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出曜經》

「本緣部」經文212卷04頁碼:P0609
姚秦 竺佛念譯

  《出曜經》叁十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梵志品之二

  若見侵欺  但念守戒  端身自調

  是謂梵志 

  若複有人所見侵欺。不興惡懷有瞋怒意。守戒多聞降伏意識。身正影直心平道存。是故說曰。若見侵欺但念守戒端身自調是謂梵志

  世所善惡  修短巨細  無取無與

  是謂梵志 

  世俗方略事有若幹。欲察人情先采其語。說善說惡不記于懷。不見有長短廣狹。亦複不見有取有與。具足如是行者是謂梵志。是故說曰。世所善惡修短巨細無取無與是謂梵志

  身爲行本  口意無犯  能辦叁處

  是謂梵志 

  身不行殺口不惡罵意不嫉妒。于五鼎沸世能具此叁行者。乃名爲梵志。是故說曰。身爲行本口意無犯能辦叁處是謂梵志

  來不作歡  去亦不憂  于聚離聚

  是謂梵志 

  彼習行人持心牢固毀譽不動。見有來者不孚用歡。設見去者亦不用憂。若在大衆若複離衆。心恒平等亦無高下。是故說曰。來不作歡去亦不憂于聚離聚是謂梵志

  來亦不歡  去亦不憂  無憂清淨

  是謂梵志 

  若見愛念不愛念者亦不用作歡。所以然者。恐心染著興起因緣。設見去者便自念言。我于彼人各無所犯。內外清淨息意不起亦名爲梵志。是故說曰。來亦不歡去亦不憂無憂清淨是謂梵志

  以斷恩愛  離家無欲  愛有已盡

  是謂梵志 

  如彼行人修習于道。永斷恩愛離家無欲遠遊無礙。盡諸有愛缺叁界漏。能具足如此者乃名梵志。是故說曰。以斷恩愛離家無欲愛有已盡是謂梵志

  適彼無彼  彼彼以無  舍離貪欲

  是謂梵志 

  所謂彼者外六入也。所謂無彼者內六入也。行人執意觀內外諸情斯悉虛寂。舍離貪淫不興六情。具足如此衆行之本者。乃名爲梵志。是故說曰。適彼無彼。彼彼以無舍離貪欲。是謂梵志

  適彼無彼  彼彼以虛  不染叁處

  是謂梵志 

  彼習行人解知內外皆無結使。不著欲界色界無色界。能具足如此衆行者。乃名爲梵志。是故說曰。適彼無彼彼彼以虛不染叁處是謂梵志

  能舍家業  拔于愛欲  無貪知足

  是謂梵志 

  夫人離家莫與世俗從事。正使出家不修其法。毀戒不精進。亦不多聞。亦不應與坐起從事。更不思惟當來利養。能具如此者乃名梵志。是故說曰。能舍家業拔于愛欲無貪知足是謂梵志

  如今所知  究其苦際  無複有欲

  是謂梵志 

  于見法中能分別微妙無有衆惡。知苦是衆病之原首。能斷此者乃應于妙。于見法中不與欲意共相應。瞋恚愚癡永盡無余離諸縛著。能具如此者故名爲梵志。是故說曰。如今所知究其苦際無複有欲是謂梵志

  于罪與福  兩行永除  無憂無塵

  是謂梵志 

  正使有福世俗有漏善本功德得爲人身。由故不脫生老病死。又複作罪種叁惡本經曆生死。罪之與福二不足貪。兩行永除無複塵垢。能具此行者。是謂梵志。是故說曰。于罪與福兩行永除無憂無塵是謂梵志

  于罪與福  兩行永除  叁處無染

  是謂梵志 

  福之與罪無欲無染。中間禅樂無色禅樂。行人盡舍無所染著。不著叁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能解此具足者乃名梵志。是故說曰。于罪與福兩行永除叁處無染是謂梵志

  猶如衆華葉  以針貫芥子

  不爲欲所染  是謂名梵志 

  猶如蓮華之葉不受塵水。彼修行人亦複如是。以離于欲不複著色聲香味細滑法。猶若以針欲貫藍豆及與芥子難可獲也。彼修行人無有淫欲。略說其要不爲惡所染。是故說曰。猶如衆華葉以針貫芥子不爲欲所染是謂名梵志

