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印度佛教(多羅那他 著)▪P14

  ..續本文上一頁僧護的排末弟子,乞授般若論議。

  據西藏的傳說,這位阿阇梨是世親阿阇梨的弟子,自通《現觀莊嚴論》。雖然有些印度人說他是陳那的弟子,未入世親之門,曾請問般若波羅蜜多現觀于法使,而論議則聞之于清辨。然而若依據印度最流行的傳說,通常以爲是世親的排末弟子。

  關于他,這位阿阇梨的追隨者有這樣的傳說:這位阿阇梨疲于種種宗義,爲了休養而行般若波羅蜜多禅觀,當時心裏生起特殊感受。對于義理雖然沒有疑惑,但一部經和《現觀莊嚴論》在詞句上有些不合,心中不安。當時在夢中彌勒授記說,“你到婆羅奈斯廟裏,會得到很大好處。”第二天早上到那裏,遇到有鐵腿之稱的寂铠優婆塞從南方普陀羅請來“二萬八品”的書,經句與《現觀莊嚴論》符合,這才安定下來。他以說無自性的中觀義解釋“八品經”和《現觀莊嚴論》,並造經與莊嚴揉和之論。據說這位阿阇梨未出世以前沒有這樣作的。《二萬光明論》中說以前旁人沒有閱曆過,其原因就是如此。

  最後在東方作一小王的上師,並作二十四座廟宇的寺主,精勤地誦出講般若經並加以講解。大約叁十年之間,聽講般若經的單單比丘最少時也有一千人來集。

  印藏二地說這位阿阇梨是初地,又說因是加行道所以沒有聖者之實,但因與聖者接近,所以攝屬其中。又說他實在是凡夫,所謂聖解脫軍的聖字乃是名字的一部分,如同佛陀伯奢覺方王不成爲佛陀。以爲他是低劣道先行的菩薩這等說法雖然很多,但他是希有的正妙殊勝士夫則無可置辯。他的內心相續凡聖如何誰能知道呢?所表現的情況顯然是一位凡夫勝解行者。

  叁寶使阿阇梨從世親阿阇梨聽受對法藏,依止其他各地的持藏者多人,與陳那阿阇梨爲親密知交,是從陳那聽受般若波羅密多的一個弟子。智慧據說與陳那相等,對于《八千攝義》也造有釋論。他所作的《無邊功德贊》陳那也爲之造攝義。主張叁寶使阿阇梨是須羅阿阇梨的名字,而且那些以爲陳那爲《一百五十贊佛頌》作了《雜贊》的補充,因而須羅陳那互爲師徒那種教史作者,乃是聽聞了不正確的曆史,即使所聞正確,也是出于不確定的杜撰。還應當知道《雜贊》中陳那的一些話只是爲了《一百五十贊佛頌》文詞彼此之間的連結或搞明白義理而作注解,這兩位阿阇梨輪流編著哪有其事?

