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主要道(夏壩仁波切 教授)▪P5

  ..續本文上一頁、後惡。何謂初善、中善、後善?當你想做好事的時候,善念一起,首先是自己非常快樂。比如說我個人的感受,當初(2001年)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我決定建造4000米周長的理塘長青春科爾寺的圍牆塔,總數近千個塔和4000米的圍牆。塔高2.5米,牆體高度平均5米。當初我下這個決心的時候,手裏一分錢也沒有,因爲我已連續四年贊助法相院160多個和尚的吃、住、穿、用,最後要換屆的時候,還剩下44萬塊錢,留給他們作保障。一方面是手中沒有一分錢,一方面是工程需要上千萬,怎麼辦!當時我想,我是副縣長,家鄉又有很多的信衆,這樣勞務費可以大大減少,另外在很多方面政府也可以幫我,算下來大約占費用的叁分之二。剩下的叁分之一,如能找到一個居士贊助一座塔,圍牆就能延長4米,找到10個贊助就能延長40米;只要閻王爺不叫我馬上死,大不了10年、20年,總會建成這個圍牆塔的!當時我也沒有多少弟子,無非天津有100多個居士,北京有幾個,成都有幾個,深圳有幾個,沈陽有幾十個弟子。在這種情況下,我去了一趟北京、天津,找到了180個塔的贊助!這時我就增強信心了,蠻輕松愉快的。這就是中善。後來繼續努力,只用了兩年,就把所有塔的贊助找到了,叁年內就把所有的圍牆和塔全部建完了,這時心裏別提多高興啦!直至現在,我每次回到理塘的時候,不想別的,就想去看看圍牆塔,看著它心裏就舒服。現在每當我談起此事的時候都很開心。這就是後善。人一生當中,最值得開心和榮耀的,就是做好事、善事;最感到羞愧,最感到恥辱,最感到不可告人的,那就是做壞事、惡事。要是做壞事,剛想做的時候,心裏就很恐懼,很不舒服;做的過程中更害怕、更難受;做完之後,生怕別人發現,時時提心吊膽,甚至別人一提起相關的事就心驚肉跳。這就是初惡、中惡、後惡。我想每個人大概都是這樣。所以說,行善而得苦果者未曾有也,故稱業決定。

  己二、業增長義

  無論作惡還是修善,其業力增長得都很快。例如:曾有一位活佛福報很大,天天都有從四面八方來的信衆,以牛、馬及各種金銀珠寶等物向活佛做供養。活佛的侍者見到後就起了貪心,想:“活佛天天有那麼多的收入,我若能得到活佛一天的收入就滿足了。”活佛有神通,知道侍者的心中所想,這天就對侍者說:“我明天的所有收入都歸你,怎麼樣?”侍者當然高興,雖然嘴上說不要,但實際上他心裏很想要。他高興得覺都睡不著,當晚就做准備,他要事先准備好明天放置牛、馬和金銀珠寶的地方。他天天侍候活佛,知道一天能有多少供養。可第二天等啊等啊……就是沒人來。等到下午的時候,才有一個老頭拿了一塊幹牛皮來供養。他怎麼也想不通,每天都有那麼多的供養,今天爲什麼只有一塊幹牛皮?于是他就問活佛:“爲什麼我就那麼倒黴,一天只得一塊幹牛皮呢?”

  活佛說:“你賺了。”

  他問:“我賺什麼了?”

  活佛說:“我觀察過你的前世,你在很多世當中,只做過一個鞋底的布施。如今一個鞋底變成了一塊牛皮,你還不知足嗎?”

  有些做大生意的人最了解這種情況,在某些場合,你無意中得罪了某個領導,過若幹時間後,在你想幹某個大項目的時候,他馬上就會給你設障礙,讓你幹不成。這就是一次小小的疏忽,無意中得罪人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有時候也會這樣,當你同某一個人初次見面,雖然互不相識,但你卻非常熱情地主動打招呼,向他問好,使他很高興,豈不知此人原來是個大權在握者。等你要辦一件大事的時候,並沒有抱多大希望去找他,但卻順順利利地解決了問題。本來你善意對人時並沒有多想什麼,結果卻贏來意想不到的大利益。這就是業的增長力。小小的善業,能贏來大的利益;小小的惡業,同樣也能招至嚴重的後果。這正如古語所雲:“莫以善小而不爲,莫以惡小而爲之。”

  有一次在飛機上,我遇到一個年輕人,問我善惡因果 。我就跟他講了一些相關的道理。最後他要求我說:“你能不能讓我看到因果?”我知道他的意思是什麼,因爲他認爲佛教很神秘,也聽說過神通變化之事,就想讓我變化出一個因果來。但是,如果因果能變化的話,那就不是因果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業果決定,怎麼能變化出來呢?

  但是,當時我對他說:“可以。”

  他問:“真的可以嗎?”

  我說:“真的可以,我馬上就可以讓你看到。”

  “好,那你快讓我看一看吧!”他很高興地說。

  這時我就問他:“我問你,你討厭我嗎?”

  他說:“不討厭。”

  我問:“爲什麼?”

  “你這麼講禮貌,又那麼有學問,對我又那麼友好,我喜歡你還來不及,怎麼會討厭呢?”

