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摩诃衍寶嚴經》

「寶積部·涅槃部」經文351卷12頁碼:P0194
失譯

  聞如是。一時佛遊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衆八千人俱。菩薩萬六千人。從諸佛國而來集此。悉志無上正真之道。爾時世尊告尊者大迦葉曰。菩薩有四法。失般若波羅蜜雲何爲四。一者不尊法不敬法師。二者爲法師者悭惜吝法。叁者欲得法者爲法作礙。呵責輕易不爲說法。四者憎慢貢高自大譽毀他。是謂迦葉。菩薩有四法失般若波羅蜜。複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得般若波羅蜜。雲何四。一者尊法敬重法師。二者隨受聞法廣爲他說。心無愛著亦無所求。爲般若波羅蜜故。舍一切財物。求多學問如救頭然。叁者聞已受持。四者行法不著言說。是謂迦葉。菩薩有四法得般若波羅蜜

  複次迦葉。菩薩成就四法忘菩薩心。雲何爲四。一者欺诳師尊長老。二者他無惡事說有所犯。叁者摩诃衍者毀呰誹謗。四者谄僞心無至誠。是謂迦葉。菩薩成就四法忘菩薩心

  複次迦葉。菩薩成就四法。一切始生至于道場。菩薩之心常現在前終不忘失。雲何爲四。一者甯死終不妄語。二者一切菩薩起世尊想四方稱說。叁者無有谄僞其心至誠。四者不樂小乘。是謂迦葉。菩薩成就四法一切始生至于道場。菩薩之心常現在前終不忘失

  複次迦葉。菩薩成就四法。生善法則滅善不增長。雲何爲四。一者貢高憍慢學世經典。二者貪著財物數至國家。叁者嫉妒誹謗。四者未曾聞經聞說誹謗。是謂迦葉。菩薩成就四法生善則滅善不增長

  複次迦葉。菩薩成就四法善不衰退增長善法。雲何爲四。一者樂聞善法不樂聞非法。樂六度無極菩薩箧藏。二者下意不慢衆生。叁者以法知足除去邪慢。他犯不犯不說其過。不求他人誤失之短。四者所不知法不說是非。以如來證。如來無量境界隨衆生根。佛所說法我不能達。是謂迦葉。菩薩成就四法善不衰退增長善法。複次迦葉。心有四曲菩薩當除。雲何爲四。一者猶豫疑于佛法。二者憍慢不語恚怒衆生。叁者他所得利心生悭愱。四者毀呰誹謗不稱譽菩薩。是謂迦葉。心有四曲菩薩當除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順相。雲何爲四。一者所犯發露而不覆藏。心無纏垢。二者真言致死終不違真。叁者所說而不相奪一切侵欺呵罵輕易撾捶縛害。一切是我宿命所作。不起恚他不生使纏。四者堅住不信他說。至信佛法亦不信之。內清淨故。是謂迦葉。菩薩有四順相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惡。雲何爲四。一者多聞調譺行不如法。不順教誡。二者離于正法不敬師長。不消信施。叁者失戒定慧癡惘受施。四者見于調禦智慧菩薩。不敬。貢高而輕慢之。是謂迦葉。菩薩有四惡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智。一者未聞者聞行如法。二者依義不以文飾。叁者順教戒善語。所作皆善孝順師尊。得戒定慧而食信施。四者見于調禦智慧菩薩。興善敬心。是謂迦葉。菩薩四智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差違。雲何爲四。一者未悉衆生便謂親厚。菩薩差違。二者衆生不能堪受微妙佛法而爲說之。菩薩差違。叁者愛樂上妙爲說下乘。菩薩差違。四者衆生正行皆得妙法。而相違反。菩薩差違。是謂迦葉。菩薩有四差違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道。雲何爲四。一者等心爲一切衆生。二者勸一切衆生學佛智慧。叁者爲一切衆生而說正法。四者令一切衆生順于正行。是謂迦葉。菩薩四道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惡知識。雲何爲四。一者聲聞但自饒益。二者緣覺少義少事。叁者世俗師典專在言辯。四者習彼但得世法不獲正法。是謂迦葉。菩薩四惡知識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善知識。雲何爲四。來乞求者是菩薩知識長養道故。爲法師者。是菩薩知識多聞。長養般若波羅蜜故。勸出家學道者。是菩薩善知識。長養一切諸善根故。諸佛世尊是菩薩善知識。長養一切諸佛法故。是謂迦葉菩薩四善知識

