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二
宋涼州沙門智嚴譯
爾時阿難白佛言。文殊師利法王子。問佛世尊廣博嚴淨不退轉輪法耶。佛言。阿難。如是如是。文殊師利法王子。問我廣博嚴淨不退轉輪法。所以者何。諸佛世尊。皆轉廣博嚴淨不退轉輪法。阿難白佛言。以何因緣。世尊。說堅信堅法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聲聞辟支佛耶。世尊。彼之所行是菩薩法耶。佛告阿難。如是如是。彼所行者是菩薩法。所以者何。五濁衆生心樂小法不求大乘。是故諸佛以方便力隨衆生性而爲說法。以諸衆生多樂小法不堪大乘如來以方便力觀其深心。令發道意入佛智慧。阿難。如來以如是方便度諸衆生到安隱處。無爲無作離心數法。皆悉平等永滅苦樂。無有方所亦無住處。安隱寂靜無余涅槃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而便默然。時尊者阿難問文殊師利言。以何因緣故如來默然。文殊師利言。尊者阿難。以諸衆生聞說是法少能信者是故默然。世尊說微密之語。唯我能了。今四部衆鹹生此疑。以何緣故。世尊說堅信法乃至聲聞辟支佛耶。今此百千萬億那由他諸天。亦有百千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诃薩。皆生疑心。世尊何故說堅信堅法乃至聲聞辟支佛乘。以佛默然而不說此難信法故。諸河泉源小大諸水湛然不流。空中諸鳥亭住不飛。日月不行。一切燈炬無複光照。一切衆生無有威光。所以者何。世尊默然而不解說難信法故
爾時世尊所住精舍。一萬蓮華回旋圍繞者。皆發此言。唯願世尊。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法。所以者何我等曾于此處聞九十二億百千那由他諸佛皆說此法。是時尊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願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法。所以者何。我夜後分與文殊師利法王子。至東方恒河沙佛土。是諸如來皆說此法。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無量無邊不可計數諸佛世尊皆宣此法。時虛空中有八十萬五千那由他諸天。白佛言。世尊。願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法。所以者何。我等曾于此處。聞九十二億百千那由他諸佛皆說此法。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說堅信堅法乃至聲聞辟支佛。今此四衆鹹皆默然。乃至無有謦咳之聲。今此會中百千萬億衆生皆生疑惑。世尊何故。說堅信堅法乃至聲聞辟支佛乘。唯願世尊。拔此大衆心中疑箭。此諸大衆是佛時證。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諸佛世尊所說之法皆有時證。阿難白佛言。誰是證耶。佛告阿難。法是我證。諸佛如來以法爲證而有所說
佛告阿難。谛聽谛聽善思念之。吾當爲汝分別解說。菩薩摩诃薩。名曰堅信。乃至名曰辟支佛乘。時尊者阿難。諸大聲聞。皆悉一心聽佛所說。佛告阿難。菩薩摩诃薩。令無量無邊阿僧祇衆生信佛知見。信佛知見已。不著色不著受想行識。以不著色不著受想行識故。是菩薩摩诃薩名爲堅法。複次阿難。菩薩摩诃薩。信諸佛所說法皆悉空寂。信此法者。是菩薩摩诃薩。名爲堅信。複次阿難。菩薩摩诃薩。信于佛智。便作是念。我等亦當成就此智。亦不見此智。是故阿難。菩薩摩诃薩名爲堅信。複次阿難。菩薩摩诃薩。于五欲樂不生欣樂成就信力。是故菩薩摩诃薩名爲堅信。複次阿難。菩薩摩诃薩作是念。如佛世尊。以不可思議法施諸衆生。我亦應學以不可思議法施諸衆生。如是菩薩摩诃薩名爲堅信。複次阿難。菩薩摩诃薩心生歡喜舍一切物。乃至自身尚以布施。何況余物。信行此施而不倚著。于一切處不生悭吝。以此因緣回向菩提。亦不起菩提見。是菩薩摩诃薩名爲堅信。複次阿難。菩薩摩诃薩信心清淨無有怯弱。于佛法僧心得淳淨。守護六情無所願求。無信衆生。于佛法僧令生信樂。已生信樂心不放逸。發菩提心不著心相。信知六界與法界等。雲何信知。所謂此界以諸音聲文字故說實不可得。信知諸行是無常苦空無我之法。亦信無漏聖戒非戲論法具諸叁昧。信一切衆生即是滅界。衆生之相即是滅相。以無依心見諸衆生即是法界。而于此法不見法界。所以者何。法界即是衆生無心之界。菩薩摩诃薩如是信者名爲堅信。一切衆生無有住處。所以者何。自性空故。亦複不見衆生形相。見諸衆生同涅槃相。所以者何。衆生界空。是故即見是涅槃相。若有能信如是法者。令多衆生得如是信。是故阿難。菩薩摩诃薩名爲堅信。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能令諸衆生 信向佛知見
心不生染著 是名爲堅信
信諸佛說法 其性相皆空
能信解此法 是名爲堅信
