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

「律部」經文1483卷24頁碼:P0983
失譯

  《佛說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下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問叁衣事品第十一

  問叁衣事浣要須舍不。答須舍。若不舍犯舍墮。當施與人。還乃得更受

  問叁衣盡得條成不。答大衣得。中衣小衣不得

  問小衣得著燒香上講不。答無中衣得。若不近身體淨潔亦得

  問浣衣出帛。得用米粘不。答不得犯舍墮。日日從沙彌白衣受乃得著

  問叁衣應施裏不。答裏施不施亦得

  問大衣得著上講禮拜不。答無中衣得

  問叁衣得用生絹作不。答一切生絹衣不見身者得著

  問比丘嗔忿。自壞衣缽錫杖。犯何事。答嗔惱自壞叁衣缽。犯舍墮。壞錫杖犯舍墮。壞他物。計錢犯事

  問叁衣得借人不。答不得出界經宿。若同界內得不限日數

  問入聚落中不被大衣。犯何事。答著肩上去不犯。若僧使或爲病人持去。不犯

  問叁衣破補便得受須。複施他人耶。答破容貓子腳。便應施人。人還乃得補受。若先補後施人亦得

  缽事品第十二

  問缽雲何失。答若緣缺。若穿穴。若裂。若油不舍。盡是失。緣缺穿穴不可複持。裂者綴已施人。人還更受。油不舍亦爾。若棄出界經宿不失

  問缽得合覆著壁上不。答若巾裹得。合淨處。著若囊或懸壁好。不得覆著壁上。昔六群比丘覆缽壁上墮地即破。佛因此製戒。自今已後不得覆缽壁上。覆缽壁上者犯舍。墮地者犯舍墮

  問比丘早起得用缽食不用有何咎耶。答一切食皆應用缽。若一日都不用缽。犯墮

  問比丘食飯欲盡。得側缽括取飯不。答得。

  問食後已訖。更啖余果。手得離缽不。答得。若食未訖亦得暫離

  問比丘食缽要當擎。得放地不。答要當擎。若放地亦不犯戒

  問比丘以器盛飯。停著缽中。得互用缽食不。答不得。犯舍墮

  問缽得炊作食不。答不得炊。犯舍墮

  問雜事品第十叁

  問比丘或被劫盜物未出界。主見本物不知諸物。得取不。答得取。即取即用九十事中寶相似者。當先作念。若有人認者不得取。無認者白衆得取若無衆。作界內物取。不以爲已取物

  問衆僧打揵槌食。而限外僧來不與食。犯何事。答便是失利。得突吉羅

  問先比丘教化作百人齋。長一人以上應受不。教化比丘有犯不。答打揵槌食應受。教化者無犯。所以爾者打揵槌謂僧多過失。揵槌法。要作意請四方僧。僧來若多若少。一切分財飲食其于無咎

