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長神靈的山▪P24

  ..續本文上一頁晨醒來,全身輕松愉快。幾天後,普通的飲食不用吃了,平常的衣服也不用穿了。

  過了9個月零8天,龍女梅朵拉珍的身體變得像棉絮一樣軟,全身通體透明。這時,從龍女的頭頂射出一道白光,白光之後出現了一個白人,他長著鳥一樣的頭。白人很快變成一道彩虹升到天空。接著,龍女又生出了一個大約有3歲的小孩。他靈性非凡,誰見誰愛。

  緊接著,又從龍女的心窩裏生出一道亮光,亮光之中誕生了一個長著龍身的小人;最後從她的肚臍中生出一道彩虹,彩虹的一端出現了一個女孩,她是未來格薩爾的守護神。

  蓮花生大師立刻給他灌了頂,取名字叫世界英雄格薩爾降魔如意寶珠。並且爲他唱了一首吉祥祈願歌:

  您這位天神之子的化身,

  如同叁種吉樣的依怙神。

  象征寶物的念殊,

  具有光運的寶鏡,

  還有水晶五叉金剛杵,

  都將彙集成您身上的美飾,

  來吧!世界的一切吉祥!

  ……

  水界的風神玉龍,

  是金魚化身的戰神;

  穆界的風神鳥王大鵬,

  是白鷹化身的戰神;

  ……

  八位護法風神的戰神,

  請全部彙聚于您的一身。

  ……

  格薩爾,您是蓮花生我的化身,

  誰也不能如此神威,

  快去藏地解脫衆生;

  格薩爾,您是蓮花生我的化身,

  祝您萬事如意!

  這就是藏族英雄史詩的開頭部分,給我們講述的一個有關天神之子下凡,投胎轉世成史詩的主人翁格薩爾的神話故事。

  關于這個神話傳說的解釋是各種各樣的,但是我們如果從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理論的角度來把握這個神話的主要情節時,就可以發現,他們二者之間是有一定聯系的。

  首先整個神話故事階情節可以切分爲下面幾個部分:

  1.天神之子推巴噶瓦在天界出生。

  2.蓮花生大師爲天神之子選擇下凡轉世的地點、族姓和父母。

  3.天神之子下凡,投胎轉世,格薩爾出世。i

  第一個情節,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藏族的天光感生神話,但是從特征上看,它又是一種天光轉世神話。在史詩中,蓮花生大師始終認爲自己是格薩爾的前世,格薩爾本人也承認自己是蓮花生大師的轉世或者說化身。追究其原因,恰恰就是與這個轉世情節有關。

  格薩爾的前世推巴噶瓦最初是不存在的,他是蓮花生大師通過天光轉世的方法造就出來的。具體的步驟是:

  (1)蓮花生化身爲一道綠光,然後一分爲二,分別射進普賢和聖母的胸口。這樣他們兩人就成爲蓮花生的化身。

  (2)普賢化身爲金剛杵鑽進天神德卻昂雅之頭,天神成爲普賢的化身,進而化身爲馬頭明王。

  (3)聖母化作紅蓮花飄至天女瑪德折瑪的頭頂,天女成爲聖母的化身。進而化身爲金剛亥母。

  (4)最後,十方如來將他們的業績化作金剛十字架飛入馬頭名王的頭頂中,被大樂之火熔化,射入了金剛亥母的胎中。

  (5)由蓮花生種下的因(種子)經過幾次化身轉變後,終于結了果:一個天神之子誕生了,他就是將要下凡,投胎轉世爲格薩爾的推巴噶瓦。也就是說,蓮花生經過四次轉世,才化身爲推巴噶瓦。他一方面是天神之子,另一方面又是蓮花生的轉世化身。

