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成就,主要還是依止善知識成就。特別現在鬥爭堅固,知見也很多,不依善知識更是不知道怎麼辦,無從下手。這個我講的很多,經常會提到。誰帶業誰往生?佛菩薩幫我們帶業,讓我們往生。
《地藏經》裏講的很清楚的,《地藏經》裏面講到看到這些衆生在艱難當中跋涉的,地藏菩薩上前去減輕他身上的重量,或全部挑在自己肩上,把他拉到平安的道上,並且告誡他,“你有何德何能,你敢走在這條路上?”甚至跟他說:你以後遇到所有你有緣的,你都要告訴他不要往這條路上走。地藏菩薩代表果地的,把大家的業力擔到他肩上,把大家拉上來。地藏菩薩的這種願就像法身佛的狀態,法身贊、地藏贊,贊歎法身一樣。
阿彌陀佛在佛教裏面他也屬于法身的境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地藏菩薩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地藏菩薩。從法的角度去理解的話,體性上阿彌陀佛是紅色的,果地的,他對衆生有悲願的,他是像媽媽對孩子的這種情感一樣。所以他是蓮花部的部主,慈悲的,無條件的接受衆生。就像媽媽無條件接受孩子一樣,不管他是殘缺的還是犯錯的,媽媽都會敞開懷抱的。從這個角度上說,他是法。阿彌陀佛跟文殊菩薩也是一樣的,文殊菩薩般若空性,無所不容。般若的體性就是紅色的,阿彌陀佛的身體是紅色的。
來訪法師:師父,還有個概念,曾經有人問過我說,既然說帶業往生,阿彌陀佛攝受你的業,那這樣的話就可以在當人的時候胡作非爲了啊?反正只要你死後,你想去極樂世界,你相信有極樂世界,你願意去極樂世界,甚至于說十念往生,你念十句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那這樣我這輩子就可以胡作非爲,等到死了之後去阿彌陀佛那邊就好了。
師父:這個就需要一種誓言,有善知識攝受了,那就不能違背善知識,違背善知識就不能往生。善知識對你有教導,教導就是法,你不能違背善知識,也不能違背善知識給你的法,違背法那就不行,所以這也是有前提的。但是有的人這輩子沒有值遇過善知識,但是他結過叁寶的緣,那這個時候叁寶的緣現前的時候,還是可以往生的。
來訪法師:因緣好。
師父:對啊,他以前雖然做了很多五逆十惡的事。
來訪法師:在臨死之前因緣好。
師父:死之前或死之後。
來訪法師:死之後?
師父:死之後也並沒有結束啊!所以你像我們超度的那些鬼啊,他有他的被超度的因緣。比如說有的附體的,來跟我談的時候,我還是會問他們,你以前有皈依過嗎?他說沒有。我說你有沒有遇到過出家師父?他說也沒有。然後又問到底有沒有善根?有哪些善根?有的他是新加坡的,那我問他新加坡的牛車水總去過吧?他說這些肯定都去過,新加坡沒有誰沒有去過牛車水的。那我說觀音堂你總去過吧,他說我有去過,觀音堂去過,就這一個,就是他解脫的因緣。
來訪法師:這個就是他的財富。
師父:對啊,所以《法華經》裏就說了,“乃至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這個都是他解脫的因。
來訪法師:善的那些都行?
師父:對啊。
來訪法師:所以一定要把他那個善的因緣問出來。
師父:對呀,他回答有,他心量就能打開了。
來訪法師:這樣就找到鑰匙了。
師父:對啊,只要找到鑰匙就行了。所以最重要的一點還是這樣子,因爲他也不知道他什麼東西可以解脫,但善知識還是給他掃描掃描掃描。所以在《地藏經》裏講的很清楚,佛陀不是付囑地藏菩薩嘛,“地藏,地藏,若衆生有一絲之善都不要讓他受地獄之苦啊!”就怕你一絲之善都沒有,那就沒有辦法,一點辦法都沒有。
來訪法師:事實上,那在這個角度上面來講,師父就等于這個被附身的人的善知識了?
