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淨業障經》

「律部」經文1494卷24頁碼:P1095
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毗舍離庵羅樹園。與大比丘衆五百人俱。菩薩摩诃薩叁萬二千。其名曰壞魔菩薩。神通遊戲光焰菩薩。蓮花身菩薩。放光王菩薩。常調身菩薩。滿衆願菩薩。寶莊嚴堅意菩薩雜華眼菩薩。淨音聲王菩薩。光照明菩薩。妙真金菩薩。降伏一切諸根境界菩薩。大雷音菩薩。如意光積菩薩。文殊師利法王子。如是等叁萬二千菩薩而爲上首

  爾時有一比丘名無垢光。入毗舍離城次第乞食。以不知故入淫女家。時無垢光入其家已。是時淫女于無垢光起染汙心。作是思惟。我今必當與此比丘共行欲法。若不從我我將殒命。作是念已即便閉門。語比丘言。願與尊者共行欲事。若不從我我當必死。時無垢光語淫女言。且止大姊。我今不應犯如此事。所以者何。佛所製戒我應奉行。甯舍身命不毀此戒。爾時淫女複更思惟。我今當以咒術藥草令此比丘共爲欲事。語比丘言。我今不能令汝退轉毀犯禁戒。但當受我所施之食而入舍內。便咒其食投比丘缽。咒術力故令此比丘便失正念。起于欲心展轉增盛。爾時淫女見此比丘顔色變異。即前牽手共爲欲事。是時比丘與彼淫女共相愛樂行淫欲已。持所乞食還詣精舍。到精舍已。生大憂悔舉體煩熱。咄哉何爲破大戒身。我今不應受他信施。我今則是破戒之人當墮地獄。時無垢光向諸比丘同梵行者。說如是言。我今破戒非是沙門必趣地獄。時諸比丘問無垢光。有何因緣而破此戒。時無垢光具說上事。時諸同學語無垢光。仁者當知。此有菩薩摩诃薩。名文殊師利。得無生法忍。善能除滅破戒之罪。亦令衆生離諸蓋纏。我今與汝共詣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所。除汝憂悔。時無垢光猶故未食。與諸比丘詣文殊師利法王子所。到已問訊供養恭敬。即以上事具白文殊師利。文殊師利語無垢光。汝今且食。食已當共詣如來所問如此事如佛所說當共受持比丘食已。與文殊師利共詣佛所。到已頂禮佛足卻坐一面。爾時無垢光比丘心懷恐懼不敢問佛。于是文殊師利即從坐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即以上事具白世尊。爾時世尊告無垢光。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告比丘。汝本有心欲犯淫不。答言不也。佛告比丘。汝本無心雲何而犯。比丘答言。我于後時乃生欲心。如是比丘。心犯欲耶。答言如是。佛告比丘。我常不言心垢故衆生垢心淨故衆生淨耶。答言。如是。佛告比丘。于意雲何。汝曾夢中受欲之時。心覺知不。答言。覺知。佛告比丘。汝向犯欲豈非由心而覺知耶。答言。如是。若如是者。比丘。寤夢犯欲有何差別。比丘答言。寤夢犯欲無差別也。佛言。于意雲何。我先不言一切諸法皆如夢耶。答言。如是。佛言。于意雲何。如夢諸法是真實耶。答言。不也。佛告比丘。于意雲何。寤夢二心俱真實耶。不也世尊。佛告比丘。若非真實是有法不。不也世尊。佛告比丘。于意雲何。無所有法爲有生不。不也世尊。佛告比丘。若法無生有滅有縛有解脫耶。不也世尊。佛告比丘。于意雲何。無生之法當墮阿鼻地獄餓鬼畜生中耶。答言。世尊無生之法尚無所有。而當有墮叁惡道耶。佛告比丘。一切諸法本性清淨。然諸凡夫愚小無智。于無有法不知如故妄生分別以分別故墮叁惡道。複告比丘。諸法無實而現種種所應作事。爲著貪欲嗔恚愚癡。凡夫等故分別諸法。不如如故非是真實。複告比丘。諸法虛诳如野馬故。諸法如夢本性自然逮清淨故。諸法究竟如水中月泡沫等故。諸法寂靜無生老病死諸過患故。諸法無取非是色法不可見故。諸法無聚如虛空故。諸法無性過諸性故。諸法甚深過虛空故。諸法廣大無處所故。法無所作究竟寂故。法無所依境界空故。法無根本畢竟空故。法離蓋纏煩惱結使不可得故。法離熾然性不生故。法無障礙本性淨故。諸法無報猶如影故。諸法如幻不如如故。法無所依妄分別故。諸法流轉而諸衆生著諸邊故。諸法不起諸緣各各性相違故。法無染愛無所屬故。法無穢汙一切結使不可得故。諸法無垢淨過空故。法無微相相寂靜故。諸法調柔性不生故。諸法如如初中後際無差別故。諸法解脫不相屬故。諸法無聞如瓦礫故。諸法非色同虛空故。諸法平等無積聚故。法不可持猶如虛空不可執故。諸法無得智者推求不可得故。法無擾動叁世淨故。法無扼縛破闇冥故。法無荊棘離諸纏故。諸法安隱如涅槃故。法無怖畏過諸畏故。法無彼岸無此岸故。諸法無量過算數故。諸法無相其相空故。諸法無作斷諸願故。諸法無行行虛诳故。法無戲論滅覺觀故。法無窟宅離住處故。法無有濁常清淨故。法同涅槃生不可得空無有故。比丘當知。諸法如是不可宣說。是故我昔坐于道場得無所得。無有一法有出有沒有縛有解。亦無有法有障有纏有憂有悔。所以者何。諸法清淨無雜穢故

