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喜無上菩提果的因。一地到十地菩薩的果位,就是無上菩提果的直接因,所以這也是隨喜無上菩提果的因,將來隨喜無上菩提果的果。
誰得到佛果了,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了,我們隨喜;誰登地了,誰有因地的果位了,我們也隨喜。這是在隨喜上士道的善根。上士道就是爲衆生求佛果。
我們隨喜下士道的善根、中士道的善根、上士道的善根,可以說我們隨喜世出世間的一切善法、善根,因爲這些都是直接或間接成佛的因。
雖然我們是修大乘佛法的,雖然我們是佛子,但是我們也隨喜世間的善根,隨喜小乘的善根。爲什麼?下士道的善根是屬于世間的,中士道的善根是屬于小乘的,這都是間接成佛的因。我們隨喜衆生的善根,就與衆生結上了善緣,也就算是得到了佛的攝受,將來這個善根成熟了,一定會證佛果。
“亦複樂隨喜:能與有情樂,發心福善海,及諸饒益行”:此處又再次單獨隨喜發菩提心、修菩薩道這個殊勝的善根。因爲本論著重講的是菩提心,誰發菩提心,誰修菩提道,就更值得隨喜,更應該隨喜。
“能與有情樂,發心福善海”,發菩提心所得到的善根和福德猶如大海,這主要是隨喜發菩提心。“諸饒益行”,是指隨喜行菩薩道,修菩薩道。前者是隨喜發心,後者是隨喜利他的行爲。也可以說,前者講的是願菩提心,後者講的是行菩提心。
我們特別希望,也特別想拔除衆生的痛苦,給予衆生安樂。若是衆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了,解脫就在眼前,離成佛也不遠了,這更值得隨喜。同時,自己也要再次發願:我也要發菩提心,也要行菩薩道。“人家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離解脫不遠,離成佛不遠了。我也不能落在後面,也要跟他們一起成就佛果”,自己也要這樣發願。
如果你能隨喜,就會精進。精進就像鞭子,鞭策一下自己,這樣自己也進步一點,提高一點。我們要隨喜他人的善根,更要隨喜發菩提心的人,同時也要鞭策自己,隨喜應該有這個層面的意義。我們有些同修學得好,你有沒有真正歡喜、隨喜一下?然後想:我也要跟他一樣,也要學會這些,也要精進。比如,今天有些同修有所成就,我們隨喜時也要發願:我也要成就,也要獲得這樣的一個境界。如果能這樣,你在隨喜的同時,自己也在修行,也在進步。
隨喜是對治傲慢的。看到對方的優點和功德,心裏歡喜;然後對照自己:“哎喲,我這麼差,我們兩個是一起皈依佛門的,是一起上山的,人家現在修得這麼精進,修得這麼有成就”,對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生起愧疚心,這就是隨喜。若是這樣,就對治傲慢了。
辛六,請轉*輪:
我于十方佛,合掌誠祈請,
爲苦惑迷衆,燃亮正法燈。
佛成道了以後,七七四十九天沒有轉*輪,最後通過帝釋王、梵天王供養千輻*輪、右旋海螺等無量供品而祈請轉*輪,佛開始轉*輪,共轉了叁次*輪。我們現在也要請轉*輪。
首先,我們可以向外請轉*輪。盡管自己現在還沒有轉*輪、講經說法的能力,但這時可以向外請轉*輪。
自己可以意念觀想:在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具德的上師善知識面前都有一個自己,手裏捧著無量供品,向佛菩薩和上師善知識們請轉*輪。佛菩薩上師善知識們無所不知,你自己這樣憶念、祈請,他們都一清二楚,都能聽到,都能知道。
爲什麼要請轉法論?就是讓這些上師善知識們講經說法。我們要饒益衆生,這是最好的方法。只有佛菩薩、上師善知識們講經說法了,才可以遣除衆生內心的無明。
衆生爲什麼煩惱?爲什麼痛苦?爲什麼在六道中輪回而不得解脫?就是因爲無明,因爲愚癡,不明諸法的實相,不明諸法的真理。不是因爲沒有吃,沒有穿,不是因爲有病或其他原因。若是不無明、不愚癡,衆生都是快樂的、幸福的、自在的。因爲無明愚癡,所以不分身份、環境,無論在地獄還是在天堂,衆生都是煩惱痛苦的。
