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彌勒經疏》

「經疏部」經文1774卷38頁碼:P0303
新羅 憬興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此叁號如次斷德恩德智德也。阿者無也。耨多羅者上也。叁者正也。藐者等也。菩提者覺也。若智度論雲。菩提有五。一發心菩提。謂在生死海。始發菩提。有說在十信。即非也。十信已入初僧祇故。二伏心菩提。謂十信已去漸伏煩惱故。叁明心菩提。即前七地得無漏慧明。四出對菩提。即八地已上以出有無對無生忍位故。五無上菩提。即如來果。果複有二。一實菩提。即畢竟轉依。二應菩提。即權時轉依。今此雲菩提記者。即應菩提也

  經曰此人從今以下。第二申勝報別答。言提舍此經佛答文略有六觀。一天中勝報觀。二人間歸寂觀。叁上升兜率觀。四下降閻浮觀。五衆生大依觀。六菩薩廣攝觀。今此答文中唯有初觀。即觀一生補處及十善勝報。約文爲二。初答生處。後答淨穢。是初也。十二者。應雲此人說此經已後十二年命終生天。然十二年講者不同。一雲。維摩四年。法華七年。涅槃一年。名十二年。以說維摩經第一年時說此經故。一雲。說維摩經五年。法華七年。名十二年。說般若經第二十五年說此經故。一雲。說維摩經第叁年時說此經。何故者。外國集經傳雲。如來滅度時。文殊弘廣彌勒叁菩薩。共阇毗佛身。二月十五日入涅槃。即此年夏叁月。集經時雖在叁菩薩。而弘經時唯有弘廣文殊。而彌勒無故。謂七月十五日集經已訖。從八月乃至第二年二月十五日弘經法。是故維摩二年法華七年涅槃一年集經一年弘經一年合十二年。雖有叁解。而無聖教。取舍任意。然彌勒命終二說。一雲。佛滅後方命終。既雲結集時有叁菩薩故。一雲。法華會中雖有彌勒。而至涅槃會無彌勒號故。故先如來命終。然結集時爲悅衆故化現耳。不爾違長阿含經阿難序雲。彌勒在兜率中。而佛涅槃時下結集阇毗故。後說爲勝也。又大集經第四雲。佛告于此衆中誰我滅度我法令久住。乃至下說言。佛世尊滅度。彼兜率天上。廣宣如是無上經典。又則彼經第一雲。得佛道始十六年說此經。是以明知彌勒菩薩者佛成道第十六年時已生兜率天也。又菩薩處胎經第二雲。佛告彌勒。如是天中未得神通。彌勒白佛言。有成熟者。有未成熟者。又增一經第一雲。辨結集法時衆集雲。梵天帝釋四王諸天下降。彌勒兜率來集。故知彌勒先佛入涅槃生彼天也。既爾二解中第二說爲勝。問何故補處菩薩要生第四天。答智度論第叁十八雲。無色界中無形。不得說法故。色界中雖有色身及說法。而染禅味。不能大益衆生故。下叁欲天深厚結使故。上二天結使薄而心濡不利故。故第四天結使薄及利故菩薩是中住也。又若從人生人成佛者。人則起慢。諸天不信。若從人生天成佛者。不應受化天故。故唯從兜率耳

