二神通。而彼風輪即第四大非色法故。眼不能見彼惟觸故。是身所知耳不能聞余無所覺不可執持。上行于空下迫于地。飛沙走石散土揚塵。世間愚癡憶想分別。言黃黑風此來彼去。而實彼風不可睹見。何以故。彼風從空因緣而生。無住處故。憍屍迦。如是次第風界不可見。依彼虛空無有邊際。故謂之大。是中菩薩依于虛空。取彼風相觀見自身無有身分。知身無分即是實智。得彼智已入于風界。處風界時除去一切皮肉筋骨。解脫衆縛無有住處如空中風。隨所欲作神通變化如意即成。于彼風中無覺知想。何以故。心風和合久熏修故。複作是念。此虛空中都無所有無可依處。雲何執著。如是念時。隨欲生處即得往生。彼能如是攝持具足。于中不著亦不被縛。雖生惡趣正念現前。若生若死如是等處。以心風故分別生死。而于生死亦不覺知。如彼風界不可攝持不可執捉。不可眼見不可心知。不可智證不可言說。四大事業皆悉如是。以無邊心如是覺知。雲何無邊。謂佛如來于真實中不說諸界。彼諸法中具足而有希有之法。然無說者
複次憍屍迦。若諸菩薩有如是等勝神通者。名得神通心得自在。雲何名爲心自在也。彼心能得自在用故。複以何義心得自在。知此四大無識無心。是頑礙法遍一切處無際無邊。然而彼心複能入是無心法中分別稱量。如彼地界頑礙無邊。是中能生種種草木枝葉華果。複有種種寶樹寶柱。複有種種衆生依住。即于彼中複有可見不可見者。所謂地界依水。水界依火火依于風。如是一切皆悉稱量。是中地界者。所謂皮肉筋骨爪齒。乃至發毛等。水界者。所謂淚汗膿血洟唾。乃至大小便利等。火界者。所謂暖熱溫煩。乃至自惱惱他令食消熟等。風界者。所謂語言出息入息。乃至屈伸往來等。如是一切彼皆分別。既分別已而複思惟。今此四大無有邊量。世間衆生知見此身。則有邊量。雲何得言無量無邊。而複名爲有量有邊也。彼複思惟。今此諸界無邊量者。以彼心界無有邊故。令是業行亦無有邊。乃至願智證作語言皆亦無邊。何以故。以彼本來無生無邊故。若彼未轉生死衆生。或時可作如是分別有邊量也。彼複思惟。如此諸大四種界聚無邊攝持。是故我今應當發彼無邊神通。亦應成就無邊神通。亦成就彼無邊智業。乃至成就所有種種無邊語言。而教化彼諸世界中一切衆生。所有心行作業。生死有所取時。凡諸所受種種果報種種語言悉皆應知。乃至于彼生死有中。作業法用行事功能亦應悉知。複應現彼聲聞藏印。悉令成滿叁十七種助菩提法。亦當于彼無佛之世現辟支佛利益世間。惟以如是力無畏等。現彼種種神通教化
阿難。時彼放光如來複告天帝釋言。憍屍迦。若當用是叁昧。豈不得彼一切智也。天帝釋言。世尊。如是法中得心自在故。佛言憍屍迦。汝先所問何等叁昧能生智業者。憍屍迦。複有叁昧名建立上升。此諸菩薩摩诃薩等。于彼林中入此叁昧。入叁昧已斯諸菩薩而出上故。故言升上。亦是如來方便語言增長。如來方便語增長已。能于如來一切巧妙方便事中。無不持者無不入者無不覺者。彼既覺已。即于一切世間所有有爲相續諸行法中。起不樂想。憍屍迦。雲何于彼起不樂想。是處無一衆生能無過者。皆以有過故後時受罰。帝釋複言。世尊。罰何事也。佛告憍屍迦。此義可知而不可說。何以故。我今不可爲是衆生具說斯事。惟應爲是諸衆生等略論斯耳。憍屍迦。如來世尊具略說法。惟于世界假名處行。非爲第一真實義也。憍屍迦。汝于先世大樹善根而未顯發。猶如猛火在深坑中厚土覆上亦難顯現。憍屍迦。于意雲何。彼火雖盛被土覆時。得爲火業焚燒用不。不也世尊。彼火既覆無所能爲。佛言憍屍迦。汝應思惟如來所說叁種言教業藏法門具足分別。憍屍迦。汝當思念如來世尊師子奮迅叁昧。憍屍迦。汝今應念寶火如來應供正遍覺出濁惡世。汝于爾時已種善根。方便果報于彼衆中得爲第六菩薩摩诃薩。阿難。爾時彼天帝釋從佛得聞往昔之事。即能憶念過去九億諸如來所發菩提心行菩薩事。憶念是已生大歡喜。由諸如來熏修力故。勤行不息法義不斷。故令問佛而得加持。阿難。時天帝釋即從坐起。偏袒右髆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誰知佛教音 入此總持門
