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論》講記(叁十五)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入菩薩行論。

  卯二(廣說)分二:一、以財饒益;二、以法饒益。

  辰一(以財饒益)分二:一、施衣食等方式;二、施身之方式。

  巳一、施衣食之方式:

    食當與墮者,無怙住戒者,

    己食唯適量,叁衣余盡施。

  這個主要是針對出家人講的。從自己所擁有的齋食中拿出四分之一,布施給墮入邪道的衆生,就是布施給餓鬼;四分之一布施給乞丐;四分之一供養給同修,比如說修梵淨行的同修;四分之一自己享用。比如說以前是到城中化緣,把化到的食物分成四份,一份給惡道衆生,一份給乞丐,一份給其他需要的同修,一份給自己。叁法衣也是,自己要有一套,多余的都要布施給其他的衆生。這裏主要講的是布施,應該以這些財物利益衆生,幫助衆生。

  這裏主要講的是出家修行人。若是在家修行人,更要布施。布施和持戒,布施主要是在家修行人修的法,持戒主要是出家人修的法。在家修行人有家有孩子,自己也需要一些財富等,若是再有能力的情況下,在吃飽穿暖的情況下,要多做布施。布施包括上供下施,其實也都是布施。

  我們都不做布施,都舍不下。我們仔細觀察一下,我們爲什麼不做布施,主要是怕沒有,怕再也得不到了。其實不是這樣的,不會沒有,而是會得到的更多。

  在前面講過,我們做布施也是,一定要從心裏舍。無論是上供還是下施,都不能在表面上做,否則心裏還是沒有舍掉,不會有太大的功德,不會得到什麼利益。其實做布施的功德利益特別大,但是這樣不一定能得到。布施是從心裏做,能舍多少舍多少,這是要發自內心的。布施就是能放下,能斷掉對自己的身體、受用或善根的貪著。若是你真正能從心裏放得下,對這些沒有貪戀,在表面是做不做都一樣。衆生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也要做布施。

  做布施的時候要發自內心。我們現在做供養或布施,不是發自內心地做,都是在表面上做,這樣做沒有什麼意義。照顧孩子也是如此,大家要照顧孩子,自己心裏要真正能舍下,不是因爲是“我的”孩子,而是因爲是與自己有緣的衆生而去照顧。其實,你不用做別的,只要從心裏想“這就是衆生,衆生需要我,我就爲衆生付出”,以這種心態去照顧孩子。家裏的孩子,必須要給他們花錢等,這樣發心去做也是布施。布施主要是心裏要舍掉,尤其是在家修行人。

  布施主要是在家修行人修的法,持戒是出家修行人修的法。大家都要多做布施,利益衆生。比如將齋食四分之一布施給惡道的衆生,四分之一布施給乞丐。但是,我們不這樣做也可以,比如我們經常有一些剩飯剩菜,包括洗碗的水等都可以布施給惡道衆生,他們需要這些。有一個公案:一個餓鬼手裏握著一口痰,問他這是什麼時候得到的?他說有位比丘發心比較清淨,在吐痰的時候做布施了,他就得到了。你看,我們若是以慈悲心去做,吐痰也是布施,包括洗澡水、洗臉水都可以做布施,我們就發慈悲心,念一兩遍觀音心咒,心裏發願,惡道的衆生就能得到這些。惡道的衆生是需要的,以清淨心做布施,這些衆生是能得到的。

  我們現在處處會遇到違緣和障礙,和這些惡道的衆生也有關系。若是你經常保持善念,經常給惡道的衆生做布施,惡道的衆生也能得到利益,這樣你就能還清往昔欠的債了。其實惡道的衆生找你也是有原因的,若是你沒有欠他們,他們也不會找你的,他們找你也是你前世欠他們的,所以現在要還。以這種方式可以還債,可以了緣。你可以這樣隨時隨地給惡道的衆生做布施,利益他們。這些無形的衆生也是,若是你去善待他們、利益他們,他們也可以成爲你的朋友,成爲你的護法。

  要飯者難,給飯者易。如果遇到乞丐要飯,我們也應該布施一下,不應該說什麼“都是假的”“詐騙”等話,也沒有必要想太多,做一下布施就可以了。你看,你給他一塊錢,他就能滿意,非常高興;若是你身邊的這些債主爲對境,你給他一萬塊錢,他們也不一定高興。讓衆生高興就是善事,不要說“這都是騙人的”“這是衆生造業”……我們更應該可憐他們,不應該恨他們,更要發慈悲心,對這樣的衆生做布施。其實無論是什麼樣的衆生,無論是善人還是惡人,他到你面前要錢,你有這樣的條件、能力,但是卻不給,就違反了菩薩戒,違背了菩薩的學處。所以,大家要盡量做布施,這樣也能利益對方,讓他高興一下,也是一種善事;同時自己也種下了善根、積累了福德。如果你還跟他說“這是假的、是騙人”之類的話,對方就不高興了,就會恨你,這樣你就跟他結上了惡緣。有必要跟他結惡緣嗎?你可以不多給,只給幾毛錢或一塊錢也可以啊,讓他高興一下、快樂一下。有的人說“這些乞丐會拿這些錢交給他的老板,老板又會拿這些錢去做壞事……”如果大家都這樣想,我們什麼善事都不能做了,因爲隨時都會有這種情況發生,所以我們沒有必要這樣想,沒有必要這樣做,而應該盡量善待、幫助這些乞丐。

