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以佛法看人的肉身結構認知現象及複製生物的問題▪P2

  ..續本文上一頁功用的器官或組織。 細胞的結構示于圖1,細胞中的細胞核內有染色體(人類有46條,形成23對), 細胞核的結構示于圖2。科學家發現染色體是由「去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簡稱DNA)所構成,DNA是長鏈狀的大型分子,其分子量達百萬之巨,其基本結構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去氧核糖及一個氮堿所形成的「核甘酸」,目前已知氮堿(又稱堿基)有四種,分別稱爲A、T、C、G型,其分子結構示于圖3。核甘酸一個接一個相連形成長鏈狀結構,示于圖4。由于化學結構之故,只有A型與T型或是C型與G型的堿基才能互相結合,于是特定的結合就形成「基因密碼」,研究颢示叁個連續堿基形成一個「密碼字」(例如GGC),其與蛋白質形成有關(後面再說明)。

  染色體中的DNA是呈雙股螺旋狀,其中一段示于圖5,基因是染色體上的某一段DNA,它是控製遺傳特性與生理作用的源頭。圖6的例子顯示第一號染色體中的一些基因,圖中PS2(AD4)基因可能與老人癡呆症(阿茲海默症)有關。科學家已知道人類的每個細胞中,都有23對染色體,在這些染色體中含有10萬到14萬個基因,這些基因是由大約30億個堿基(就如同30億個密碼)所構成。例如最近我國陽明大學研究的是第4號染色體中DNA的4q22-4q24段,此段中就含有約1千萬個堿基,由此而形成的基因約300個,而整條第4號染色體中共有約2億個堿基。最近科學家己完全解出人類細胞中所有30億個堿基密碼的化學結構序列,但這只是解開基因在生命現象奧密中之一小步而已,到目前爲止,科學家對基因的奧密所知還是很少,研究工作算是起步而已。目前已知人類的某些特性,如性別、膚色及超過4000種遺傳性疾病可能與某些基因有關,對于基因控製人體生理的機製,較重要的是基因密碼的「轉錄」程序(Theprocessoftranscription),在此過程中,細胞核中DNA的秘密轉錄到RNA上,由RNA帶這些秘密到細胞質中去製作持定的胺基酸以形成各種蛋白質,由此控製人體的生理機能。圖7及圖8簡示「轉錄」過程及基因控製的胺基酸形成的秘 密。此外,我們也知道DNA不是完全形成基因,DNA尚用于其他功能,但基因控製蛋白質的合成,由蛋白質所成的各種

  可催化細胞內的各種化學反應及合成各種化學物質,如肝糖及脂類等,這是最重要的。

  

  1. 佛教對基因的看法 以個人所知,基因只是記錄有關肉體的一些特性,主要是爲適應其生存環境而需要的一些特性,例如,爲要在非洲地區生存,黑皮膚就會形成,爲要抵抗病菌就有免疫系統的形成。但問題是,誰在「主導」這些工作?人類還有一個「記憶系統」,那就是「名色」(或是更基本的第八識),「名色」是一種「精神體」的記憶系統(詳細見前節),它記錄人的身、口、意叁業,也就是人的所作、所言及所想種種皆被記錄到「名色」之中,它在肉體死亡後並不消失,會隨著神識帶到來生。若人之所有作爲皆記錄到基因中,則其子女將承擔父母的業障,這有失業障「自負」的公平原則,故基因只記錄肉體本身的問題而已,依我個人所知,當受精卵形成時,神識進入其中,第八識依基因之記錄去「製作」中脈部分的組織(延腦及脊椎部份),第七識負責分裂細胞,而前六識分別「看基因之記錄」各自製作自己的器官。也就是神識依基因的記錄去製作人的肉體,人類目前尚「看不懂」基因中的奧密,故對人體所知不多,就是完全了解基因,人亦不能製造一個肉體。此外,神識也借著對基因的控製來掌控肉身的運作(包括各種生理現象及精神現象)。科學家近年來也逐漸發現,RNA的轉錄過程是由各自的「操縱基因」(類似指令)所控製,而很多不同的操縱基 因會同時受到一個「調節性基因」所控製,也就是由少數調節性基因去控製數量龐大的操縱基因,然後形成帶有各種不同密碼的RNA,但問題是誰來掌控這些調節性基因?答案就是「神識」!這是科學家尚未發現的。

  ·(二)神經系統

  