  經曰爾時兜率天上以下。第二答淨穢。此中二。初廣辨廣麗。以答淨穢。後結所因歎勝。初中叁。初五億天子造外宮。次一大神作內法堂。後五大神嚴二宮。是初也。五億天者。是菩薩所變化。爲預莊嚴故。約實雖具修十善而受天報。其施勝故偏說也。一生補處菩薩者。奘師雲。梵雲彌底履。此雲慧行。又利支。舊雲彌勒皆訛也。此菩薩今身死生兜率。過多數死生。還生彼天。最後死而生人方成佛。名一生補處。問彼天中多死生。雲何一生補處。答秦雲。薩婆多雲五百菩薩。正量部雲千菩薩。雖兜率天有多死生。而剡浮提。並各有一生。故名一生。不言天中一生。謂五百菩薩。次第生人中。唯有一生處。無余生故。大乘雲叁說。一雲。天身名爲一生。其人生名爲後身。如大般若經第七雲一生所系都史天菩薩故。一雲。人身名爲一生。更受人生方佛故。故解說經雲觀音文殊名一生補處故。一雲。人天多身合名一生。如極七反故。今初說爲勝。以一生及最後身善說故。然聖教不定。謂或有聖教。設天身名最後身。如佛地論第七雲都史多天後身菩薩故。或有唯天身而名一生。名最後身。如菩提資糧論第一雲。一生所系菩薩者入兜率天。最後生菩薩者住兜率陀。或有唯人身名最後身。如喻伽四十八雲最後身者。謂諸菩薩。于此生中能現等覺。或有唯人身而名最後及一生。如智度第四十所說。如是諸教既有多門。各談一邊故不違。問好說中天身名一生者。何故智度論叁十八雲。叁生菩薩唯生兜率。答雲。叁生者以最後生逆數故。謂一最後生。二天生。叁人生。此後人生。若死已定生兜率故。身栴檀者。栴檀香其色通赤白。摩尼者如意珠也。問彌勒天宮爲恒有不。答。一雲恒非有。若恒有者。便違經雲五億天更爲彌勒造宮殿。一雲。菩薩天宮賢劫常有。以千菩薩同生彼宮故。今初說爲勝。問若爾釋迦生天時誰造宮。答更無作令莊嚴。然應物非一。不致疑。是故佛本行經第五雲。護明菩薩生兜率時。諸天宮殿自然莊嚴。大心衆生者。彌勒示在因位故。同衆生也。化成供具者。四事供養名爲供具。或則寶宮名爲供具

  經曰作是願已者。辨願遂。則有十重。一宮二園叁寶四光五華六樹七色八金九天女十音樂。謂凡夫生彼天十八善根故。今此菩薩十力增上所現故。宮有十重莊事也。法輪之行者所诠義也。輪者能诠教也。頗梨色者紅赤。其一切寶色。皆此所含也。婉轉垣牆六十二由旬者。爲治六十二見故。十四由旬者。爲治十四不可記事故。由旬者訛。今雲踰繕那。此雲合。謂藏論雲五百弓爲一俱盧舍。俱盧舍八爲一踰繕那也。言五百億龍王者。內顯五力。伏四魔故

  經曰爾時此宮以下。第二辨一大神造內法堂。此中叁。初大神發願。次所願果遂。後諸天睹勝發願往生。是初也。牢度跋提。此雲惡主。以治惡主故。謂夜叉。天相似。冥潛難測名神。神中最勝曰大也。由菩薩增上力現。一大神者。表無漏智能起妙土

  經曰既發願已以下。第二所願果遂。此中五。一作宮。二作園。叁作坐。四作柱。五天宮天女寶色皆同。是初也。琉璃者碧色也。頗梨者紅色也。額上珠舉碧紅二色爲首。余衆色類一切皆具足也。绀者。說文言帛染青。今此雲紫绀。摩尼者青而含赤色珠也。四十九重者。爲表彌勒超度四十心及初地等前九地。今迹在第十故。九億天子者。爲表能超因品九品故。然方便時由信等五根成熟故。雲五億天女也。四弘誓願者。七佛經曰。一覆度一切衆生如橋船也。二普含萬物如大虛。叁願我身如藥樹聞者患苦皆除也。四願我成佛時所度衆生如恒沙也。菩提資糧論雲。一末度令度。二未解脫令解脫。叁未蘇息令蘇息。四末寂令寂。此二經論雖異。一義中名別耳。故不違也。發無上道心者。發大乘心。有七因緣。如法印經雲。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一諸佛教化。二見法欲滅。叁衆生中起大悲。四菩薩教化。五因布施故。六爲覺他故。七聞佛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故。此七中。初叁發心真菩薩。能護正法。疾成無上覺。余四發心。非真菩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然欲疾成無上覺也。今雲發心者。既因彌勒菩薩教化故。非真實也

