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萨迦派的主要修行法门与我们药师山的修行有关。由于萨迦寺附近的食宿都极不理想,道路交通又很不方便,导游们对此行有些紧张,我因为没有去过萨迦寺,不明了当地的状况,今日之行才发现其交通食宿之落后,远超我个人的想象之外。
7月28日清晨5点半左右起床,7点半就由所住的旅馆出发,在微弱的清晨阳光下,车子驰骋在山丘间的草原上,我可以感觉到周遭的宁静,路上偶而出现白色点点的藏人小屋,在这空旷之中形成美妙的点缀。在车窗前方到处是破碎的泥土路面,这种情况在台湾很少体验到。快8点时,前方是一条宽广河道,路面消失了,司机先生说被大水冲毁,我以为这下完了,要走回头路了,但在他们高明的开车技术下,居然有惊无险,渡过河流接上道路,这种渡河过溪的情形,一路上有好几次,有一次居然停了半小时多才过去。到11点车队爬过此行唯一的高山(4500米的抽拉山),11点半我们来到通往萨迦县城的叉路口,前行向右就可到达尼泊尔。在休息时,我看到路旁一个牌子,它上面着「Guesthouse」,但这附近除了一栋暗红色藏族小屋外,什么也没有,难道这个Guesthouse就是当初我们想住宿的地方?若在这种既没有电灯又没有卫浴设备的地方住宿,我们这些都市人可能会很辛苦;想着没有多久,我们的车子终于在离开萨迦寺约3公里的河边停了下来,深广的水流阻止了前进的路。我们只好下了车,有人步行也有人搭上临时请来的载沙大卡车,一行人就在烈日下的大中午(约下午一点)陆续到达萨迦寺。我是走路到达的,首先呈现眼前的是, 河左岸山坡上,那一大片烧得焦黑的房舍遗迹,还有白塔三个。我知道那就是萨迦北寺了。在右岸是一栋高大如堡垒的建筑物,寺墙宽厚高耸,四角上还有「角楼」,在佛寺中似乎独一无二,这就是有名的萨迦南寺。我们入寺之后,就先慎重的礼拜佛菩萨,然后就由寺中喇嘛带领,参观各佛殿。
萨迦寺主体是个两层楼的建筑,主殿在底层,称为「大经堂」。它高约10米,面积据说快2000坪,整个大经堂由40支粗大的圆柱所支撑,柱子由地面直通殿顶,柱子直径有1.2米之粗,底部还刻有花纹,这些柱子有称为「龙王柱」、「忽必烈柱」等,都有其历史典故,真不愧为千年古寺的支柱。主殿供有本师佛、法王灵塔、萨迦五位祖师、长寿三尊、金刚智佛、文殊菩萨及弥勒菩萨等圣像。壁上有本师成佛的历程以及印度80位尊者的画像。殿中桌子上还摆有很多经书,据说都是手抄本,可惜我们没有时间详细去了解。大经堂的北面有历代祖师的灵塔殿,南侧为「金刚殿」,殿中供有一张很大金刚亥母的唐卡及其他护法像。此中有一个空行母的立体沙坛城很殊别,我们对此甚感兴趣。佛寺的第二层楼有很多壁画,其中最古老且珍贵的是喜金刚坛城及金刚亥母坛城等,喜金刚坛城壁画有很多个,内容很值得深入了解。
我们给佛寺添了供养金,主持喇嘛给大家回献珍贵的哈达及礼物。中午我们吃了导游们亲手作的午餐,到了5点才步上回程,下午6点半钟,我们的车子再次回到了有Guesthouse的叉路口,回头只见远处大片乌云笼罩山头,司机先生说萨迦寺附近可能已经下大雨了,他说我们很「幸运」,再晚一点可能就回不来了,因为很多路面可能会被溪水挟带的土石流所淹没。一路上只见司机老爷专心的开着车,天色也昏暗了,渡河时还要用心找过往车辆的路迹,深怕迷失了方向,就这样很辛苦的到晚上10点多才回到日喀则的旅馆。我们终于完成大家最担心的行程。大家都感谢佛菩萨的保佑,就连不太信佛的导游先生与司机先生都大声念观世音菩萨保佑。萨迦寺,我们还会再来。
九、札什伦布寺
在日喀则的札什伦布寺是班禅的驻锡地,过去是后藏政教的中心。它是黄教祖师宗喀巴的弟子根敦珠巴(后称为第一世达赖)在公元1447年创建的。四世班禅在此处担任法王时大规模扩建此寺,从此札什伦布寺就成为历代班禅的住锡处。此寺依山而建,面积很大,目前有住寺喇嘛800多人及活佛三人(两个成人及一个小孩)。这个佛寺已经很现代化,而且重点似乎都在强调班禅的灵塔,因此,我对此寺没有太大兴趣。以下是笔者对本寺的概述:
(1)宗喀巴大师殿:建于1925年,内供奉宗喀巴大师及其重要的弟子。我们就在此处慎重的礼拜佛菩萨。也许是没有沟通好,当时此处有些喇嘛在念经咒,也许我们打扰到他们;因此,在我们庄严礼拜佛菩萨当中,他们也大声在念诵,且可以感觉到有股怨气。后来我就去布施一些钱,并道个歉,彼此才有笑容。
(2)强巴佛殿:殿中供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铜质镀金强巴佛像(即未来的弥勒佛),高度达26.2米。周围有壁画千幅,据说镀金时所用的黄金达500斤之多。
(3)十世班禅灵塔殿。
(4)四世班禅灵塔殿。
(5)措钦大殿:包括有本师殿、度母殿及讲经堂等小佛殿。
(6)五世到九世班禅灵塔殿。
(7)转经轮长廊:此长廊依山沿佛寺周围而建,据说绕行一圈要发一个多小时,我们大家体力不甚充裕,只绕行一小段以聊表心意。
十、重回拉萨结束西藏的参访行程
7月31日早上7点半,我们告别日喀则,走「新路」回拉萨,这是沿雅鲁藏布江北岸而行的公路,路面平坦,沿途没有任何起伏的高山,一路由海拔3800米的日喀则缓缓下到3650米的拉萨市,这条本是很好走的柏油路面,但因为前些日子的大雨形成土石流,造成几处严重塌方,但我们幸运地都能安然走过。中午12点半左右,我们终于回到曲水大桥附近,下午2点半回到拉萨,饭后,大伙很高兴的去八角街做最后的「血拼」(即购物)。
《西藏佛寺参访记要》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