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現在還覺得理所當然,還覺得很了不起似的,那就沒辦法了,衆生就是這樣的。
子二(能淨四對治力)分四:一、厭患對治力;二、所依對治力;叁、現行對治力;四、返回對治力。
醜一、厭患對治力。
自己造下的罪業無量無邊,現在怎麼辦啊?有辦法,這個辦法就是“能淨之四對治力”,通過四對治力就能清除這些罪業。
猶如檢查出了是絕症,能不能治療?能!發現了罪業,那麼有沒有辦法消除?能!就像剛才不小心服毒藥了,現在開始疼了,知道後果了,有沒有辦法解決?有!佛法裏有解毒的藥。“那是什麼啊?快快告訴我吧!”“好!”這個時候佛或上師就告訴你了“四種對治力是唯一解毒的辦法”。
這四種對治力是:厭患對治力、所依對治力、現行對治力、返回對治力。
醜一,厭患對治力:
所謂厭患對治力,就是追悔莫及,對自己所造的罪業有恐懼感,非常後悔,如同飲毒者見到後果一般。剛才不小心喝了毒藥,快要死了,知道害怕了“我爲什麼要喝?我怎麼會喝這個?”同樣,現在對自己所造的罪業有畏懼感,對即將要墮落惡趣感受痛苦的後果感到恐懼,這是厭患對治力。
知道自己的錯誤,自責、後悔,這就是厭患對治力,也叫破惡力。若要破壞這些惡業、罪業,要具有大的力量。真的,能認識、知道自己的錯誤是很難的。你若真的認識到了、知道了,忏悔就不難了。所以,知錯、認錯是忏悔的關鍵。
醜二,所依對治力:
所謂所依對治力,就是依止能擺脫罪業的方法,如依止藥物一般來消除罪業。所依對治力有內在的所依對治力和外在的所依對治力。內所依對治力就是發菩提心,外所依對治力就是意念佛陀、觀想本尊。要通過佛的加持,通過本尊的力量來消除自己的罪業,能不能得到佛的加持,能不能得到本尊的攝受?能!但你必須要有內在的所依對治力——菩提心、利他心,這樣才能得到佛的加持,能得到本尊的攝受。若得到了佛的加持,得到了本尊的攝受,你的罪業就會因此而煙散雲消!
醜叁,現行對治力:
所謂現行對治力,即行持善法,如同服藥一般。我們發菩提心、修菩薩道,提起善念、行持善法,就是現行對治力。
醜四,返回對治力:
所謂“返回”,就是恢複原狀。返回對治力,指不再造的決心。自己發誓、下決心:再也不讓貪嗔癡等煩惱産生,再也不跟自己的習性走,要和自己的習性一刀兩斷!無始劫來,我們都是跟著煩惱走,跟著習氣走的。做爲一個修行人,真的不能這樣。不是有這樣一首歌麼,“跟著你走,跟著佛光走……”跟著佛光走,也就是跟著智慧走,就要下這樣的決心。此外,還要下決心:縱遇命難也不再造身語的這些惡業,這些決心叫返回對治力。有這樣的決心,才能恢複原狀,才能徹底回歸自性。若你真正能跟煩惱作對,真正能跟習氣一刀兩斷,自然就回歸自性了,自然就回歸原狀了。
具足四種對治力的方法就是斷業障的法藥。能斷除罪障的法藥必須要具足四種對治力,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若是不具備四種對治力的話,即使《地藏經》念得再多,“百字明”念得再多,哪怕晝夜不停地打坐修行,業障也不會清淨的,罪業也不可能在你的相續當中一幹二淨。
子叁,淨法加行正行後行:
淨除罪業的方法應該具足加行、正行和後行。加行是發菩提心;正行最好安住于大光明或大圓滿的境界,其次是通過生起次第圓滿次第而修行,最起碼要具足四種對治力;後行是回向。每一座修法都應該具足這叁個殊勝,以叁個殊勝來攝持。
這是總義,就是總結性地講一遍,下面是論義。
壬二(論義)分四: 一、厭患對治力;二、所依對治力;叁、現行對治力;四返回對治力。
子一(厭患對治力)分二:一、總說忏悔罪業之方式;二、依殊勝對鏡而忏悔特殊罪業之方式。
醜一,總說忏悔罪業之方式:
我于十方佛,及具菩提心,大悲諸聖衆,合掌如日白:
無始輪回起,此世或他生,無知犯諸罪,或勸他作惡,
或因癡所牽,隨喜彼所爲,見此罪過已,對佛誠忏悔。
“我于十方佛,及具菩提心,大悲諸聖衆,合掌如日白”:我要忏悔,在誰面前忏悔?在十方佛及具菩提心的大悲諸聖衆面前忏悔。以什麼方式忏悔?畢恭畢敬,跪在低處,雙手合掌,非常坦誠地忏悔。爲什麼這樣?因爲在佛菩薩面前,自己是個罪人;在父母衆生面前,自己是個罪人。內心非常坦白,不顧面子,不考慮自己,這樣進行忏悔。
“無始輪回起,此世或他生”:無始劫以來,在六道輪回的過程當中,無論是現在世還是過去世。
“無知犯諸罪,或勸他作惡”:因爲無明愚癡,所造的罪業無量無邊;不僅自己造惡業,還勸他人造惡業;不僅害自己,還害他人,勸他人做惡業。
“或因癡所牽,隨喜彼所爲”:由于自己被愚癡迷惑牽引,欣然隨喜他人的罪業。
“見此罪過已,對佛誠忏悔”:我觀察所犯的罪過以後,誠心誠意地在一切怙主面前不覆不藏,發露忏悔:“我仔細思維、認真觀察,已經覺察到了自己罪業深重,此時此刻我後悔莫及,因此我不顧一切,不覆不藏的忏悔。有些罪業我自己能想到,有些想不到,但是佛菩薩有智慧之眼,一定能看得到。大慈大悲的佛,大慈大悲的菩薩,救救我吧!不然我真的完了!壽命無常,如果死亡來臨了,我就要墮落地獄,出脫無期。請攝受我,加持我,令我的罪業迅速清淨。我以後只聽你們的,做你們忠實的仆人。我知道你們要做什麼,我知道你們唯一的事業是什麼,就是弘法利生。我可以當牛做馬,可以全力以赴地做你們的事業——弘法利生。”忏悔就要這樣。不能只求加持、求攝受,還要以這種方式報答佛的恩德,這樣才能真正獲得加持,才能淨除罪業。
大家誠懇一點兒,不能虛榮,一定要誠啊!