  經曰時諸園中有八色琉璃渠以下。第二作園。八色。謂赤黃青白紅紫碧綠也。爲表能起律儀等八種律儀故。八味水者。一雲。前八色中皆具八味故。一雲。則功德渠中第四味中有八味也。以清輕冷等皆非味處故。化生四華者。青黃赤白也。水出華中者。八色水從華而出。四色華從水而生。水色交映如寶華流也

  經曰亦有七寶大師子坐以下。第叁作坐。七寶者。稱贊淨土經雲。一金。二銀。叁吠琉璃。四頗胝迦。五赤真珠。六阿濕度揭柱婆。七牟娑洛柱婆。真谛雲。梵雲佛陀羅側。此雲黃色寶。則金也。梵雲栴陀羅幹。此雲白色寶。則銀也。梵雲吠琉璃。此雲青色寶。燒不能破。是其金鳥翅卵也。頗胝迦。此雲黃綠色寶。智度論雲。過一千歲冰化爲頗梨珠。真珠者。佛地論雲。赤蟲口所出。故珠體亦赤也。阿濕度揭柱婆。昔雲馬惱。真谛雲赤色寶也。牟婆洛揭柱婆。昔雲車渠。真谛雲绀色寶也。智度論雲。金出山石中。真珠出魚腹中。珊瑚出海中。真珠出蟲甲中。銀出燒石中。所余諸玉皆出山岩中。如意珠出佛舍利中。謂若法沒盡時。諸舍利皆反如意珠。大乘論雲。七寶皆石所攝。問此七寶坐何故名師子坐。答智度論雲。佛爲人中師子。佛所坐處若床若地。皆名師子坐也。譬喻經雲。五百師子。聞佛出世化諸衆生。我當何餐。心中懷毒。住欲害佛。佛化殊妙座。在師子頭上而坐。衆人見名曰師子座也。高四由旬者表四德故。四角者表內具四無量。四蓮華者表外生。青色蓮也

  經曰時宮四角以下。第四作柱。四寶柱者表四十九重法堂之四柱也。梵摩尼者淨摩尼。或雲梵王如意珠也

  經曰如是天宮有億儀以下。第五天宮天女寶色同也

  經曰時兜率天宮以下。第叁辨五神外內二宮之嚴飾。此中二。初總標。後別顯。是初也。謂內修五蘊妙用莫方。外感五大神其力無比也。問天有神者便應天中有余道邪。答亦有無失。謂華嚴經雲。人生法有二天守護。一名同名。二名同生。天得見人。人不見天。天既通。所余道中類可通也。既五道中各有五道。五五二十五道也

  經曰第一大神名曰以下。第五別明五。故爲五段。是初也。內持戒故。由七支外雨七寶也。第二內修定故由水生德華。第叁內修慧蘊故由慧說法利物。除無明嗅外雨香之。七迊者表除七漏。七漏如涅槃經說。謂見念等也。第四內修解脫故由勝解喜樂令離憂苦外雨如意珠。菩提意者。求菩提人也。第五內修解脫智見故。由智水故。外生正覺華也。或雲由五戒故所顯五神也

  經曰佛告優婆離此名兜率以下。第二結所因。歎處勝。此中二。初結因後歎勝。是初也。十善報應者。十善業能得五果。一異熟。二等流。叁增上。四士用。五離系。若委細說者。無漏得四。除異熟果。有漏得四。除離系果。總約二種故。故言得五果。謂後當所說內身名異熟果。于一時間成熟五百億天得不退地名離系果。彼此長壽等名等流果。此中外果有二。一增上。二士用。如瑜伽五十九說也。問此外果唯增上果。雲何此中名報應。答勝果酬因。故名爲報。遂其所求。稱爲應。亦可彌勒權門所應故曰應也。勝妙者。對前勝因顯果故

  經曰若我住世以下。第二歎勝。小劫者。…

《叁彌勒經疏叁彌勒經疏》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注維摩诘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