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舍利弗阿毗昙論》

「釋經論部·毗昙部」經文1548卷28頁碼:P0525
姚秦 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譯

  《舍利弗阿毗昙論》二十 ▪第3页

  姚秦罽賓叁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有非想非無想論。謂非想非無想是我是世。彼盡入八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色是我非想非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複有。此實余虛妄。是名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有非想非無想論。謂非想非無想是我是世。于八見中。無有能過。複有言。非色是我非想非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複有。此實余虛妄。是名二見。複有言。有色無色是我非想非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複有。此實余虛妄。是名叁見。複有言。非有色非無色。是我非想非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複有。此實余虛妄。是名四見。複有言。我是有邊非想非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複有。此實余虛妄。是名五見。複有言。我非是有邊非想非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複有。此實余虛妄。是名六見。複有言。我有邊無邊非想非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複有。此實余虛妄。是名七見。複有言。我非有邊非無邊非想非無想是世。命終已我不複有。此實余虛妄。是名八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有非想非無想論。謂非想非無想是我是世。彼盡入八見中。無有能過。唯佛能知此見處。乃至無余解脫故名如來。亦如上所說

  複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贊歎如來。何等是甚深微妙大法光明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贊歎如來。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有斷滅論說。衆生斷滅無余。彼盡入七見中。因末劫末見。有斷滅論說衆生盡無余。于七見中。無有能過。諸沙門婆羅門。以何因緣。于末劫末見。有斷滅論說衆生斷滅無余。于七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作如是見。我身四大入。從父母生乳哺衣食長養摩扪擁護。然是無常必歸磨滅。齊是我斷滅。是名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有斷滅論說衆生斷滅。于七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論。此不得名斷滅。我欲界天斷滅無余齊是我斷滅。是名二見。複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論。此不名斷滅。色界化身諸根具足斷滅。齊是謂我斷滅無余。是名叁見。複有言。此不名斷滅無色空處斷滅。齊是謂我斷滅無余。是名四見。複有言。此不名斷滅無色識處斷滅。齊是謂我斷滅無余。是名五見。複有言。此不名斷滅無色不用處斷滅。齊是謂我斷滅無余。是名六見。複有言。此不名斷滅。無色非有想非無想處斷滅。齊是謂我斷滅無余。是名七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于末劫末見。言此衆生類斷滅無余。于此七見中。無有能過。唯佛能知此見處。乃至無余解脫故名如來。亦如上說

  複有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贊歎如來。何等是甚深微妙大法光明。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贊歎如來。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現在有泥洹。論說衆生現在有泥洹。彼盡入五見中。因末劫末見。說現在有泥洹。于五見中。無有能過。諸沙門婆羅門。何因緣于末劫末見。說衆生現在有泥洹。于五見中。無有能過。或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見作是論。我盡現在五欲自恣。齊是我得現在涅槃。是名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謂我現世得涅槃。謂衆生現在有涅槃論。于五見中。無有能過。複有諸沙門婆羅門。作是說。此不名現在涅槃。複有現在涅槃。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能知。如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禅行。齊是謂我得現在涅槃。是名二見。複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此不名現在涅槃。複有現在涅槃。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能知。如滅有覺觀。內淨信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成就二禅行。齊是謂我現在得涅槃。是名叁見。複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說。此不名現在涅槃。複有現在涅槃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能知。如離喜舍行念正智身受樂。如諸聖人解舍念樂行。成就叁禅行。齊是現在得涅槃。是名四見。複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說。此不名現在涅槃。複有現在涅槃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能知。如能斷樂斷苦先滅憂喜。不苦不樂。舍念清淨。成就四禅行。齊是謂我現在得涅槃。是名五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有現在涅槃論。于此五見中。無有能過。唯佛能知此見處。乃至無余解脫故名如來。亦如上說。是諸沙門婆羅門。因末劫末見。種種起見隨意所說。于此四十四見中。無有能過。唯佛能知此見處。乃至無余解脫故名如來。亦如上說。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起見隨意所說。盡入此六十二見中。因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起見隨意所說。于六十二見中。無有能過。唯佛能知此見處。乃至無余解脫故名如來。亦如上說。諸沙門婆羅門。因于本劫本見有常論說我世間是常。諸沙門婆羅門于此生智。謂異信異欲異聞異緣異覺異見異定異忍。因此生智。彼以布施。則得名受。乃至現在涅槃。亦複如是。諸沙門婆羅門。生常論世間是常彼因受緣受生愛。而不自覺知染著。于愛爲愛所伏。乃至現在涅槃。亦複如是。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言世間是常。彼緣觸故。若離觸緣。而立論者。無有是處。乃至現在涅槃。亦複如是諸沙門婆羅門。因本劫本見末劫末見。各隨意所見說。盡入六十二見中。各隨所見說。盡依在中。無有能過。如捕魚師。以細網覆小池上。當知池中水性之類。皆入網內。無有避處。諸沙門婆羅門亦如是。因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所說。盡入六十二見中。無有能過。是名六十二見。此是煩惱結使。系縛衆生。取于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衆苦。聚集法不得解脫(非問分竟)

  佛說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舍利弗阿毗昙論》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0】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