  心喜無垢  如月盛滿  謗毀已除

  是謂梵志 

  猶如月盛滿。清淨無瑕穢無有五翳。衆星圍繞放大光明靡所不照。彼比丘清淨行人。永除五翳無複五結。心得解脫諸覺道品。衆定正受而自圍繞。于中獨尊無有衆瑕。舍世八法毀譽已除。能具此行者故名爲梵志。是故說曰。心喜無垢如月盛滿謗毀已除是謂梵志

  如月清明  懸處虛空  不染于欲

  是謂梵志 

  如秋時月不爲五事所翳。清淨無瑕放大光明靡所不照。修行比丘亦複如是。不爲淫怒癡五結所翳。能具此行者故名爲梵志。是故說曰如月清明懸處虛空不染于欲是謂梵志

  避诤不诤  犯而不愠  惡來善待

  是謂梵志 

  彼入定人不起诤訟。禅定一意念待喜安。自守五行具足乃名爲定。設有惡意來相向者恒以善待。是故說曰。避诤不诤犯而不愠惡來善待是謂梵志

  解微妙慧  辨道不道  體行上義

  是謂梵志 

  諸有人聞籌量算計圖度萬物分別義趣。一一分明辨其道趣。可就知就可舍知舍體行上義。所謂上義者。滅盡泥洹是。能具足此法者故名爲梵志。是故說曰。解微妙慧辨道不道體行上義是謂梵志

  諸在人間  乞索自濟  無我無著

  不失梵行  說智無崖  是謂梵志 

  或有貴族姓子。從四姓中出家學道。舍憍慢意去高就下不著榮冀。在在處處周旋往來。興有佛事恭奉叁寶。若得衣食床臥具病瘦醫藥。便爲咒願使彼施家世世受福。或以神足騰在虛空作十八變。施主見者莫不歡喜。便從受法皆得開悟。能具此行者故名爲梵志。是故說曰。諸在人間乞索自濟無我無著不失梵行說智無崖是謂梵志

  若能棄欲  去家舍愛  以斷欲漏

  是謂梵志 

  如彼行人盡能斷欲。親近道門愛而不舍。或有梵志未盡究竟。欲意未斷貪著五樂。雖稱梵志不離于欲。諸有學人永滅欲漏不習恩愛。能具足此行者故名爲梵志。是故說曰。若能棄欲去家舍愛以斷欲漏是謂梵志

  慈愍于人  使不驚懼  不害有益

  是謂梵志 

  衆行之要四等爲本。恒當慈愍加被衆生。見有恐懼懷憂惱者便往恤化永處安隱無害于人興致供養。能具此行者名曰梵志。是故說曰。慈愍于人使不驚懼不害有益是謂梵志

  避怨不怨  無所傷損  去其邪僻

  故曰梵志 

  行人執意志操不同。用心平等設見怨家視如赤子。慈心普等平均無二。猶若忍心如地平等如秤。[蜎-口+曰]飛蠕動蚑行喘息。視如己身念之如父念之如母念之如子念之如身而無有異。能具此衆行者名曰梵志。是故說曰。避怨不怨無所傷損去其邪僻故曰梵志

  于後于前  及中無有  無操無舍

  是謂梵志 

  猶如有人。于未來世不作衆惡行。已不作當不作。于過去世不作衆惡行。已作衆惡行。已不作當不作現不作。及其中間作衆惡行不作衆惡行。已不作當不作現不作。能舍此衆惡行者故名爲梵志。是故說曰。于後于前及中無有無操無舍是謂梵志

  去淫怒癡  憍慢諸惡  針貫芥子

  是謂梵志 

  如彼行人欲爲汙心。不得至于虛寂之道。除去憍慢諸不善法。便得漸進至泥洹境。猶若針貫芥子終不可得。彼心亦複如是。不爲淫怒癡系所拘礙。能具此行者是謂梵志。是故說曰。去淫怒癡憍慢諸惡針貫芥子是謂梵志

