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法華經》

「法華部·華嚴部」經文263卷09頁碼:P0063
西晉 竺法護譯

  《正法華經》二 ▪第3页

  西晉月氏國叁藏竺法護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告舍利弗

  何所爲度  受無所有  則爲解脫

  彼亦不爲  一切解脫  無所滅度

  便見導師  佛何以故  而說解脫

  無所逮者  乃成佛道  當得如我

  爲聖法王  以安隱誼  現出于世

  告舍利弗  是吾法印  是佛最後

  微妙善說  愍傷諸天  及于世間

  在所遊處  常能獨行  假使有人

  講說是典  若有勸助  代歡喜者

  聞其妙法  當奉持之  爲悉供養

  過去諸佛  奉持此法  至不退轉

  假使有人  信樂斯經  往古已見

  過去導師  亦悉奉順  諸聖至尊

  如得逮聞  如是典摸  皆得曾見

  吾之儀容  又亦觀察  我比丘衆

  常觀勤視  今現菩薩  信斯典者

  德亦如是  一切皆瞻  是諸菩薩

  其信此經  則亦如是  頑騃闇夫

  不肯笃信  若說此經  諸得神通

  諸聲聞黨  非其所逮  緣覺之乘

  亦不能了  今我所有  諸聲聞等

  舍利弗身  堅固信之  仁輩如是

  信大法典  現在盡悉  不著因緣

  假使不應  斯經卷者  則爲謗讪

  佛天中天  闇冥輩類  常懷愛欲

  未曾解了  無所生法  又其毀謗

  善權方便  世間所有  佛常明日

  其聞佛說  講此罪福  志不歡樂

  顔色爲變  我今現在  及滅度後

  若有誹謗  如是典比  不使比丘

  書寫斯經  佛說罪緣  皆誼普聽

  沒失人身  墮無擇獄  處于其中

  具足一劫  又無央數  過是之限

  若罪竟已  常在癡冥  假令得出

  于地獄中  便當墮于  禽獸畜生

  爲狗蠱狐  其形燋悴  當入人宅

  或複見害  設有憎惡  佛經典者

  其色變異  黯黕如墨  罪之所爲

  顔常若漆  身體羸瘦  而無潤澤

  爲諸品類  所見賤穢  瓦石打擲

  啼哭淚出  其人常被  撾捶榜笞

  饑渴虛乏  軀形瘦燥  當墜畜生

  駱駝驢騾  常負重擔  而得捶杖

  心中燠燶  厄求刍草  謗佛斯經

  獲罪若此  雖得爲人  身疽癞瘡

  狀貌痤陋  肌色傷爛  假使行人

  縣邑聚落  童子輕易  戲弄叉踏

  其愚騃子  若後壽終  即當墮生

  邊夷狄處  當爲含血  蠕動之類

  或爲聾痖  不得自在  假使誹謗

  此經獲罪  常多疾病  體生疽蟲

  無數之命  唼食其軀  心常憂瘀

  疾不離己  告舍利弗  不信此經

  彼男子者  無黠無明  所在悭貪

  性常嚵[口*斥]  生盲無目  人所棄捐

  人坐不信  于佛大道  口中常臭

  惡氣外薰  鬼神厭魅  詳觸娆之

  普世俗人  無用言者  假使不樂

  斯道地者  所在窮乏  常當貧匮

  身未常得  著好被服  財業雖豐

  不敢飲食  有所造作  當所爲者

  假使欲求  安隱之具  設有所得

  尋複亡失  興發惡行  果報如此

  假使呼醫  合諸方藥  善知方便

  而療治之  有不除差  及轉增劇

  恒被疾病  不得所便  設複發意

  興立余事  則遭擾擾  鬥诤之業

  又見毀辱  而被楚撻  彼犯律者

  常遇此惡  若有誹謗  斯經之罪

  未曾得見  世雄導師  人中帝王

  佛之法教  卒暴隧鬼  阿須倫神

  恒當羅殃  耳聾閉塞  愚癡騃瞆

  不得聞經  設有誹謗  斯經典者

  然于後世  永無所見  假使毀呰

  斯經罪果  殃無數億  百千之計

  若幹姟劫  如江河沙  常當喑痖

  口不能言  佛所立道  常師子吼

  毀者地獄  以爲遊觀  勤苦惡趣

  用作居宅  已所犯罪  致殃如斯

  人多疾患  自速喑痖  若在世間

  當獲此咎  坐在衆會  兩舌欺言

  命欲盡時  舉賈生息  其身恒遭

  若幹苦痛  無央數億  百千衆患

  顔貌常黑  人所不喜  殃暴疽疠

  常有臭氣  自見吾我  顔色黧黮

  嗔恚懷毒  怒害滋甚  情欲熾盛

  無有節限  有所好忤  若如畜生

  告舍利弗  今日世尊  具足一切

  說其人罪  若有誹謗  斯佛經者

  欲計殃限  不可究竟  見是誼已

  當觀察之  今我故爲  舍利弗說

  不爲愚騃  不解道者  分別論講

  如斯像法  其有聰明  廣博多聞

  秉志堅強  常修憶辨  若有勸發

  遵尚佛道  爾乃聽受  未曾有法

  則以睹見  億百千佛  殖無央數

  如意功德  其人志性  猛如月光

  爾乃聽受  如是典籍  若有精進

  志常懷慈  常于夙夜  昭耀悲哀

  朽棄軀體  不惜壽命  爾乃聽受

  于斯經卷  常行恭敬  無他想習

  其心專一  不立愚願  恒處曠野

  若隱岩居  彼等人仁  爾乃聽受

  結親善友  常相恃怙  棄捐遠離

  諸惡知識  當得逮見  如是佛子

  乃能值遇  若斯言教  不犯禁戒

  如寶明珠  志習奉受  方等諸經

  當見如茲  佛聖子孫  常專精此

  一品經卷  設有罵詈  毀辱經者

  恒以愍哀  向于衆生  常志恭敬

  承安住教  今故爲之  說是經法

  其在衆會  誦斯經者  心常如應

  得無合會  引無央數  億載譬喻

  故爲是倫  而見斯典  又佛今日

  講解道品  所至到處  踴躍而步

  假使比丘  欲求善說  若見此經

  當欣頂受  其有奉持  方等經者

  心常專精  不樂余業  執持一頌

  志不改易  乃得聽受  如是弘模

  假使有人  慕求斯經  當崇敬之

  如如來身  若人思僥  欲學此法

  設令得者  當稽首受  其人不當

  念索余經  亦未曾想  世之群籍

  而行佛道  志在根力  悉舍離之

  講專斯經  告舍利弗  佛滿一劫

  舉喻億千  分別解脫  設有願發

  上尊佛道  當以斯經  宣暢布散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正法華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8】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