  問比丘教化白衣供養衆僧。若有外人來乞索。得與一升五升不。答不得若知非法故與過五錢犯棄。若白衆聽得

  問主人供養諸僧。長請一日百錢。用五十自供。殘者得余用不。答打揵槌得。若無衣缽。不打揵槌。衆和合得減用。若自損施客僧最善

  問主人請比丘。十日供十日食。殘用作五叁日好食犯何事答不犯。但不得更索。索犯舍墮。若不滿十日去。亦犯舍墮

  問主人請供十日食。自裁作一月食得不。答打揵槌得。若不打揵槌。僧有出去者。若不施後人食。後人食己分。盡食他分一飽。犯棄不飽犯舍墮

  問父母兄弟破壞。得乞物贖不。答得。但不得。稱已。須乞父母兄弟得。若用訖有長不。得自入。還屬所贖者。若語聽用犯墮不聽用而用。犯棄

  問至酤酒家得乞財不。無事得坐語不。答酤酒門一切不得入。若入犯墮。更有余門得入。若請比丘會。當問能受一日戒不。若言能。與受得住。若不受但能一日不酤酒得住。屠家亦爾

  問勸人飲酒。犯何事。答強勸不飲犯突吉羅。若飲犯墮

  問道人寄白衣物此人過期不來。與余比丘得取不。答不得取。若活是有主物。若死是僧物

  問比丘暮得捉火行不。答曰冬得夏然燭亦得。若把火犯墮

  問本物直一匹因行至他方賣得五叁匹可取不。答不得犯舍墮

  問一切戲負他物不償犯何事。答戲。取物及與盡犯舍墮

  問比丘嘗食得食不。答不得。知而食犯舍墮。前嘗食人亦犯墮。若不即忏。其罪日增。昔有一執事比丘。恒知處分當作飲食。常手拄器言。取是用是。日日常爾。不忏命終。後墮餓鬼中。有一比丘無著。于夜上廁。聞呻喚聲。問汝是誰。答我言是餓鬼。問本作何行墮餓鬼中。答于此寺中爲僧執事。問汝本精進。何由墮餓鬼中。答不淨食與衆僧無著。問雲何不淨。答衆僧有種種盆器。器盛食見以指拄器。教取是用是物。犯墮。叁說誡不悔。轉至重。以是故。墮餓鬼中。兩手擘胸。裂皮破肉抟喉吹[口*孫]。問何以擘胸。答蟲啖身痛故。問何以抟喉吹[口*孫]。以口中蟲故複。問何以呻喚。答餓極欲死故。問欲食何物。答意欲食糞。而不能得。問何故不得。答以諸餓鬼推排不能前無著言。我知柰何。鬼言。願衆僧見爲咒願。答可爾。無著即還向衆說。彼人墮餓鬼。衆僧問。本行精進何墮惡趣。答本以不淨食與僧。而不悔故。願與咒願。便得食糞。不複呻喚。以是證故知大比丘。不得手造飲食及拄觸僧器物。若非僧器。手受得行與僧。無犯

  問師令弟子販賣作諸非法。得遠離師不。答得舍去。有四因緣應住。一者與法與食。不與衣缽應住。二者與法與衣缽。不與食應住。叁者與法衣缽與食應住。四者與法。不與衣缽不與食應住。若師都不與法不與衣缽食應去

