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彌勒經遊意》

「經疏部」經文1771卷38頁碼:P0263
隋 吉藏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命稍稍傳促至十歲時。叁災競起。土地雕荒。諸惡人死盡。國界空疎。相見則相殺。時有仙人出世。名郭相。亦雲郭智。勸戒雲莫相殺因緣漸漸促短。勸須修善行慈之相。惡人等。改往修來。因緣經故。即複所生子。壽二十歲。如是子複生子。子孫壽四十歲。傳增至百歲一萬叁萬六萬歲時。有轉輪聖王。出世行化。王王相次。經第七時。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彌勒佛出興世。于時安樂人民熾盛時下生也。大賢劫經雲。慈氏佛光照四十裏。梵志種。父名梵摩。母字梵經。大彌勒經意雲。父是因緣有人主之德。故言修梵摩。此雲善德。亦雲善淨。母名梵摩拔提。此雲德主。亦雲淨主也。賢劫經雲。子曰德力。多聞侍者曰海氏。智慧弟子慧光。神通弟子曰堅精進。佛在世時。人壽八萬四千歲。正法八萬歲。舍利共興一大寺弘法也。師子佛光照四十裏。君子種。父名勇師子。母名江音。子名大力。多聞侍者名善樂。神足弟子名雨氏。智慧弟子名智積。佛在世時。人壽七萬歲。叁會說法。正法億歲。舍利流八方上下也。從[牛*句]樓秦佛。至九十九佛。共出前半劫。後樓至如來。獨用半劫。樓至佛滅後。更六十二劫中。空過無有佛出世。過爾與後。第六十叁劫中。有一佛。號爲淨光稱王如來。出世壽命十小劫。化衆生。過此佛後。複叁百劫。空無有佛出也。此雖有千佛。前後合言叁千佛也

  問。樓至如來。何以獨用半劫耶

  答。應是隨機緣應如數耳

  問。此何故賢劫中有千佛耶

  答。金力士經雲。昔有轉輪王出世。有千子具足。諸王子各發菩提心。願求作佛。父聖王欲誡。此千王子。雖前作佛。題取千王子名。對王子。以香汁洗之。令千王采取算。得第一者最初佛。如是至九百九王子。最後一王子。一名字第千佛。諸王子譏言。我成佛化已盡。汝複作佛何所處度。小王子聞此語悲泣。複更思惟。世界無邊。衆生無盡。我今發願。願我作佛時。我在世界衆生壽命。具與諸王子等所度衆生數亦同之。于是地六種動。佛即與其授記。以是因緣故。最後一佛。獨當半劫也。以泣啼故。名爲啼泣佛。啼泣標佛。樓至者此啼泣。亦雲光明。佛生時有勝光明故。于是諸王子即發願。王子作佛時。我等金剛護樓至佛。但金剛護。此是五性執金剛護。此是五性中促金剛神護也

