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論》講記(二十九)▪P3

  ..續本文上一頁事都用心去做、認真去做,這樣才是所謂的修行,最後才能真正圓滿。

  除了行住坐臥,哪有修行啊?在佛堂裏坐著誦經的時候才是修行?在禅房裏打坐的時候才是修行?不一定。除了行住坐臥、吃喝拉撒,若另外有“修行”,另外有“諸佛”,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都不會相信的;若是真有修行,真有所成就的話,行住坐臥、吃喝拉撒肯定都會變成修行。

  前後視察已,續行或折返,

  故于一切時,應視所需行。

  前前後後作了詳細審視以後,才可以繼續前行或者返回。不僅行走的時候要這樣,其他一切行爲都要這樣,都要有正知正念來攝持。

  欲身如是住,安妥威儀已,

  時時應細察,此身雲何住。

  “欲身如是住,安妥威儀已”:今天要做什麼事情,首先要慎重考慮再決定,決定了以後,不能不去做,必須要去做,而且要堅持到底。

  我們學佛修行也是如此。首先,自己要定下學佛、修行的目標。如果你是爲了世間的福報學佛修行,這是下士道;爲了自我解脫,這是中士道;爲了救度衆生,這是上士道。如果沒有目標,一切努力都徒勞無益。

  大家上山參加百日共修,天天起早貪黑地聞法、修法,如果沒有目標,一切努力都毫無意義。所以,各位首先應該把目標定下來,明確自己學佛修行的目的是人天福報、自我解脫還是普度衆生。

  “我對解脫、普度衆生這些都不懂,我就想求點福報和平安,沒有別的。”那也行。佛法也講人天道,你想修人天道,首先要在相續中建立起因果正見和輪回正見,這都屬于世間的正確見解;然後,在此基礎上斷十種惡、行十種善,這是受持世間的戒律;最後,在這些基礎上上供下施,多做善事,多積福德。若是這樣做,將來一定會得到人天的福報,今生也一定能得到相應的果報,這就是修人天道。

  “修人天道沒有用,有人天福報也離不開痛苦,佛說“叁界輪回處處都是痛苦,沒有一處安樂”,我不求世間福報,我也沒有普度衆生的能力,我要求自我解脫。”這樣也可以。你可以修小乘法——聲聞乘、緣覺乘。這也要有出離心的基礎,還要有證悟無我的見解、智慧,在這個基礎上斷一切惡,行一切善。首先,要有出離心的基礎,你一定要從心裏跟世間、紅塵劃清界限。如果你還留戀紅塵俗世,就不可能得到自我解脫。在這個基礎上,你要有無我的智慧和見解,這樣才可以徹底斷除煩惱。若是沒有無我的智慧,怎麼能斷除煩惱呢?煩惱的根是我執,若要破除我執,必須證悟無我;只有證悟了無我,才能斷除我執。沒有我執了,你就沒有煩惱了;沒有煩惱,你就不造業了;不造業了,你就可以不輪回了,這就是自我解脫。

   “自我解脫也不行,還是墮落寂滅邊了,我還是要普度衆生”,這樣也可以。你要有菩提心的基礎,還要有證悟空性的見解,然後再去斷一切惡、行一切善。

  正如偉大的佛陀所講的“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無論是修世間福報、自我解脫還是想普度衆生,都要斷惡行善,這是唯一的道。這個道能成爲世間的道、解脫的道還是成爲成佛的道,取決于你內心的見解。如果你只有世間的見解,你斷惡行善了,只能得到人天的福報,可以不墮落惡趣;如果你有出離心的基礎,有無我的智慧,斷惡行善就會變成自我解脫的道;如果你有菩提心、利他心的基礎,有證語大空性的見解,斷惡行善就會變成成佛的道,成爲菩提果的因。

  所以,大家不要再糊裏糊塗地學佛、念佛,應該首先把目標定下來,然後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不達目標決不放棄。內心應該有堅定的信念:“無論過程多麼艱苦,無論過程中要經曆多少坎坷,我不達目的決不放棄!”以這樣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毅力,最後一定能成就。

  “時時應細察,此身雲何住”: 目標確定下來了,要時時刻刻觀察自己的言談舉止是不是在軌道上,是不是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無論是立誓言還是發願,也是一定要想好,不能隨意立下誓言,不能輕易發願。一旦立下了誓言,一旦發願了,絕不能舍棄誓言,絕不能發空願。你首先要觀察,慎重考慮,最後再做決定。若是盲目做事,後果絕對是嚴重的。

  無論是選擇法門還是依止上師善知識,首先要觀察,自己要慎重考慮,然後再做決定。你是修小乘的自我解脫還是修大乘的自度度他、普度衆生,你選擇哪個法門,你依止什麼樣的上師或者善知識,首先都是要觀察的。若觀察好了,內心做決定了,願就已經發出去了,內心裏已經立下了誓言,就不能再失去誓言,不能讓這個願變成空願,否則就是罪過,緣起也不好。

  我們學佛就是要學智慧。決定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要認真仔細地觀察,不能盲目,不能糊裏糊塗,一旦自己下了決心、做了決定,就必須去做,必須去完成。這就靠心態、堅定的信念,這是成就的根本。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入菩薩行論》講記(二十九)》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