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法華經》

「法華部·華嚴部」經文263卷09頁碼:P0063
西晉 竺法護譯

  《正法華經》一

  西晉月氏國叁藏竺法護譯

  光瑞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遊王舍城靈鹫山。與大比丘衆俱。比丘千二百。一切無著。諸漏已盡無複欲塵。已得自在逮得己利。生死已索衆結即斷。一切由已獲度無極。已脫于慧心解得度。名曰賢者知本際。賢者大迦葉。上時迦葉。象迦葉。江迦葉。舍利弗。大目揵連。迦旃延。阿那律。劫賓[少/兔]。牛呞。離越。譬利斯。薄拘盧。拘絺。難陀。善意。滿願子。須菩提。阿難。羅雲。菩薩八萬皆不退轉。堅住無上正真之道。逮總持法得大辯才。常贊歎不退轉法輪。供養無數百千諸佛。于無量佛殖衆德本。諸佛世尊所見咨嗟。身常行慈入如來慧。善權普至大知度無極。從無數劫多所博聞。名達十方。救護無量百千衆生。遊于叁界猶如日明。解一切法如幻如化野馬影響。悉無所有住無所住。雖見終始亦無去來。既見色像本無形貌。現諸所生永無起滅。導利群黎不著叁處。分別空慧無想無願。起叁脫門至叁達智。無去來今現在之想。開化黎庶使了本無

  其名曰溥首菩薩。光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常精進菩薩。不置遠菩薩。寶掌菩薩。印手菩薩。藥王菩薩。妙勇菩薩。寶月菩薩。月光菩薩。月滿菩薩。大度菩薩。超無量菩薩。越世菩薩。解縛菩薩。寶事菩薩。恩施菩薩。雄施菩薩。水天菩薩。帝天菩薩。大導師菩薩。妙意菩薩。慈氏菩薩。如是大士八萬上首。爾時天帝釋與二萬天子俱。日天子與無數眷屬俱。月天子以寶光明普有所昭。寶光天子光耀天子俱。四大天王與萬天子俱。[火*佥]明大梵自在天子與叁萬天子俱。梵忍迹天子與叁萬二千天子俱。飾幹大梵與無數天子。又梵名[火*佥]光。與無數大衆俱。來詣佛所稽首畢退坐一面。有八龍王。與無央數千諸龍眷屬俱。四真陀羅王。慎法真陀羅王。大法真陀羅王。仁和真陀羅王。持法真陀羅王。香音神。各與營從來詣佛所。稽首畢退住一面。淨身四天子。柔軟天子。和音天子。美軟天子。悅響天子。俱來詣佛所。前稽首畢退坐一面。四阿須倫王。最勝阿須倫。欲錦阿須倫。燕居阿須倫。吸氣阿須倫。與無央數百千阿須倫人民俱。來詣佛所。前稽首畢退坐一面。四金翅鳥王。大身王。大具足王。得神足王。不可動王。俱來詣佛所。稽首畢退住一面。摩竭國王阿阇世與十子並諸營從。來詣佛所。稽首畢退坐一面。諸天龍神世人。莫不歸命奉敬侍坐。爾時世尊與四部衆眷屬圍繞而爲說經。講演菩薩方等大頌一切諸佛嚴淨之業。說斯經已升于自然師子之床加趺而坐。叁昧正受定意。名曰立無最頌。尋應所宜不見身貌不得心意。所坐立處則有瑞應。天雨意華大意華柔軟音華大柔軟音華。散世尊上及于大會四部之衆。普佛國土六反震動。時大衆會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天龍神鬼揵沓惒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休勒人與非人。國王君主大力轉輪聖王。各與營從鹹悉一心瞻戴世尊。意皆愕然怪未曾有。于時佛放面口結光明。普昭東方萬八千佛土。其大光明照諸佛國。靡不周遍。至于無擇大地獄中。上徹叁十叁天。彼此世界六趣周旋。所有蒸民一切皆現。其界諸佛現在所由。此土衆會悉遙見之。彼土睹斯亦複如是。十方諸佛所說經法。普遍聞焉。諸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修行獨處者逮得德果一切表露。又諸菩薩意寂解脫。其出家者求報應行。皆亦悉現。諸佛世界滅度衆聖。所建寶廟自然爲現。于是彌勒菩薩心自念言。今者世尊如來至真等正覺。叁昧正受現大感變。多所降伏睹未曾有。天上世間諸佛廟寺。恢闊彰顯。將何所興而有此瑞。從昔暨今未曾見也。欲問其歸。孰堪發遣解斯誼乎。尋改思曰。今者大士溥首童真。所作已辦靡所不達。供養過去無數諸佛。曾當瞻觐如來至真等正覺。如此瑞應欲請問之。時四部衆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諸天龍神揵沓惒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休勒。志懷猶豫得未曾有。見斯大聖無極威曜神足變化。各各發意欲問世尊決散疑網。慈氏大士見衆會心。便問溥首曰。仁者惟說。今何因緣有此瑞應。大聖神足放大光明照于東方萬八千土。諸佛世界自然爲現。所說經法皆遙聞之。于是慈氏以頌而問溥首曰