  剛才我講過,還有一些修梵淨行的苦修者和修行人,需要我們的幫助和支持。我們要看他是不是真正的修行人,是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如果是,我們就要通過供養等方式給他們一些幫助。

  這裏主要講需要布施的叁種人:第一是乞丐,第二是惡道的衆生,第叁是苦修者。其實所有的衆生都需要我們的幫助,需要我們的布施,我們都應該幫助他們,都應該給他做布施。這是以財物饒益、幫助衆生。

  巳二,施身之方式:

    修行正法身,莫爲小故傷,

    行此衆生願,迅速得圓滿。

  對于一個大乘菩薩、大乘修行人而言,如果衆生需要,自己的身體,包括生命也要舍棄,但也不是隨便舍棄生命。前面講過,我們的肉體就是由36種不淨物組成的不淨袋,它也是個很無常的東西,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身體成辦解脫和究竟的利益,若是我們利用好了,它的價值是非常大的,所以不能隨便舍身。尤其在密宗裏講,自己的身體也是圓滿的壇城,所以不能輕易傷害自己的身體。同樣,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也是,一說苦修,就不吃不穿,折磨、傷害自己的身體,這種作法不管在顯宗還是密宗裏都是不允許的。

  我們應該好好利用身體,可以通過它來成辦解脫,成辦究竟的利益。若是你不好好利用這個身體,用它去造業,它也會成爲墮入叁惡道的墜石。如果我們通過身體去造業的話,將來就要墮落叁惡道,要遭受叁惡道的痛苦。若是我們利用這個人身去做善事,去修行,我們就可以到達解脫的彼岸,就可以成辦究竟的利益。

  現在我們已經得到人身了,那應該怎樣利用?若是你用這個人身去造惡業,那你將來要墮落,要遭受痛苦;若是你利用這個人身去修持善法,去學佛修行,那你就可以解脫。你是上去還是下去,怎樣利用人身是關鍵。若是你利用好了,你就可以上去,甚至可以徹底解脫;若是你利用不好,就要下去,一旦墮落到地獄,就很難出來。

  大家好好利用人身,它很有價值,所以不能隨便舍身。我們要保護好這個身體,利用這個身體去行持善,我們不僅自己可以解脫,還能幫助衆生解脫,這也是爲了衆生的利益。爲什麼?我們通過人身成辦自己的解脫,然後還可以幫助衆生解脫。如果衆生暫時需要我們的肉體,我們若是布施給他們了,對他們的利益不會有多大;若將來我們成佛了以後再去度化他們,對他們來說,利益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衆生。

  我們利用這個人身無論是成辦解脫還是成辦究竟的利益,都是爲了衆生。我們解脫了,可以幫助衆生解脫;我們自己的覺行圓滿了,可以幫助衆生覺行圓滿。暫時來看會傷害衆生,比如有人要你的身體或者生命,而你拒絕布施給他,他肯定會不高興,他肯定會失望的。暫時來看對衆生是一種傷害,但是從究竟來看的話,還是對衆生有很大的利益。

  對于修密法者而言,身體是一座壇城,要好好的保護。我們吃、穿等都是供養壇城,這也是極爲殊勝的積福對境。身體是一座壇城,吃是供養壇城,穿是供養壇城。顯宗裏講,可以將吃穿等都當成藥物去享用;但是在密宗裏就更殊勝了,吃穿等是供養壇城。密宗裏講,如果你傷害自己的身體、舍棄自己的身體,這是破壞壇城、破壞佛身,是一種罪過。

  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舍身的。那什麼時候可以舍身?

    悲願未清淨,不應施此身,

    今生或他生,利大乃可舍。

  登地以上的菩薩才可以施身。比如說你今天要布施身體的話,一地以上的菩薩才可以這樣做。現在也有燃指供佛等,登地以上的菩薩可以做這些,之前是不允許做的,因爲你還沒有真正放下對身體的貪著。

  在前面也講過,身體對我們內心的影響和觸動是非常大的,若身體冷了,我們就感覺不舒服,心裏就不愉快;身體熱了,也會感覺不舒服,內心也不愉快。爲什麼會這樣?主要是我們貪著這個身體,把這個身體視爲“我”了。比如說你今天買了一間房子,你知道這是歸你自己的,所以這裏面不能隨便進人,東西也不能隨便碰。若是有人隨便進出、隨便碰東西,你會不高興,甚至會生氣。因爲你把它視爲我所——我的房子,這個時候你執著了,你一執著,它就跟你有密切的關系了。一旦你把這個房子賣給了別人,不是“我的”了,而是屬于“他的”了,房子還是原來的房子,裏面的東西還是原來的東西,但是這個時候可以隨便進出,可以隨便碰裏面的東西,都跟你沒有任何關系,你也不會因此而不高興或生氣,因爲這個時候你沒有把它視爲“我所有”。你把它視爲我所有了,這叫執著。

  現在我們對身體更是這樣。你把這個身體視爲“我”了,一說“我”,就指著自己五…

《《入菩薩行論》講記(叁十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