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

「釋經論部·毗昙部」經文1545卷27頁碼:P0001
唐 玄奘譯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二

  叁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

  雜蘊第一中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一

  雲何世第一法。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問何故作此論。答爲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中佛世尊說。若有一類于諸行中不能如理思惟。能起世第一法。無有是處。若不能起世第一法。能入正性離生。無有是處。若不能入正性離生。能得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無有是處。若有一類于諸行中。能如理思惟起世第一法。斯有是處。乃至廣說。契經雖說世第一法名。而不廣辯世第一法義。契經既是此論依處。彼所不顯示者。今應廣分別之。由是因緣故作斯論。問何故作論依契經耶。答彼作論者意欲爾故。隨彼意欲而作此論。不違法性何煩征诘。複次一切阿毗達磨。皆爲解釋契經中義。以廣分別諸經義故。乃得名爲阿毗達磨。故彼尊者于諸經中纂集種種不相似義。分別解釋立爲雜蘊。乃至纂集種種見趣。分別解釋立爲見蘊。然于所立八種蘊中。皆具分別一切法相。問何故尊者論初先說世第一法。爲順次第說諸功德。爲逆次第說諸功德。爲依順決擇分先後次第而說耶。設爾何失。若順次第說諸功德者。應先說不淨觀或持息念等。次說念住。次說叁義觀。次說七處善。次說暖次說頂次說忍。然後應說世第一法。若逆次第說諸功德者。應先說阿羅漢果次說不還次說一來次說預流次說見道。然後應說世第一法。若依順決擇分先後次第而說者。應先說暖次頂次忍。然後應說世第一法。如尊者妙音生智論說。雲何暖。雲何頂。雲何忍。雲何世第一法。若不依此叁種次第即所造論有雜亂失。如佛在世尊者大迦多衍那。成就無邊希有功德。于無量法自相共相。無障礙智隨欲現前。勇猛精進恒無斷絕。已能善入阿毗達磨文義大海無邊覺慧。不可傾動如妙高山。爲大論王能伏他論。自所立論無能當者。今尊者迦多衍尼子亦複如是。何故造論。先說世第一法耶。答諸師于此種種異說。謂或有說。今于此中非順次第說諸功德。非逆次第說諸功德。亦不依彼順決擇分先後次第而說。但作論者意欲爾故。隨彼意欲而作此論。不違法相何煩征诘。有作是說。阿毗達磨性相所顯非如契經甯求次第。阿毗達磨以廣論道決擇諸法真實性相。此既繁雜。不應于中求其次第。若求次第文但增繁于義無益。複有說者。不應诘問作論者意。以經先說世第一法。廣說如前。今此論師依經造論。故亦先說世第一法。問置作論者。何故經中世尊先說世第一法。答觀所化者分齊說故。謂佛觀所化者。已得下中品忍。未得上品忍。及世第一法。欲令得故說如是言。若有一類于諸行中不能如理思惟能起世第一法。無有是處。乃至廣說。此中如理思惟顯上品忍。世第一法正說自名。故佛世尊觀所化者修行分齊作如是說。或有說者。爲止于此多誹謗故。謂他于此世第一法起多誹謗。是故先說。多誹謗者。謂于自性及于名界現前退中皆起誹謗。于自性起誹謗者。謂或有說。信等五根以爲自性。于名起誹謗者。謂或有說。此名種性地法。不應名世第一法

