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

「釋經論部·毗昙部」經文1560卷29頁碼:P0310
唐 玄奘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得諸境界  遍馳求名取

  有謂正能造  牽當有果業

  結當有名生  至當受老死

  傳許約位說  從勝立支名

  于前後中際  爲遣他愚惑

  叁煩惱二業  七事亦名果

  略果及略因  由中可比二

  從惑生惑業  從業生于事

  從事事惑生  有支理唯此

  此中意正說  因起果已生

  明所治無明  如非親實等

  說爲結等故  非惡慧見故

  與見相應故  說能染慧故

  名無色四蘊  觸六叁和生

  五相應有對  第六俱增語

  明無明非二  無漏染汙余

  愛恚二相應  樂等順叁受

  從此生六受  五屬身余心

  此複成十八  由意近行異

  欲緣欲十八  色十二上叁

  二緣欲十二  八自二無色

  後二緣欲六  四自一上緣

  初無色近分  緣色四自一

  四本及叁邊  唯一緣自境

  十八唯有漏  余已說當說

  此中說煩惱  如種複如龍

  如草根樹莖  及如糠裹米

  業如有糠米  如草藥如花

  諸異熟果事  如成熟飲食

  于四種有中  生有唯染汙

  由自地煩惱  余叁無色叁

  有情由食住  段欲體唯叁

  非色不能益  自根解脫故

  觸思識叁食  有漏通叁界

  意成及求生  食香中有起

  前二益此世  所依及能依

  後二于當有  引及起如次

  斷善根與續  離染退死生

  許唯意識中  死生唯舍受

  非定無心二  二無記涅槃

  漸死足齊心  最後意識滅

  下人天不生  斷末摩水等

  止邪不定聚  聖造無間余

  安立器世間  風輪最居下

  其量廣無數  厚十六洛叉

  次上水輪深  十一億二萬

  下八洛叉水  余凝結成金

  此水金輪廣  徑十二洛叉

  叁千四百半  周圍此叁倍

  蘇迷盧處中  次踰健達羅

  伊沙馱羅山  朅地洛迦山

  蘇達梨舍那  頞濕縛羯拏

  毗那怛迦山  尼民達羅山

  于大洲等外  有鐵輪圍山

  前七金所成  蘇迷盧四寶

  入水皆八萬  妙高出亦然

  余八半半下  廣皆等高量

  山間有八海  前七名爲內

  最初廣八萬  四邊各叁倍

  余六半半狹  第八名爲外

  叁洛叉二萬  二千踰繕那

  于中大洲相  南贍部如車

  叁邊各二千  南邊有叁半

  東毗提诃洲  其相如半月

  叁邊如贍部  東邊叁百半

  西瞿陀尼洲  其相圓無缺

  徑二千五百  周圍此叁倍

  北俱盧畟方  面各二千等

  中洲複有八  四洲邊各二

  此北九黑山  雪香醉山內

  無熱池縱廣  五十踰繕那

  此下過二萬  無間深廣同

  上七捺落迦  八增皆十六

  謂煻煨屍糞  鋒刃烈河增