  城以塹爲固  往來受其苦

  欲適渡彼岸  不肯受他語

  唯能滅不起  是謂名梵志 

  生死久遠涉苦無數。唯有禅定之人。越此生死之難。去邪疑意無複猶豫。舍煩惱結使受清淨結使。能具此者故名爲梵志。是故說曰。城以塹爲固往來受其苦欲適渡彼岸不肯受他語唯能滅不起是謂名梵志

  人能斷愛  今世後世  有愛已盡

  是謂梵志 

  愛根未盡則不至道。愛根已盡者乃能爲道。欲求道者不斷叁界結使則不至于道。能斷愛根然後乃至于道。能具足此者故名爲梵志。是故說曰。人能斷愛今世後世有愛已盡是謂梵志

  人無希望  今世後世  以無希望

  是謂梵志 

  所謂希望者。天下萬物皆人之所希望。然此希望故未斷絕。如今現身未死見存于世。正使後世取其命終。身死神逝無複希望。能如此功德具足者。名曰梵志。是故說曰人無希望今世後世以無希望是謂梵志

  自不識知  天揵沓和  知無量觀

  是謂梵志 

  當佛如來坐禅之時。諸天世人竟不知佛今爲所在。有一比丘名曰多耆奢。往至世尊所。便以此偈而贊如來曰

  歸命人中尊  歸命人中上

  不審今世尊  爲因何等禅

  唯願天中天  敷演其教義 

  如來自說梵行之中無有出我者。所以知其然。禅解脫正受定意。猶是世之常法。諸天龍神不能知我之所在。況我當行佛事衆智之妙門。天龍鬼神能知我處乎。是故說曰。自不識知天揵沓和知無量觀是謂梵志

  自識宿命  見天人道  知生苦源

  智心永寂 

  自識宿命無數劫事。觀知地獄天上之事。余者不能。唯有佛如來至真等正覺。觀叁千大千世界。如掌觀珠。知生苦源究暢其本。捷疾之智速成羅漢道。隨意所念而無流滯。是故說曰。自識宿命見天人道知生苦源智心永寂

  自知心解脫  脫欲無所著

  叁明以成就  是謂爲梵志 

  如彼行人知心所念。解脫者不解脫者皆悉明知。欲想諸行永得解脫。所謂叁明者。自識宿命天眼漏盡。若具足如是行者名曰梵志。是故說曰。自知心解脫脫欲無所著叁明以成就是謂爲梵志

  自識于宿命  知衆生因緣

  如來佛無著  是謂爲梵志 

  是時如來知無數事。觀衆生性行一一分明。生者死者皆悉了知。猶如天雨普潤世界。是時世尊觀生死之類亦複如是。生者死者無不觀練

  爾時世尊與舍利弗。在閑靜室獨共遊處。爾時有人已取命終。處在中陰精神不移。佛告舍利弗。汝今觀此中陰中識神。爲從何許中來。設複遷轉爲處何所。是時舍利弗即入四禅定意。觀此人神爲從何來。設當遷轉爲處何處。時舍利弗不知此人爲從何來爲趣何處。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曰。汝今所見不及諸佛境界。此神所從來處此無數世界。非汝神力之所能見。佛告舍利弗。汝複觀此精神當生何處。時舍利弗複入叁昧。而不知精神所湊。舍利弗即從叁昧起。前白佛言。今日入定遍觀世界不知神之所湊。佛告舍利弗。此神今日複當過一億世界。當生某甲家姓某字某。如來所見非是聲聞辟支佛所及。知宿命通唯有如來等正覺得此宿命通。是故說曰。自識于宿命知衆生因緣如來佛無著是謂爲梵志

  盡斷一切結  亦不有熱惱

  如來佛無著  是謂爲梵志 

  諸有衆生斷一切結使。羅漢辟支雖斷結使。由有相似結在。諸佛世尊無有相似。是故如來佛無所著。是故說曰。盡斷一切結亦不有熱惱如來佛無著是謂爲梵志

  仙人龍中上  …

《出曜經叁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