  爾時無垢光聞說是法。心懷踴躍悲喜交集。即時雨淚叉手合掌一心觀佛。即說偈言

  快哉世尊大功德  諸天世人所歸仰

  善覺一切妙勝行  稽首能斷諸苦行

  無所依者爲作依  無有導者爲獎導

  安住實道常清淨  稽首世尊大威德

  爲世闇冥作燈明  諸無目者爲作目

  深著虛妄能度脫  稽首勇猛大精進

  已離染汙無嗔恚  于諸縛著得解脫

  等于怨親能解縛  稽首真實功德聚

  幹竭渴愛及愚癡  破壞諸有除衆苦

  生死輪轉久已斷  稽首大力無上乘

  于諸分別無所著  解脫妙智難思議

  叁界最勝離諸垢  稽首清淨無垢人

  我今悉求如是道  當脫無依衆生苦

  願令我得如是乘  終不小乘盡諸漏

  億那由他無量劫  常受衆苦不舍道

  如月盛滿顯衆星  我觀如來亦如是

  譬如有人入大海  其意下劣求水精

  雖遇無量珍寶聚  舍之而取下賤者

  如人聞佛無量力  而不生念我當得

  大乘廣博所作事  放舍菩提證聲聞

  譬如有人見大王  與諸群臣相圍繞

  不求王位悕臣佐  當知是意非黠慧

  如人聞佛大功德  妙勝智慧所作事

  而于小乘生喜樂  是則下劣懈怠心

  衆生不應貪小乘  以如闇夜螢火明

  當悕日光普大照  能破一切諸黑闇

  佛有無量大名聞  聲徹人天諸惡趣

  佛光微妙爲最上  能照世間諸闇冥

  譬如師子處野幹  其心好樂野幹衆

  放舍師子所應作  而更隨逐野幹法

  如有大人在聲聞  其猶師子在野幹

  貪樂小法以爲足  當知是輩行貧道

  若人欲求大乘道  當應常發如是心

  利益世間斷衆苦  不應同彼諸聲聞

  爾時衆會聞無垢光所說偈已。四萬二千天子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即散摩诃曼陀羅華拘茂陀等。供養世尊文殊師利贊無垢光作如是言善哉善哉。無垢。能報佛恩。于菩提道多所饒益

