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論》講記(十五)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入菩薩行論。

    入菩薩行論全論分二:一、論名;二、論義。

    甲二(論義)分叁:一、入造論之理;二、所入之自性;叁、圓滿結尾。

    乙二(所入之自性)分叁:一、入者所依補特伽羅;二、入者之意樂;叁、趨入之方法。

    丙二(入者之意樂)分二:一、發心之功德;二、受持之方法。

    丁二(受持之方法)分二:一、總義;二、論義。

    戊二(論義)分叁:一、加行;二、正行;叁、後行。

    己一(加行)分二:一、淨化自相續;二、爲利他而修心。

    庚一(淨化自相續)分八:一、供養;二、頂禮;叁、皈依;四、忏罪;五、隨喜;六、請轉*輪;七、祈請不涅槃;八、回向福德。

    辛四(忏罪)分二:一、總義;二、論義。

    壬二(論義)分四:一、厭患對治力;二、所依對治力;叁、現行對治力;四、返回對治力。

    子二(所依對治力)分叁:一、皈依原因;二、所皈依之對境;叁、如何皈依。

    醜一(皈依原因)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寅一、略說:

    罪業未淨前,吾身或先亡,

    雲何脫此罪,故祈速救護!

  我們要淨除罪障,就要依靠佛菩薩的教言、加持。爲什麼要如此急迫地向佛菩薩請求淨除自己的罪業?因爲死亡是無常的,生命是無常的,怕死亡在這些罪業還沒有忏除清淨之前就到來。我們爲什麼不精進呢?主要是對無常沒有真正的認識,對無常沒有生起正見。

  我們在壽命無常裏講過,那些舊噶當派的格西們主要講了無常的叁根本:第一,必定死亡。有生就有死,這是必定的,這個我們都知道。第二,死期不定。我們對此一點都沒有明白,一點都沒有覺察到。今天死還是明天死,今年死還是明年死,現在死還是一會兒死,誰也無法確定。因爲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間,吸進來沒呼出去就死了,呼出去沒吸進來就死了。呼吸停止了,人就死了。什麼時候死,誰也無法確定,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第叁,到臨終時除了佛法誰也無法利益我們。

  今天在座的這些人根本不知道今天會死,根本沒有准備死,對死亡的來臨沒有任何准備。現在我可以逐個問一下:“你有什麼把握,你憑什麼說今天絕對不會死?”有的人會說:“因爲我還年輕啊!”你看,那麼多年輕人都死了。有的人會說:“我沒有病啊!”你看,那麼多人突然死了,根本不需要通過生病再死,都是無意中死亡的。也許剛才還在吃飯、喝酒,還在跟朋友聊天,還在談情說愛,突然就死了。對死期不定,我們沒有深刻的認識。在座的這些人,對死亡沒有任何准備。也許你會這麼想:我現在還年輕,也沒有什麼病,所以我沒有想過什麼,也沒有准備什麼。當你老了,當你有病的那一天,你也不會准備的,死亡在任何時候來都是突然的,你在面對死亡的時候還是和現在一樣,對死亡不會有任何准備。

  也許你會覺得這次病情很嚴重,可能跑不掉,但是你也不可能想到今天或現在死,還在想“還能活幾天吧,還能等幾天吧”,自己一直這樣希望著。但是,說死亡什麼時候來都是突然的,死亡什麼時候來都是無情的。死亡來時,不會讓你再考慮,不會讓你再准備,它令你束手無策。若是無始劫以來,在六道輪回的過程當中,我們以貪嗔癡通過身口意造下的這些罪業沒有消除、清淨,這時你就死亡了,經曆中陰身,然後再轉世,真的非常非常地危險啊!

  因果是不虛的,業障還沒有消除,罪業還沒有清淨,你一定要遭受果報的。你看自己造下的罪業,死了以後也許連中陰界都不要經過,直接就下地獄了。你現在在人間享受安樂,也許再過幾個小時就會在地獄裏遭受極大難忍的痛苦,想從那裏出來或者想解脫,是非常非常難的,根本就不可能。爲什麼?因爲下地獄了以後,還會在地獄裏造業,還要繼續承受果報,基本上沒有解脫的機會。真的,大家想想,多危險啊!跳懸崖算什麼呀?跳懸崖只會失去一條命,但是下地獄的後果非常嚴重、不可思議。

  我們造的這些罪業,要麼是以貪心造的,要麼是以嗔心造的,要麼是以愚癡心造的,這些都是墮落惡趣的因。叁惡道裏哪有佛法啊?哪有這樣消業的機會啊?在那裏想消業,根本就沒有機會。不但不能消業,還會繼續造業,這樣你就出脫無期了。爲什麼說出脫無期呢?那些空遊餓鬼處處傷害衆生,那些旁生互相殘殺吞食,這都是在造業嘛,他們只會造業不會消業,所以說是出脫無期。所謂“一失人身,萬劫不複”,也是這個意思。

  雖然我們造了很多業,罪業也非常嚴重,但是我們現在遇到了佛法、正法,通過修行可以消除和清淨這些罪業,這樣我們可以不墮落惡趣,可以不六道輪回了。但是這個機會不會永遠有,這個機會是稍縱即逝,所以我們就要跟死亡爭,在死亡沒有來臨之前必須把業障消掉。修行就要像“美女頭上燃火,懦夫懷裏鑽蛇”一樣,要有危機感,要有緊迫感。修行是要和死亡比賽的,要跟它爭這個機會,否則這個機會就會被死魔奪走了。我們要通過精進修行,千方百計地利用這個機會來承辦解脫,承辦究竟的利益。所謂“美女頭上燃火”,美女特別在意自己的容貌,一旦頭上燃火了,她不可能等待,一秒鍾都不會等待,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滅火。所謂“懦夫懷鑽毒蛇”,懦夫本來膽子就小,特別害怕蛇,若蛇鑽到懷裏了,他還會等嗎?他會立即站起來跑掉。同樣,我們的修行也是如此,不能等一分鍾,不能等一秒鍾,應該想盡一切辦法立即、馬上去修行,去消業!

