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蘊的綜合體,把身體視爲我了。你什麼時候真正放下了這種執著、貪著,就可以舍身了,之前你會受影響的,剛開始說可以舍,但是之後容易後悔。比如說燃指供佛或者把手指布施給衆生,剛開始想“衆生需要,我可以舍掉”,然而當手指真燃燒起來了或者割斷了,你肯定會非常疼痛,心裏會非常難受,這樣就容易灰心,容易後悔。一旦你後悔、灰心,你所做的這些都沒有用了,一切都徒勞無益了。所以,沒有登地之前不能輕易舍身。
若登地了,就能現量見到諸法的實相,這個時候對自己身體的執著就放下了,不會再這樣貪著,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爲利益衆生,是可以舍身的。
但是,登地之前也有舍身的,就是慈悲心特別強的人。以前阿底陝尊者有一位上師,他當時還沒有現量見到諸法的實相,還沒有登地,是一個凡夫地的菩薩,有一天一個衆生向他要血肉,他就將血肉施舍給這個衆生了。盡管當時特別疼痛,但是他的慈悲心特別強烈,所以一直沒有後悔。他通過這樣的行爲圓滿了資糧,當時就見性、成就了。悲心特別強烈的人可以施舍,但是這種人很少,一般人都沒有特別強烈的悲心。
只要衆生需要的都要舍,但是在一般情況下是不能舍身的。一般來講,要舍身或者做燃指供佛等,應該是一地以上的菩薩才可以做的。
辰二,以法饒益:
有講經說法的能力時,就要給衆生講經說法。
無病而覆頭,纏頭或撐傘,
手持刀柄杖,不敬勿說法。
對這些人不能說法,因爲這樣不恭敬。佛法是恭敬心當中求,恭敬心當中得。恭敬心很重要,若沒有恭敬心,得不到法。今天聞法的人很多,但若是沒有恭敬心,就得不到真正的法。
今天,我坐在高處,你們坐在下面,這也是對法的一種恭敬心。佛講,講法的人要坐在高處,要坐在法座上,因爲這是對佛法的一種恭敬。無論講經說法者是誰,都要這樣。聽法的人就要坐在低處,恭敬地聽。因爲你把自己放在最低處了,真正放下自我了,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正法,能真正接到法。
聞法和聽老師講課不一樣。老師講課講的是知識,也許你可以隨便,愛聽就聽,不愛聽就不聽,你趴著聽、躺著都可以聽,但是聽佛法不行。這不是佛不慈悲,而是因爲佛法要從恭敬心中得。如果衆生沒有恭敬心,就得不到法,對他們不但沒有幫助,甚至還有害,對這種衆生只有害沒有利,所以不允許講。你到這樣的場合,若是有不恭敬的行爲或者心態,就會造業,對你自己來說,今生來世都是不好的。
若是沒有病,聽法時纏頭、蒙頭,手裏拿著手杖、刀等東西,拿著傘,伸著腳、身姿歪歪曲曲,這些都是不如法的。主要是聽法者心裏要有恭敬,行爲上也要非常恭敬如法,這樣才可以講法,否則不允許講法。
莫示無伴女,慧淺莫深言,
于諸淺深法,等敬漸修習。
“莫示無伴女”:主要是指出家法師,在沒有人的地方,單獨給女人講法,這是不允許的。若是要講法,必須要有伴。尤其是出家人,異性之間要保持距離。否則容易犯戒。比如說你有講經說法的能力,衆生需要講經說法,在這樣的情況下,在沒有人的地方,單獨給異性講法也是不允許的,男女之間要保持距離。
“慧淺莫深言”:“慧淺”指智慧淺薄的人。對智慧淺薄之人,不能傳講大空性、大光明這些深廣法門。比如,今天有一個小乘根性者,就不能給他講大空性等道理,不能講大光明、大圓滿等法義,他消化不了,甚至會生起邪見。
現在有的人雖然是大乘根性,但是對顯宗有信心,對密宗沒有信心,對這種人也不能直接講大光明、大圓滿的境界。我們現在強調加行,就是讓衆生的相續成熟,才可以講甚深的法義,比如大圓滿的境界等,《大圓滿願文》裏說無修無證,沒有什麼可修的,也沒有什麼可證的,若是一下子給大家講這些,很多人就會誤入歧途。
