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本尊可由此字現出,或收攝融入字中,稱爲種子字。
5不動明王:明代表智慧,諸佛菩薩爲度化惡神惡鬼,有的化現爲忿怒身相,以智慧爲摧魔障。不動明王亦謂之不動使者,或無動親,爲教令輪身,是奉大日如來教令示現忿怒形,降伏一切惡魔,有大威勢之真言王。又此尊于大日華臺雖久已成佛,而以其本誓之故,現初發心之形,爲如來之童仆而給使諸務,且給予真言行者,故稱使者。修持此法之目的爲降伏、愛敬、鈎如等。
6灌頂:灌頂是密宗的一種宗教儀式。其目的在于學者心中撒下由淺到深的體悟種子,並由上師介紹本尊給弟子,以促成學者的體驗成熟,使其具有修習金剛乘的基礎。未受灌頂者不能修習密法和閱誦密宗經典,否則不僅不能得到成就,死後還墜入地獄。如宗喀巴在《密宗道次第廣論》中說:“欲成聞修大密之器,要得清淨灌頂。是故灌頂即是成就根本,若無灌頂,縱能了達教義,精進修習,終不得殊勝成就,非但有不得大成就之失,縱得諸小成就,師徒亦俱墜地獄。”同時,灌頂上師的資格必須具足,方能舉行灌頂儀式。
7長壽佛:即無量壽佛,與阿彌佛在本質上無任何分別。
8普巴金剛:甯瑪派無上瑜珈的主要本尊之一,由蓮師親傳薩迦派先祖昆魯依旺波,並無清淨、完整地保存到今,是薩迦的重要修法之一。
9喇嘛舞:西藏佛教的特殊宗教舞蹈儀式。
10道果:薩迦傳承的最重要教義與禅修體系,源自九世紀印度密宗聖者毗瓦巴。道果大部分深奧的精神方法是出自《喜金剛本續》,代表尊貴佛陀的全部顯密教法之實踐系統。道果中透露的哲學觀點是輪回、涅槃無二別,其中說道:“舍棄輪回無法證悟涅槃。”心是明空雙運,是輪回、波士頓盤的根本。障礙發生時,心爲輪回的狀態,而解脫障礙時它就是涅槃。究竟利益衆生之一源是成佛,訣要在其證悟。
11哦巴支派:薩迦派的弟子傳承派之一,由佛陀在《阿羅漢功德根本經》與《持一切經義集經》中所授記出世的薩迦派大師——哦千貢噶桑派(1932——1456A.D)所創,主要道場爲哦千于一四二忍氣吞聲年所建的哦耶望秋登寺,及由蔣揚南卡塔果所建成的策東寺。哦巴派傳達室承是由四大堪布所持有;以祿頂堪仁波切爲該派主要領袖。
12康薩夏忠:薩迦哦巴支派四大堪布法王府中,康薩府的大堪布指定繼承人。
13DL喇嘛:DL喇嘛是格魯派行政地位最高的活佛,被認爲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第一世可溯至宗喀巴的弟子根敦主,他在一四四七年修建成了劄什倫寺,但自二世DL喇嘛起,曆代都改以哲蚌寺作爲自己的母寺,並成爲全格魯派實際上的領袖人物。第叁世從蒙古俺達得汗贈“聖識一切瓦齊爾DL喇嘛”的封號,是DL喇嘛名號的開端;五世DL受清朝順治皇帝的冊封,正式取得西藏政教領袖的地位後,住處改到布達拉宮。
14喜金剛本續:漢譯全名爲《佛說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經》,藏傳本有無上瑜珈部二品,包括《喜金剛本續》廣本七十萬頌,稍略的五十萬頌和更略的《喜金剛本續》、《喜金剛王經》二書。是無上瑜珈部無二續的最重要經典。
15升座:一種公開承認其宗教地位儀式。
16班禅喇嘛:劄什倫布寺主羅桑卻吉蔣稱(1567——1662A.D)是第四世班禅活佛,班禅的稱號是從他開始,他在五世DL喇嘛年幼期間,實際上主持黃教教務,終于使格魯派在藏族社會上取得了絕對優勢的地位,爲黃教的基業産有卓越功勳。一六四五年,蒙古固始汗在控製西藏後贈給他“班禅博克多”的封號,正式建立這個轉世系統,並追溯至宗喀巴弟子克主傑爲一世班禅。班禅喇嘛被認爲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專精時輪金剛法,前幾世班禅並有對大手印等教法的許多著述。本文中的班禅喇嘛是指第十世。
17金剛瑜珈女:爲密教本尊之一,或稱“金剛亥母”,爲表示衆考本有般若波羅密多自性的佛母,有多種傳達室承及身形,此處應指由那洛巴所傳之卡雀瑪,簡稱那洛卡雀,是薩迦派主修法之一,亦爲格魯派所重視。