  文殊師利  今何以故  導利衆庶

  放演光明  甚大威曜  出于面門

  神變遍照  十方[火*霍]然  天雨衆華

  紛紛如降  意華大意  柔軟音華

  種種若幹  其色殊妙  栴檀馨香

  悅可衆心  嚴淨巍巍  皆悉周遍

  今日四輩  欣然踴躍  于此佛土

  十方世界  六反震動  莫不傾搖

  于彼光明  則照東方  萬八千土

  其晖普徹  諸佛境土  紫磨金色

  煌煌灼灼  [火*佥]無不接  國邑群萌

  莫不蒙賴  達盡上界  入無擇獄

  衆庶受生  用無明故  滅沒墮落

  歸此諸趣  斯等黎民  睹見因緣

  若幹之趣  今現嚴淨  賢明不肖

  中間品類  吾于此住  皆遙見之

  又睹諸佛  而師子吼  演說經典

  開闡法門  消除衆生  無數之穢

  歌頌聖教  出柔軟音  其響深妙

  令人欣踴  各各自舍  境界所有

  講說譬喻  億載報應  分別敷演

  于此佛法  一切衆生  所造苦患

  以無巧便  治老病死  猶斯等類

  說寂滅度  比丘當知  貧劇惱困

  衆人則處  安雅快樂  積累功德

  乃見聖尊  又得逮至  緣一覺乘

  一切令入  于此道業  見佛殊異

  諸所經籍  或有志求  無上之慧

  一切世間  見若幹形  斯等衆類

  歌詠佛德  仁者溥首  彼所言說

  我立住此  今悉見聞  及余無數

  諸億千衆  在此遊居  吾悉睹眄

  又見佛土  不可計數  諸菩薩等

  如江河沙  億百千數  而不減少

  建志精進  興發道意  或有放舍

  諸所財業  而行布施  金銀珍寶

  明月真珠  車渠馬腦  奴婢車乘

  床臥機榻  諸所珍異  環佩璎珞

  于是具足  皆用惠賜  悉以勸助

  上尊佛道  今我等類  聞斯音聲

  安住所歎  正覺大乘  遊于叁界

  而無所猗  其人速逮  得獲斯願

  或以諸乘  則而施與  諸華伎樂

  欄楯莊嚴  箫成鼓吹  音節所娛

  四事如應  惠與奉授  以此布施

  心不吝惜  妻妾子孫  所重辇輿

  或慮非常  手足與人  志不矜愛

  皆用惠施  欲以慕求  此尊佛道

  複有舍身  給諸所有  頭眼支體

  無所遺愛  所以布施  用成佛道

  志願逮獲  如來聖慧  溥首童真

  吾瞻國王  與眷屬俱  而出遊立

  中宮後妃  婇女貴人  族姓娛樂

  俱禮佛身  衆庶朋黨  悉詣導師

  而于法王  啓問經典  則除俗服

  下其須發  而被袈裟  以爲法式

  我睹若幹  諸菩薩衆  比丘知友

  頓止山岩  獨處閑居  解暢空無

  或有受經  而讀誦贊  吾複瞻見

  開士之黨  英雄俦疋  出入山谷

  專精思惟  曆察衆相  分別講說

  演諸佛乘  捐棄愛欲  永使無余

  常自纂修  悕仰正行  安住諸子

  不離閑居  則便逮得  成五神通

  高妙之士  志平等句  向諸導師

  恭敬叉手  心懷踴躍  歌詠佛德

  以數千偈  歎人中王  睹無所畏

  志踴調和  曉了分別  出家之業

  咨禀經典  于兩足尊  所聞頻數

  尋即執玩  安住衆子  先自修已

  我又遙見  諸佛孫息  爲無數億