  此後,這位阿阇梨到南方一帶,作衆多廟宇的寺主,並對衆人說法。到達羅婆羅地方新立約五十處大法産,令佛教長時輝耀。最後修持夜叉母而往百花山王。

  寂铠優婆塞到普陀羅也和這些人時代相同,這位優婆塞在芬陀伐陀那地方的森林中修觀音法,出現了很多成就的象征。戌婆薩羅王夢中有人告訴說,“若迎請觀世音來到此地,贍部州的饑荒瘟疫就可以斷絕,轉爲安樂。爲了這個,請派往在森林中的這位優婆塞到普陀羅山去。”國王把優婆塞召來,交給他珍珠鬘和迎請書,並給與巴那等作爲資斧,優婆塞心想:“道途難行而且遙遠,所以有生命危險,可是這是動員我到本尊住的地方去,不聽話不合適。”于是攜帶著往普陀羅的路引就啓程了。終于達到檀那室利洲吉祥米積的塔下。此後到普陀羅的途中經過略爲低窪的地方,以後又走高地,現在據說因海水泛濫,土地淹沒,沒有人通行。在過去他那個時期是有路的,因此從那裏穿行。遇到大河不能渡過,依照路引祈請多羅母。一個老婦人用船渡過。又遇到一個湖不能渡過祈請毗俱胝佛,一個少女用木筏渡過。又林邊起火不能通過,祈禱馬頭明王雨降火熄,以雷聲指引道路。又有深達好多由旬的懸崖攔路,不能退行,祈請獨髻母大蛇作橋而通過。之後,又遇到很多身如大象的猴子攔路,祈請不空羁索,這些大猴讓開道路,並給予良好食品。以後到達普陀羅山根,不能通過岩山,祈請觀世音,現出藤梯,爬了上去。以後霧遮四方,得不到路,長時祈禱,煙霧消逝。看見這座山叁分之一處是多羅像,山腰有毗俱胝佛母像等。到達山頂時,除了空空的無量宮中點點花朵以外,別無一人。于是專一祈禱,住過一月。一天來了一個女子,說:“聖者到了,請來這裏。”于是引如,開啓千重宮門,每開一道門就生起一個叁摩地。遇見聖者五尊,于是把花撒到他們身上,獻上國王的書信和禮物,祈請到贍部州。他們答應了,給優婆塞很多巴那作爲路費,說:“依靠這個維持生活,你可以返回本國,當巴那用盡時,我們就來到。”並指點路途。他看到山腰與山根叁分之一處的像都成了真身。歸途十五天可到自己的住處,到了第十四天,由于看到芬陀伐陀那山而非常喜歡,用剩余的巴那多買了飲食來吃。未到王城,達到自己修行的地方附近時,巴那用盡。就在該地停下,整天心想可能聖者就到,然而沒來。半夜睡眠中被音樂的聲音驚醒,天空中天神正作供養。詢問供養誰,回答說:“贍部洲的傻孩子!聖者攜同眷屬來到你後背所靠的樹。”一看,五位聖者來到樹的旁邊,于是敬禮祈請,乞求到國王那裏去。答言:“首先如果巴那沒用完,就可以這樣,現在只能停留在這裏。”呈報了國王,國王大不高興,據說對優婆塞毫無酬報。以後在樹林中建立一座佛殿,稱爲佉薩巴尼寺。佉薩巴那可說是因騰空而來所以是“空行”的意思,或者說因巴那用盡時來到說是“巴那盡”的意思,然而譯作空行最爲適宜。若隨順另一方面來翻譯,佉薩是飯費的意思,巴那是金銀錢,就是現在所謂的“丈喀”(藏幣名),乃是飯費錢幣的意思。印度普遍地這樣傳說。

  若是依照二萬八品的史傳,則說是並沒有國王的從旁策動,而叁往普陀羅。第一次是他自己去谒見的事,第二次是婆羅奈斯的僧衆爲了決斷《現觀莊嚴論》與經文不合的疑問而派遣他的。然而他並未請問,而是請來聖者佉薩巴那,向佉薩巴那請問,回答說:“我是化身,因此不知道。”此後第叁次爲了斷疑而到普陀羅請來八品經。

  據說聖怯薩巴那五尊在優婆塞前親自現身時,也曾親自受取供養。那位優婆塞照料資具以後盜賊將要殺害他時,他知道這是必定經曆的業力,于是說:請把我的頭供在聖者的手掌中。”盜賊也就這樣作了,聖者流出眼淚,進入腦髓後都變成舍利,此後不再親身接受供養。

  第二十四章 尼薩伽屍羅王時代

  後來室利曷舍王之子尼薩伽屍羅出世。他前生是一個叁藏比丘,在一次王宮大宴會時,前來乞食,門衛驅逐,不得化緣。他斷食將要餓死時,發願成爲供養叁寶的國王,以食品滿足出家衆。由此力量轉爲國王的大受用,以精美食品供養四方一切僧衆。建築名爲羅多城的宮殿,壽達一百四十,在位也將近百年。在德光的晚年他登王位。

