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華經》九
西晉月氏國叁藏竺法護譯
常被輕慢品第十九
于是佛告德大勢菩薩。是故當知。其有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持斯經典。假使四部罵詈誹謗。出粗犷辭诃製止之。罪不可限。設複有人。聞是經卷受持諷誦。爲他人說廣解其誼。獲上妙福。如斯疇類。佛所咨嗟。眼耳鼻口身意清淨。而無蔽礙。又告德大勢。乃去往古久遠世時。不可稱限廣遠無量不可議劫有佛。號寂趣音王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爲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爲佛衆祐。劫名離大財。世界曰大柱。佛語德大勢。寂趣音王如來。普爲諸天自境界人。講經化導。與聲聞乘演四聖谛。度老病死使近泥洹。解十二緣所由從起。爲諸菩薩講六度無極。使至無上正真之道。現如來慧所行常連。佛壽四江河沙億百千姟劫。佛滅度後正法住立。如一閻浮提。億百千姟塵數劫。其像法立。如四天下億百千姟塵數劫。又語德大勢。其佛滅度後像法沒盡。次複有佛。續號寂趣音王。展轉相承二十億千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爲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時此諸佛次第滅度。正法沒已像法次盡。彼世比丘。憍慢自大越背法诏。有一比丘。名曰常被輕慢。爲菩薩學。何故名之常被輕慢。其開士見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每謂之曰。諸賢無得憍慢自高。所以者何。諸賢志趣。當尚菩薩如來至真等正覺。以是方便。慎所緣誼。爲諸比丘講菩薩行。不受所誨不肯諷誦。遙見四部仍謂之曰。我身終不輕慢諸賢人。普當學菩薩高行。得至如來至真等正覺。佛語德大勢。爾時四部得聞此言。鹹興恚怒毀呰罵詈。此一比丘。不問吾等不見人心。反自貢高雲見人心。授我等決。當成無上至真等正覺。人所不欲非常之事。而爲人說。又語德大勢。若一比丘行值大雨。蒙佛威神如被覆蓋。身不漬溺。雖見罵詈心不恚恨。面色不變。若聞其言憎不喜者。以瓦石擲。續遙舉聲而教之曰。勿行輕慢。修忍辱心發菩薩意。所以者何。爾時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貢高自大數數聞見。大士教曰。吾心常謙不輕諸賢。雖見罵辱心不增減。彼等四輩。因共名之常被輕慢。斯一大士臨欲壽終。得聞寂趣音王如來講正法華經二十頌本深妙之誼億百千事。大士臨終。踴在虛空唱揚大音。歎斯經典而告之曰。仁當受經。亦當逮得如前淨眼。耳鼻口身意亦清淨。已獲斯淨。更即增益二十億姟壽。逮得定意。複爲衆人講是經典。前時四部聞其所說而毀呰之。名此大士爲常被輕慢建自大者。見此大士微妙神力辯才慧力善權道力。皆來歸伏敬宗爲友聽聞經法。是等輩類。余不可計。無數億人。便立無上正真道意。時彼大士壽沒之後。便值二十百千億如來正真。此諸世尊。皆爲講說正法華經。稍稍進前。以是德本。複更值見二十億百千如來。皆同一號。號雷鳴音王。皆從得聞如斯經典。複更值遇二十億百千如來。皆複同號。名雷音王。亦複從聞正法華經。受持諷誦爲四輩說。在所生處。常自然獲眼淨耳淨鼻淨口淨身淨意淨。視聽洞徹。鼻通口辯。身能輕舉。意睹衆生心。普爲四輩演斯經典分別其誼