我經常跟大家講,爲什麼說黃金和牛糞等同?講的是境界。若是有佛法、有智慧,街上的乞丐與寶座上的國王一樣是快樂的;若是沒有佛法的光明,沒有智慧,就是愚癡無明,街上的乞丐和寶座上的國王一樣是痛苦和煩惱的。大家要明白這個道理,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若明白了這些就等于抓到了根,是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所以遣除無明愚癡是很重要的。只有轉*輪、講經說法,才能遣除無明愚癡。轉*輪、講經說法,講的都是諸法的究竟實相與真理,是讓大家明白、證悟這些真理,這樣內心就不無明愚癡了,所以轉*輪很重要。
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經曆了叁大阿僧祇劫的苦修,是爲了什麼?爲了轉*輪,他知道這樣才能真正利益衆生。他求的不是自我解脫,而是利益衆生,利益衆生就要轉*輪。轉*輪才是真正的利益衆生,所以十方叁世一切諸佛都是爲了轉*輪才成佛的,都爲衆生轉了很多*輪。這些菩薩們、具德的善知識們爲什麼如此認真地繼承佛的事業呢?爲什麼弘揚佛陀所傳的法呢?因爲菩薩及具德的善知識們有饒益衆生的心——利他心,他們知道這是唯一的方法,所以他們繼承佛的事業,講經說法。
大家要明白,講經說法是利益衆生的唯一的方法,講經說法才是真正的利益衆生。我們也應該重視這件事,發自內心好好地接受教義,好好地接受竅訣。大家都是學佛人,應該理智一點,知道怎樣才能真正利益衆生,才能真正遣除內心的無明黑暗,才能最終獲得真正的解脫。如果有聽聞佛法的機會,大家千萬不能錯過,若是那些隆重的法會、開光、灌頂等……參加不參加都行,去不去都行。如果有人講經說法、轉*輪了,大家應該重視起來,應該去谛聽,應該請轉*輪,這樣才能遣除災難,才能遣除衆生內心的無明黑暗。
傳法、講法才是真正降甘露,大家應該用心接納。大家都不明白什麼叫“灑甘露”,以爲就是拿個裝滿淨水的寶瓶給你頭上灌水。其實,若是你內心沒有任何的證悟,沒有任何的境界,這不一定是真正的降甘露。有人給你講經說法,這才是真正的給你灑甘露,大家要珍惜這個機會。
請轉*輪很重要。以前講法都是要請轉*輪的,現在沒有人請轉*輪了,傳法的人只能自己安排,“我今天要傳何種法,明天要傳何種法”,因爲沒有人祈請,只能自己主動了,沒辦法了。爲什麼?現在衆生希求正法的心越來越差了,沒有希求正法的心,所以沒有人請轉*輪,沒有人祈請講法,所以只能自己主動去講法了,不但如此,還要“強迫”人來聽,得安排人站在外邊拿著棍棒督促,這就是“末法時期”。人們不重視求法,希求正法的心不強烈,都不珍惜佛法,所以沒有成就。若是真有強烈希求正法的心,然後去聽法、學法或學佛,成就會特別快。如《百業經》裏講的一些公案,人家成就得特別快,得到正果都很快、很容易,因爲人家希求正法的心強烈,一旦得到了佛法,就晝夜不停地修。人家修的不是形式,修的是心,所以成就快。現在哪有這樣的人?邀請聽法也不來,來了也是慢慢悠悠的,聽法也是愁眉苦臉的,這對佛和講法的人來說沒有什麼,但是自己完了。爲什麼不得法益呢?爲什麼不得成就呢?就是這個原因。
前面所講的是向外請轉*輪,我們還可以向內請轉*輪,也就是自己給自己請轉*輪。有人聽也好,沒人聽也罷,自己給自己講。如果沒有人聽,就觀想邀請無形衆生聽,給他們傳法。先祈請自己轉*輪,祈請講法,然後就開始講,沒有人聽不要緊,很多無形衆生都在聽。有的人說“我不會講法啊”,你念佛號、咒語給衆生聽也行。發心要清淨,在心裏想:我也在轉*輪,也在給衆生種善根。即使自己不會講也沒有事,念佛號或咒語給這些無形的衆生聽,他們也聽懂了,都得到了法益,自己也很歡喜,最後將講法傳法的功德回向給衆生。這是向內請轉*輪。
其實,佛的事業、佛法都是恒常不變、任運自成的。若是要利益衆生,衆生的相續中也要有善根和福德。佛的事業、佛法就像空中運行的月亮,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衆生的善根和福德就像江水,有江水才能映出月亮的影子。我們可以祈請:衆生相續中的善根不要息滅,不要窮盡。若是這樣,佛的事業、佛法也不會息滅,所以衆生的善根與福德很重要。只有善根和福德,才能真正感召和體現出佛的威力和加持。
辛七,祈請不入涅槃:
若佛欲涅槃,合掌速祈請!