  東方有一個栗遮毗族出身權勢很大的國王僧诃,出世在那個時代月官阿阇梨誕生。僧诃的兒子跋舍王也禦宇多年。旃陀羅族的僧哦旃陀羅王即位,但權力微弱,必須聽命于僧诃王和跋舍王,這時是清辨和聖解脫軍的下半生,日密阿阇梨解脫軍的弟子勝軍佛護的弟子蓮華慧的下半生,與德光的弟子月寶以及那爛陀住持勝天聖者等同時。

  月稱阿阇梨也出現于南方,此時約爲護法阿阇梨,寂天阿阇梨和成道者毗盧波的上半生。聖者娑伽提婆顯然也是此時出世,因爲涅佐譯師慧稱所譯《華鬘續》中曾說“聖者僧使的弟子娑伽提婆所著”的緣故。所以是否是聲聞阿羅漢還需要研究。

  他們之中勝軍和蓮華慧的曆史沒聽說過。月寶雖然是尼薩伽屍羅王的上師但也是沒有詳盡的傳記。日密把聖者龍樹和無著的學說一起講說,在迦濕彌羅與摩揭陀各買十二處大法産,以後一切資具都由夜叉們供給,並對一切內道作防護八種怖畏的守護者,而是一位成就多羅母的真言行比丘。傳記在他處說,勝天也是一位通曉多種契經的大阿阇梨。長住那爛陀,詳細的傳記沒聽說過。

  那時一個佛牙來到北方诃娑摩,僧使阿阇梨的弟子詩人密授和法使的弟子寶慧等千千百百如法行持的四衆弟子出現,供養佛牙,在補康這個傳統至今猶存。

  吉祥月稱生于南方叁曼多,從小就學習一切明處,在南方本鄉出家,精通全藏,從清辨的衆多弟子與佛護的弟子連華慧受得龍樹的一切宗義和論議,成爲學者中的大學者,以後作吉祥那爛陀的親教師。曾著《中觀本頌明句疏》、《入中論》、《菩薩瑜伽行四百廣注》和《六十如理論疏》等,大弘佛護宗風。在那裏有很多希有的現相,如從圖畫中的乳牛擠出奶來而以乳糜滿足一切僧衆,手入石柱沒有阻礙,穿行牆壁沒有障礙等等,而且擊退外道多次爭論。後來到南方一帶,在恭軍那國破斥外道多次辯難,使大多數婆羅門和家主入于佛教,建立衆多大法産。後來在摩奴藩伽山打算依止真言道證得殊勝成就,住了很久化作虹身而去。以上是一些真言阿阇梨的主張,若依西藏的傳說,他示現住世叁百年,和騎著石獅子擊退突厥兵的異行。後者可以有這樣事,關于前者,既得虹身,就不會有死亡,因此叁百年之說完全不能容忍,主張以異熟粗身這樣地住于人世顯然是不合適的。

  月官阿阇梨事迹如下:東方婆連陀羅有一位親見觀世音的班智達和一個順世外道的教師辯論,雖然破了他的學說,但是他說:“所謂學問乃是用心智來分別,不過是誰的心智敏捷誰就得勝。前生後生並沒有現前的象征,因此我們不承認那個。”于是請國王等作證人,說:“現在我要受生,請在額上作個記號。”于是在額上點個沁入肉內的朱砂點,口內放進一顆珍珠,隨即去世。他的遺體放入紅銅匣內,國王加蓋印玺。他就轉生爲王族班智達毗史色迦的兒子,如所承諾,一個具相的嬰兒生下之後,額前立即現有朱砂痕迹,口內有珍珠,國王等察看以前的遺體,額上的朱砂痕迹已消失,珍珠的遺迹赫然存在。據說那個外道因此也相信前後生。

  那個嬰兒降失以後立即向母親敬禮,說:“十個月中不辛苦嗎?”心想嬰兒生下來就說話乃是惡兆,于是令他沈默。以後七年之間什麼也不說,于是又認爲他是啞子。

  一個外道的爭論者作了一首極難了解的偈頌體詩歌…

《印度佛教(多羅那他 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