  爾時世尊即時微笑。諸佛常法若微笑時。有五色光從口而出。所謂青黃赤白紅頗梨色。遍照無量無邊世界上至梵世。蔽于日月所有光明。還至佛所繞佛叁匝從頂上沒。爾時阿難即從坐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有何因緣而現微笑。諸佛世尊不以無緣而現微笑。佛告阿難。此無垢光比丘有大深慧。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我今當授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佛告阿難。此無垢光比丘于未來世彌勒佛所逮無生忍。亦當供養見賢劫千佛。過是之後複經十劫。供養二十億諸佛已。得成爲佛。號名功德蓮華最勝妙行師子雷音如來。複告阿難。功德蓮華最勝妙行師子雷音如來應正遍知。彼佛世界名無量音。七寶所成。無有緣覺聲聞弟子。純諸菩薩。彼佛世界常轉平等不退法輪。阿難。此無垢光速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所以者何。所乘妙勝淨佛土故

  爾時世尊複告阿難。譬如日光所至之處破衆闇冥。如是阿難。若有衆生得聞此經。當知是處有大照明。能令衆生于一切法得無障礙。爾時阿難前白佛言。世尊。雲何衆生于一切法得無障礙。佛言。且止阿難。何用問此。如是事爲如來若說障與無障諸天世人皆當驚疑。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願說障礙不障礙法。諸菩薩聞。能于後時五濁惡世。于諸世法不生染著。佛告文殊師利。夫障礙者。貪欲是障礙。嗔恚是障礙。愚癡是障礙。布施是障礙。持戒是障礙。忍辱是障礙。精進是障礙。禅定是障礙。智慧是障礙。佛想是障礙。法想是障礙。僧想是障礙。空想是障礙。無相想是障礙。無作想是障礙。無行想是障礙。不生想是障礙。文殊師利。取要言之。若于諸法有縛有解。當知如是皆是障礙。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雲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是障礙法。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一切諸法性無障礙。而諸凡夫愚小無智自生分別。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而作障礙。所以者何。文殊師利。凡愚之人行布施時。于悭衆生不生恭敬。以不恭敬便生嗔心。以嗔心故墮大地獄。身自持戒。見犯戒者而生輕慢。說其過惡令他聞之生不恭敬。以不恭敬故墮于惡趣。自修忍辱。以忍辱故而生高心。我是忍辱余人粗惡。以是忍故而生放逸。當知即是衆罪之本。自行精進。于懈怠者生如是念。如此愚人不應食他信施供養。乃至不應受一飲水。常于己身而起貢高卑下他人。當知是輩愚小無智。自行禅定。見亂想者發如是念。我常修定。其余比丘多諸亂心說于邪論。如此之人去道尚遠。何能得佛。作是念時隨所起念一念一劫還受生死。受生死已甫當更修菩提之道。自恃多聞。于無名法以不真智妄生分別。見有所得起大憍慢。我說是輩是大愚癡無智之人。諸覺所覆非是大人。雖複志求大乘之道。作如是言。我當于世爲最爲勝。而于聲聞小乘之人不生恭敬。輕慢惡賤說其過罪。以其惡心說粗語故而墮惡趣。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菩薩不應于佛法中妄宣人惡。佛言。如是如是。文殊師利。于意雲何。菩薩豈不于諸衆生常起慈心憐愍愛念。不以惡眼而視之耶。文殊師利言。如是世尊。複次文殊師利。于意雲何。菩薩豈當于一衆生不以聲聞緣覺大乘而度脫耶。不也世尊。菩薩未曾舍一衆生而不度脫。常于一切起平等心。佛告文殊師利。譬如良醫等療衆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諸貧民。常作是念。雲何能令衆生免苦得離諸病。文殊師利菩薩亦爾。常…

《佛說淨業障經佛說淨業障經》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善恭敬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