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網經》下
後秦龜茲國叁藏鸠摩羅什譯
爾時盧舍那佛。爲此大衆。略開百千恒河沙不可說法門中心地。如毛頭許。是過去一切佛已說。未來佛當說。現在佛今說。叁世菩薩已學當學今學。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號吾爲盧舍那。汝諸佛轉我所說。與一切衆生開心地道。時蓮花臺藏世界赫赫天光師子座上盧舍那佛放光光。告千花上佛。持我心地法門品。而去複轉爲千百億釋迦及一切衆生。次第說我上心地法門品。汝等受持讀誦一心而行
爾時千花上佛千百億釋迦。從蓮花藏世界赫赫師子座起。各各辭退舉身放不可思議光。光皆化無量佛。一時以無量青黃赤白花供養盧舍那佛。受持上說心地法門品竟。各各從此蓮花藏世界而沒。沒已入體性虛空花光叁昧。還本源世界閻浮提菩提樹下。從體性虛空華光叁昧出。出已方坐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說十世界海。複從座起至帝釋宮說十住。複從座起至炎天中說十行。複從座起至第四天中說十回向。複從座起至化樂天說十禅定。複從座起至他化天說十地。複至一禅中說十金剛。複至二禅中說十忍。複至叁禅中說十願。複至四禅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說我本源蓮花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其余千百億釋迦亦複如是無二無別。如賢劫品中說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初現蓮花藏世界。東方來入天王宮中說魔受化經已。下生南閻浮提迦夷羅國。母名摩耶父字白淨吾名悉達。七歲出家叁十成道。號吾爲釋迦牟尼佛。于寂滅道場坐金剛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其中次第十住處所說。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爲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複如是。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爲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爲是中一切大衆略開心地法門品竟。複從天王宮下至閻浮提菩提樹下。爲此地上一切衆生凡夫癡闇之人。說我本盧舍那佛心地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當當常有因故。有當當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羅提木叉。出于世界。是法戒是叁世一切衆生頂戴受持。吾今當爲此大衆重說十無盡藏戒品。是一切衆生戒本源自性清淨
我今盧舍那 方坐蓮花臺
周匝千花上 複現千釋迦
一花百億國 一國一釋迦
各坐菩提樹 一時成佛道
如是千百億 盧舍那本身
千百億釋迦 各接微塵衆
俱來至我所 聽我誦佛戒
甘露門則開 是時千百億
還至本道場 各坐菩提樹
誦我本師戒 十重四十八
戒如明日月 亦如璎珞珠
微塵菩薩衆 由是成正覺
是盧舍那誦 我亦如是誦
汝新學菩薩 頂戴受持戒
受持是戒已 轉授諸衆生
谛聽我正誦 佛法中戒藏
波羅提木叉 大衆心谛信
汝是當成佛 我是已成佛
常作如是信 戒品已具足
一切有心者 皆應攝佛戒
衆生受佛戒 即入諸佛位
位同大覺已 真是諸佛子
大衆皆恭敬 至心聽我誦
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叁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爲戒亦名製止。佛即口放無量光明。是時百萬億大衆諸菩薩。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國王。合掌至心聽佛誦一切佛大乘戒。佛告諸菩薩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汝等。一切發心菩薩亦誦。乃至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諸菩薩亦誦。是故戒光從口出。有緣非無因故。光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是諸佛之本源菩薩之根本。是大衆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衆諸佛子應受持應讀誦善學。佛子谛聽。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
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我亦如是誦。一切菩薩已學。一切菩薩當學一切菩薩今學。已略說菩薩波羅提木叉相貌。是事應當學敬心奉持
佛言。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贊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咒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衆生。而自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盜盜因盜緣盜法盜業咒盜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緣淫法淫業。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衆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淫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而菩薩常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衆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衆生邪語邪見邪業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衆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衆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贊毀他亦教人自贊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而菩薩應代一切衆生受加毀辱。惡事自向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緣悭法悭業。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爲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緣嗔法嗔業。而菩薩應生一切衆生中善根無诤之事。常生悲心。而反更于一切衆生中。乃至于非衆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謝。猶嗔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謗叁寶教人謗叁寶。謗因謗緣謗法謗業。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叁百鉾刺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善學諸仁者。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應當學。于中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何況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現身發菩提心。亦失國王位轉輪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墮叁惡道中。二劫叁劫不聞父母叁寶名字。以是不應一一犯。汝等一切諸菩薩今學當學已學。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八萬威儀品當廣明
佛告諸菩薩言。已說十波羅提木叉竟。四十八輕今當說
佛言。若佛子。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既得戒已。生孝順心恭敬心。見上座和上阿阇梨大同學同見同行者。應起承迎禮拜問訊。而菩薩反生憍心慢心癡心。不起承迎禮拜。一一不如法供養。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給之。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故飲酒而生酒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衆生飲酒。況自飲酒。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斷大慈悲性種子。一切衆生見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衆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蕖。是五種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見一切衆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毀禁七逆八難一切犯戒罪。應教忏悔。而菩薩不教忏悔共住同僧利養。而共布薩同一衆住說戒。而不舉其罪教悔過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見大乘法師大乘同學同見同行。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裏千裏來者。即起迎來送去禮拜供養。日日叁時供養。日食叁兩金百味飲食床座醫藥供事法師。一切所須盡給與之。常請法師叁時說法。日日叁時禮拜。不生嗔心患惱之心。爲法滅身請法不懈。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一切處有講毗尼經律。大宅舍中講法處。是新學菩薩應持經律卷至法師所聽受咨問。若山林樹下僧地房中。一切說法處悉至聽受。若不至彼聽受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說。而受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若父母師僧弟子疾病。諸根不具百種病苦惱。皆養令差。而菩薩以惡心嗔恨。不至僧房中城邑曠野山林道路中。見病不救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鉾斧鬥戰之具。及惡網羅殺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薩乃至殺父母尚不加報。況余一切衆生。若故畜一切刀杖者。犯輕垢罪。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下六品中當廣明
佛言。佛子。不得爲利養惡心故。通國使命軍陣合會。興師相伐殺無量衆生。而菩薩不得入軍中往來。況故作國賊。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故販賣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尚不自作況教人作。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惡心故無事謗他良人善人法師師僧國王貴人。言犯七逆十重。于父母兄弟六親中。應生孝順心慈悲心。而反更加于逆害墮不如意處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惡心故放大火。燒山林曠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燒他人家屋宅城邑僧房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主物不得故燒。若故燒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應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十發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叁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薩以惡心嗔心。橫教他二乘聲聞經律外道邪見論…
《梵網經下》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