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叁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衆生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于不二境。現諸淨土。與大菩薩摩诃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爲上首。與諸眷屬。皆入叁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于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爲此會諸來法衆。說于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說菩薩于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衆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叁請。終而複始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爲諸菩薩。咨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爲末世一切衆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谛聽。當爲汝說。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爲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雲何無明。善男子。一切衆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爲自身相。六塵緣影爲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複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于醒了無所得。如衆空花。滅于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衆生。于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爲淨覺隨順。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爲因地法行菩薩因此于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衆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 一切諸如來
從于本因地 皆以智慧覺
了達于無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轉 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 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 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衆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 本性圓滿故
菩薩于此中 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衆生 修此免邪見
于是普賢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爲此會諸菩薩衆。及爲末世一切衆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雲何修行。世尊。若彼衆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雲何以幻還修于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爲修行。雲何複說修行如幻。若諸衆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雲何解脫。願爲末世一切衆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衆生永離諸幻。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叁請。終而複始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爲諸菩薩。及末世衆生。修習菩薩如幻叁昧方便。漸次令諸衆生得離諸幻。汝今谛聽。當爲汝說。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衆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幻花雖滅空性不壞。衆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爲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複如是。是故。幻滅名爲不動。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衆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複遠離。遠離爲幻。亦複遠離離遠離幻亦複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複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衆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 一切諸衆生
無始幻無明 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 猶如虛空花
依空而有相 空花若複滅
虛空本不動 幻從諸覺生
幻滅覺圓滿 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 及末世衆生
常應遠離幻 諸幻悉皆離
如木中生火 木盡火還滅
覺則無漸次 方便亦如是
于是普眼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爲此會諸菩薩衆及爲末世一切衆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雲何思惟。雲何住持。衆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世尊。若彼衆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叁昧。心生迷悶。則于圓覺。不能悟入。願興慈悲。爲我等輩及末世衆生假說方便。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叁請。終而複始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爲諸菩薩及末世衆生。問于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谛聽。當爲汝說。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衆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衆。宴坐靜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于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于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爲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于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爲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于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善男子。彼之衆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爲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于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于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複如是。由此不能遠于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衆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複如是。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複如是。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複如是。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叁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衆生圓覺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于虛空圓裹叁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衆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于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于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花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衆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其能證者無住無止無作無滅。于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知 一切諸衆生
身心皆如幻 身相屬四大
心性歸六塵 四大體各離
誰爲和合者 如是漸修行
一切悉清淨 不動遍法界
無作止任滅 亦無能證者
一切佛世界 猶如虛空花
叁世悉平等 畢竟無來去
初發心菩薩 及末世衆生
欲求入佛道 應如是修習
于是金剛藏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爲一切諸菩薩衆。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衆生開發蒙昧。在會法衆。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世尊若諸衆生本來成佛。何故複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衆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複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複生一切煩惱唯願不舍無遮大慈。爲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爲末世一切衆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叁請。終而複始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爲諸菩薩及末世衆生。問于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衆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谛聽。當爲汝說。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複。種種取舍。皆是輪回。未出輪回。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