醜二,以殊勝對境而忏悔特殊罪業之方式。
惑催身語意,于叁寶父母,師長或余人,造作諸傷害。
因昔犯衆過,今成有罪人,一切難恕罪,佛前悉忏悔。
“惑催身語意,于叁寶父母,師長或余人,造作諸傷害”:通過身口意傷害佛法僧叁寶,即傷害佛、傷害法、傷害憎。
傷害佛。影響佛的事業,阻攔佛的事業,耽誤佛的事業,破壞佛的事業,這都是傷害佛。
傷害法。自作聰明,扭曲佛經的意義,還以盲引盲,這就是破壞聖教,傷害聖教;隨便受戒,隨便破戒,根本不當回事,這就是破壞證法。
傷害僧。破壞僧團的甯靜,破壞僧團的和合,這就是傷害僧。這些罪過非常嚴重,破和合僧是無間罪啊!什麼叫無間罪?就是面臨死亡的那天,不用經過閻羅王的審判,直接下無間地獄。金剛兄弟之間出現矛盾,在密宗裏是犯了第叁條根本戒,非常嚴重,也是將來下金剛地獄的因。所以大家要明白,道場不是結怨敵的地方。僧衆要和合,不和合就不是僧,不是僧團,不是僧寶。
傷害父母。父母的心如水,兒女的心如石頭,兒女不但沒有感恩之心,還處處傷害父母。父母的恩德非常難報,哪怕你背著父母在整個南瞻部洲繞一圈,也報達不了父母的恩。通過學佛修行,等自己有所成就的時候,可以去度化父母,這樣才可以報答父母的恩。若是能把父母領進佛門,讓他們在相續中生起正知正見,才能真正報答父母的恩。父母恩重難報,若是沒有一點感恩心、報恩心,還處處傷害父母,這個罪過非常嚴重啊!
傷害師長。上師、善知識們的恩德比父母還重,因爲父母只能給你生命,上師善知識可以給你慧命,父母只能給你暫時的安樂,上師善知識能給你永恒的安樂。所以,上師善知識的恩德比父母的恩德還大。若不知道感恩,不知道報恩,甚至還處處傷害,生邪見,進行誹謗,破壞上師的道場,破壞上師的事業。對一個具德的上師來說,清淨的道場相當于他的心髒,清淨的法脈相當于他的雙目,若是你破壞他的道場和事業,就相當于挖他的雙目,吃他的心髒。這個果報非常嚴重啊!
傷害其他人。對堪布阿阇黎等及其他具有修行、具有功德的人進行傷害;傷害普通、可憐的衆生。
“因昔犯衆過,今成有罪人”: 對這些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維,自己往昔所犯的這些過患,所造的這些惡業真的不可形容啊!今天我成了罪人。
“一切難恕罪,佛前悉忏悔”:仔細一觀察,認真一思維,我的所作所爲,所思所想真的難以寬恕啊!但是,佛菩薩,您們是大慈大悲之人,絕對是救苦救難之人,能不能原諒我,能不能再給我一次機會,給我一次恕罪的機會、忏悔的機會?我誠心地、認真地、不覆不藏地向您發露忏悔,祈請賜予我力量,使這些罪業和我的相續分開。我再也不想跟這些罪業共存一分鍾、一秒鍾、一刹那!我今天發誓,我不會忘記你們的恩情,一定會報答你們的恩情,做弘法利生的事業,絕對全心全意,全力以赴,絕對讓你們滿意。
佛菩薩是慈悲的,發光給我們力量,消除了罪障,令身口意叁門得以清淨,自己也開始具有菩提心,也成爲可以發光的一個偉大的人物了,然後在六道輪回中乘願再來,救度無量無邊的衆生。
這樣觀想、忏悔,才叫忏悔。真的,忏悔要非常坦白、非常誠懇。爲什麼要五體投地呢?這不是在演節目,而是發自內心啊!若是在忏悔的狀態下,五體投地是自然而然的。若是沒有這樣的一個狀態,沒有這樣的一個發心,看似在那兒很像樣地五體投地,實際上都是假的,都是虛僞的,這裏面沒有力量。所以,大家不要走形式,發自肺腑才有意義,才能得到加持,最終才能夠成就。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入菩薩行論》講記(十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