密勒日巴尊者剛開始依止了一位上師,這位上師說:大圓滿法是最殊勝的法門,若是一個具緣者,白天修白天成佛,晚上修晚上成佛,甚至不修也能成佛。密勒日巴認爲自己是個具緣者,因爲他之前學了很多法術等,學得特別快,也都有成了就,所以他覺得自己的根基肯定非常好,不修也能成佛,所以就沒有修。他的上師發現他沒有修,也沒有成就,就問他原因,他對上師說了自己的想法,這位成就大圓滿的上師就說:“可能你不是我所化的衆生,你宿世有緣的上師叫瑪爾巴,你應該去找他,他能度化你”。他一聽到瑪爾巴的名字,心裏就有非常強烈的感應,然後就去找瑪爾巴。這個例子說明,對不具緣者也不能直接講甚深法義。
現在很多人想一下子成就,也有這樣問的:“有沒有捷徑呀?”意思是:能不能直接傳給我大圓滿法?其實,不是曆代祖師們吝啬不傳,主要是你現在的相續不成熟,若給你傳這些,只有害沒有利。我們現在修加行非常重要,要獲得大圓滿境界,必須通過加行。我覺得修加行就是修大圓滿,加行修好了,自己的相續成熟了,瓜熟蒂落,一下子你就會開悟。大圓滿法是立斷法、頓超法,沒有過程,你一下子就能明白,一下子就能見性,一下子就成就、圓滿了。但是必須要瓜熟蒂落,瓜怎麼才能熟?就要修加行。
現在是末法時期,你選擇修大圓滿是正確的,是智慧的。因爲在末法時期,大圓滿法才能真正地度化衆生、利益衆生,大圓滿法真的是最殊勝的法門。若是你真想修大圓滿法,真想即身成佛,就把加行修好,要反複修。比如,你要真正證得勝義谛的菩提心,要真正證悟大圓滿,就要有福報大、業障小、上師的竅訣這叁個條件。首先通過修四外加行,生起出離心;再以五內加行的皈依和發心作基礎,發菩提心;然後修除障法、供曼茶羅和上師瑜伽,積累福報、消除業障以及獲得上師的加持,最後才圓滿。大家必須按這個次第進行。
“于諸淺深法,等敬漸修習”:對小乘根基的人,先講小乘法,再慢慢引入大乘,再引入密乘,一步步地來。法都是平等的,不能分別法門。佛在經中講:“文殊,有者于善逝所說之法作有者善妙、有者惡劣之想,則彼已舍正法”,“善逝”就是佛。佛親自講,若是分別法門,比如說小乘法不好、大乘法好,顯宗不好、密宗好,這就是舍法罪。
于諸利根器,不應與淺法,
不應舍律行,經咒诳惑人。
“于諸利根器,不應與淺法”:若對方是個利根者,就要講這些甚深法門。比如若他真正能接受大空性這種法義,就講大空性。再如現在我們修叁年期加行,要按要求認認真真地修,然後就可以傳大圓滿正行了。若是相續成熟了還不傳,這也是過失,到時候了就要傳。
“不應舍律行,經咒诳惑人”:有一個人聽了上師講大空性以後,回去就抓了一只羊,心想“沒有我殺,也沒有所殺”,然後就把羊殺了。蓮花生大士講過:見解比虛空高,取舍因果要比面粉還細。大空性和善惡因果都是不矛盾的,諸法的本性是空性,但是善惡因果是不虛的。再如,若是一聽到上師講“大圓滿”,一說“無修無證”,自己就不修行了,也不去領會這些內容,這也是錯誤的。
現在用經咒诳惑人的情況也多,說什麼只念一些經、一些咒就能開悟、見性;自己不明白佛理,不去學這些佛理,也不去講佛理,只靠念經、念咒就想成就,還這樣引導其他衆生。有的人告訴別人“只念《金剛經》就可以了”,也有的說“念准提咒(或其他咒)就能開悟,就能解脫,就能成就”,這都是欺诳衆生、傷害衆生,這都是錯誤的。
我們是要念經、念咒,但是你必須要領悟它的內容,懂得它的含義,然後再念。我們現在念的這些儀軌是持咒、念咒的方法,若沒有這些方法,沒有這些儀軌,只念咒是不可能成就的。除了一些上上根器之人,他靠什麼都能見性,即使只吃飯或只在那兒睡覺也能成就,也能開悟。除此之外,不可能只念經念咒就開悟。明白佛理是很重要的。你明白了這些佛理以後,才會産生真正的信心;有了真正的信心,才會得到不可思議的加持;有了不可思議的加持,才會有不可思議的成就。這都是有次第的。
這裏講的是要依法饒益衆生,幫助衆生。如果自己有講經說法的能力,就要講。若有人聽,就給人講;若沒有人聽,就給無形的衆生講。如果自己現在沒有講經說法的能力,也可以給他們念一些佛講的偈頌、咒語,給他們種下善根,這也是一種依法饒益衆生的方式。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入菩薩行論》講記(叁十五)》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