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疏》十叁 ▪第2页
卷第十二 / 沙門法寶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萬歲漸鹹不克定時即上八萬歲減半年等皆容出世。下至百年。百年已下無容佛出。准賢劫經第十雲。拘留孫佛人壽四萬歲時出世。拘那含牟尼佛人壽叁萬歲時出世。迦葉佛人壽二萬歲時出世。釋迦牟尼佛人壽百歲時出世。准西域記第六卷雲。六萬.四萬.二萬.百歲。佛出世也。又准立世經第九雲。二十小劫世界起成已住者幾多已過。幾多未過。八小劫已過。十一小劫未來。第九一劫現在未盡 准此經文。即今正當第九劫。即賢劫中四佛出世。以俱在此第九劫漸減位。應更詳檢。准此文。即前八劫中無佛出世。彌勒佛即當第十劫出。又准彌勒經八雲。劫是刀兵劫。經雲。于刀兵劫中。乃至今生此。又准此文。後唯有十一劫。更有九百九十六佛出。時恐太促。詳其賢劫。似是風劫。于六十四劫中此爲第一劫。總六十四劫爲一賢劫。于中千佛理且可然。應更詳檢
論。何緣增位無佛出耶。問。增位從下自上。增時總無出
論。有情樂增難教厭故。答。佛出本意令厭生死。樂漸漸減易起厭心。樂漸漸增難教厭故
論。何緣減百無佛出耶。問。減位百年已下。其苦轉增。何緣不教令厭也
論。五濁極增難可化故。答。減其百歲煩惱等增。慧念等減。極難化故
論。五濁者至五有情濁。乘便明五濁先列章門。後牒章釋
論。劫減將末至說名爲濁。總釋濁名即是顯惡。居下澤穢。故名爲濁。如濁水等
論。由前二濁至極被衰損。明前二濁爲過速。由壽濁故衰損壽命。由劫濁故衰損資具。即劫末時資具衰損
論。由次二濁至出家善故。明次二濁爲過患。由煩惱濁耽其欲樂損在家善。由其見濁妄爲苦行損出家善
論。由後一濁至及無病故。明衆生濁。故令智慧念等悉被衰損。婆沙一百十叁雲。有情衰損者。謂劫初時。此贍部州。廣博嚴淨。多諸淳善福德有情。城邑次比。人民充滿。至劫末時唯余萬人
准婆沙。衰損有情有二。一令劣惡。二令數少。惡是濁義。數少非濁義。如濁水.濁酒不以少故名濁。但以居下滓穢名濁。此論明有情濁故略不論少
論。獨覺出現通劫增減。第二明獨覺出時也
論。然諸獨覺至轉名獨勝。此下明二種獨覺。麟角喻。謂出無佛世獨一而出 部行獨覺。先是預流果聲聞。彼後無佛時進得勝果。故名獨覺。此是一釋
論。有余說彼至得獨勝名。第二釋。先修聲聞順決擇分。後無佛時入于見道名獨覺也
論。由本事中至不應修苦行。引此文證是凡夫。聖人改斷戒取。不應修苦行。既修苦行證是異生
論。麟角喻者至鱗角喻獨覺。此第二釋麟喻獨覺異部行
論。言獨覺者至不調他故。釋獨覺名有二義。一取至果時不禀至教。二已得果。複不覺于他。具此二義名爲獨覺非因位不因教也
論。何緣獨覺言不調他。問。下有四難
論。非彼無能至無礙解故。第一難也
論。有能憶念至聖教理故。第二難也
論。有不可說至理神通故。第叁難也
論。又不可說至對治道故。第四難也
論。雖有此理至無說希望故。下有叁種理答。此第一理也
論。有知有情至難令逆流故。第二理也
論。又避攝衆生悕諠雜故。第叁理也
論。輪王出世至何威何想。已下兩行頌第二明輪王 就中有五。一問何時。二問幾種種。叁問幾俱。四問何威。五問何相
論曰至故無輪王。答出時也
論。此王由輪至名轉輪王。釋輪王得名
論。施設足中至王四州界。引施設足答幾種也
論。契經就勝至應知亦爾。通經。唯說金輪。理實余輪王亦爾
論。輪王如佛至輪王亦爾。答上幾俱
論。應審思擇至爲約一切界。問。乘茲便明有十方佛。此即問也
論。有說余界至余亦應爾。述有部等計。一佛普于一切十方皆能教化。故唯一佛無二叁等。若于一處有情難化佛不能化。余佛于中亦不能化。故無多佛
論。又世尊告至唯一如來。此則複引聖教證也
論。若爾何緣至得自在轉。大衆部等引經難。若謂一佛普于一切十方世界皆得自在。何故經說我今于此叁千大千得自在轉。而不言余世界轉也
論。彼有蜜意。有部等答
論。蜜意者何。大衆部等問
論。謂若世尊至例此應知。有部等答
論。有余部師至出現世間。有余大衆部等師計也
論。所以者何。征所以
論。有多菩薩至有無邊佛現。大衆部等釋所以有多菩薩修菩薩行。理許多人得成于佛。一界一佛理且可然。多界多佛何理能遮
論。若唯一佛至此事頓成。反難釋也
論。是故問時定有多佛。總結成也
論。然彼所引至一界多界。反問通經
論。若說多界至別界佛耶。引輪王爲例。輪王說唯一。余界有輪王。如來雖說一。豈遮余界有
論。佛出世間至及決定勝道。此重難。多佛出世有多吉祥。多所利益。因何。不許有多如來俱時出世
論。若爾何故至俱時出現。難。若以多佛出有多利益。即令多界中有多佛出世。既佛出世有多吉詳。因何。不許一界多佛
