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论》讲记(十四)▪P2

  ..续本文上一页,现在还觉得理所当然,还觉得很了不起似的,那就没办法了,众生就是这样的。

  子二(能净四对治力)分四:一、厌患对治力;二、所依对治力;三、现行对治力;四、返回对治力。

  丑一、厌患对治力。

  自己造下的罪业无量无边,现在怎么办啊?有办法,这个办法就是“能净之四对治力”,通过四对治力就能清除这些罪业。

  犹如检查出了是绝症,能不能治疗?能!发现了罪业,那么有没有办法消除?能!就像刚才不小心服毒药了,现在开始疼了,知道后果了,有没有办法解决?有!佛法里有解毒的药。“那是什么啊?快快告诉我吧!”“好!”这个时候佛或上师就告诉你了“四种对治力是唯一解毒的办法”。

  这四种对治力是:厌患对治力、所依对治力、现行对治力、返回对治力。

  丑一,厌患对治力:

  所谓厌患对治力,就是追悔莫及,对自己所造的罪业有恐惧感,非常后悔,如同饮毒者见到后果一般。刚才不小心喝了毒药,快要死了,知道害怕了“我为什么要喝?我怎么会喝这个?”同样,现在对自己所造的罪业有畏惧感,对即将要堕落恶趣感受痛苦的后果感到恐惧,这是厌患对治力。

  知道自己的错误,自责、后悔,这就是厌患对治力,也叫破恶力。若要破坏这些恶业、罪业,要具有大的力量。真的,能认识、知道自己的错误是很难的。你若真的认识到了、知道了,忏悔就不难了。所以,知错、认错是忏悔的关键。

  丑二,所依对治力:

  所谓所依对治力,就是依止能摆脱罪业的方法,如依止药物一般来消除罪业。所依对治力有内在的所依对治力和外在的所依对治力。内所依对治力就是发菩提心,外所依对治力就是意念佛陀、观想本尊。要通过佛的加持,通过本尊的力量来消除自己的罪业,能不能得到佛的加持,能不能得到本尊的摄受?能!但你必须要有内在的所依对治力——菩提心、利他心,这样才能得到佛的加持,能得到本尊的摄受。若得到了佛的加持,得到了本尊的摄受,你的罪业就会因此而烟散云消!

  丑三,现行对治力:

  所谓现行对治力,即行持善法,如同服药一般。我们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提起善念、行持善法,就是现行对治力。

  丑四,返回对治力:

  所谓“返回”,就是恢复原状。返回对治力,指不再造的决心。自己发誓、下决心:再也不让贪嗔痴等烦恼产生,再也不跟自己的习性走,要和自己的习性一刀两断!无始劫来,我们都是跟着烦恼走,跟着习气走的。做为一个修行人,真的不能这样。不是有这样一首歌么,“跟着你走,跟着佛光走……”跟着佛光走,也就是跟着智慧走,就要下这样的决心。此外,还要下决心:纵遇命难也不再造身语的这些恶业,这些决心叫返回对治力。有这样的决心,才能恢复原状,才能彻底回归自性。若你真正能跟烦恼作对,真正能跟习气一刀两断,自然就回归自性了,自然就回归原状了。

  具足四种对治力的方法就是断业障的法药。能断除罪障的法药必须要具足四种对治力,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若是不具备四种对治力的话,即使《地藏经》念得再多,“百字明”念得再多,哪怕昼夜不停地打坐修行,业障也不会清净的,罪业也不可能在你的相续当中一干二净。

  子三,净法加行正行后行:

  净除罪业的方法应该具足加行、正行和后行。加行是发菩提心;正行最好安住于大光明或大圆满的境界,其次是通过生起次第圆满次第而修行,最起码要具足四种对治力;后行是回向。每一座修法都应该具足这三个殊胜,以三个殊胜来摄持。

  这是总义,就是总结性地讲一遍,下面是论义。

  壬二(论义)分四: 一、厌患对治力;二、所依对治力;三、现行对治力;四返回对治力。

  子一(厌患对治力)分二:一、总说忏悔罪业之方式;二、依殊胜对镜而忏悔特殊罪业之方式。

  丑一,总说忏悔罪业之方式:

  我于十方佛,及具菩提心,大悲诸圣众,合掌如日白:

  无始轮回起,此世或他生,无知犯诸罪,或劝他作恶,

  或因痴所牵,随喜彼所为,见此罪过已,对佛诚忏悔。

  “我于十方佛,及具菩提心,大悲诸圣众,合掌如日白”:我要忏悔,在谁面前忏悔?在十方佛及具菩提心的大悲诸圣众面前忏悔。以什么方式忏悔?毕恭毕敬,跪在低处,双手合掌,非常坦诚地忏悔。为什么这样?因为在佛菩萨面前,自己是个罪人;在父母众生面前,自己是个罪人。内心非常坦白,不顾面子,不考虑自己,这样进行忏悔。