佛語德大勢。常被輕慢大士。供養奉事若幹億百千數如來已。複更值無數億百千如來。亦複從受正法華經。以是德本。自致無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覺。德大勢。菩薩欲知大士常被輕慢于寂趣音王如來之世爲四部人說經法者不乎。則我身是也。假使爾時設不受是正法華經。不持諷誦爲人說者。不能疾逮無上正真道成最正覺。備從過去諸佛世尊。聞此經典。受持諷誦廣爲人說致最正覺。爾時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其一大士爲說經言。我行恭敬不輕諸賢仁等當逮如來正覺道德之慧。又諸四部輕彼大士罵詈形笑不自改者。二十億千劫所生之處。常不值佛不聞法聲。又萬劫中墮無可大地獄。拷掠燒炙痛不可言。罪已畢竟從地獄出。以彼大士教化之故。令發無上正真道意。皆得神通。慧無挂礙。今悉現在。佛語得。大勢。欲知爾時四部毀呰形笑恚罵大士者不。今此會中颰陀和等五百菩薩。師子月等五百比丘比丘尼。今在佛前。五百清信士五百清信女等。皆不退轉。當成無上正真之道。佛告德大勢。此正法華經其誼廣大。威神無量一切無慶諸菩薩大士所當欽尚。如來滅後其受斯經。持諷誦讀得福如是。逮成無上正真道。于是世尊。而歎頌曰
今我識念 往古過事 佛名寂趣
音聲之王 威神無量 天人所敬
爲諸衆生 人民講法 其佛最勝
滅度之後 然其正法 最末世時
有一比丘 爲菩薩行 因時號名
常被輕慢 即時往至 于比丘衆
及比丘尼 所睹顛倒 但勸化之
志行佛道 自宣我心 不懷憍恣
罵詈輕毀 每見形笑 彼時常爲
使聞此言 假使得聞 此經法時
若複住立 設有所作 時明慧者
臨欲壽終 用分別說 此正法華
尋時報應 增益壽命 變現其身
而得自在 處在虛空 講說經典
教化一切 悉發道慧 于時大士
壽終沒後 逮見諸佛 億百千姟
稍稍漸漸 開化入法 爲分別說
于斯經卷 諸最勝子 得成爲佛
則我身是 能仁如來 其諸比丘
口憙誹謗 衆比丘尼 及清信士
彼時所有 諸清信女 被蒙開化
聞經解慧 常當睹見 無數億佛
則颰陀和 五百人是 諸比丘衆
及比丘尼 清信士女 今見佛前
吾爾時悉 令聞尊法 皆開化之
使得曉了 于今佛身 滅度之後
數數當受 奉斯經卷 無數億億
而當思惟 未曾得聞 如是之法
假使有佛 億百千數 希聞講說
如斯等經 是故以聞 如是像典
自在聖尊 稱贊經典 我滅度後
若有說此 頻數當忍 受正法華
正法華經如來神足行品第二十
爾時于彼叁千世界塵數億百千姟諸菩薩等從地踴出者。一切皆悉住世尊前佥然叉手白大聖曰。如來滅後。布露經典遍諸佛國。及世尊土滅度之處。于彼所在講說斯經。多所利益。若有受持此妙典要。講讀書寫爲人說者。德不可量。于時溥首。處于忍界諸菩薩無數億百千姟。受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諸天龍神健沓惒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休勒及人非人。如來皆爲神足變化。如來至真等正覺。爲現瑞應。悉得柔順法忍。皆令書寫正法華經。化異世界億百千數諸菩薩等。各各坐于諸寶樹下師子座上
