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會兒冷了,一會兒又熱了,心裏就會很難受;這個肉體的各個部位有一點點不適應的時候,心裏就開始煩惱了:“完了,我有病了,要死了。”不要這樣,這個心(神識)和肉體是有區別的,你們兩個沒有關系。“怎麼沒有關系呢?有密切的關系,甚至身體就是我。它疼的時候,我不是也疼了嗎?它衰老的時候,我不是也衰老了嗎?”這都是你執著的,因爲你把它視爲“我”了,所以它疼的時候你就疼了,它衰老的時候你就衰老了。若是你不把它視爲“我”,不執著的時候,即使它疼痛你也不會疼痛,它衰老你也不會衰老。
給大家打個比喻,比如我們執著這座房屋,“這是我買的,是我的。”不讓別人進。若別人一進來,你心裏就不舒服;若別人進來了,在裏面碰這個碰那個,把這個或那個東西弄壞了,你心裏就煩惱了,生氣、痛苦得不得了。當你把房屋賣給別人了,這個時候就不是“我”的了,就不視爲“我的”了,這個時候隨便進人,一天一百人、一千人進進出出也沒有事,因爲跟你一點關系都沒有,你心裏一點不會動,更不會煩惱。即使把裏面的東西弄壞了,你也不會煩惱,還在那笑,“這東西很好啊,怎麼弄壞了呢?嘿嘿……”你看,當你將它視爲“自己的”時候,你肯定哭;現在你沒有將它視爲“自己的”,而是認爲是別人的,你就會在那兒壞笑。什麼叫執著?就是將它視爲自己的了,把它視爲“我”的東西了。這個時候它就會傷害你,因爲跟你有關系啊,所以就有傷害。當你後來舍棄它時,“不是我的,歸別人了。”這個時候又跟你沒關系了,盡管房屋還是那個房屋,進進出出的還是那些人,但是無論發生了什麼,你都不會受到傷害。
再做個比喻。若今天你看中了一個人,把他視爲自己的愛人了,就會執著得不得了,“是我的了,我的……”他的一舉一動對你的觸動非常大,一旦他有一點點反應,你的喜怒哀樂都隨之變化無常。再過幾天鬧離婚了,兩人分開了,這時候無論他走到哪、說什麼、吃什麼、做什麼,跟你都沒有關系了,你也不會動心。
肉身也是如此。剛開始生下來的時候,我們不是把這個身體視爲“我的”,而是視爲“我”了,這就更嚴重了。剛才那兩個例子裏,是把人或者房屋視爲“我的”了,不是“我”,而是“我的”,這還是有一點差別的。而對這個肉體就不一樣了,一下子把它視爲“我”,所以它對你的影響和傷害就更大了。一旦你放下它,不執著它的時候,它是不會傷害到你的。你們兩個本來就是多體的,它本來就和你沒有關系,只是你自己執著而已。如果你不執著,它就跟你沒有關系。你執著什麼,什麼就傷害你;你的執著越厲害,它對你的傷害就越大。就如我們執著財産或身邊的人一樣,你越執著,它對你的傷害越大;你沒有執著,沒有視爲“我的”的時候,他做什麼與你有什麼關系?
癡意汝雲何,不護淨樹身,
何苦勤守護,腐朽臭皮囊?
“癡意汝雲何,不護淨樹身”:意識和肉體是多體的,到臨終的時候,意識要離開肉體。意識說“盡管如此,但是現在我需要所依處啊!”“你需要所依處,爲什麼非要找這麼個東西?爲什麼不去找外邊那些裏裏外外都很幹淨的果樹啊。如果你需要所依處,可以把它們作爲所依處啊!你看這個肉體多不幹淨,多可怕啊!”
“何苦勤守護,腐朽臭皮囊?”:爲什麼你要這樣執著啊?爲什麼要全力以赴地保護這樣一個腐朽的臭皮囊啊?外邊的樹,花園裏的花多好看啊,若是你必須有一個所依處,你就去找它們;如果必須將某一個東西執著成“我”的話,那就把那些幹淨的樹、花執著成“我”吧。這個肉體腐朽了,就是個臭皮囊,裏裏外外沒有幹淨之處,沒有能用之處。
我們自己看看,這個肉體不能冷,不能熱,還要吃飽穿暖、休息好,總得管著它,爲它還洗啊、刷啊……。現在你自己尋找一下:從頭發尖到指甲尖,有一處幹淨的嗎?頭發幹淨嗎?若是你覺得幹淨的話,就到天葬臺上去,那裏有很多頭發,你拿回來一把抱在懷裏。再看看,頭割開給你,你要嗎?可能一下子就嚇死了。然後將胳膊、肚子、腳割下來給你,你要嗎?現在你在皮膚上割一刀,觀察一下,裏面有幹淨的嗎?皮膚要不要?人皮會嚇死人。肉你要不要?骨骼好不好看?內髒——心髒、肺、大腸小腸,要不要?再剝開內髒,裏面是血、膿,處處都是不淨物。
既然身內身外都沒有一處幹淨的,沒有一處能用的,你爲什麼要找這樣的一個所依處?爲什麼把這樣的一個臭皮囊視爲我呢?