  各住彼四方  余八寒地獄

  日月迷盧半  五十一五十

  夜半日沒中  日出四洲等

  雨際第二月  後九夜漸增

  寒第四亦然  夜減晝翻此

  晝夜增臘縛  行南北路時

  近日自影覆  故見月輪缺

  妙高層有四  相去各十千

  傍出十六千  八四二千量

  堅手及持鬘  恒憍大王衆

  如次居四級  亦住余七山

  妙高頂八萬  叁十叁天居

  四角有四峰  金剛手所住

  中宮名善見  周萬踰繕那

  高一半金城  雜飾地柔濡

  中有殊勝殿  周千踰繕那

  外四苑莊嚴  衆車粗雜喜

  妙地居四方  相去各二十

  東北圓生樹  西南善法堂

  此上有色天  住依空宮殿

  六受欲交抱  執手笑視淫

  初如五至十  色圓滿有衣

  欲生叁人天  樂生叁九處

  如彼去下量  去上數亦然

  離通力依他  下無升見上

  四大洲日月  蘇迷盧欲天

  梵世各一千  名一小千界

  此小千千倍  說名一中千

  此千倍大千  皆同一成壞

  贍部洲人量  叁肘半四肘

  東西北洲人  倍倍增如次

  欲天俱盧舍  四分一一增

  色天踰繕那  初四增半半

  此上增倍倍  唯無雲減叁

  北洲定千年  西東半半減

  此洲壽不定  後十初叵量

  人間五十年  下天一晝夜

  乘斯壽五百  上五倍倍增

  色無晝夜殊  劫數等身量

  無色初二萬  後後二二增

  少光上下天  大全半爲劫

  等活等上六  如次以欲天

  壽爲一晝夜  壽量亦同彼

  極熱半中劫  無間中劫全

  傍生極一中  鬼月日五百

  頞部陀壽量  如一婆诃麻

  百年除一晝  後後倍二十

  諸處有中夭  除北俱盧洲

  極微字刹那  色名時極少

  極微微金水  兔羊牛隙塵

  虮虱麥指節  後後增七倍

  二十四指肘  四肘爲弓量

  五百俱盧舍  此八踰繕那

  百二十刹那  爲怛刹那量

  臘縛此六十  此叁十須臾

  此叁十晝夜  叁十晝夜月

  十二月爲年  于中半減夜

  寒熱雨際中  一月半已夜

  于所余半月  智者知夜減

  應知有四劫  謂壞成中大

  壞從獄不生  至外器都盡

  成劫從風起  至地獄劫生

  中劫從無量  減至壽唯十

  次增減十八  後增至八萬

  如是成已住  名中二十劫

  成壞壞已空  時皆等住劫

  八十中大劫  大劫叁無數

  減八萬至百  諸佛現世間

  獨覺增減時  麟角喻百劫

  輪王八萬上  金銀銅鐵輪

  一二叁四洲  逆次獨如佛

  他迎自往伏  诤陣勝無害

  相不正圓明  故與佛非等

  劫初如色天  後漸增貪味

  由惰貯賊起  爲防雇守田

  業道增壽減  至十叁災現

  刀疾饑如次  七日月年止

  叁災火水風  上叁定爲頂

  如次內災等  四無不動故

  然彼器非常  情俱生滅故

  要七火一水  七水火後風

  分別業品第四(一百叁十一頌)