  第二個情節中,蓮花生精心爲天神之子挑選投胎轉世的地點、族姓和父母,這一點不得不使我們想起活佛轉世的一些重要的程序來。因爲在曆代達賴喇嘛和曆代班禅以及其他高僧、活佛的傳記中,都記載了一個事實,這就是活佛的轉世不是隨隨便便的。他們在圓寂之後,對自己將要投胎轉世的地點、父母以及族姓等都要認真選擇。用史詩中的話來說,就是要有一個具善的地域和天性善良的父母,而這一點在尋訪每一個轉世靈童時都是很明確的。

  叁世章嘉活佛若必多吉是清代著名的大活佛。根據他的傳記看,章嘉活佛轉世的地點在“涼州四寺”之一的西蓮花寺的附近。這裏“清靜美麗,柏樹茂密,滿山遍野是各種芳草鮮花。後山是被稱爲百岩海螺七兄弟山的七座秀麗的山峰。這裏是草場、山岩和流水具足的各方面都非常吉祥的圓滿之地”。

  在談到他轉世的父母時,傳記又說:上師的家族是霍爾人,他是宗喀巴大師的家鄉一位稱作祁家多爾達那波的後裔。他的父親是部落中一名咒師,後來遷居到涼州,安家放牧,他爲人秉性正直,好武敢爲,口中常常念誦六字真言,立誓要修金剛怖畏不壞瑜伽。他的母親叫布吉;無婦人之缺點,具有誠信,經常努力行善。

  在談到他轉世的家族時,傳記說:在這具足吉祥的地方,父母的家族都不低微,家境富裕具有各種功德,父親聰明尊貴爲人稱道,母親誠信猶如神變天女。

  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格薩爾的轉世與章亮活佛的轉世在上述問題上是非常相同的,它們都是藏傳佛教轉世理論框架裏的産物。在這個框架裏,西藏獨特的活佛轉世在方方面面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固定的模式,比如靈童的父母必須是正直善良、信奉叁寶,而轉世的地點又必須具備吉祥的種種特征。這些些特點幾乎都一成不變地反映到了藏族史詩中。

  第叁個情節是天神之子推巴噶瓦下凡轉世。這種神話同活佛轉世的傳說有哪些相同點呢?從史詩中看,天神之子的轉世是通過一根五叉金剛杵的紅光射入母親的胎內來實現的,而施光者又是蓮花生。這一點是不奇怪的,因爲推巴噶瓦本來就是蓮花生的化身,所以蓮花生也罷,推巴噶瓦也罷,他們二者是沒有區別的,他們就是一個“神”。所以我們可以把史詩中的蓮花生和推巴噶瓦看成一個人,這樣我們就可以認爲是推巴噶瓦化爲了五叉金剛杵的紅光射進了母親的胎內。

  另外這道紅光是從何處來的呢?史詩上說是乘一朵白雲自西南而來。我們知道,天神之子一直生活在叁十叁天的天界裏,直到他投胎時才下凡,因此實際的情況是推巴噶瓦踏著雲路自叁十叁天來到了嶺地化爲一道光射進了母親的胎裏。

  這種奇特的天神轉世方式是不是它獨有的呢?下面我們看看五世達賴喇嘛寫的《叁世達賴喇嘛傳》中的一段文字:二世達賴喇嘛圓寂後,立即趕往兜率天衆神居住的地方,這時他恰好與自己的守護神相遇,于是,達賴喇嘛與守護神一起踏著雲路,化成一道五色的光,一下就離開了叁十叁天,來到了堆隆中部的一戶叫康薩貢(叁世達賴喇嘛的家)的村子。此時叁世達賴喇嘛的母親已經有了身孕,不能投胎,于是,守護神設法使那個邪魔的東西離開了母胎,這樣,等娘胎變得潔淨後,他才投入了母胎轉世了。