  于界起誹謗者。謂或有說。此是欲色界系。或複有說。此色無色界系。或複有說。此是叁界系。或複有說。此是叁界系及不系。或複有說。此非叁界系亦非不系。于現前起誹謗者。謂或有說。此法多念相續現前。于退起誹謗者。謂或有說。此法可退。爲止如是種種誹謗。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余師說。諸有漏法皆不牢固。如糞掃淤泥。誰于此中牢固最勝。譬如醍醐。謂世第一法。是故先說。有說。此法隨順無我。是故先說。謂此論中贊歎出離解脫涅槃隨順無我。非如外典贊歎受用諸欲樂具隨順我執。世第一法有法聲故。既順無我與此論同。非如暖等無有法聲不同此論隨順無我。故此先說世第一法。有說。此法世法中勝。是故先說。謂諸論中此論最勝。世第一法世法中勝與此論同。是故先說。有說。若有住此法時。名佛出世真實利益。彼于爾時得無障礙受用勝義聖法財故。謂佛出世衆生入法。凡有二種。一者世俗。二者勝義。世俗者。謂剃除須發被以法服正信出家。勝義者。謂世第一法無間引生苦法智忍。世俗入法有二種過。一者破戒。二者歸俗。勝義入法無如是過。隨其種性自在證得自乘功德。無退失故。有說。若有住此法時。無始時來聖道門閉。今創能開。舍未曾舍諸異生性。得未曾得所有聖道。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若有住此法時。舍異生名得聖者名。舍異生數得聖者數。舍異生分齊得聖者分齊。舍異生種性得聖者種性。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若有住此法時。得心不得心因。得明不得明因。得受不得受因。余心所亦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有說。若有住此法時。舍曾習緣得未曾習緣。舍共得不共。舍世間得出世間。舍有愛味得無愛味。舍耽嗜依得出離依。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爲斷疑異生性。是故先說世第一法。謂或有疑此異生性既無有始應亦無終。今顯其有終即世第一法。有說。若有住此法時。異生過患。異生變異。異生虛诳。異生剛強。悉不複起。暖頂忍位或有起者。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異生起此法已。要至非異生位。方得命終。如異生非異生如是。未見谛已見谛。未得果已得果。未入正性離生。已入正性離生。未起現觀已起現觀。住不定聚。住正定聚。無聖道有聖道。無證淨有證淨應知亦爾。暖頂忍等即不決定。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若有起此善根。唯一刹那必無停滯。暖等不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若有住此法時。異生身中念住等行修至究竟。暖等不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若有住此法時。說名最初有漏。心斷無漏心續。余位不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此法能令異生可傾動。身而不傾動。是故先說。如妙高山踞金輪上四方猛風不能傾動。如是異生安住此法。四倒惡見不能傾動。余異生位即不如是。有說。此法猶如明相能表始終。是故先說。謂如明相表晝分始及夜分終。世第一法亦複如是。顯聖道始及異生終。如表始終。如是能表正度已度。趣入已出加行究竟。應知亦爾。余位不然。有說。顯此住同法中能有異相。是故先說。謂世第一法雖苦谛攝。而無間引生初滅苦道。雖有世間流轉老死薩迦耶攝。而能引生初滅彼道。暖等不然。有說。顯此雖是世間緣。而能無間引初出世緣。余位不爾。是故先說。如世間出世間緣如是。有垢無垢。有過無過。有毒無毒。有濁無濁。有身見事無身見事。有顛倒事無顛倒事。有愛事無愛事。有隨眠事無隨眠事緣。應知亦爾。是故先說。有說。若有住此法時。有勢有力能有所作猶如健夫。謂于爾時無間引起聖初止觀。及起聖見慧首創冠余覺支鬘。余位不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此法其用最勝。能舍異生性得聖性。舍邪性得正性。無間能入正性離生。余法不然。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行者住此法時。能舍輕動過妒羅綿柳疊絮等諸異生性。能于聖教安住不動如天帝幢。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說。行者住此法時。舍無始來令心心所成不質直煩惱惡見。得未曾得令心心所成質直性無漏聖道。有說。行者住此法時。舍五補特伽羅同分。謂五無間者。得八補特伽羅同分。謂四向四果。是故先說世第一法。有作是言。世第一法。由叁事故論先說之。一順經說。二止多謗。叁此刹那得初聖果。順經止謗如前廣說。即此刹那得初聖果者。謂彼與世第一法爲無間士用果。以如是等諸因緣故。此論先說世第一法

  有余師言。尊者于此依逆次第宣說諸法。問若爾此論即應先說阿羅漢果。次說不還。次說一來。次說預流。次說見道。然後應說世第一法。何故先說世第一法耶。答此中逆說異生身中淨染諸法。非說一切初說。雲何世第一法。廣說乃至。雲何爲暖。此則逆說異生身中清淨品法。次作是說。此二十句薩迦耶見。廣說乃至。若無有見此則宣說異生身中雜染品法。此二品法誰能了知。謂無我智。是故第二智納息中作如是說頗有一智知一切法。乃至廣說。此無我智何由而生。謂覺緣起。是故第叁納息作如是說。一補特伽羅此生十二支緣起。乃至廣說。此緣起覺何由而起。謂愛及敬。是故第四納息作如是說。雲何愛。雲何敬。乃至廣說。如是愛敬何因而生。謂慚及愧。是故第五納息作如是說。雲何慚。雲何愧。乃至廣說。如是慚愧何由而有。爲解法相。是故第六納息作如是說。色法生老無常。乃至廣說。此解法相何由而得。謂舍無義修習有義。是故第七納息作如是說。諸修劣苦行當知無義俱。乃至廣說。誰舍無義修習有義。謂能正思正思惟者。是故第八納息作如是說。雲何思。雲何思惟。乃至廣說。雜蘊法覺由何明淨。謂由結斷。是故次說第二結蘊。如是結斷由何而證。謂由諸智。是故次說第叁智蘊。誰能生起斷結諸智。謂無業障補特伽羅。是故次說第四業蘊。諸業多分依誰而生。謂四大種。故次第五說大種蘊。大種所造勝者是何。謂眼等根。是故次說第六根蘊。諸根清淨由何勢力。謂得諸定。是故次說第七定蘊。有得定已起邪推求。便複引生諸惡見趣。爲令識相能速斷除。故最後說第八見蘊。雖于如是一一蘊中具攝諸法。而隨增勝製立蘊名。故作是說。由逆次說異生身中淨染諸法非說一切。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雲何世第一法。答若心心所法爲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有作是說。若五根爲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

  問誰作此說。答是舊阿毗達磨者說。問彼何故作此說。答爲遮余部故作是說。不必唯說五根爲性。謂分別論者執信等五根唯是無漏。一切異生悉不成就。問彼部何故作此執耶。答彼由契經故作此執。謂契經說。若有五根增上猛利。平等圓滿多修習故。成阿羅漢諸漏永盡。從此減下成不還者。次複減下成一來者。次複減下成預流者。若全無此信等五根。我說彼住外異生品。由此經故彼執五根唯是無漏。爲遮彼意故舊阿毗達磨者說。世第一法以五根爲自性。世第一法在異生身。故知五根亦通有漏異生。定不成有爲無漏故。問若執五根體唯無漏。有何過失。答便違契經。如契經說。我若于此信等五根。未如實知。是集是沒是味…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