  問夫淨。何者須淨。淨有幾事。答果菜須刀手火淨。唯谷米須火淨。果已淨子。無苦

  問禮拜得著靴鞋履不。答淨者得

  問畫作旛華賣得物犯何事。答犯舍墮

  問比丘教他販賣犯何事。答犯舍墮

  問比丘畜奴牛驢馬。犯何事。答犯舍墮。不悔轉增

  問比丘授人爲道。未度得食僧食不。答白僧得。不白犯墮

  問爲僧乞食道路。己身得食不。答若去時先白僧。僧聽好。若不白。還白聽亦好。若不聽還償。若不償犯重

  問若他人持食具。寄屋中經宿有犯不。答不犯

  問續明油一升二升。得著自房中不。答得

  問藥酒得著自房中不。答病得七日

  問都不用楊枝。有犯不。答犯舍墮

  問未曉得用楊枝不。答明星出後得用

  問中食後口。得用楊枝不。答得用。若不用。純灰皂莢汁。都不用犯墮。過中亦犯墮。中後除藥。一切草木有形之味。不得入口。犯舍墮

  問若無楊枝。口得用一切余木不。答盡得

  問貧乏得入市乞不。答中前得。中後不得。亦不得乞錢。若欲乞錢。當將一白衣。沙彌亦不得

  問人捉比丘賣。得走不。答初時得。經主不得

  問比丘戲得物得作食請。比丘得食不。答不得。犯舍墮

  問比丘尼不精進。可勸罷道不。答無此理

  問合藥施人。而不知裁節。服者死。犯何事。答好心與無犯。惡心與犯重

  問比丘或十臘五臘。竟不誦戒。犯何事。答若不誦戒食人信施日日犯盜。若先不知。猶得忏悔

  問一切鬼神屋。可寄宿不。答在路得宿。有觸擾意住。犯墮

  問比丘啖生肉。犯何事。答犯墮

  問二男行欲不竟。犯何事。答犯決斷

  問二男欲口戲擬便止。犯何事。答犯墮。成者犯決斷

  問床席。他人于上行欲。其處可住不。答見處淨洗可住

  問以唱僧跋。上座未食。下座先食。犯何事答聞唱便食不犯

  問比丘不具六物。犯何事。答不乞作。犯舍墮。若乞不能得。不犯

  問比丘大寒得通衣臥不。答著衣得

  問比丘自稱貴姓及持戒強力乞得。犯何事。答犯舍墮

  問姊妹有腫病。或有痛處。比丘手按此處可治。犯何事。答若起心。犯決斷。不起犯舍墮

  問妹姊無兒息。語比丘教我方術。比丘即教犯何事。答犯決斷

  問寄比丘物與。人竟不與。犯何事。答自取不過。犯重。著故壞還。計直輕重

  問聚落中都不著衣。犯何事。答犯舍墮

  問比丘啼。犯何事。答若聚落衆中一作。犯舍墮。叁谏不休。犯決斷

  問聚落中持弓刀看。犯何事答先不知法無犯。知突吉羅罪

  問比丘騎乘犯何事。雄者一住犯過。叁谏不止犯決斷。雌者一載犯決斷

  問聚落中。比丘看白衣鬥。犯何事。答犯舍墮

  問比丘暫捉棋子五木而戲。犯何事。答犯墮

  問聚落中。叁歲小兒抱嗚口。犯何事。答犯墮

  問聚落中。合白衣相撲。犯何事。答犯突吉羅

  問聚落中。看白衣合畜生。犯何事答知非法故看。犯舍墮。不知不犯。內起淫心。口有染汙言。犯決斷

  問比丘食不足。得囑未具戒者不。答得。唯除婆羅門

  問山中曠野中。見一無主器物。可取用不。答得用。要須語王。若王家之人。若語余人得用。不得持去。犯舍墮

  問道人作醫得取物不。答若慈心持得作。惡心不得。無衣缽。前人與得取若有衣缽。前人強與爲福事得取。若人不與亦不得爲福乞。犯舍墮

  問食巾或少多。醬菜飯羹墮上。要須浣不答不汙亦須日浣。若有沙彌白衣付之日從受。不犯若已付著室中無苦。若不付有不浣。犯舍墮

  問比丘私房小小出不閉戶。有犯不。答犯舍墮

  問比丘私房內拍手笑。犯何事。答犯舍墮

  問比丘得踯過小水小坑不。答不得。犯墮。昔有一優婆塞。請一比丘欲與作一領好衣。比丘即隨去。中道有一小水。比丘便踯度。此優婆塞便嫌。心念。我謂是好比丘。欲與一領好衣而更跳踯溝坑。我歸當與半領衣。此是無著知其人念。前行見水複故踯過。賢者複念。我歸當與一張粗[疊*毛]。前行見水複踯過。賢者複念。我歸當與一頓食。無著複知其念。前行見水便舉衣涉渡。賢者問比丘。何以不踯渡。比丘言。卿前與我一領衣已。一踯過水。正得半領。複一踯。正得一張粗[疊*毛]。複一踯正得一頓食。我今所不踯者。恐複失食。賢者乃知是得道人。便向忏悔。將歸大供養。以此驗之。知比丘不得踯過坑水

  問比丘走。犯何事。答犯墮。有急事不犯

  問有人。出家之後。還來盜本家物。犯何事。答犯棄所以爾者。初出家時。一切盡舍。非己物故

  問比丘本在俗時。共父母兄弟藏物。出家後家人盡死。比丘還自來取物。犯何事答若自取犯棄。若有所親白衣。可說便取作福應分半與官。所以爾者。此物無主。應屬官。不得全取。取犯重

  問師更受戒小弟子。弟子得下臘下戒及在下行不。若不下得爲作禮不。答都無此理

  問比丘行他田地中。或有苗或無苗有事不答有苗。犯墮。急事不犯。無苗盡得

  問大悔人已發露。或五叁日。或有難。衆僧分散。罪得決不。答更…

《佛說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下》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