  不要等!不能等!有的人還在等明天、明年、自己退休了、兒子結婚了……再學再修,你就在那兒等吧!若死亡突然來了,看你怎麼辦?面對死亡的時候,都是無可奈何的;面對死亡的時候,都是恐懼萬分的。之後,還要走進中陰身,還要墮落惡趣。看看吧!我天天在這裏講,你們根本就不聽,根本就不當事,現在都不在意。若是你面對死亡的時候,還能這樣如如不動;在面對中陰身的時候,還能這麼穩定;在將來墮落惡趣的時候,還這麼穩定,我就不得不服你。但是,面對死亡的時候,你不可能這麼穩定吧,不可能不害怕吧,但是你害怕也沒有用,晚了!將來墮落惡趣的時候,你不可能還這麼穩定吧,不可能不在乎吧。不信就走著瞧吧!對有些人來說,說跟沒有說一樣。沒辦法!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因緣個人了,你解脫是你的事,你墮落是你的事,跟我有什麼關系!因果絲毫不虛,誰造誰受,不造不受,我們都一樣。

   “罪業未淨前,吾身或先亡”:爲什麼要精進忏悔呢?在罪業還沒有得以清淨之前,我很有可能會先死去。

  “雲何脫此罪,故祈速救護”:倘若如此,就會墮落到惡趣當中,到那時如何能擺脫這些罪業呢?因此就會祈求迅速救護我,把我的業障消除。也就是令自己的相續和這些罪業相分離。

  寂天菩薩此處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確實是這樣的。剛才有人問:“爲什麼這麼著急,這麼急迫?”昨天我已經講得非常懇切、非常直白了。若真的聽進去了,就會虔誠地祈請佛菩薩、祈請上師善知識:“幫幫我,救救我,令業障消除!我知道你們要做的事就是弘法利生,我絕對會全力以赴。”爲什麼這麼著急?爲什麼這麼急迫呢?就是怕死亡到來,一定要趕到它的前面啊,所以著急!

  我們現在有一些災難或痛苦,這些都是我們往昔造業的果報,若這些果報能在人間成熟,倒是件好事。因爲人間即使再痛苦,也沒有叁惡道痛苦,這是第一。第二,我們是人,相對而言還是稍微有點智慧的,所以能想出點辦法,能解決問題啊。若是有修行有智慧的話,就更不用說了。即便是沒有修行沒有智慧,也比那些動物等惡道衆生聰明。人總能想出一點辦法,暫時也能解決一些問題啊。

  若是惡果在人間、在現世中成熟,這是件好事,不是壞事啊!家裏有事了,自己生病了,這真的是好事。若是這些惡果在叁惡道成熟就完了,你所要遭受的痛苦和後果不會這麼輕松,這是第一。第二,叁惡道的衆生都特別愚癡,根本找不到什麼辦法,暫時都解決不了這些問題。所以,大家明智一點,遭受一些災難、遭受一些痛苦是好事。一個修行人,應該希望所有的惡業果報都統統成熟在今生現世中,只要不墮落惡趣,不在惡趣裏成熟就行了。你有沒有這樣一個勇敢的心?若是有,這就是修行。修行就是讓自己的內心堅強起來,勇敢起來,不是要逃避這些。這種逃避的心、懦弱的心,叫凡夫俗子,根本就沒有佛法,沒有修行。

    寅二(廣說)分二:一、思維疾速死亡而生起皈依之心;二、思維死亡極恐怖而生起皈依之心。

    卯一(思維疾速死亡而生起皈依之心)分叁:一、略說;二、廣說;叁、攝義。

    一、略說:

    死神不足信,不待罪淨否,

    無論病未病,壽暫不可恃。

  “死神不足信”:死神一點都不靠譜,不能相信他。我們現在都相信死神,對死亡一點准備都沒有,根本沒有畏懼,都覺得“我現在年輕,沒病,死神肯定不會來,等老了、有病了,實在不行了,那個時候他才會來”。但是佛早就提醒我們,可不能相信啊!也許一般情況下,那些七八十歲年紀大的人,病得臥床不起的時候,死神就來了。但是我們不能相信他啊!這是死神的一個陰謀,他不一定什麼時候來,無論你有病還是沒病。佛這樣對我們說,寂天菩薩是佛的代言人,也給我們傳遞這樣消息,可不能相信死神啊!你隨時都應該有所准備,隨時都應該面對死亡。

  我們身邊的很多人,非常年輕,年齡比我還小,一點病症都沒有,就被閻羅王帶走了。所以,不能相信死神,隨時都要做准備,隨時敢于面對死亡,…

《《入菩薩行論》講記(十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