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命大智海圓滿淨覺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毗舍離庵羅樹園。與大比丘僧八百人俱。菩薩摩诃薩十千人俱。及諸天龍八部鬼神。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毗舍離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遊于淨稱裏巷。爾時淨稱裏巷有一童子名善思惟。乳母抱持在于高樓重閣之上手執蓮華娛樂受樂。以宿善根即向乳母。而說偈言
如是音樂聲 世所未曾有
母今速放我 我欲至閣下
必是大精進 世尊大光明
我欲投右足 因陀枳羅邊
微妙甚可樂 衆鳥悉圍繞
此聲昔未聞 亦生未曾睹
必是大精進 憐愍衆生故
以右足而蹈 因陀枳羅邊
如母著璎珞 貫之嚴其身
未觸出妙聲 令人意所樂
必是天中尊 功德光莊嚴
放右足而下 因陀枳羅邊
如人擊銅鼓 出于大音聲
于其一切處 皆得聞此音
必是人中日 大牟尼光明
入此大城中 利益諸衆生
如樹生花時 種種花莊嚴
隨意出妙音 令衆生貪著
必是大龍王 善住天中尊
我欲右足蹈 因陀枳羅邊
如空淨無垢 周遍無塵翳
光焰如金色 令日光不現
必是樂見者 具足光明尊
放右足而下 因陀枳羅邊
如此諸天衆 住在于空中
歡喜而贊歎 旋轉在空中
必是利世者 最勝天中尊
放右足而下 因陀枳羅邊
如此城衆生 悉生于慈心
各各意相謂 如母子相親
必是功德聚 功德花莊嚴
放右足而下 因陀枳羅邊
如男子女人 持種種妙花
滿掬而侍立 歡喜相瞻視
必是人中龍 功德花莊嚴
右足下而蹈 因陀枳羅邊
天花及人花 滿于虛空中
散以缤紛香 令人心愛樂
必是大精進 欲請毗舍離
無上尊入城 利益諸衆生
爾時乳母聞子語已驚怖毛豎。即將童子至于樓下。而作是念。向所言者爲是誰作。爲是天也若龍夜叉羅刹鬼神緊那羅摩睺羅伽爲是人也。還住本處而不移動
爾時世尊至其門已。時彼童子見佛世尊。在其閣下瞻仰如來。以佛神力在虛空中。即向世尊。而說偈言
世尊住大智 安住無上人
憐愍諸衆生 願受此蓮花
爾時世尊。以偈答童子言
我住于實際 非世間境界
其際無有際 此是實際相
爾時善思惟童子。以偈問曰
雲何住于際 實際中導師
其際無有際 若無雲何住
爾時世尊。以偈答言
若際是實際 即際是如來
如住于實際 導師如是住
若際是實際 即際是如來
如住于實際 童子我住然
爾時善思惟童子。以偈問言
非際際爲際 其際有何相
以何方便故 名之爲實際
爾時世尊。以偈答言
無取際非際 故名爲實際
虛空是際相 其空無空相
爾時善思惟童子。而說偈言
妙處是實處 處處無有上
願一切衆生 住此如導師
爾時善思惟童子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憐愍我故受此蓮花。爾時世尊即便受彼所施蓮華。如來受已。時彼童子而作是言。世尊。以此善根願我得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爲諸衆生分別解說無凡夫法無聲聞法。爾時慧命舍利弗在大衆中。語善思惟童子言。汝學何法爲衆生說。爾時善思惟童子。以偈答言
諸佛及聲聞 一切無得者
我覺如是法 爲諸衆生說
其法世界無 亦無有言說
智者應當知 其法性如是
過去正遍知 天人無上尊
無得此法者 導師入涅槃
彼處無法界 亦無衆生界
此是無上際 非世間境界
法界但是名 名字而分別
無分別分別 分別畢竟無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以偈問善思惟童子言
雲何于此法 童子而修學
甚深難知處 智者于此惑
汝生來未久 智慧甚通達
與聲聞談論 智慧無障礙
處處巧明淨 如成煉真金
如王在大衆 如月在于空
爾時善思惟童子。以偈答慧命富樓那曰
汝今知己問 彼處無有生
諸法未曾生 誰受于生者
無一法生者 自性不可得
此是諸法性 求法不可得
法及于法性 二俱不可得
二俱未曾有 而佛說妙法
此是第一輪 鹿苑中所說
如卷把于空 以覺諸聲聞
法音遍一切 救度諸衆生
以得方便智 如實而演說
生者及與死 是凡夫境界
富樓那汝有 顛倒未除盡
生者及死者 此世間言說
無言說法中 言說是密語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白佛言。希有世尊。善思惟童子。于此甚深法中智慧通達。佛告富樓那。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佛問善思惟童子。汝以何義求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爾時善思惟童子。而說偈言
天人無上尊 知已而故問
如牟尼所說 誰當有所求
我今無所求 而求無滯法
甚深無上句 清淨離諸漏
衆生不可得 非衆生亦然
于此不迷沒 能住于世間
若能如是知 甚深無上句
一者及異者 如上實際說
覺悟諸衆生 衆生不可得
以無衆生故 亦無覺知者