首當以意觀,析出表皮層,
次以智慧劍,剔肉離身骨。
我們以智慧觀察一下,皮膚裏面是肉,一直到骨骼,這中間是膿、血,有沒有潔淨之處值得貪愛?沒有吧,就是個不淨袋。自己有時還總覺得這個髒、那個臭,你不看看自己,自己這個身體就夠髒夠臭的了。我們一到廁所旁邊就捂著鼻子,覺得太髒了,實際上你自己就跟這些髒東西形影不離啊。到處都是不淨,哪有幹淨的啊!
複解諸骨骼,審觀至于髓,
當自如是究,何處見精妙。
再進一步,把所有的骨骼都割開,一直詳細觀察到骨髓,自己有一處幹淨的地方嗎?有一處可值得貪戀的嗎?
佛說我們愚癡顛倒,我們隨身帶著一個不淨袋,還覺得這個髒那個臭,這就是愚癡、顛倒。爲了這樣的不淨袋,你造下了無窮無盡的惡業,將來就要遭受痛苦。
如是勤尋覓,若未見精妙,
何故猶貪著,愛護此垢身。
如此不淨的垢身,爲什麼要那麼愛護、養育它呢?大家能不能不這麼執著啊!
現在大家千裏迢迢來到山上,但心總是定不下來,學法也學不進去,就是執著這個肉體。“我有高原反應,我頭疼,我這個那個……”這就是執著肉體。很多時候還沒事找事,覺得自己很聰明似的,“不能那樣,對胃不好;不能著涼了,不能這樣……”這都是增加分別念,都是增加自己心靈上的障礙。心清淨則一切清淨,心靈健康則一切健康。我們的曆代祖師們沒有刻意講究“衛生”“營養”,他們是通過清淨心而最後修成了金剛不壞身。你們事太多了,都是執著,所以總有事。自己太貪愛這個肉身了,太貪愛這個臭皮囊了,所以招致了很多的煩惱、疾病。
我們以前在山上修煉的時候,吃穿都非常艱苦,但是也沒有感冒,沒有生病啊!現在有時候我也有感冒,這是跟你們學壞了,你們總提醒我:“別著涼,別感冒;別那樣,會生病的。”我也就隨著這些心動了,時不時就感冒了。我以前在山上,在喇榮的時候,想不起來感冒了、生病了,所以從來沒有感冒過,從來沒有生過病。那時候我們的條件特別差,也不會注意春夏秋冬這些季節都要穿什麼,哪有那麼多衣服啊,一年四季基本上都穿一件衣服。而你們現在口裏說“我要出家修行”,到屋裏看看,一個人有好幾十雙鞋,冬天穿的、夏天穿的、屋裏穿的、屋外穿的、上山穿的、下雨穿的……衣服也一定是這樣多……哪有這樣的出家人!當時我們在山上修行時,能買到一雙鞋就是大福報啊!哪有這些啊?沒有那麼多事,其實都一樣。
佛講,心自在則一切自在,心清淨則一切清淨。所以,不要增加自己的分別念,不要給自己壓力,活得輕松一點,活得快樂一點,這是根本。你要的太多了,這是自尋煩惱,自找痛苦!你們就是事多,吃也講究,沒熟不能吃,只吃米飯或饅頭不行,還要搭配吃,挑這個挑那個。不調整自己的心態,總找外在的因素,這就是沒事找事。
若垢不堪食,身血不宜飲,
腸胃不適吮,身複何所需?
貪身唯一因,爲護狐鹫食。
“若垢不堪食,身血不宜飲,腸胃不適吮,身複何所需?”你執著這個肉體、保護這個肉體,有用嗎?它的肉不能吃,血不能喝,腸胃也不能吮吸,都用不上啊。對自己有什麼用處啊?哪一處能利益你啊?有你所需要嗎?這個肉體沒有一處幹淨的,沒有一處有用的,我們卻還把它執著爲我,還這樣貪心愛護,這就是我們煩惱痛苦的原因。
“貪身唯一因,爲護狐鹫食”:貪愛和養育這個身體的唯一用處,就是將來施給那些狐狸、鷹鹫、豺狼、野狗,它們能吃,它們能用。你現在如此貪執而養育它,就是爲了它們,是吧?你真“慈悲”,就像養豬一樣養著它,將來給那些野狗、鷹鹫用吧。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入菩薩行論》講記(叁十一)》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