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藏佛寺參訪記要▪P4

  ..續本文上一頁薩迦派的主要修行法門與我們藥師山的修行有關。由于薩迦寺附近的食宿都極不理想,道路交通又很不方便,導遊們對此行有些緊張,我因爲沒有去過薩迦寺,不明了當地的狀況,今日之行才發現其交通食宿之落後,遠超我個人的想象之外。

  7月28日清晨5點半左右起床,7點半就由所住的旅館出發,在微弱的清晨陽光下,車子馳騁在山丘間的草原上,我可以感覺到周遭的甯靜,路上偶而出現白色點點的藏人小屋,在這空曠之中形成美妙的點綴。在車窗前方到處是破碎的泥土路面,這種情況在臺灣很少體驗到。快8點時,前方是一條寬廣河道,路面消失了,司機先生說被大水沖毀,我以爲這下完了,要走回頭路了,但在他們高明的開車技術下,居然有驚無險,渡過河流接上道路,這種渡河過溪的情形,一路上有好幾次,有一次居然停了半小時多才過去。到11點車隊爬過此行唯一的高山(4500米的抽拉山),11點半我們來到通往薩迦縣城的叉路口,前行向右就可到達尼泊爾。在休息時,我看到路旁一個牌子,它上面著「Guesthouse」,但這附近除了一棟暗紅色藏族小屋外,什麼也沒有,難道這個Guesthouse就是當初我們想住宿的地方?若在這種既沒有電燈又沒有衛浴設備的地方住宿,我們這些都市人可能會很辛苦;想著沒有多久,我們的車子終于在離開薩迦寺約3公裏的河邊停了下來,深廣的水流阻止了前進的路。我們只好下了車,有人步行也有人搭上臨時請來的載沙大卡車,一行人就在烈日下的大中午(約下午一點)陸續到達薩迦寺。我是走路到達的,首先呈現眼前的是, 河左岸山坡上,那一大片燒得焦黑的房舍遺迹,還有白塔叁個。我知道那就是薩迦北寺了。在右岸是一棟高大如堡壘的建築物,寺牆寬厚高聳,四角上還有「角樓」,在佛寺中似乎獨一無二,這就是有名的薩迦南寺。我們入寺之後,就先慎重的禮拜佛菩薩,然後就由寺中喇嘛帶領,參觀各佛殿。

  薩迦寺主體是個兩層樓的建築,主殿在底層,稱爲「大經堂」。它高約10米,面積據說快2000坪,整個大經堂由40支粗大的圓柱所支撐,柱子由地面直通殿頂,柱子直徑有1.2米之粗,底部還刻有花紋,這些柱子有稱爲「龍王柱」、「忽必烈柱」等,都有其曆史典故,真不愧爲千年古寺的支柱。主殿供有本師佛、法王靈塔、薩迦五位祖師、長壽叁尊、金剛智佛、文殊菩薩及彌勒菩薩等聖像。壁上有本師成佛的曆程以及印度80位尊者的畫像。殿中桌子上還擺有很多經書,據說都是手抄本,可惜我們沒有時間詳細去了解。大經堂的北面有曆代祖師的靈塔殿,南側爲「金剛殿」,殿中供有一張很大金剛亥母的唐卡及其他護法像。此中有一個空行母的立體沙壇城很殊別,我們對此甚感興趣。佛寺的第二層樓有很多壁畫,其中最古老且珍貴的是喜金剛壇城及金剛亥母壇城等,喜金剛壇城壁畫有很多個,內容很值得深入了解。

  我們給佛寺添了供養金,主持喇嘛給大家回獻珍貴的哈達及禮物。中午我們吃了導遊們親手作的午餐,到了5點才步上回程,下午6點半鍾,我們的車子再次回到了有Guesthouse的叉路口,回頭只見遠處大片烏雲籠罩山頭,司機先生說薩迦寺附近可能已經下大雨了,他說我們很「幸運」,再晚一點可能就回不來了,因爲很多路面可能會被溪水挾帶的土石流所淹沒。一路上只見司機老爺專心的開著車,天色也昏暗了,渡河時還要用心找過往車輛的路迹,深怕迷失了方向,就這樣很辛苦的到晚上10點多才回到日喀則的旅館。我們終于完成大家最擔心的行程。大家都感謝佛菩薩的保佑,就連不太信佛的導遊先生與司機先生都大聲念觀世音菩薩保佑。薩迦寺,我們還會再來。

  

  九、劄什倫布寺

  

  在日喀則的劄什倫布寺是班禅的駐錫地,過去是後藏政教的中心。它是黃教祖師宗喀巴的弟子根敦珠巴(後稱爲第一世達賴)在公元1447年創建的。四世班禅在此處擔任法王時大規模擴建此寺,從此劄什倫布寺就成爲曆代班禅的住錫處。此寺依山而建,面積很大,目前有住寺喇嘛800多人及活佛叁人(兩個成人及一個小孩)。這個佛寺已經很現代化,而且重點似乎都在強調班禅的靈塔,因此,我對此寺沒有太大興趣。以下是筆者對本寺的概述:

  (1)宗喀巴大師殿:建于1925年,內供奉宗喀巴大師及其重要的弟子。我們就在此處慎重的禮拜佛菩薩。也許是沒有溝通好,當時此處有些喇嘛在念經咒,也許我們打擾到他們;因此,在我們莊嚴禮拜佛菩薩當中,他們也大聲在念誦,且可以感覺到有股怨氣。後來我就去布施一些錢,並道個歉,彼此才有笑容。

  (2)強巴佛殿:殿中供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銅質鍍金強巴佛像(即未來的彌勒佛),高度達26.2米。周圍有壁畫千幅,據說鍍金時所用的黃金達500斤之多。

  (3)十世班禅靈塔殿。

  (4)四世班禅靈塔殿。

  (5)措欽大殿:包括有本師殿、度母殿及講經堂等小佛殿。

  (6)五世到九世班禅靈塔殿。

  (7)轉經輪長廊:此長廊依山沿佛寺周圍而建,據說繞行一圈要發一個多小時,我們大家體力不甚充裕,只繞行一小段以聊表心意。

  

  十、重回拉薩結束西藏的參訪行程

  

  7月31日早上7點半,我們告別日喀則,走「新路」回拉薩,這是沿雅魯藏布江北岸而行的公路,路面平坦,沿途沒有任何起伏的高山,一路由海拔3800米的日喀則緩緩下到3650米的拉薩市,這條本是很好走的柏油路面,但因爲前些日子的大雨形成土石流,造成幾處嚴重塌方,但我們幸運地都能安然走過。中午12點半左右,我們終于回到曲水大橋附近,下午2點半回到拉薩,飯後,大夥很高興的去八角街做最後的「血拼」(即購物)。

  

《西藏佛寺參訪記要》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介紹本師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