誰能分別問 巧方便無礙
知時而爲說 非時聖不言
善達時宜趣 如來開法眼
阿難。時彼帝釋憶念過去九億佛所諸願行事。了了分明猶夢所睹晝曾更事皆能憶知。此亦如是過去所有一切事業。分明了知無所疑惑。所謂彼時住處皆悉覺知。及彼色相今雖不現亦皆了知。乃至彼時思惟分別諸所作事。亦皆了知不作邊界。彼時複作如是憶念夢從何生。彼即思惟知從緣生。爾時天帝釋既知此夢從緣生已。即以如夢中想觀。觀彼世間見過去世種種住事。如是知已更以過去夢觀方便思惟稱量。稱量何事謂我所覺。我所覺者我及衆生。處處流轉輪回大苦。如是受已複以現在方便。悉皆觀見過去世時有如是事。而于彼等諸如來所。成就善根滿菩提道。彼所作事。所謂過去名等此亦可得。若可得者。而我彼身今在何處。又彼過去諸佛生身複在何處。亦于彼時有諸聲聞得漏盡者身及神通功德勝事。複在何處。若無如是名事處者。如來世尊何因論說。是故定知過去爲有。彼複思惟。我今自可以所思念請問如來決斷疑網
阿難。時彼如來知天帝釋心有疑念。即複告言。汝憍屍迦。生是念者可謂疑惑未盡除故。憍屍迦。汝向可不如彼夢想憶知此事耶。然彼夢事既不可得。惟見往昔曾所更事而言說耳。憍屍迦。汝若如夢而知如佛如來說于往昔所經之事。定如是解如是持者是爲執著。雲何執著。所謂念過去事。不可于過去事中而生執想。何以故。彼但是無是故。不可于彼無中而生愛著。汝今已于無法生分別者。憍屍迦。如是一切義于中思惟分別所起所說之處。所有依著皆不可得。應如是說如彼過去事皆是無。今惟以智知彼曾有而過去實無。然此叁世其義已決。雲何已決。所謂世者世也。是故汝等于是法中應知印相。雲何印相。此義真實不可破壞。我爲汝等如是種種開發顯示此有無義。汝亦不可以世辯問。是中惟應須作如是言教事也。今汝等爲何事故在佛前坐。而汝等本爲次第入我方便說中。雲何于今更生疑網憍屍迦。汝今猶于如來所說法處。決定施作穢濁事耶。憍屍迦。汝等莫于如來法中施造穢濁。何以故。諸佛如來應供正遍覺。所說清淨無有穢濁
阿難。彼天帝釋複白放光佛言。世尊。我于此坐聞是方便微妙譬喻生此疑心。如如來說雖然而我複疑。我等前在須彌山頂。于佛所說。我思念時有一經典名曰曠女。來現在心。以是因緣我得承佛勝大威神。故于今者敢興斯問。如世尊說夢想譬喻。知此事已。除斷我等過去所有一切疑心。惟願世尊說是經典令我等聞。佛言憍屍迦。汝所問事未可斷者。但此億數菩薩。少有正問事宜先決。然後得說此修多羅斷汝所疑。又憍屍迦。爾今且還須彌山頂。既住彼已。我于彼處化一蓮花。名曰珠水天華。汝宜少時住彼根下。時天帝釋如是念。如來世尊放棄遣我。以我問此曠女經故。我于今日當承聖旨義無違逆。時天帝釋即從座起至須彌山頂。住彼處已複作是念。我今且住自宮。聽佛世尊垂慈念我。我當歸敬
佛說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大法炬陀羅尼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8】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