  人民講法  而現報應  兆載難計

  志懷欣喜  自歸正法  勸助開化

  無數菩薩  降伏衆魔  秉勢官屬

  而雷擊扣  于此法鼓  善逝典诰

  我又覽曆  諸天人神  所共宗奉

  安住諸子  不以奇雅  益用寂然

  履行定隱  無所猗著  猶如師子

  開化度衆  令發道意  衆生在居

  手執所供  心懷悅豫  佥然俱詣

  又諸佛子  立于精進  棄捐欲塵

  常得自在  建志經行  遊諸樹間

  心願勤修  根求佛道  而護身口

  常行清淨  禁戒安隱  不畏生死

  于彼秉心  具足諸行  以斯禁戒

  寤諸不覺  最勝之子  據忍辱力

  爲諸貢高  卑下謙順  輕毀罵詈

  若撾捶者  其求佛道  默然不校

  吾或複觀  菩薩之衆  一切棄離

  調戲伎樂  與諸力勢  親友等俱

  其心堅固  平如虛空  蠲除諸穢

  愦亂之意  建立一心  消滅隱蓋

  禅思思惟  億百千歲  布施立意

  求尊佛道  或自割損  多所惠潤

  刈除貪嫉  閑不懷懅  飲食供具

  所當得者  及無數人  諸病醫藥

  又複施與  衣被服飾  檀已濟裸

  無所藏積  與營從俱  面見最勝

  在上化立  億百千供  所造珍寶

  及栴檀香  多有床座  明珠諸藏

  現在目前  奉上安住  其寶之價

  直億百千  所睹園觀  樹葉華實

  具足鮮淨  悅可人意  夙夜修行

  兼加進獻  上人正士  諸聲聞等

  所可慧益  品列如斯  雜種若幹

  歡喜濟乏  深自欣慶  而建道行

  以此所施  願求尊覺  或有得人

  寂然法誼  察諸報應  衆億兆載

  發起民庶  使其悔過  令舍億寶

  志願佛道  曉了觀察  不秘吝法

  滅除叁事  寂等如空  安住之子

  悉無所著  斯等智慧  求尊佛道

  溥柔軟音  吾複睹見  諸滅度佛

  安住開化  諸所現在  大菩薩衆

  鹹共奉敬  最勝舍利  吾觐佛廟

  億千之數  凡難限計  如江河沙

  在于億土  常見尊戴  諸所化現

  最勝由已  七寶自然  清淨而現

  具足裏數  二十五萬  諸蓋幢幡

  各有數千  廣長周匝  各二千裏

  其蓋妙好  殊異嚴淨  所在衆香

  珍寶自然  諸果芬馥  伎樂和雅

  鬼神羅刹  肅恭人尊  安住諸子

  所興感動  以用供養  舍利若斯

  今此佛廟  昱铄璨麗  普布香華

  如晝度樹  于斯人衆  無數億千

  悉遙睹見  炜晔斑斓  衣毛爲豎

  眷屬馳造  欲見最勝  顯發光明

  人中之上  演大光耀  妙哉明哲

  離垢無漏  乃能闡現  如斯弘晖

  示諸佛土  無央數千  見此瑞應

  得未曾有  如是疇類  諸大變化

  唯願溥首  具說斯誼  吾今欽羨

  及諸佛子  于四部衆  心懷悅豫

  渴仰仁者  兼見瞻察  今日安住

  何所因由  奮大光明  而從口出

  解散狐疑  勸發欣躍  何故佛現

  無極大光  如斯所變  當有所感

  安住之子  願用時說  大聖所成

  此微妙法…

《正法華經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