  “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

  他說:“不知道。”

  “這叫善有善果,我讓你看到了吧!你看,我以善心來對你,雖然我無求于你,但當我以善良的心來對你的時候,你不但不煩我,而且喜歡我,這就是我得到的善果。”

  接著,我又對他說:“如果我傲慢無禮,以瞧不起人的眼光來看你,跟你說一些很難聽的話,你會怎麼想?”

  他說:“那我肯定會討厭你。”

  我說:“是啊,你會討厭我,也會瞧不起我,雖然只是幾個小時的時間,但是你我都將很不愉快,不是嗎?”

  他說:“是。”

  “這就是惡有惡報。”

  有很多人,無論到哪裏去,他總會遇上不愉快的事,不是他打別人,就是被別人打。你問他的時候,他滿嘴都是道理,說這個人怎麼不好,怎麼欺負人,怎麼壞,所以我就教訓他等等。可是,他遇到那麼多的壞人,我們爲什麼遇不上?很簡單,我們常用善良之心去面對他人的時候,你想打架也找不到地方,因爲沒有人討厭你,沒有人欺負你,怎麼會打架呢?他爲什麼到處遇到這種事呢?首先是他的心態不好,對別人的態度極其惡劣,人家一看此人相貌不善,心裏就不舒坦。其次,如果再話不投機,必然要發生沖撞,甚至打起來。這就是業增長。原本小小的事情也會造成大的後果,如同小小的火種,可以燒毀整個山林。

  己叁、未造業不遇

  若不造善惡二因,絕不會領受樂苦二果。

  只要你沒有做惡事或者善事,就絕對不會得到任何一個苦或樂的果報。任何一個果報,都是由善或惡的業力所生。如果你沒有造任何業的話,就不會得到任何果報。就像農夫若不向田裏播種的話,就不會有任何收獲,因爲沒有種子,是不會結果的。同樣,如果你沒有造業,就不會得到任何一個果報。

  己四、已造業不失

  所造之業,只要沒有受到損壞,必將受果,哪怕是萬年也會受。業果報應可分叁種:一種叫現世報,一種叫來世報,一種叫他世報。

  你上半生所做的事情,下半生得到結果,那叫現世報;今年做的事,明年得到結果,那也是現世報。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現世報。比如說,現在退休了,在家裏安安穩穩地坐著,每月拿退休金,那就是現世報。爲什麼?因爲你上半生做的事情的積累,下半生看到了結果。你這個月工作,月底的時候發工資,也是現世報。因爲努力了一個月的工作,有了回報了。同樣,我們現在得到的一切快樂,是過去和現在所造的業力的結果。現世報當中比較明顯的,比如說上半生作惡多端,下半生災難很多,一個又一個的災難和苦惱,那就是現世報當中的苦苦。又比如說你小時候、年輕的時候,不孝敬父母、打父母、或者辱罵父母、不贍養父母。老了以後,你的孩子開始虐待你,這就是現世報。由于你今生殺生太多,你最後得短命果報,叁、四十歲就死掉了,也是現世報。這種現世報報得快,但效應小。

  來世報是什麼呢?你這輩子做的事,這輩子沒有得到結果,下一輩子才得到。這種報往往效應很大,無論是惡的果報,還是善的果報。因爲你造這個業,業增長的空間已經很長,所以說這種業力不斷增長,會變得很大很大。我們往往認爲,我之所以現在活得這麼幸福美滿,並非前世積善的結果,但實際上前世積善所起的作用起碼占50%。比如,有的人一生下來就是帝王將相之子,或是富貴人家的子弟。有的人一生下來就是平民百姓或是窮人家的孩子。當然了,以後有沒有出息,最終取決于個人努力的結果。但是,其前提條件畢竟不同,前者一句話就能達到的事情,後者恐怕要努力二、叁十年才能辦到,況且往往要付出沈重的代價。這從表面上看似乎命運很不公平,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爲這都是我們前世自己所造的福報。

  但是前世代替不了今生,今生所做如何,方能決定你未來的結果。比如剛才所說的,窮人家的孩子不如富家子弟的條件優越,但是他不斷努力,謙虛謹慎,積極進取,往往今生就能造福。而富家子弟由于先天條件優越,不思進取,反而容易墮落。前世與今生的果報是這樣,今生與來世的果報又何嘗不是如此?米拉日巴大師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們的前世真有出息!他掙來了我們的人身。可是今生的你,千萬千萬不要把未來推到懸崖上!”說得很有道理!

  那麼,所造之業是不是今生不報,來世一定報?不一定。有的來世不報,來世的來世也不報,可能要等到幾萬年、幾億年之後才報。爲什麼?因爲所作之業雖然是內因,但若僅有內因,不具外緣仍難顯發,唯有因緣會遇之時,才會發生結果,這就叫因緣和合。就像一朵花,什麼樣的種子決定開什麼樣的花,但是光有種子也是開不了花的,因爲它還需要土壤、水分、陽光、肥料等等,樣樣不可缺少。只有因緣會聚之後,種子才會發芽、開花、結果。同樣,在我們的習性當中,潛伏著無數前世所造的貪、嗔、癡等等的業力。雖然如此,如果我們現前不具備引發惡果之緣的話,即便業力再大,也不會遭受果報。比如,我們曾造過殺生之業,按道理今生肯定要被他人所殺。但是,今生你有幸遇上了佛法,通…

《叁主要道(夏壩仁波切 教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