  問曰。賢劫中千佛。可是聖王世。千子具足。提所名牽取偈。次第出世作佛。去來兩二世二千佛。何因各千佛出世耶

  答。諸法師雲。不見經說因緣。此即有之。而類例得言。如現千佛因緣。如大品經雲。此天主問。須菩提答。釋般若者。十方恒河沙佛國中。亦如天主問須菩提答。所以爾者。諸佛道同故也。地攝兩論。成毗二家義宗。成佛之體。更非異物。亦是衆生神識有續不斷。終成極果。若諸治滓穢。則衆粗斯盡。種智國明湛然常住在之。曰則廣修萬衆行善滿。以成萬德也。故金剛心謝。法身即起。轉無明以爲明。故大經雲。無明轉反爲明。若通論成佛。凡有識之者。皆是其體。故大經雲。而衆生悉皆有心。凡有心者。悉得叁菩提。別而論。唯積劫修行。金剛心後。衆德圓備。乃名真成佛也。今大乘宗。橫論之。假名說之。亦有此意。但一家義宗彼。若彼諸家。心識成佛。雲心打破洗盡淨假名名爲真成佛。而彌勒者。如十住斷經與諸佛下生經意。久已成佛。但迹中一日出家則此日成佛也。若論法身之體。名言心識絕。但慈悲滿足。不違誓願。萬德莊嚴。所以爾者。爲化物故形雜界應。迹衆生故。種種應現。爲化物令出有無與生死故。雖形不同。今七佛形壽等不同。如長阿含等經雲。第一毗婆屍佛。亦名維衛佛。佛是刹利王種。刹利此雲分田。是性憍陳如。佛身長二千四百裏。紫摩黃金色。諸金钗是歲樹下金。夫人一時禮佛。頭頭上钗落地。都不見金钗下乎。橫之佛光影不現。故知佛色紫磨黃金色。複昧閻浮提金。閻浮提阿阇那。此雲歲樹也。南閻浮提此樹表名也。此樹高上四十千裏也。毗婆屍佛。父名般頭摩多。母名槃摩底。子名欠拏。城名槃頭摩也多。圓光百二十由旬。壽命八萬歲也。第二屍棄佛。亦名式佛。亦是刹利王種。姓憍陳如。身長一千六百八十裏。身色亦紫摩金色。通身光一百由旬。壽命七萬歲。屍棄佛。父名明相。母名光曜。子名無量也。第叁毗舍婆佛。亦雲鞞怒附佛。亦是刹利種。種性憍陳如。身長一千二百八十裏。圓光四十由旬。通通身光六十由旬。壽命六萬歲也。毗婆沙雲。佛父名善證。母名稱戒。子沙學。城名無踰。第四[牛*句]樓孫佛。亦名迦羅鸠飡馱佛。是婆羅門種。此雲谛行。性迦葉。身長一千裏。圓光叁十二由旬。通身光五十由旬。壽命四萬歲也。毗婆沙第四十六雲。多聞弟子名散奢婆孫。佛父名禮德。母名善枝。子名上勝。城名安和也。第五[牛*句]那牟尼佛。亦是婆羅門種。性迦葉。身長八百裏。圓光一千二百裏。通身光一千六百裏。壽命叁萬歲。有多聞弟子名蘇坻。佛父名女德。母善勝。子名道師。城名清淨也。第六迦葉佛。此雲龜。亦是婆羅門種。姓迦葉。姓爲名也。身長十六丈。壽命二萬歲。亦雲叁萬年也。大經雲。迦葉佛七日入滅。此意釋不同。一雲七月入滅。二雲七日說常樂我淨。非入滅。此意似應二萬歲也。佛父名梵德。母名財主。子名進運。城名婆羅捺也。多聞弟子名藥婆參也。第七釋迦牟尼佛。此是刹利種。姓釋迦。身長一丈六尺。圓光七尺。佛壽八十歲。與釋迦壽命。經論出不同。中本起經雲。佛壽八十。雙卷泥洹經雲。七十九。行年八十。胎經第十二卷王世品雲。釋迦壽命八十四也。阿含經雲。佛壽八十五。釋論第叁十四卷雲。釋迦佛壽百歲。婆娑雲。叁阿僧祇劫。壽命。與他化自在天壽一種。萬六千歲。但八十年。受余年者。衆生機品堪八十故。入滅余化衆生者。付諸聲聞菩薩等也。如此等時不同意。或時隨物所宜。見應壽無定。如來大期八十。于第七十九年說大經。若爾者。法華雲四十余年者。此必是大經之所說。更退一年。是七十八年上說法華。若爾以八十爲定者。十九出家。叁十成道。正取上。仍說法者。佛初說法時。有人年十一許。已能至佛所謂法比至堪聞法。至佛滅去。複得年已六十一。佛滅度去已。複四十許年時。此人始百一歲。具聞說法。始終之說法。此人在世。由能說法行化。純風相在。盛行佛法也。此是諸師說意也。釋迦父名淨飯王。母摩耶。子名羅睺羅。城名迦毗羅跋提法。多聞弟子等如居士經說也。毗婆屍佛至釋迦。初生時爲行七步。舉手而言。叁界皆苦。天上天下唯爲獨尊。又皆于四方。觀見老病死沙門。學道皆趣鹿野苑。轉四谛法輪。諸師說如此也。又七佛並是上金色也。觀佛叁昧經第八卷雲。彌勒身長千尺。若如成佛經雲。身丈十六丈。圓光百由旬。壽命八萬四千歲。是婆羅門種。姓梵志。父名修梵摩。此雲淨德。亦名善德。母梵摩跋提。此雲德殊。子名德力。城名翅頭末。多聞弟子名海氏也。胎經第二卷雲。釋迦從脅生。彌勒從頂生。我壽百歲。彌勒八萬四千歲。我國是土。汝國是金。我苦。汝上樂也。尋彌勒是賢劫第五佛。過去名莊嚴劫。有千佛。最初佛名華光佛。最後佛名毗舍婆如來也。現在賢劫有千佛。最初佛名[牛*句]樓孫佛。最後佛名樓至佛也。未來名星宿劫。有千佛。最初佛名曰光淨光稱王佛。最後佛名須彌相如來也。若依稱揚諸佛叁千佛經雲。過去千佛中。最初佛名人中尊佛次師子步佛。最後佛名金剛王佛。賢劫千佛中。最初佛名[牛*句]那提。次伽那含牟尼。最後佛名樓至佛。未來千佛中。最初佛名王中王佛。最後佛名曰轉場尊上德佛也