  “无始轮回起,此世或他生”:无始劫以来,在六道轮回的过程当中,无论是现在世还是过去世。

  “无知犯诸罪,或劝他作恶”:因为无明愚痴,所造的罪业无量无边;不仅自己造恶业,还劝他人造恶业;不仅害自己,还害他人,劝他人做恶业。

  “或因痴所牵,随喜彼所为”:由于自己被愚痴迷惑牵引,欣然随喜他人的罪业。

  “见此罪过已,对佛诚忏悔”:我观察所犯的罪过以后,诚心诚意地在一切怙主面前不覆不藏,发露忏悔:“我仔细思维、认真观察,已经觉察到了自己罪业深重,此时此刻我后悔莫及,因此我不顾一切,不覆不藏的忏悔。有些罪业我自己能想到,有些想不到,但是佛菩萨有智慧之眼,一定能看得到。大慈大悲的佛,大慈大悲的菩萨,救救我吧!不然我真的完了!寿命无常,如果死亡来临了,我就要堕落地狱,出脱无期。请摄受我,加持我,令我的罪业迅速清净。我以后只听你们的,做你们忠实的仆人。我知道你们要做什么,我知道你们唯一的事业是什么,就是弘法利生。我可以当牛做马,可以全力以赴地做你们的事业——弘法利生。”忏悔就要这样。不能只求加持、求摄受,还要以这种方式报答佛的恩德,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加持,才能净除罪业。

  大家诚恳一点儿,不能虚荣,一定要诚啊!

  丑二,以殊胜对境而忏悔特殊罪业之方式。

  惑催身语意,于三宝父母,师长或余人,造作诸伤害。

  因昔犯众过,今成有罪人,一切难恕罪,佛前悉忏悔。

  “惑催身语意,于三宝父母,师长或余人,造作诸伤害”:通过身口意伤害佛法僧三宝,即伤害佛、伤害法、伤害憎。

  伤害佛。影响佛的事业,阻拦佛的事业,耽误佛的事业,破坏佛的事业,这都是伤害佛。

  伤害法。自作聪明,扭曲佛经的意义,还以盲引盲,这就是破坏圣教,伤害圣教;随便受戒,随便破戒,根本不当回事,这就是破坏证法。

  伤害僧。破坏僧团的宁静,破坏僧团的和合,这就是伤害僧。这些罪过非常严重,破和合僧是无间罪啊!什么叫无间罪?就是面临死亡的那天,不用经过阎罗王的审判,直接下无间地狱。金刚兄弟之间出现矛盾,在密宗里是犯了第三条根本戒,非常严重,也是将来下金刚地狱的因。所以大家要明白,道场不是结怨敌的地方。僧众要和合,不和合就不是僧,不是僧团,不是僧宝。

  伤害父母。父母的心如水,儿女的心如石头,儿女不但没有感恩之心,还处处伤害父母。父母的恩德非常难报,哪怕你背着父母在整个南瞻部洲绕一圈,也报达不了父母的恩。通过学佛修行,等自己有所成就的时候,可以去度化父母,这样才可以报答父母的恩。若是能把父母领进佛门,让他们在相续中生起正知正见,才能真正报答父母的恩。父母恩重难报,若是没有一点感恩心、报恩心,还处处伤害父母,这个罪过非常严重啊!

  伤害师长。上师、善知识们的恩德比父母还重,因为父母只能给你生命,上师善知识可以给你慧命,父母只能给你暂时的安乐,上师善知识能给你永恒的安乐。所以,上师善知识的恩德比父母的恩德还大。若不知道感恩,不知道报恩,甚至还处处伤害,生邪见,进行诽谤,破坏上师的道场,破坏上师的事业。对一个具德的上师来说,清净的道场相当于他的心脏,清净的法脉相当于他的双目,若是你破坏他的道场和事业,就相当于挖他的双目,吃他的心脏。这个果报非常严重啊!

  伤害其他人。对堪布阿阇黎等及其他具有修行、具有功德的人进行伤害;伤害普通、可怜的众生。

  “因昔犯众过,今成有罪人”: 对这些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维,自己往昔所犯的这些过患,所造的这些恶业真的不可形容啊!今天我成了罪人。

  “一切难恕罪,佛前悉忏悔”:仔细一观察,认真一思维,我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真的难以宽恕啊!但是,佛菩萨,您们是大慈大悲之人,绝对是救苦救难之人,能不能原谅我,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给我一次恕罪的机会、忏悔的机会?我诚心地、认真地、不覆不藏地向您发露忏悔,祈请赐予我力量,使这些罪业和我的相续分开。我再也不想跟这些罪业共存一分钟、一秒钟、一刹那!我今天发誓,我不会忘记你们的恩情,一定会报答你们的恩情,做弘法利生的事业,绝对全心全意,全力以赴,绝对让你们满意。

  佛菩萨是慈悲的,发光给我们力量,消除了罪障,令身口意三门得以清净,自己也开始具有菩提心,也成为可以发光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了,然后在六道轮回中乘愿再来,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这样观想、忏悔,才叫忏悔。真的,忏悔要非常坦白、非常诚恳。为什么要五体投地呢?这不是在演节目,而是发自内心啊!若是在忏悔的状态下,五体投地是自然而然的。若是没有这样的一个状态,没有这样的一个发心,看似在那儿很像样地五体投地,实际上都是假的,都是虚伪的,这里面没有力量。所以,大家不要走形式,发自肺腑才有意义,才能得到加持,最终才能够成就。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入菩萨行论》讲记(十四)》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