  複次迦葉。有四像菩薩。雲何爲四。一者貪利不求功德。二者但自求樂不爲衆生。叁者但自除苦不爲衆生。四者欲得眷屬不樂遠離。是謂迦葉。四像菩薩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真功德。雲何爲四。一者解空而信行報。二者解無吾我大慈衆生。叁者雖樂泥洹不舍生死。四者行布施欲化衆生。不望其報。是謂迦葉。菩薩四真功德

  複次迦葉。菩薩摩诃薩有四大藏。雲何爲四。一者值佛出現于世。二者聞說六度無極。叁者見法師心中無礙。四者不放逸樂住山林。是謂迦葉。菩薩有四大藏

  複次迦葉。菩薩有四法越度衆魔。雲何爲四。一者不舍菩薩心。二者心不礙一切衆生。叁者不染著一切諸見。四者不輕慢一切衆生是謂迦葉。菩薩四法越度衆魔

  複次迦葉。菩薩摩诃薩有四法。攝受一切善法。雲何爲四。一者常止山澤心無欺詐。二者有恩無恩心常忍辱。叁者念報四恩棄舍身命爲衆生故。四者求法而無厭足。具一切善根故。是謂迦葉。菩薩摩诃薩四法攝受一切善。複次迦葉。菩薩摩诃薩有四無量福行。雲何爲四。一者法施心無悕望。二者見有犯戒興大悲心。叁者願一切衆生樂菩薩心。四者見有羸劣不舍忍辱。是謂迦葉。菩薩四無量福行

  複次迦葉。非以菩薩名故稱爲菩薩。行法行等行禅分別故。乃稱菩薩

  複次迦葉。菩薩摩诃薩成就叁十二法得稱菩薩。雲何爲叁十二。一者至心饒益衆生。二者欲逮薩芸若智。叁者自謙不毀他智。四者不慢一切衆生。五者信心一切衆生。六者愛念一切衆生。七者至竟慈愍衆生。八者等心怨親。九者衆生求于泥洹益以無量福。十者見衆生歡喜與語。十一者已許無悔。十二者大悲普遍一切衆生。十叁者求法多聞無厭。十四者己之所犯知以爲過。十五者見他所犯谏而不怒。十六者修行一切威儀禮節。十七者施不望報。十八者忍辱無礙。十九者精進求一切善根。二十者修習禅定出過無色。二十一者以權攝慧。二十二者四恩攝權。二十叁者有戒無戒等以慈心。二十四者至心聞法二十五者專止山澤。二十六者不樂世榮。二十七者不樂小乘樂大乘功德。二十八者遠惡知識親善知識。二十九者成就四梵居止。叁十者依猗智慧。叁十一者衆生有行無行終不舍離。叁十二者所說無二敬重真言。菩薩之心最爲在前。是謂迦葉。菩薩摩诃薩成就叁十二法得稱菩薩。複次迦葉。我當爲汝說喻。智者以喻得知。菩薩功德。譬如地界爲一切衆生而無有二。如是迦葉。菩薩從初發意以來至于道場。爲一切衆生亦無有二。譬如水界生于百谷諸藥草木。如是迦葉。菩薩至誠清淨慈心覆育一切。爲諸衆生起青白之德。譬如火界成熟百谷諸藥草木如是迦葉。菩薩以般若波羅蜜。成就一切衆生。譬如風界莊嚴一切諸佛國土。如是迦葉。菩薩善權莊嚴一切諸佛國土。譬如月初日日增長。如是迦葉。菩薩至誠清淨增長一切白淨之法。譬如日出照諸衆生。如是迦葉。菩薩以一般若波羅蜜。照一切衆生。譬如師子鹿王隨其所行。一切無有恐怖。如是迦葉。菩薩住戒功德隨其所行。一切無有恐怖。譬如象王堪諸重擔終無疲厭。如是迦葉。菩薩善調禦心爲一切衆生。堪任重擔而無厭惓。譬如蓮花生在淤泥而不著水。如是菩薩生在世間不著世法。譬如伐樹雖截其枝。而不伐根複生如故。如是迦葉。菩薩以善權心。雖斷結縛猶生叁界。譬如諸方江河之水。入于大海悉爲一味。如是迦葉。菩薩作若幹種善願功德。當作佛道悉爲一味。譬如四天王叁十叁天住須彌山。如是迦葉。菩薩善根心中。譬如國王大臣所助。乃具成辦一切國事。如是迦葉。菩薩般若波羅蜜善根所助。乃具成辦一切佛事。譬如迦葉天無雲者雨不可得。如是菩薩。不多聞者法雨不可得。譬如迦葉天有雲者雨澤可得。菩薩如是有大慈雲能降法雨。譬如聖王出者七寶可得。如是迦葉。菩薩出者叁十七品道寶可得。譬如有摩尼珠者。彼中無量百千種珠悉皆可得。如是迦葉。有菩薩心者。彼中無量百千聲聞緣覺之法悉皆可得。譬如叁十叁天遊雜園觀。一切樂具皆悉同等。如是迦葉。菩薩至誠清淨。爲一切衆生方便同等。悉無差降。譬如有毒因咒藥故不能爲害。如是迦葉菩薩結毒因智樂故不能爲害。譬如城邑有諸糞壤饒益田用。如是迦葉。菩薩因結學薩芸若用。是故迦葉。菩薩欲學此寶嚴經者。當正觀諸法。雲何爲正觀。謂真實觀諸法。雲何爲真實觀諸法。謂不觀我人壽命。是謂中道真實觀法

