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二 ▪第2页
宋涼州沙門智嚴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菩薩摩诃薩名爲堅法。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于諸佛正法 而無所退轉
能持如是法 是名爲堅法
未曾有毀犯 不思議法界
能逮如是法 是名爲堅法
久發心受持 諸佛所說法
心無有怯弱 是名爲堅法
于一切法性 正趣而勤求
不生染著心 是名爲堅法
不著亦不住 亦能教示他
能持如是法 是名爲堅法
調柔易共住 宣說寂靜法
不動彼法性 是名爲持法
了知諸法體 而無有性相
于此法決定 是名爲持法
亦未曾毀損 常住真妙身
當知此身者 即以法爲體
此身無終始 諸法之所成
于此無增減 是名爲持法
佛爲諸菩薩 宣說諸法相
能得如是法 是名爲持法
此界性自空 于法無染著
能持如是法 是名爲持法
觀察一切法 性空不可見
以不見法故 亦複無所持
以無所持故 能顯示法界
無性相音聲 其體無所有
遠離諸思想 心亦不可得
以不得心故 名不可思議
已遠離心想 宣示寂靜法
無音聲境界 名不可思議
能持如是法 亦複無所信
不依無所信 不依無所有
佛爲諸菩薩 宣說如是法
不合亦不散 亦無種種相
若說于此行 得住于性地
已住于性地 即名性地人
住性地菩薩 畢竟無所依
能持如是法 是名爲持法
以是故阿難 菩薩摩诃薩
于法無所得 即名爲持法
若有諸衆生 佛道生遠想
以方便力故 令到究竟處
如是法及余 爲諸菩薩說
以微妙方便 顯示佛知見
持法大明人 唯佛能證知
及修行此法 無畏諸菩薩
不可思議智 說持法差別
法非法清淨 安住是法中
如是阿難。如來正等覺。以方便力故爲聲聞人。說菩薩摩诃薩名爲堅法。複次阿難。雲何如來說菩薩摩诃薩名爲八人。阿難當知。菩薩摩诃薩。已過八邪修八解脫不著八正。過凡夫法而無所作。逮平等道過凡夫法。勤求菩提不得菩提。離諸邪見而修正見。逮平等道離自身相。雖未得佛身。而求菩提離衆生想。而修佛想逮平等想。離衆生摷窟法求無摷窟法。于諸法中而無所住。所以者何。不見有法而可住者。過世間法開通聖法已逮滅界。亦不得世間及出世間法。遠離有無是法非法。善能觀察斷常二邊。觀去來現在心相。乃至菩提心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已逮衆生心相平等法故。是以毒不能害火不能燒刀不傷身。所以者何。已能遠離諸境界故。雖未得佛行。已于諸趣無有決定。所以者何。菩提離諸趣故。菩提趣者安靜無爲。菩提性空無有處所。是以刀不傷身名不可害。其乘速疾名不可害。所以者何。速達此乘無有挂礙。以是事故刀不傷身。亦有遍緣衆生慈菩提行慈。一切衆生界不可得。無所行慈一切法空慈。趣寂靜界慈。離嗔恚慈。行智明慈。能照菩提。衆生界不可得慈。遍緣衆生故刀不能傷。知欲色無色界皆悉平等。亦知法界平等如菩提無種種相。不可知不可著無戲論無垢穢。安隱寂靜離諸音聲。菩薩摩诃薩能了知是界。于諸趣中所有言說音聲皆能了知。所以者何。以于無來去法界中得無住法忍故。善知一切衆生言音。而爲解說寂滅之法。不作是念。我于是時爲此衆生說法。已遠離我想諸音聲故。知諸法寂靜故。于諸法中不取其相。不可得故。不著言說故。是菩薩摩诃薩名爲八人。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已過于八難 正住八解脫
不著八正見 是名爲八人
已過凡夫法 而不住正道
處中離二邊 是名爲八人
已過凡夫法 而離求菩提
不得菩提相 是名爲八人
遠離諸邪見 能修行正見
逮得平等道 是名爲八人
遠離自身相 而不住菩提
雖未得佛身 是名爲八人
除去衆生想 能修行佛想
已逮平等相 是名爲八人
離衆生摷窟 求無摷窟法
不住于諸法 是名爲八人
已過世間法 而開通聖法
成就于滅界 是名爲八人
諸佛所說法 及余世間法
不得此法相 是名爲八人
見有是一邊 見無第二邊
能舍如是見 是名爲八人
觀察中道法 及與斷常邊
知是平等想 是名爲八人
不得過去心 及與未來心
現在心不住 是名爲八人
所說最初心 能生菩提者
此心不可得 雲何得菩提
若能逮得此 不得菩提心
故毒火不能 傷害壞其身
其趣雖不定 遍修如是行
逮無去來法 故名不可害
菩提無趣相 以音聲故說