爾時能仁世尊。及此一切如來正覺。現其神足具足充滿。百千歲中有所興立。應時百千歲中功德自然。而大光明滅除陰雲。彈指之頃自然有聲靡不通達。十方佛國一切世界六反震動。諸天龍神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休勒。承佛威神各隨所住。無央數千諸佛世界。普悉睹見斯忍佛土。又諸如來十方無數億百千姟。各各自坐諸寶樹下師子座上。能仁如來多寶世尊。于彼七寶廟寺講堂。自然嚴淨師子之座。威曜顯赫無數無限。不可計會億百千姟菩薩大士及四部衆。見斯變化。心中愕然驚喜無量。得未曾有。則聞空中音聲。而歌頌曰。仁者。欲知過是無限不可思議億百千姟諸佛世界。有佛世界。名曰忍土。于彼有佛。號能仁如來。爲諸菩薩大士。講正法華經方等典诏。一切諸佛普護斯經。用救菩薩大士。以故諸賢。心當質直清淨。稽首歸命勸贊奉侍。供養彼能仁正覺。于時衆生聞空中自然之音。有佛世尊。號曰能仁。這聞名稱。應時叉手。以若幹種華香衣服幢幡雜香。舉手各散忍世界。璎珞珠玑諸貫真珠如意寶珠。而供養之。其華香幡蓋璎珞珠玑明月寶珠。自然來入于忍世界。尋時合會爲寶華蓋。在于虛空悉覆諸佛及菩薩上。時彼世尊告諸異行。及佛前住諸菩薩衆。如來正覺功德威神。不可思議。諸族姓子。于無數億那術百千姟劫。說此經誼不可究竟。雖無央數若幹種經。所不能及不可限盡。欲度彼岸難得邊際。諸族姓子。舉要言之。假令有人欲了斯經要。悉佛威神普諸佛法。諸世尊界諸佛精進。諸佛閑居諸佛妙力。示現是經。故族姓子。佛滅度後。當以殷勤求此經典。受持書寫精進奉行。供養承事爲他人說。設使有人。赍此經行講贊書寫。思惟奉宣著于竹帛。若在精舍齋堂室宅。大林樹下若在水邊。當起塔廟。所以者何。則爲如來所處之地。觀是道場佛所坐樹。則當察之。一切如來正覺所遊。群聖世雄轉法輪處。十方諸佛在中滅度。等無差特。于斯世尊。而歎頌曰
世愍哀法 不可思議 而常建立
神通之慧 亦複示現 普等明目
衆生一切 悉得歡喜 其舌神根
暢音梵天 演奮光明 億百千姟
諸群萌類 睹見神足 怪未曾有
皆入大道 又聖導師 興一大光
彈指之頃 宣洪音聲 即時普告
一切佛土 周遍十方 諸佛世界
如此變化 及余感動 大聖所現
瑞應如是 如來爾時 皆令歡喜
佛滅度後 奉是經卷 安住宣暢
功德之法 無央數劫 不可思議
持是經卷 福祚之限 導師咨嗟
若幹無量 欲盡其限 不可邊崖
猶如虛空 不可窮極 名稱至德
無能思惟 持是經者 淨德常然
則爲見佛 大聖導師 及吾于世
滅度大通 則此一切 諸菩薩衆
並複睹此 四部之會 其有值遇
斯經典者 則爲遭見 今日之會
佛滅度後 亦複在此 及彼十方
諸佛世界 其有能持 此經卷者
則爲睹觐 諸過去佛 及于十方
今現在佛 目自面見 供養奉持
悉當悅意 向人中上 在于道場
所可思惟 當速受持 于此經典
自然辯才 無所挂礙 設本種命
不能長者 當分別曉 于斯經誼
便當受持 于此世尊 曉了諸經
次第所歸 大聖世尊 滅度之後
假使有人 至誠說者 分別此經
議理所趣 則講審谛 諸經卷誼
其人光明 分別所覺 譬如日月
普照遠近 遊于天下 在所至到
勸化發起 無數菩薩 是故智慧
諸菩薩衆 聞如是像 經無等倫
我滅度後 奉此經典 其人不疑
于佛大道
正法華經藥王菩薩品第二十一
于是宿王華菩薩前白佛言。藥王菩薩。以何等故。遊忍世界。堪任無數勤苦之難。善哉天尊。願爲十方諸佛世界菩薩聲聞雲集于斯。若有聞佛班宣藥王。初發道心宿行功勳。爲今…
《正法華經九》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