  世別由業生  思及思所作

  思即是意業  所作謂身語

  此身語二業  俱表無表性

  身表許別形  非行動爲體

  以諸有爲法  有刹那盡故

  應無無因故  生因應能滅

  形亦非實有  應二根取故

  無別極微故  語表許言聲

  說叁無漏色  增非作等故

  此能造大種  異于表所依

  欲後念無表  依過大種生

  有漏自地衣  無漏隨生處

  無表無執受  亦等流情數

  散依等流性  有受異大生

  定生依長養  無受無異大

  表唯等流性  屬身有執受

  無表記余叁  不善唯在欲

  無表遍欲色  表唯有伺二

  欲無有覆表  以無等起故

  勝義善解脫  自性慚愧根

  相應彼相應  等起色業等

  翻此名不善  勝無記二常

  等起有二種  因及彼刹那

  如次第應知  名轉名隨轉

  見斷識唯轉  唯隨轉五識

  修斷意通叁  無漏異熟非

  于轉善等性  隨轉各容叁

  牟尼善必同  無記隨或善

  無表叁律儀  不律儀非二

  律儀別解脫  靜慮及道生

  初律儀八種  實體唯有四

  形轉名異故  各別不相違

  受離五十八  一切所應離

  立近事近住  勤策及苾刍

  俱得名屍羅  妙行業律儀

  唯初表無表  名別解業道

  八成別解脫  得靜慮聖者

  成靜慮道生  後二隨心轉

  未至九無間  俱生二名斷

  正知正念合  名意根律儀

  住別解無表  未舍恒成現

  刹那後成過  不律儀亦然

  得靜慮律儀  恒成就過未

  聖初除過去  住定道成中

  住中有無表  初成中後二

  住律不律儀  起染淨無表

  初成中後二  至染淨勢終

  表正作成中  後成過非未

  有覆及無覆  唯成就現在

  惡行惡戒業  業道不律儀

  成表非無表  住中劣思作

  舍未生表聖  成無表非表

  定生得定地  彼聖得道生

  別解脫律儀  得由他教等

  別解脫律儀  盡壽或晝夜

  惡戒無晝夜  謂非如善受

  近住于晨旦  下座從師受

  隨教說具支  離嚴飾晝夜

  戒不逸禁支  四一叁如次

  爲防諸性罪  失念及憍逸

  近住余亦有  不受叁歸無

  稱近事發戒  說如苾刍等

  若皆具律儀  何言一分等

  謂約能持說  下中上隨心

  歸依成佛僧  無學二種法

  及涅槃擇滅  是說具叁歸

  邪行最可诃  易離得不作

  得律儀如誓  非總于相續

  以開虛诳語  便越諸學處

  遮中唯離酒  爲護余律儀

  從一切二現  得欲界律儀

  從根本恒時  得靜慮無漏

  律從諸有情  支因說不定

  不律從一切  有情支非因

  諸得不律儀  由作及誓受

  得所余無表  由田受重行

  舍別解調伏  由故舍命終

  及二形俱生  斷善根夜晝

  有說由犯重  余說由法滅

  迦濕彌羅說  犯二如負財

  舍定生善法  由易地退等

  舍聖由得果  練根及退失

  舍惡戒由死  得戒二形生

  舍中由受勢  作事壽根斷

  舍欲非色善  由根斷上生

  由對治道生  舍諸非色染

  惡戒人除北  二黃門二形

  律儀亦在天  唯人俱叁種

  生欲天色界  有靜慮律儀

  無漏並無色  除中定無想

  安不安非業  名善惡無記

  福非福不動  欲善業名福

  不善名非福  上界善不勤

  約自地處所  業果無動故

  順樂苦非二  善至叁順樂

  諸不善順苦  上善順非二

  余說下亦有  由中招異熟

  又許此叁業  非前後熟故

  順受總有五  謂自性相應

  及所緣異熟  現前差別故

  此有定不定  定叁順現等

  或說業有五  余師說四句

  四善容俱作  引同分唯叁

  諸處造四種  地獄善除現

  堅于離染地  異生不造生

  聖不造生後  並欲有頂退

  欲中有能造  二十二種業

  皆順現受攝  類同分一故

  由重惑淨心  及是恒所造

  于功德田起  害父母業定

  由田意殊勝  及定招異熟

  得永離地業  定招現法果

  于佛上首僧  及滅定無诤

  慈見修道出  損益業即受

  諸善無尋業  許唯感心受

  惡唯感身受  是感受業異

  心狂唯意識  由業異熟生

  及怖害違憂  除北洲在欲

  說曲穢濁業  依谄嗔貪生

  依黑黑等殊  所說四種業

  惡色欲界善  能盡彼無漏

  應知如次第  名黑白俱非

  四法忍離欲  前八無間俱

  十二無漏思  唯盡純黑業

  離欲四靜慮  第九無間思

  一盡雜純黑  四令純白盡

  有說地獄受  余欲業黑雜

  有說欲見滅  余欲業黑俱

  無學身語業  即意叁牟尼

  叁清淨應知  即諸叁妙行

  惡身語意業  說名叁惡行

  及貪嗔邪見  叁妙行翻此

  所說十業道  攝惡妙行中

  粗品爲其性  如應成善惡

  惡六定無表  彼自作淫二

  善七受生二  定生唯無表

  加行…

《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俱舍論實義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