  1. 科學上的了解 人的神經系統是肉體最重要的部份,它控製與協調人體各個系統(如內分泌、消化、呼吸、循環等)的運作。神經系統可用爲中樞神經系統與周邊神經系統兩大部份。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與脊髓,腦分爲大腦、小腦、間腦、中腦、橋腦與延腦六部份,其位置見圖9所示,周邊神經系統包括12對腦神經與31對脊神經,這些神經分布全身各處,負責接受剌激(稱爲感覺神經)與傳送腦下達的動作指令(稱爲運動神經)。各個腦與神經組織的結構與功能可在一般生理學的書中找到(例如參考資料1),在此不詳述,我們只提出一些與佛教理論有關的部份,首先是人類大腦皮質的部份,大腦皮質是高等動物才有的東西,動物愈高等,皮質表面積愈大。科學家很早就己發現大腦皮質表面各區域所主司的功能,圖10示其概況。例如我們眼睛見一物體,此所産生的刺激信號,由眼睛傳到大腦皮質的「視覺區」,經過整理判斷後再經由「運動區」傳出訊號,最後再由運動神經控製肌肉收縮,完成要表達的動作。現在問題是:由輸入刺激信號到傳出動作指令之間,在腦內做了些什麼?是誰在判斷、運作與操縱?神經科學家似乎並不知道其秘密。其次我們有興趣的是「腦波」,其特性與禅定狀態有關,腦波是大腦皮質活動的顯示,它具有電磁波的性質,表1顯示腦 波不同狀態之特性。還有一點也許很重要,就是愈精細的動作如唇、舌等,其相關的皮質區所占的部位就愈大。此外,我們也知道右腦主控直覺、空間、藝術及創作等,而左腦擔任語言、判斷及推理等工作,這一點在佛教的理論也許有意義。

表1顯示腦波不同狀態之特性

  

波型

  

狀況

  

頻率

  

α波(松懈波)

  

  大腦處于安靜、休息狀態時、氣功發功狀態、運動選手集中力量時、禅定現超能力之狀態、入定之狀態。

  

7~13Hz

  

β波(忙碌波)

  

  大腦處于警覺或思考時,未入定之狀態。

  

>14Hz

  

θ波(欲睡波)

  

  大腦之作用遲鈍,主要發生于淺睡及小孩,或當成人面臨情緒上壓力及有腦部障礙時,禅定陷入「昏沈」。

  

4~7Hz

  

δ波(沈睡波)

  

  大腦沒有作用,主要狀況爲沈睡、嬰兒期或非常嚴重之器質性腦疾病時。

  

1~4Hz

  

  1. 佛教的看法 以我個人的了解,人類神識中的第六識是大腦皮質的操控者。人的神識(稱爲五蘊身)中有想蘊,想蘊與肉腦在空間上是密不可分的。當輸入刺激信號到大腦皮質區後,「第六識」就會找想蘊(包括皮質)中的記錄作爲參考而做出判斷並下達指令。與科學上的發現比較,似乎右腦與過去生的記錄較有關,可以說我們的神識經由複雜的腦神經系統去操控我們的肉身。

  ·(叁)精神與神經系統的交連

  

  1. 科學上的發現 在人類神經系統中,信號的傳遞是非常精細微妙,我們在此僅做一個簡單的介紹,詳情請參考有關生理學的書籍(如參考資料1)。當神經或肌肉受到外界刺激時,其細胞就會産生一個「動作電壓」(actionpotential),其大小約爲數拾個mv,這些電壓信號就在神經中以每秒約數米到200米的速度傳到身體相關的部位(例如腦或肌肉)。這些電壓信號之所以會産生,主要是細胞膜內外電解質成份與濃度不同而有一個電位差存在之故,一般細胞內以K+較多,而細胞膜外電解質以Na+較多。神經細胞的微妙結構示于圖11,由上方的「樹突」結構傳來信號時,就由細胞體接收,再經由其下的「軸突」傳出去,軸突未端形成很多分枝叫「終樹」,終樹的尖端爲很多小突起叫「突觸」,此中存有很多由細胞體送來的「神經傳導物質」,這些神經傳導物質主控神經中傳送電流的大小與狀況(見圖11中的神經末梢放大圓), 表2是一些我們已知的神經傳導物質。最近幾年,科學家對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已有相當多的發…

    《以佛法看人的肉身結構認知現象及複製生物的問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