師父:對呀。
來訪法師:就是你在幫他尋找那個所謂的一絲之善。
師父:對啊,你就找,找有沒有契機的。就像一個人出家也是一樣的,八萬大劫裏有出家善根,才能出家。那佛陀可以看到八萬大劫之外的,如果有,也是可以出家的。但是其他的這些阿羅漢,他們看不到八萬大劫之外的,就找不到理由你爲什麼出家?你憑什麼出家?沒有這個善根,那你出了家之後也當下成就不了的。因爲沒有那個根,就沒有辦法發芽成長起來。佛陀可以找到八萬大劫之外的,如果八萬大劫之外還有個善根,那個善根還是可以的。
來訪法師:對,一只小蒼蠅繞塔,繞了叁圈,飛了叁圈,就可以出家了。
師父:對啊,包括那些趕經忏的,我們也不能輕慢他,因爲他也是跟很多人結下了因緣。很多人不能理解嘛,包括我出家的大佛寺就是一個經忏道場,那很多人也是不理解,但是我師父解釋說現在我們是凡夫,你看得清楚誰啊?每個人他有他自己的因緣,你別看他現在調皮搗蛋啊,這都是以後他成就的因緣。一個出家的,再調皮搗蛋,他出過家了,他墮地獄好了,他以後也比別人成就快,因爲他畢竟出過家了。所以師父跟我比喻,他說叁寶猶如檀香一樣,手捧得香,腳踩也會得香,有緣就會有香,就怕沒緣。
來訪法師:碰都碰不到。
師父:對,碰都碰不到,就沒有香味。所以哪怕是趕經忏的,他給別人結了緣了,別人也會因爲看到過出家師父,這個人也會因爲這樣的見面而解脫的。所以佛陀說了,末法時代,佛法在世間都滅掉了,若有一衆生,其人五逆十惡,最壞的一個人,但是他是以玩笑的心,剃光頭穿上出家人的衣服,街上走一趟,是人功德無量。
來訪法師:這個人都功德無量。
師父:他是十惡不赦的人,穿著出家的衣服,街上走一趟,尚且功德無量,何況我們能夠發真心的話。反過來就是說,我們在做,佛在後面看。
來訪法師:做的好不好,自己心裏有數。
師父:我們在做的話,那衆生看到我們了,他看到了之後,叫“不看僧面看佛面”,可以種下解脫的因,看到了出家人,總會想起阿彌陀佛。
來訪法師:是。
師父:看到一個和尚,不管他是恭敬還是不恭敬,其實都給他的意識裏種下一個種子,這個種子它會成熟。他是恭敬心,他成熟得快,有功德。不是恭敬心,他有罪過,但是這也是種子,還是會成熟的。
我們超度了很多,有個以前打過出家人的,我給他念“南無妙色身如來”的時候,他都恢複、恢複、恢複,恢複到後來,只有手恢複不了。
來訪法師:師父您看得到啊?
師父:他自己講,他自己講什麼地方都恢複的過來,就是手恢複不過來。那我就問他了,我說什麼原因你自己找,後來他哭著說以前我用這個手打過出家人。
來訪法師:那這怎麼辦?
師父:那它就發露好好忏悔,他說忏悔忏悔,我錯了,我錯了。真的一發露忏悔了之後走了,因爲它這果報在麼,它這時候又很真心地忏悔,一忏悔就可以了。
來訪法師:師父,那像這發露忏悔了之後,這個業不用還嗎?
師父:不是不用還。他這個業,他發露忏悔了,向佛發露忏悔了,那佛的功德力多大,他把他自己的黑暗向佛敞開了麼,一發露了,這個地獄就打開了,佛光就進去了,他只要向佛一敞開,光明就進來了。所以衆生業力不可思議,但是只要衆生會忏悔,都可以有救。所以佛說,這個世間,或有罪或無罪,沒有罪的是白淨的,有罪的只要發露忏悔還會恢複白淨。這個很重要的,很多人他不會誠心誠意忏悔,他不會意識到,他沒有忏悔動力,但是有的他已經業報現前了,他就知道了。
來訪法師:師父,有那種度不走的嗎?
師父:有啊。
來訪法師:那怎麼辦?
師父:沒有絕對度不走的,只有一時度不走的,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叁次。
來訪法師:還會再一次來,再一次來。
師父:總有一次能度走。
來訪法師:那所謂度得走,度不走,是他自己本身願不願意去。
師父:對,他執著很重。
來訪法師:比方說,他還是執著想要看見他的家人,或者執著他賺到的錢沒有花掉,就這麼死掉了。
師父:還是我們現在的習氣,他那時候也有財色名食。
來訪法師:可是師父,都已經阿彌陀佛在他面前了,他還不走?
師父:沒有,他這些沒去掉,是見不到阿彌陀佛的。
來訪法師:見不到阿彌陀佛。可是蓮花都來了,他還不走?還是說他想走,蓮花才會來?
師父:有的衆生蓮花來了他看得到,有的他看不到蓮花,他只看的到與他相同的衆生消失掉了。
來訪法師:哦,他看到有人走了。
師父:消失掉了,他看到好像就一個東西忽然在他面前消失掉了。
來訪法師:就不見了。
師父:對,但不知道怎麼一回事。
來訪法師:哦,他還沒有意識過來這是怎麼一回事。
師父:對,慢慢能見到蓮花了,已經很不錯了,見到蓮花那已經離解脫差不多了。
來訪法師:業障所致啊。
師父:對,因爲他們同樣的業嘛,這個鬼跟他們已經很熟悉的,忽然他也來了,然後到這邊聽到法器聲音,大家只不過是想來吃一點,吃著有的就沒有了。他們形容給我聽,我說那你看到的啊,有的被度走了。他說我看到了,他們就有的在我面前飛掉了,消失掉了。他就很害怕,一開始很害怕,所以給他甘露水:“你也讓我沒有掉了,我不要。”他有點怕,後來慢慢地習慣了,一點一點的,他的苦結束了嘛,離苦得樂了。
有的看到好,他會告訴其他的,到了他的層次就不一樣了,慢慢慢慢會轉變的。比如說蓮花,他看到蓮花的時候就能往生了。蓮花有大有小,有的時候很大的蓮花很多上來。比如說那些墮胎的小嬰靈,他們有的上不去,有的人還會把他抱起來,拉起來拉上去,會有幫助的。
之前習氣障著看不到,但是他會感受的到,不苦了,很清涼,很舒服很舒服,本來的那個火沒有了,他會感受得到。慢慢、慢慢,他會感受越來越幸福,相信你們。本來他是有敵意的,他只是接受你吃,他並不接受你人,吃要的。像慈濟,他們到災區,給他們糧食啊,給他們房子,給他們衣服被子,他們都接受的…
《傳喜法師與來訪法師座談開示(2009年8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