  這種情節使我們看到西藏活佛轉世的方式與《格薩爾》中天神之子的轉世方式是比較相同的。

  白梵天神

  在《格薩爾》中,有好幾次提到這樣一件事:遠在很多很多年以前,在上天的天國裏,住著一個白梵天神。白梵天神的妃子,名字叫作彭炯窮毛。他們生了叁個兒子,一個叫頓朵,一個叫頓雷,一個叫頓珠朵爾保。這個頓珠朵爾保就是未來的格薩爾,因此,白梵天神就是他的父親。①

  在《格薩爾》的《天界篇》和《英雄誕生》中,在敘述格薩爾誕生的經過時,也提到了這個類似的情節:在叁十叁天的神界裏,父王白梵天威丹噶爾和王母曼達那折有一個王子叫德卻昂雅。德卻昂雅和天女所生的兒子,叫推巴噶瓦,他將降生在雪域藏地,只有他能夠教化衆生,使藏地脫離惡道,衆生享受太平安樂的生活。

  這一點也同樣說明,在天界裏,格薩爾是白梵天神的後代。

  白梵天神最初並不是西藏古老的土著神靈,他是印度萬神殿中最重要的神靈之一,但是隨著佛教在藏地的傳人,這個神靈也進入了藏傳佛教的大神殿中,並且占據了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

  丹珠昂奔先生在談到這個神靈時曾經這樣說過:

  “梵天同其他神靈隊伍一起進入藏土,時間較早,可能是本教反對的“第一批入侵者”。他原是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創造之神,天地萬物都是他創造的。論他在佛教中的職司,爲護法神,爲釋迦牟尼持自佛的右脅侍。奇怪的是藏人在《格薩爾王傳》中的選擇,既然尊奉格薩爾,爲何不找有無邊法力的釋迦牟尼,而找持自佛的侍從梵天?我覺得《格薩爾王傳》之所以選擇他擔任“世界君王”的父親,一個可能是印度文化(以佛經爲主,但不僅僅是佛經)在藏傳初期,梵天即以創造之神的身份而來,而不是佛祖的右脅侍;第二個可能是史詩的加工者看中了梵天是“創造之神”,便冷落了佛陀。據此觀之,梵天進入《格薩爾王傳》的曆史和蓮花生進入《格薩爾王傳》的曆史是一致的,有可能是連袂而入的。”

  在印度,白梵天是創造之神,是釋迦牟尼的侍從,是一個護法神,但是當他進入西藏神靈殿堂後,他的性質就漸漸發生了變化。

  根據西藏的口頭傳說,雪域藏地對印度梵天的崇拜是在班智達阿底峽入藏後的12世紀才開始的。

  白梵天神的藏文名字叫“昌巴”(tshangspa)。他生有四個頭兩只手,這一點同印度的白梵天是相同的。可是,西藏大神殿中白梵天神經常是長著普通人的樣子,即一頭兩手,身色爲白色,所以,西藏民間經常稱他爲白梵天神。西藏人有時也把這位神靈叫作帝釋天。

  在《格薩爾》史詩中,這位白焚天神占據了一個重要的位置,這一點在整個史詩的開頭部分,即有關格薩爾誕生的情節中就表現出來了。從這個情節可以看出古代的藏族人是非常崇拜白梵天神的,可以說他是吉祥而又善良的神靈。

  可是在西藏的本教看來,白梵天神卻不是這樣的,比如在本教的《十萬龍經》中,就把白梵天神看作一種引發各種疾病的神靈。

  關于白梵天神的居住地、坐騎和本人的容貌等,有一份藏文文獻是這樣寫的:

  從藏文字母bhrum中出現了一塊四方形的珍寶天界宮殿,這裏有四個大門。

  它的東邊由水晶石構成,南邊是由天青石構成,西邊是由紅寶石構成,北部是由金子構成。宮殿的房頂裝飾有金剛石和珠寶,宮殿的牆上裝飾有寶石、內髒、人頭等等。

  在宮殿的下面,處死的敵人和生障魔的血漿、脂肪在翻騰,煮熟的人肉和白骨在…

《生長神靈的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雪域衆生的信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