  第五明出世時節久近

  劫初人壽命數不同。或雲千萬億歲。或雲四萬歲。或雲八萬四千歲也。漸漸轉促。正于百年乃至十歲。雜心亦同也。故樓炭經雲。人壽至十歲時。有叁小劫。一者刀劍劫。二者谷貴劫。叁者疾疫劫。刀劍者。人多貪粗。行十惡法。若行善衆共笑。推爲愚。爭共懷滅。相教作惡。無一善人。爾時人民。亦壽十歲。時女生五月日生兒。人多行非法。女嫁所有飲食羹味一切衣服皆悉滅盡。天下山林豁谷崖岸自然而生。所有七寶皆沒地中。但棘荊。于時人民不教。父母不承。卑沙門無人。人民相見。但欲殺害。譬如獵師見鹿獐便欲殺之。于時草木瓦石。皆化爲刀劍。展轉相殺人既止壽十歲中。有點之者。見此相殺。走入山林溪谷深河相中藏遲。言無有能殺我者。我亦不殺汝。人便在山林。食諸樹根果。相殺七日便止。又經雲。七日方止。時人死者。皆墮泥利中也。相殺既止。智者乃出。相見共相約敕。不宜相殺害。于是天下人民。更善行。其後生子皆壽二十歲。如是後生孫壽四十歲。稍增至八十。乃至百千一萬二萬四萬六萬歲。既約相戒。並爲善行。其壽稍稍增長。如久久天下人民皆壽八萬四千歲。然後當有佛出世名彌勒。天下興衰。其相如此。是爲刀兵劫也。饑餓劫者。人多作非法。惡疾邪見。悭貪嫉妒。守財不施。水旱不節。田種無收。米谷轉盡。食粒驚貴。釋秕糠街巷葉落。以自車爾。秕葉既盡。家鑿地下。食草木根。在先而死捺則死人複共食啖。啖之轉饑渴。于屠殺之處。乃至冢間。拾諸骸骨。煮汁飲之。以此自消。餓饑死盡者。生餓鬼中。名爲饑餓劫也。疾病劫者。人皆正見。修行十善。終不生叁劫中也。但人無福德。值惡時惡人故。疾病衆多。又無他方計少有賢業。雖行衆善不能攘劫。遇病辄死。生平在世。侵燒撾打捶。既其心亂。臨死時。接其精神。直落叁惡道中。受無量苦也。故經雲。一日一夜持不殺戒。終不生刀兵劫疾病劫也。又雲若以呵梨勒果施僧。終不生病疾疫劫中。若一食施僧供僧。終不生饑馑劫。此閻浮提惡劫可起。余方少此間刀劫起。彼唯重嗔。此間疾病劫起。彼惟氣力羸劣。此有饑馑劫。彼但小小渴之耳。此叁劫者。出長阿含經叁法度經華嚴經及大論與雜心論等撰之也。經雲叁劫者時序改發惡時爲小劫。非是四十裏方名等小中大叁劫也

  第六辨成道

  先明七佛成道。坐樹不同。依長…

《彌勒經遊意彌勒經遊意》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