信諸佛知見 是不可思議
發心而勤求 我應得是智
不生信樂心 貪求五欲樂
是信力成就 是名爲堅信
信諸牟尼尊 以法施衆生
我亦應隨學 是名爲堅信
信能行布施 乃至舍自身
亦不生施想 是名爲堅信
信能施一切 不生悭吝心
盡回向菩提 是名爲堅信
信向于諸佛 其心無穢濁
亦信無心法 是名爲堅信
能守護六情 亦不複願求
已信解此法 是名爲堅信
諸不信衆生 以信而建立
令隨順佛法 是名爲堅信
以此信向心 盡回向菩提
而不得心相 是名爲堅信
知六界平等 即與法界同
以音聲分別 不得諸界性
信諸行無常 苦空無有我
成就是信力 是名爲堅信
信無漏聖戒 非是論戲法
具戒叁昧者 是名爲堅信
信諸衆生界 即是滅界性
能信如是相 是名信中信
衆生無依性 即是諸法界
如此諸法界 其性難思議
若能如是信 隨順彼法相
此無畏菩薩 是名爲堅信
信諸衆生身 畢竟無所住
其性本空無 是故無處所
衆生是涅槃 其性即空故
以是義顯示 寂靜涅槃相
若能如是信 名無畏菩薩
如是諸衆生 皆名爲堅信
阿難善受持 亦如是宣說
若有如是信 是名爲堅信
如是等諸法 余無量無邊
佛爲諸菩薩 說是差別相
如是阿難。如來應正等覺。以方便力爲聲聞人說菩薩摩诃薩名爲堅信。複次阿難。今當爲樂此法衆生。複以偈頌說菩薩摩诃薩名堅信義。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皆共和合一心聽 我說佛子諸功德
布施持戒及精進 忍辱禅定智慧身
信向樂求如是法 不信者信佛淨智
有如是信名菩薩 導化世間無厭惓
信解諸法無分別 其性空寂佛所說
若能善解如是法 是名菩薩堅信者
信佛知見無有量 發心欲求如是智
無上大人所有智 我當何時得此智
不信欲樂是淨法 不爲欲因行惡業
以信力故樂求法 有此勝信名菩薩
信諸如來以法施 我亦應當如是學
佛所說法隨順行 有此勝信名菩薩
信能舍此上肴饍 象馬金寶及奴婢
男女眷屬所愛妻 大小村城及國土
亦以手足支節施 破骨出髓無所畏
耳鼻眼目及以頭 有此勝信名菩薩
信知此身內無主 是故能以惠施他
亦複能以妙法施 以是因緣求佛智
信能舍此無我身 見來求者心歡喜
如是衆生我善友 爲菩提舍危脆身
信如是法菩提因 以清淨心化世間
聞法不疑佛知見 有此勝信名菩薩
知眼無常及耳鼻 舌身及意亦複然
知是虛僞不牢固 爲菩提因悉能舍
見苦衆生無信手 化令住信能信施
自住慈心愍世間 皆令信佛最上智
見著六塵行惡者 化令回心趣佛智
不得此心菩提因 能信菩提無心相
見諸衆生界無智 不知六界是平等
此法皆同法界相 以音聲說不可得
見諸衆生在生死 無常計常癡冥中
教信諸行是無常 令信解空無有我
見諸衆生行惡戒 教令信佛無上戒
自淨戒定諸功德 有此勝信名菩薩
見諸衆生多懶墮 教令信佛大精進
知精進力自調伏 能持此信名菩薩
見愚衆生計壽命 教信陰身無有壽
了知滅界同法界 若知此法是勝信
分析此身無去住 雖複異世業不亡
所造善惡諸業因 終不遠離此法性
見衆生性無依法 此界亦同諸衆生
法界平等不思議 無畏菩薩如是信
佛說此信無有二 勤修善行知諸法
亦爲他說如是信 而不染著于叁有
信如是等衆生性 無有決定常住處
空不可取無相法 能信是法名菩薩
是諸衆生如空定 亦不寂靜涅槃界
不可說有諸性相 知是法者名持信
見諸衆生信邊法 以寂靜法而導之
故于叁界得高稱 亦名持信勝菩薩
若有如是妙勝信 發無畏心樂求法
我法若有黠慧人 廣向時衆而宣說
已說堅信諸功德 及余種種差別相
不著叁界清淨心 憐愍衆生良福田
長夜布施自調伏 住清淨戒修忍辱
精進修定及智慧 行菩薩行心調伏
以諸相應方便智 導衆生到安隱處
能令不墮諸惡趣 有如是智名菩薩
以真淨心動世界 震起波踴有六種
光照華上坐菩薩 皆說寂靜空無法
東方國土及南方 西方北方亦複然
上方下方及四維 皆同說此寂靜法
甯舍身命不疑佛 亦教他人信佛智
若諸衆生有是信 佛及行者能證知
複次阿難。雲何如來說菩薩摩诃薩名爲堅法。阿難當知。菩薩摩诃薩。于佛正法終不退轉。受持佛法爲他宣說終不毀犯。于不可思議真如法界。應當逮得如是等法。堅心受持而無怯弱。能觀諸法真實之相不生染著故。而于此法無所受持。于法非法亦不生著。應如是持樂求諸法。求已能受。受已能持。持已能說。歡喜調柔易可共住。常樂宣說寂靜之法。不動法界能逮諸法真實之相。于諸法中善得調伏。亦不毀損常住妙身。如此之身常住故妙。應知此身無始無終無聚無散。應如是知。如佛世尊。爲諸菩薩分別解說。于此法中亦應逮得。見一切法清淨無垢。善解諸法無可著處。諸法性虛不可得見。以不見故無所受持。宣說法界無相無性。無有言說亦無所有無有思想。遠離思想心不可得。其性寂靜離諸音聲。無有言說非境界法。常樂受持宣說是法。而于是法心無所依。以如是等無所有法。種種差別爲菩薩摩诃薩說。而于此法不作合散無種種相。如其所說皆已逮得。已得此法名爲性地。性地菩薩摩诃薩。乃至于少法中不生來去想。已能受持不來去法。而于此法不生增減亦無聚散。若能受持不增不減不聚不散。如是等法是名堅法。菩薩摩诃薩于諸法性得無所得。以于此法性無所得故。是…
《佛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