智慧及衆生 自性不可得
若能如是知 是名爲智者
世尊我如是 自然能覺知
爲一切衆生 而說無上法
爾時阿難白佛言。希有世尊。善思惟童子。以此甚深辯才。于無證無得法中而能解說。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于此法中皆生驚怖。世尊。誰于此法而不修學。于此深法應先修學。爾時慧命阿難而說偈言
善思惟童子 在于大衆中
如須彌寶山 觀者皆愛樂
譬如須彌山 安處于大海
如是善說法 世間所愛樂
非有名無名 童子之所說
所說實際法 非世間境界
如是言說時 不生驚怖心
汝今爲我說 雲何如是知
爾時童子。而說偈言
我不顧身命 求法無所著
如是求菩提 多聞應當知
因欲墮愦鬧 世間受諸苦
我已不貪著 見世導師故
此諸佛境界 救護世間者
今在于佛前 身無有諸過
虛空及我身 二俱不可得
若無法可得 于法有何怖
虛空及與佛 二俱不可得
若能如是忍 于法無所畏
虛空及與地 自性不可得
善思此自性 于法無所畏
善思虛空地 本無當亦無
無自性無生 畏者無自性
虛空無高下 畢竟不可得
如是知法者 于法無所畏
爾時世尊問善思惟童子言。汝不畏也。不也世尊。汝不驚也。不也世尊。佛告童子。善哉善哉。汝能于此甚深法中不驚不怖。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于體生畏 其體不可得
若如是常忍 其人求菩提
說于衆生想 衆生不可得
若能如是知 安住于此乘
若不得菩提 不得非菩提
更無有所得 彼則無所畏
若能如是知 不住有無中
如是汝應知 此道是菩提
是故善思惟。菩薩欲速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欲覺知者。常想樂想淨想衆生想人想。應當修學此道。能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我本行菩薩道時。亦常修學如是之行。我得如此無上道已。不得一法名得菩提。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我說于常想 常體不可得
常無常無故 求之不可得
樂想衆生者 不知于樂想
此是顛倒想 分別生于人
是故彼有想 命者及以人
若有知法者 彼此不可得
非道得菩提 非道亦不得
此是諸法性 求法不可得
性及于實事 智者不分別
汝應如是知 此道是菩提
不行此妙乘 佛乘無上乘
于此生分別 是人不知法
不行此妙乘 佛乘無上乘
若不修此行 甚深定難證
諸法無實事 實事不可得
若無實事者 雲何得有樂
若樂若苦等 猶如空中迹
智者如說知 其心得解脫
我說有我者 其法無實事
以無有我故 無有能知者
無有知者故 是智慧境界
是以說命想 畢竟不可得
若我若命等 自性無實事
大智能解知 少智則迷惑
性及于實事 此凡夫境界
不知此乘中 佛乘不思議
甚深修多羅 不聞不受持
于此法門中 無法可演說
我不得一法 亦無法可說
我坐道場時 不證一智慧
無智亦如是 菩提無得故
菩提及道場 說時不可得
凡夫起分別 稱言佛說法
此是微密言 甚深佛所說
若不聞此法 最勝之所說
甚深及與佛 此是魔境界
其人不知味 守護一切法
諸菩薩衆等 無不了此法
諸佛及菩提 二俱不可得
如是妄言說 稱雲佛說法
如此雲何有 依止于可求
若有智慧者 分別甚深法
如是信贊歎 諸佛不思議
是故善思惟 當修學深法
其法義甚深 甚深智能覺
如是言說此 言說亦無得
衆生見顛倒 此非其境界
非唯叁昧故 能知于此義
叁昧非叁昧 于空中亦無
此非智境界 亦非非智境
應覺知此際 非是智慧境
我昔聞此法 行于甚深處
衆生所樂異 信受者希有
若不信此經 最勝之所說
多佛種善根 是人乃能信
爾時世尊。複告善思惟言。童子。是故菩薩應如是自莊嚴。于世間驚怖處不生驚怖。應如是莊嚴。童子言。世尊。我于今者信樂受行。愚癡之人所不能信。佛告童子。菩薩摩诃薩甚深之行當爲汝說。諸法無诤聞已不驚。一切法斷聞已不驚。諸法不斷聞已不驚。一切法有一切法無聞已不驚。一切法分別一切法無分別聞已不驚。諸法有爲諸法無爲聞已不驚。一切法有境界一切法無境界聞已不驚。一切法歡喜一切法無歡喜聞已不驚。一切法差別一切法無差別聞已不驚。一切法有求一切法無求聞已不驚。一切法清涼一切法無清涼聞已不驚。一切法明一切法無明聞已不驚。一切法有名一切法無名聞已不驚。一切法生一切法無生聞已不驚。一切法有畏一切法無畏聞已不驚。一切法生一切法滅一切法無滅聞已不驚。一切法是道一切法非道聞已不驚。一切法般涅槃一切法不般涅槃聞已不驚。說此法時。不生驚怖。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于一切法中 自性不可得
以無自性故 應觀其相滅
一切法無滅 其中亦無心
一切法無故 自性不可得
一切法中诤 其心不可得
若法不可得 亦無有诤者
一切法無故 其性無有實
若性無實者 其法亦無滅
一切諸法斷 智者解不二
此稱爲斷者 非顯示于斷
…
《大乘頂王經大乘頂王經》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