18遠離四種執著修心法:薩迦初祖薩千貢噶甯波(1092——1158A.D)十一歲時,依止拔日譯師的教授,專一不移地修了六個月,親見了文殊菩薩所得偈:“若執著此生,即非修行者,若執著輪回,即無出離心;執著已目的,即失菩提心;若執著生起,正見即喪失。”是含攝一切圓滿教法的詩偈。後來,薩迦諸祖師們爲此偈修法,寫了多種注解。
19堪布:即寺院的住持或教授師。
20伏魔金剛手:金剛手菩薩爲大勢至菩薩的忿怒相,薩迦派特別的伏魔金剛手有二臂、四臂多種身形,是該派一切閉關修持前必修的本尊,可遣除日後修行障礙,保護行者免遭魔難。
21大黑天:藏音麻哈噶拉,密宗智慧護法,是佛之化現,有多種身形。薩迦派最主要的大黑天爲橫棍(紅棒)麻哈噶拉,是一切大黑天之兄長、喜金剛之化身。
22蔣揚欽哲仁波切:第一世蔣揚欽哲旺波(1820——1892A.D)是位無與倫比的喇嘛,他和香巴噶舉派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甯瑪派大掘寶者秋吉林巴等人,發起了一個遍及西藏的佛教複興運動——“利美”,所有當時的西藏大師們都從這個運動得到啓示和加持。他的第二世化身有二世宗薩蔣揚欽哲、二世頂果欽哲、二世貝魯欽哲(八邦親尊)等人;此處所指是二世宗薩蔣揚欽哲秋吉羅卓。
23甯瑪派:八世紀由印度聖者蓮花大士傳達室入西藏,其教法判爲九乘,以大圓滿阿底瑜珈而著名,後形成六大寺傳統,名義上以敏珠林寺的寶座持有者爲領袖。
24jia華噶m巴:第一世噶m巴爲罔波巴的主要弟子之一,曾經建立噶瑪噶居的法系祖普系及祖普寺,他的轉世噶m巴西,爲西藏第一位被認定的轉世活佛,十六世的噶m巴于一九八一年圓寂于美國,十七世噶m巴則于一九九二年被尋獲,認證之。
25薩迦班智達(1182——1251A.D):文殊師利化身薩迦班智達,是第一位在辯論中大敗印度外道學者的西藏人,具有頂上肉髻,眉間白毫、馬陰藏等佛之身相;除了精通學理、辯論、著述、教授外,並能持戒精嚴,精進禅修。他還寫出了許多經論的注疏,翻譯了許多梵文著作,以梵文著書立說,被認定是第一位西藏叁因明和十明的邏輯探究傳承的創始者。後應蒙古王子闊端之請,代表西藏前往涼州會面,以圓滿的禅修境界令漢地幻術師法力失效,得到蒙古領袖的信賴。一二五一年,七十歲,終于經曆五道十地而涅槃,進入東方妙喜佛土,成就無垢吉祥佛。後被尊爲薩迦四祖,無量化身顯現中,包括蔣貢康楚、拿旺累巴等各派諸活佛。
26中觀哲學:印度中觀派思想,“中”的立場是中觀,即看全體一次,而後加以取舍選擇的批判立場,或見兩邊時被把握的立場。亦即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的見地。
27因明:五明之一,即論理學。五世紀末,印度瑜珈行派論師陳那(Dignaga)完成教論理學,是開創因明學派的有名學者,著有《因明正理門論》等書。其弟子法稱根據陳那表明唯識說的觀念論見解,使因明更加精密化。他認爲具體的知識,是靠感覺加上構想的思維而成立的,若只靠感覺,知識就會顯得沒有內容;但必須連推論的思維作用也一起運作,確知與對象一致時,才成爲正確的認識。
28般若波羅蜜多:般若譯義是智慧,波羅蜜譯義是到彼岸,般若波羅蜜多是說般若如般,能將衆生從生死之此岸,度到不生不滅之涅槃彼岸。
29阿毗達磨:是對“阿含”經典的解釋說明,由于阿毗達磨教學的差異,因此印度各部派佛教間的解釋也互異。阿毗達磨特重列舉和分析各種心理狀態,其分析和小乘禅修的止觀訓練練同時發展。
30堪布阿貝:印度薩迦佛學院首任院長,畢業于西藏宗薩學院,精通叁律五明及藏密四派教義,並師承二世宗薩欽哲、德安將仁波切等大師,是一位衆所敬重、名聞遐迩卻不慕名利、淡然自處、精過不懈的當代高僧。現任薩迦法王、第叁世宗薩欽哲等到諸大仁波切,與現任薩迦學院長等到諸大堪布都曾多年參學于其門下。
《智慧甘霖薩迦法王訪問 第一章 我們曾須知了許多預言,都訴說著同樣的事實》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