住世無量劫,莫遺世間迷。
在偉大的佛陀快要圓寂的時候,珍達居士祈請佛不入涅槃,佛因此延續住世六個月,這期間利益了無數衆生。我們也應該向佛菩薩、上師善知識們祈請不入涅槃,因爲有佛菩薩、上師善知識們的住世,就有佛法的光明;有佛法的光明,才有衆生的安樂。所以佛講“哪裏有佛法,哪裏就有衆生的安樂”,這是一句真言啊!誰的相續中有佛法,就會有真正的快樂。佛法有教法和證法,證法才是真正的法,“戒定慧”叁學才是正法。戒定慧叁學應該在衆生的相續中,衆生的相續中應該有戒定慧叁學的功德。
像法時期的時候,有教法但是沒有證法,表面上有佛法,實際上沒有佛法,外表上有大寺院、大法師,但是大寺院、大法師的相續裏沒有真正的證法,沒有戒定慧叁學的功德。現在快到像法時期了,已經有征兆了,道場裏沒有道,修行人包括出家人的相續中沒有戒定慧叁學的功德。也許有人會說“現在我也受戒了……”受戒了不一定有戒的功德。戒是淨,若是你內心相續不清淨,就沒有戒的功德。“我天天也在打坐啊……”雖然你天天打坐,姿態很如法、端正,但你內心沒有安住,妄念滿天飛,想這個想那個,跑到這跑到那……如果內心不能安住,就沒有定的功德。“我也在學顯密的經典,我也懂很多道理啊……”但是聰明不等于智慧,若是法沒有真正入心,內心裏沒有真正生起智慧,即使你懂得再多,統統都是知識,不是智慧。修行人就是要轉識成智,盡管你現在能講很多大道理,滔滔不絕,但還是沒有真正的智慧啊!真正的智慧是對治煩惱,對治習氣的。如果煩惱減少了,習氣減弱了,說明你有智慧了。有人雖然講不出什麼大道理,不明白那麼多佛理,但是人家有智慧。修行的成就不是靠學問,而是靠信心。若是有信心,一樣能成就;若是沒有信心,即使你的學問再高,理論再好,也許都會變成障礙,不會變成智慧,雖然能明白一些,能講一些,但不一定有智慧。
“我受了大戒”“天天打坐修禅定”“我明白了這麼多,懂得這麼多佛理,還能給別人講,可以引導別人”,覺得很了不起似的……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吧,到時候你會後悔的!戒是淨,若是相續清淨,就有戒的功德。內心裏有戒定慧叁學的功德,才可以說是有佛法;有佛法就有安樂,這個人的內心絕對是快樂、自在的。若是受了戒覺得苦,就不是受戒。因爲“哪裏有佛法,哪裏就有安樂”,若是你真正受戒了,真正有戒學的功德了,內心絕對是快樂、自在的。這是鏡子,我們都應該照照自己。以佛法對照自己的時候,才能真正明白自己,才能真正照出自己的面目啊。我們現在裝的,不但能欺騙別人,還能欺騙自己。自己覺得自己很好啊,很了不起啊……,別人看你也覺得“這人這麼好,講得這麼好,這麼清淨”,欺騙別人。
大家要拿佛法對照自己,改變自己。你看清了自己,才能看清別人;你改變了自己,才能改變一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一切掌握在自己手裏。
這是祈請佛不入涅槃。佛趨入涅槃也是因爲衆生沒有善根福德,如果衆生有善根福德的話,佛也不會趨入涅槃的。哪裏有善根,哪裏就有佛;哪裏有正念,哪裏就有佛。究竟的佛是善,純善就是佛。哪裏有覺性,哪裏就有佛。爲什麼說“色身佛不是真佛,法身佛才是真佛”?就是這個原因。覺性才是真佛,純善才是真佛。所以,如果衆生的相續中有善根,內心有覺性,佛無處不在,佛是不會趨入涅槃的。若是衆生沒有這個善根,沒有這個悟性,即使佛在眼前你也不一定能認識得到,不一定能感覺得到。所以,祈請不入涅槃,也應該是在自己內心下功夫。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入菩薩行論》講記(十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