論。以無用故至饒益一切。答也。答中有四。此即初也
論。又願力故至爲眼爲道等。第二理也
論。又令敬重至便深敬重。第叁理也
論。又令速行至無二佛現。第四理。並結總也
論。如是所說至克勝便止。明四輪王威差別。此是第一金輪王 就中有二。一異。二同。此辯威異
論。一切輪王至定得生天。第二同也。雖現威有異。以同無傷害。十善化生。故定生天
論。經說輪王至主兵臣寶。此第五答何相問。相有二種。一依寶相。即七寶爲相。二內身相。此即七寶相 就中有二。先列名。後問答。此即初也
論。象等五寶至生他有情。後問答中此即問也。七寶之中殊寶.輪寶非有情攝。可由輪王自業招得。象等五寶既是有情。各由自業。如何輪王能感七寶
論。非他有情至乘自業起。答。五寶雖是有情數攝各自業生。然一由有與轉輪聖王相系屬業故。輪王出此寶方生。然余輪王輪寶既劣。余寶亦劣
論。如是所說至大士相殊。此明轉輪王身相。一切輪王皆悉並有叁十二相。四王既異相有勝劣
論。若爾輪王與佛何異。問也
論。佛大士相至故有差別。答 處正。謂當其處。如千福輪相。正當足下 明。謂分明。如千福相明顯 圓。謂圓滿。謂千福等具足。毗婆沙雲施設論說。贍部州邊于大海際有轉輪王路廣踰繕那。諸轉輪王若不出世。水所覆沒無能遊履。若出世時海水鹹一踰繕那此路乃現。底布金沙。旃檀香水自然灑洞。輪王每欲巡此州時。導從四軍。而遊此路
論。劫初人衆爲有王無。已下一行頌。第叁明劫初時小王等也
論曰至長壽久住。此明未食段時也
論。有如是類至從茲出現。自此已下漸食段食無有光明。日.月火明此時出現。自此已前食地味也
論。由涉耽味至競耽食之。第二明食地皮餅
論。地餅複隱至林藤出現。第叁明食林藤食
論。競耽食故至以充所食。第四明食香稻食
論。此食粗故至男女根生。從此已後有男.女根
論。由二根殊至初發此時。自此已後有非梵行
論。爾時諸人至始于此時。自此已後有盜業道
論。爲欲遮防至刹帝利名。明有主也 刹帝利。此雲田主
論。大衆欽承至此王爲首。明立主德名大 叁末多。此雲共許
論。時人或有至婆羅門名。自此已後有二姓也
論。後時有王至始于此時。明有殺業道
論。時有罪人至此時爲首。明有虛诳語
論。于劫鹹位至其相雲何。自此已下。大文第叁明災 就中有二。第一明小叁災。第二明大叁災。此即第一明小叁災
論曰至中劫末起。明起時也。此諸災患由二爲本。謂耽異食及性懶墮。由此煩惱故劫漸減有小叁災
論。叁災者至叁饑馑。列名也
論。謂中劫末至互相殘害。此釋第一刀兵劫名也
論。又中劫末至難可救療。此釋第二疾疫劫
論。又中劫末至白骨運籌。第叁饑馑劫也
論。由二種因至名有聖集。此釋聚集有二因
論。言有白骨至煎計飲之。此釋白骨有二因
論。有運籌言至以濟余命。此釋運籌有二因
論。然有至教至饑馑災起。述叁善因離叁災也
論。此叁災起至人壽漸增。此述叁災住時分也。刀兵最速。饑馑最長時。皆言七者。叁災起時法爾如此
論。東西二洲至北洲總無。述災四洲唯贍部也
論。前說火災焚燒世界。已下兩頌第二明大叁災
論曰至由風相系。此述能壞叁災別也
論。此叁災刀至亦無余在。述所壞器極微亦盡。婆沙一百叁十叁說。火災起時。有說七日先隱持雙。先有一日出。世界壞時後六日漸出便壞世界。有說一日分爲七日。有說一日成七倍勢有說七日先藏地下後漸出現。如是說者有情類業增上力令世間成。至劫末時業力盡故。隨于近處有災火生。乃至梵宮皆被梵燒 水災起時。有說叁定邊雨熱灰水能壞世界。有說從下水輪踴出。如是說者諸有情類業增上力令世界成。至劫末時業力盡故。隨于近處有災水生。由彼因緣世界便壞 風災起時。有說從四定邊風起能壞世界。有說從下風輪有猛風起。如是說者諸有情類業增上力令世界成。至劫末時業力盡故。隨于近處有災風生。至遍淨天皆被散壞 此論叁災多非婆沙正義。論師意別
論。一類外道至余極微在。自此已下破勝論也。彼外道計執極微常。彼謂劫壞但壞粗色。爾時猶有余祖常微
論。何緣彼執猶有余極微。論主征也
論。勿複粗色生無種子故。勝論答。彼執。劫壞壞余粗色。祖極微散在虛空中。然在空中各各別住。劫將成時。兩兩和合生一子微。量等父.母。又微和合共生一孫極微。等二子微如是乃至展轉成器世間。根本以最極細祖微爲種。若此祖微亦令盡者。後子等微生即無種
論。豈不前說至風爲種子。論主述自家。有二種子。一業所生風。二災頂風也。業風如前釋。頂風如後釋。既有此種何用細微
論。有化地部至飄種成此。述化地部計。正理論雲。風中具有種子細物。爲同類因引粗物起
論。雖爾不許至親所引起。此是外道述自計也。如前所引叁種種子。皆是前後爲同類因。如種子芽等。外道宗計。不許…
《俱舍論疏十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