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首楞嚴義疏注經》

「經疏部」經文1799卷39頁碼:P0823
宋 子璿集

  《首楞嚴義疏注經》七 ▪第4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境界微妙。心言叵測。凡夫著事。偏小滯空。俱所知心。莫及斯境。故圓覺經雲。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回心生輪回見。入于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 二舉喻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 琴等衆生也。妙音藏性也。妙指實智也。發起用也 叁合顯

  汝與衆生亦複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 汝與衆生合前琴等。寶覺真心合前妙音。按指約喻指法。即無生智。合無相理。大用現前。即前雲。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乃至于中一爲無量等。汝暫舉心等合前無妙指也。即前雲。汝以色空相傾相奪于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爲色空等。言海印者。大集經雲。閻浮所有色像。大海皆有印文。喻佛如來法身性海普現一切妙用之光也 四結斥

  由不勤求無上覺道。愛念小乘。得少爲足 無上覺道如寶所。小乘涅槃如化城。但戀權乘。不求究竟。得少爲足。故發塵勞 二釋別疑二。一釋滿慈疑妄因二。一伸疑

  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 顯體不二也

  而我昔遭無始妄想。久在輪回。今得聖乘猶未究竟 指己猶迷

  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 明佛障盡

  敢問如來。一切衆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障盡者必知妄始。故此問也。由滿慈最初致疑。既是清淨本然。雲何忽生山河大地。如來遂舉性覺妙明驗其迷解。滿慈既迷性明爲所明。佛遂斥雲。性覺必明。妄爲明覺。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等。由是展轉相續流浪。皆由虛妄之所生起。雖知能所妄立。又疑妄從何生。故此伸問妄所因也 二答釋二。一總告

  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余惑未盡。吾以世間現前諸事。今複問汝 雖知諸法皆妄。猶惑妄有所因。故雲余惑未盡。現前諸事現見之事也 二別釋二。一明妄本無因叁。一舉事問答二。一舉事

  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于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嗔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爲魑魅。無狀狂走 演若達多此雲祠授。本頭與鏡俱喻性覺。照面喻強覺忽生所相妄立。愛喻堅執不舍認相爲真。既喜有相。反惡無相。故嗔己頭不見面目。真無形相。不順妄情。便生驚怖。執相迷性輪回不息。故雲狂走。魑魅山澤之怪也 二問答

  于意雲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心狂而走。無別所以。故無他故。強生分別。故稱爲妄。豈別有因 二約法正明叁。一就名責因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 唯一真心本無妄法

  既稱爲妄。雲何有因。若有所因雲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曆塵劫 直明妄無因也。妄必無因。有因不妄。妄之一字甚好思量。若了此名。自無法起。複疑有因。豈非迷倒。如初一人忽然妄說。遞遞相承從妄說妄。及推其本。遞遞皆虛。乃至初人及與後人。二俱是妄。何者爲因。故曆塵劫遞相诳妄莫之能悟 二引悟釋相

  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爲滅 此文釋有二重。初約佛自悟釋。發明猶開悟也。佛雖開悟諸妄圓滅。尚不能返覺至妄本。以妄無因而可覺故。故雲猶不能返如是迷因也。複將如是迷因一句連下句牒。應雲如是迷因因迷自有。意雲。若約妄法展轉生起而說因者。此即因妄說因。非謂妄有初因。故雲因迷自有。既識迷之無因。則知妄無依處。說何爲生而複有滅。此釋約佛自悟。無妄因之可返也。次約佛爲他說不能返迷成悟也。發明猶宣辨也。雖佛廣爲滿慈宣辨。尚自不能返迷令悟。故雲猶不能返。如是下釋意如前。良由此理難明。人多惑甚。如爲病眼說無空華。孰能領悟。爲妄執者說無諸妄。誰肯信從。忽若了悟自知無因。將何爲妄而有生滅耶 叁貼喻況顯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複無因本無所有 夢寤之人記夢中事。說雖可爾。取必不可。以所夢境畢竟無故。得菩提者。返觀因時滅諸妄惑。說雖可爾。畢竟無體可斷滅故。將何爲妄而推其因。起信雲。覺心初起心無初相。又雲。以四相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叁提喻合顯

  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爲在 狂故怖頭。因緣何有。頭無得失。狂自複行。惑性妄有滅生。真性何曾出沒。汝觀如狂之妄。今指何處爲因 二顯真元無得二。一正明二。一勸息妄緣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衆生叁種相續。叁緣斷故叁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 煩惱爲緣。能潤業故。殺等爲因。正是業故。分別是識。能生煩惱。叁種相續是所分別。分別此叁故雲叁緣。叁即緣也。或殺盜淫叁之助緣。故叁之緣也。分別既亡。業因不作。于叁界中狂心自歇。故起信雲。一切衆生不名爲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又雲。以遠離微細念故。名究竟覺。念即分別也。由是一念不生即名爲佛。即斯義也 二顯自真體

  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分別不生前後際斷。故名爲歇。菩提雲覺。起信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故雲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既雲不從人得。即顯不由他緣本自覺耳。劬勞修證本息分別只爲顯覺。今分別既亡覺性自顯。故雲何藉。然非謂全不修行兀然空坐。苟妄想宛然自謂即是者。誤之甚矣。言肯綮者。骨邊細肉也。莊子雲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觚乎。若執惑有實體。不能達妄即空四相平等一切唯覺。便謂從粗至細斷盡無明方至妙覺者。何異解牛不能遊刃于大窾。不能亡見于全牛。但解皮肉以至著骨。豈曰妙得牛理哉 二喻顯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 五陰蓋覆也

  系如意珠 圓明覺性也

  不自覺知 無明不了也

  窮露他方。乞食馳走 五道流浪輪回不息

  雖實貧窮。珠不曾失 雖流生死覺性常然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 佛爲開示

  所願從心致大饒富 大用現前

  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始覺合時。本不曾動。今無始靜也。法華中亦有此喻。彼約結緣。此約本有。意不同耳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首楞嚴義疏注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4】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