善解音聲相 故名不可害
去相不可得 來相亦複爾
音聲說去來 故名速疾乘
是故名安隱 亦名爲空無
亦名速疾乘 亦名不可害
如是速疾乘 菩薩應通達
無能挂礙者 是故名不害
設以利刃刀 不能傷其身
不見于身相 故刀不能害
遍緣衆生慈 及以菩提慈
行菩提慈故 不爲刀所害
無行無衆生 不得衆生界
寂靜無生慈 遍緣衆生慈
遠離嗔恚慈 及行智明慈
能照菩提慈 遍緣諸衆生
解刀是">空法 善修于身相
未得菩提道 不爲刀所害
已逮寂靜界 遠離諸惡趣
惡業不能障 不爲刀所害
遠離于無明 已證知明法
逮得菩提照 是名爲八人
能知欲色界 無色界是空
皆悉是平等 是名爲八人
界與菩提等 無有種種相
無智無分別 清淨無戲論
已逮此平等 菩薩無所依
所說諸音聲 能遍至諸趣
來去諸音聲 皆歸于法界
于無住法中 得此最上忍
善解衆生音 爲說寂滅法
不生如是心 我爲彼說法
已過音聲法 不取種種相
知諸法寂滅 是名爲八人
已過諸音聲 通達音聲界
不著音聲者 故名爲八人
阿難以是事 是名爲八人
雖作如是說 其實不可得
如是阿難。如來等正覺。以方便力爲聲聞人。說菩薩摩诃薩名爲八人
複次阿難。雲何如來說菩薩摩诃薩名須陀洹。阿難當知。不可思議佛道名須陀洹。菩薩摩诃薩住無所住近于佛道。不受諸法無所依倚亦無所緣。不住諸法畢竟無生。菩薩摩诃薩爲得是道故。堅固精進堅固思惟無有懈怠。終不違逆心無所依。諸佛所乘無上最勝出要之道。不著此道亦不住中。以如是道推求諸法。雖複推求而無所得。而于彼道不動不住。于道想生死想佛想能生平等。于結障法平等諸法。平等諸佛平等。遠離身見能生佛見開悟諸見。修對治想已過我想。阿難。以是事故。菩薩摩诃薩名須陀洹。不著佛道逮無染道。不疑佛菩提。不選擇戒。乃至不見佛戒。以不見故。不選擇戒不分別戒。永斷叁結不住叁界。已逮佛道離衆生想。無所依止離依止法。專求佛道得安隱寂靜道不惜身命。以歡喜心能舍一切物。顔貌和悅無有嚬蹙。爲菩提故而行布施。無有少物而不能舍。爲濟苦衆生故。令到涅槃故。爲修有相法故。得無相法故。離衆生想入衆無畏。說寂靜法淨菩提道。無所怖畏。乃至無有死畏。所以者何。以逮得寂靜法。遠離塵垢安住佛道。善修惡趣諸平等想無戲論道。阿難。以是事故。菩薩摩诃薩名須陀洹。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不思議佛道 名爲須陀洹
若有住此道 必流入菩提
此道如虛空 不依一切法
無緣無所住 所有不可得
菩薩堅精進 能逮如是法
諸佛導世者 無上出要道
不染著此道 亦複不住中
以此道推求 不見一切法
此道無動搖 亦複無住中
不懈怠如佛 不逆無所畏
所說生死相 佛想亦複然
能于此平等 知是須陀洹
諸結及與障 能覆佛道者
皆悉能遠離 是名須陀洹
能斷于身見 而生于佛見
開悟諸邪見 善修對治想
善修自身想 知我想過患
是名須陀洹 不著于佛道
設生此猶豫 我不得菩提
即得無染著 而求于佛道
亦不選擇戒 不願佛屍羅
已斷于戒想 不分別屍羅
永斷于叁結 不住于叁界
已逮得佛道 善修衆生想
以無所緣道 而求于菩提
已逮寂靜道 佛無垢菩提
好樂行布施 和顔無嚬蹙
不惜于身命 爲無戲論道
爲苦惱衆生 一切皆能舍
令過須陀洹 妙勝果之上
遠離諸有想 善通達無相
以是故無有 惡名諸怖畏
所說法非法 二俱能遠離
于中不染著 無有惡名畏
若入大衆時 其心無所畏
宣說寂滅法 已淨菩提道
若起衆生想 能生其真實
以是故無垢 遠離一切畏
已離一切怖 乃至無所畏
已得寂靜道 安隱無有上
知惡趣平等 而不生怖畏
此道現在前 無有吾我想
菩薩如是法 名爲須陀洹
爲樂小法者 而作如是說
以微妙方便 宣說于佛法
于道放逸者 令入如是法
諸佛之導師 舍方便而說
爲諸久行人 求最勝道者
以是故阿難 我說須陀洹
黠慧諸衆生 能解了是事
以是故阿難 我說須陀洹
不黠慧衆生 謬分別是事
凡小無智心 不解微密語
愚心起诤訟 不解微妙義
滿足多百法 乃名須陀洹
以須陀洹名 顯示諸佛法
如是阿難。如來等正覺。以方便力爲聲聞人。說菩薩摩诃薩名須陀洹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佛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4】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