  複次迦葉。真實觀者。謂不觀色有常無常。亦不觀痛想行識有常無常。是謂中道真實觀法。複次迦葉。雲何爲真實觀諸法。謂不觀地有常無常。亦不觀水火風界有常無常。是謂中道。真實觀法

  複次迦葉。有常是一邊。無常爲二邊。此二中間無色。不可見亦不可得。是謂中道真實觀法。有我是一邊。無我爲二邊。此二中間無色。不可見亦不可得。是謂中道真實觀法。有真實心者。是謂一邊。無真實心者。是爲二邊。無心無思無意無識。是謂中道真實觀法。如是不善法。世間法。有诤法。有漏法。有爲法。有穢汙法。是謂一邊。如是善法。出世間法。無诤法。無漏法。無爲法。白淨之法。是爲二邊。此二中間。無所有亦不可得。是謂中道真實觀法。有者是一邊。無者爲二邊。此二中間。無所有亦不可得。是謂中道真實觀法

  複次迦葉。我爲汝說。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苦惱憂悲啼泣。如是生大苦陰。無明已盡則行盡。行盡則識盡。識盡則名色盡。名色盡則六入盡。六入盡則更樂盡。更樂盡則痛盡。痛盡則愛盡。愛盡則取盡。取盡則有盡。有盡則生盡。生盡則老死苦惱憂悲皆盡。如是滅大苦陰。無有此二。亦無二行。中間可知。是謂中道真實觀法。如是行行盡。識名色六入更樂痛愛取有生老死老死盡。無有此二。亦無二行。中間可知。如是迦葉。是謂中道真實觀諸法也

  複次迦葉。中道真實觀諸法者。不以空叁昧觀諸法空。諸法自空故。不以無想叁昧觀諸法無想。諸法自無想故。不以無願叁昧觀諸法無願。諸法自無願故。不以無行觀諸法無行。諸法自無行故。不以無起觀諸法無起。諸法自無起故。不以無生觀諸法無生。諸法自無生故。不以如觀諸法如。諸法自如故。是謂中道真實觀法。不以無人觀諸法空…

《佛說摩诃衍寶嚴經佛說摩诃衍寶嚴經》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 第2页 »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